語文《灰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灰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灰雀》教學設計1
課題:灰雀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做錯了事就要以下,做個誠實的孩子。
2、學習聯絡上下文讀懂句子的方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讀懂句子
教學難點: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以創設情境來顯情。(出示多媒體.課件:鳥在枝頭歌唱)
提問:你們認識這些鳥嗎?你收集了哪些灰雀的和列寧的資料?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導情
1、文中列寧和灰雀以及孩子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這件事又說明了什麼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
學生:觀察、體會、想象、說想法
2、輕聲讀第二部分,畫出列寧說的話,理解列寧的心情。
學生邊讀邊思考後,出示列寧1、2句兩句對話。
①孩子,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②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3、列寧說了哪些話?表達了列寧對鳥是什麼感情嗎?
4、列寧愛鳥的感情對小男孩兒有什麼影響呢?
使學生再次體會“愛”的感情。
5、分角色表情朗讀。
三、悟情
1、自讀自悟
畫出列寧說的話,自各悟出列寧的心情。
2、全班同讀
①體會列寧的第一句話中的“自言自語”和“可惜”這個重點詞有與沒有對錶達列寧的心情的有什麼不同?
②悟出: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
3、小組討論:
學習每三部分,你們想知道什麼?討論後怎麼解決的?
四、激情
1、看板羽,你想對他(它)說些什麼?
2、師後話:列寧和小男孩兒對鳥的愛。
語文《灰雀》教學設計2
教材簡說:
課文敘述了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一個小男孩放鳥歸園的故事,體現了列寧對孩子的愛以及孩子改正錯誤由喜歡鳥到真正愛鳥的變化過程。課文以生動具體的語言,簡短、含義深刻的對話描寫,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語言文字訓練材料。這是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啟迪、昇華的一篇美文。
首先在教學中憑藉多媒體課件出示三隻灰雀在枝頭唱歌跳躍的場面,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灰雀的美,身臨其境地說說看到這般情景會說什麼。再而讀讀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的喜愛之情。其次,抓住列寧和小孩的對話,著重引導學生揣摩兩個人的神情和心理活動,透過聲情並茂地朗讀再現列寧的愛鳥之情。最後透過列寧和小男孩的愛鳥之行為對比,讓孩子對愛護動物有了更高層次的啟示——正是這種感染和薰陶,使孩子受到震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終於放鳥回自然。最後一段話意味深長,教學時,採用學生質疑的方法,透過師生共同討論有價值的問題再次感受列寧不但愛鳥還愛孩子。以議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學方法,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使師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使情感昇華。再讓學生把自己想對列寧和小男孩說得話寫下來,就是讓孩子把心靈美的洗禮躍然紙上。
教學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瞭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教學重點:
1、繼續培養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能力。
2、理解課文,學習小男孩誠實的美德。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列寧也沒再問那個男孩,因為他已經知道男孩是誠實的。”這是難點。因為課文並沒有明確寫出小男孩告訴了列寧灰雀哪兒去了,他怎麼知道“一定會飛回來,它還活著”,必須在學習全文後聯絡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確答案,因此有一定難度。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3、收集關於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1、出示圖片。同學們,認識圖片上的鳥兒嗎?對,它叫灰雀。板書(灰雀)請靜靜地聽,邊聽邊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麼?(播放課件)
2、誰來說說你剛才聽到了什麼,好象又看到了什麼?
3、多麼惹人喜愛的灰雀啊!自己去讀讀這段話吧。(自由讀——師範讀——指名讀——齊讀)
二、整體感知課文
1、這幾隻活潑的灰雀不僅惹我們喜愛,連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也非常喜歡它呢!今天我們就學習課文——《灰雀》。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標好小節序號,難讀的或者喜歡的部分可以多讀幾次,注意課文裡的泡泡。
2、檢查詞語。
還見過什麼渣狀的東西?(餅乾渣、煤渣、蘋果渣、豆腐渣、甘蔗渣)
3、出示三個難讀的句子。
昨天老師讀課文,發現課文中有3句話很相似,而且特別難讀,你們敢挑戰嗎?自己先練練吧!(自由讀)指名讀,發現什麼?(標點不同,語氣也不同。)你讀出了三種不同的語氣,真棒。齊讀。
4、開火車讀課文,誰來當火車頭?他要是讀對了,就讓他一直讀下去,要是讀錯就另請一位同學接著讀,比一比,看誰的火車開得穩、開得久。
5、小結:讀書也像開車,練得多,練得熟,就開得穩,開得好。
三、感知列寧對灰雀的喜愛
1、同學們,剛才放聲朗讀課文,可以讓我們讀在口裡,聽到耳裡,對課文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實不出聲地默讀課文,可以讓幫助我們靜靜地思考問題。現在請大家用心默讀課文第一段,想一想,哪些句子寫出列寧非常喜歡灰雀?劃出來,
2、交流讀。(師評價:哦,他每次都要停下來仰望,看來真的很喜歡;他還經常帶東西給它們吃,就像餵養自己的寶寶一樣!多麼真摯的愛啊!)齊讀。
四、探究灰雀的下落,體會列寧對男孩的教育無痕。
1、引讀:可是,一天,列寧又來到公園,走到白樺樹下,發現——(那隻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灰雀到底哪兒去了?聰明的小朋友,你能找出灰雀的下落嗎?請大家讀讀3-10小節,然後和你的同桌討論討論,秘密就藏在其中。
2、交流,你發現灰雀的下落了嗎?(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從哪裡讀出來?根據學生的反饋,出示寫小男孩的句子,讓學生說說是怎麼看出來的?
3、看來,小男孩說自己沒看見是在撒謊啊!這小小的謊言連我們都看出來了,又怎麼瞞得了列寧這位偉人的眼睛呢。那麼面對男孩的不誠實,列寧是怎麼做的呢?誰來讀讀列寧的話?
出示句子1: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1)從列寧的話裡裡你讀出了什麼?(列寧對鳥兒的關心、擔憂、喜愛)看來,列寧是希望用自己對鳥兒的愛來打動小男孩呀!
(2)我聽出了你的可惜,你在為什麼而可惜?(為再也看不到可愛的灰雀,為灰雀的夥伴失去了好朋友,為那隻被抓的灰雀永遠失去了自由,為小男孩不敢承認錯誤……允許多元解讀。)把你的可惜讀出來吧!指導朗讀。
4、引讀:
聽到這裡,男孩再也忍不住了,他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列寧問:“會飛回來?”——(“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同學們,這時的男孩心裡在想些什麼?(決定放鳥歸林,他想:……)儘管男孩沒有公開承認自己抓走了灰雀,但我們從他的話語中知道,他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決心改正過來。
5、同桌分角色讀:
列寧真不愧是個偉人,沒有一句批評的話,卻讓小男孩知錯想改。這段對話寫得真精彩,裡面藏著秘密,也含著真情。讓我們好好地去讀讀吧!同桌兩人分角色讀讀對話,看誰讀得像,讀得好。
6、指名分角色讀。
7、存疑:列寧對小男孩的教育成功了嗎?小男孩到底有沒有知錯就改,真的把灰雀放回來?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現在讓我們走進今天的寫字園,看看這節課我們要寫哪些生字。出示第一行生字。指導寫“胸脯”,(因為表示身體的一部分,所以都是“月字旁”,在古代,月字旁表示肉的意思。其他自學。
第二課時
一、複習聽寫
二、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有沒有把灰雀放回樹林?(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麼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麼要問鳥?鳥怎麼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願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
6、想象說話:如果你就是那隻灰雀,你能給大家講講你這兩天來奇特的經歷嗎?(提示學生當時怎麼被抓走,後來小男孩準備放你走的時候會怎麼說怎麼做?)
三、小結板書,總結課文
這一老一小多有意思啊,你想對列寧和小男孩說幾句什麼話?把它寫下來吧!
四、寫字
五、作業
日記《灰雀歷險記》
課後反思:
上課前學生準備了部分關於各個名人的故事,所以課前主要以交流有關於列寧的資料為主,結果發現學生找的並不多,後來我只好給他們介紹一下,看來學生還是不太會抓住重點進行預習。在教學課文時,我先讓學生找出寫事情經過的段落最後落到第一段時指導讀。然後學生分別練讀列寧和小男孩的話交流自已的體會,這時就解決了列寧說話的技巧和愛鳥的真心,最後思想問題列寧為什麼對灰雀問,卻沒問小男孩呢,簡單叫了幾個學生回答。在指導讀第一段時時間用得太多,學生對課文不熟,以後教學設計還是將識字和課文穿在一起每課時都分配一部分,我想這樣的話可能學生會好消化一點,否則課文讀起來不是很流利,學生練讀時讀了很長時間效果並不十分理想,不是很熟練。
語文《灰雀》教學設計3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本文的詞語。
2.能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體會列寧對灰雀、對男孩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
1、認識列寧對男孩的關愛和教育,滲透保護鳥類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引題,激發興趣
1、出示列寧照片,請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簡單地介紹一下列寧的事。
2、學生交流後,教師簡介列寧。
3、(多媒體: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
師:瞧!灰雀來為我們講述一個有關列寧的故事了,讓我們熱情地和它們打聲招呼吧!----揭題。
1).讀題,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是怎樣的灰雀嗎?
為了這可愛的灰雀,列寧和一位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趕快走進課文,美美地讀一讀吧。
二、初讀感悟
1、讓學生充分地、大聲地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大意2、學習生字新詞: 讀準“胸脯”、“白樺樹”、“散步”,注意“誠”、“蹦”等後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讀,先小組交流,再個別交流。理清課文脈絡。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麼。
2、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三隻灰雀的呢?找出句子來讀一讀。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讀列寧喜歡灰雀的句子,用來度的方式體會列寧的感受。
4、巧妙結尾,設定懸念:第二天,那隻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它到哪裡去了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麼特點。
2、你認為最難寫的是哪幾個字?說說你是怎麼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臨帖、寫“步、者”等字。講評字寫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學。
五、佈置作業
佈置學生摘抄本文中的好詞好句,做“日積月累卡”。
第二課時
一、激趣匯入,感悟課文。
(一)多媒體出示灰雀歌唱的聲音,突然一隻剩下兩隻了,還有一隻哪去了呢?列寧心裡會怎樣呢?(急)那時因為列寧喜歡灰雀呀!自己讀讀課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寫列寧喜歡灰雀的句子。
預設
1、出示句子“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
列寧當列寧發現一隻灰雀不見了的時候,他心情會怎樣?又會到哪兒去找呢?體驗“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導讀。
2、引匯出示列寧的三句問話:
①“孩子,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②“ 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細細地讀一讀這些話,你體會到了什麼?老師相信你們肯定能讀出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和關心,因為它們都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麼?板書:愛。
3、指導朗讀寫列寧“喜愛灰雀” 的句子。
(二) 那灰雀到底哪兒去了?
請生討論回答: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又是他放回來的。
1、你是從課文中哪些句子讀出來的?找一找。
體會
(1)男孩吞吞吐吐地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說說他當時心理是怎麼想的?那你能讀好它嗎?
(2)“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為什麼他不敢講?他在害怕些什麼?相機板書:佔為己有誰能讀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
(3)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一定會飛回來的!”
①從這兒你又感受到了什麼?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麼呢?
②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讀出“一定會飛回來的!”。
板書:勇於改錯的決心
(4)男孩為什麼要先捉走後又放回這隻灰雀呢?他對灰雀喜愛嗎?小組討論、發表看法,相互補充,彙報體會。
2、小結:
是列寧愛鳥的情深深打動了孩子的心,所以他堅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 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孩子又決定怎麼做?——(放鳥歸園)
(三)列寧是怎樣對待小朋友的呢?
1、找到課文中寫列寧對待小朋友的句子小聲地讀一讀,再四人小組交流交流。
體會:(1)“小灰雀,你昨天到哪兒去了?”(師):聽到這兒,你有什麼問題?(例如:列寧為什麼微笑?鳥兒不會講人話,列寧為什麼要問它到哪兒去?鳥兒會回答嗎)
各自練讀第3-9自然段,細細體味列寧說這話的意思。板書:寬容
(2)揣摩“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列寧這些話的心情和含義。
把你的體會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
(3)聽到:小男孩說:“他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列寧此時此刻心裡又是怎麼想的?帶著你的體驗來讀讀句子。
(4)所以列寧微笑著說,(生齊讀---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就是這份深深的愛意打動了孩子的心,讓他勇於改正錯誤,也就是這句不願傷害小男孩自尊心的問話,讓我們感受到了列寧對孩子的愛。
2、我們帶著這份濃濃的愛意再來讀讀課文吧!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還有哪兒不明白的地方嗎?
二.體驗、昇華
1、(課件演示)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如果現在你就是樹枝上那隻唱歌的灰雀,你會對(列寧或男孩)說些什麼呢?請在我們課文的空白處寫下你的“三言兩語”。
2、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四、擴充套件延伸
1、這個小故事寫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感動了男孩,使男孩主動送回灰雀,也告訴我們有了錯誤承認了、改正了,就是誠實的孩子。說說你自己有過這樣的經歷和感受嗎?
2、個別交流。
語文《灰雀》教學設計4
【教材簡析】
《灰雀》這篇課文記敘了列寧在莫斯科郊外養病期間愛護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寧愛鳥,更愛誠實的孩子。
課文以人物對話為主線,既寫出了列寧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又寫了小男孩心理認識過程。人物的內心活動外化為語言,二者相互交錯,推動情節發展,並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教學理念】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因此本課的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透過學生的朗讀,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 學會本課5個生字。能聯絡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誠實”等詞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能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列寧對灰雀、誠實男孩的喜愛之情,並從人物的對話中體會自我教育、改正錯誤的優良品質。
4. 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和習慣。
人文教育目標:
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的愛
【教學重點】
1、認識列寧對男孩的關愛和教育,滲透保護鳥類的教育。
2、從人物的語言及神態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列寧也沒再問那個男孩,因為他已經知道男孩是 誠實的。”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揭示課題
1、出示列寧照片,請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簡單地介紹一下列寧的.事。
2、學生交流後,教師簡介列寧。
3、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設計意圖:“紙上得來終覺淺”。課前實踐所給予學生的不僅是感性經驗的獲得,更重要的是在課上學習課文時與作者在激發的情感與語言表達形式上產生的呼應對照,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使人們認識到“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們的視野開放了,觀念更新了,從書本延伸到書外,從學校拓展到社會,學生的閱讀範圍,也不僅限於教科書,課外書,報刊,雜誌,都是學習語言的 材料。
4、讀題,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5、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是怎樣的灰雀嗎?
為了這可愛的灰雀,列寧和一位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讓我趕快走進課文,美美地讀一讀吧。
二、初讀感悟,理清脈絡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後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5、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三、感知灰雀的可愛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麼。
2、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三隻灰雀的呢?找出句子來讀一讀。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用“~”標出寫灰雀的句子,引導學生從顏色及叫聲體會它們的可愛。
4、出示句子,體會“惹人喜愛”一詞。:
(1)它們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愛。
(2)它們在枝頭唱歌,惹人喜愛。
問:哪個句子更能寫出灰雀惹人喜愛呢?(引導學生說出有了這兩個詞語,句子就更加具體、更加生動,更能寫出灰雀惹人喜愛。)
5、看圖片,感知灰雀的可愛
6.指導朗讀句子。
7.灰雀這麼惹人喜愛,課文是怎樣說列寧非常喜愛它們的?
板:列寧每次……都要……經常帶……
8、指導朗讀句子
設計意圖:透過朗讀,瞭解列寧對灰雀的喜愛。課文先寫列寧在公園裡看三隻美麗的灰雀,具體寫出了列寧怎樣喜愛灰雀。首先學生自讀劃出說明灰雀美麗的詞“粉紅的、深紅的、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然後透過看圖片,感知灰雀的可愛,老師再範讀,學生領悟到要讀得歡快,語調活潑,速度稍快;觸類旁通,學生劃出表現列寧喜愛灰雀的詞“每次、都要、仰望、經常”,透過比較去掉“每次、都要、仰望、經常”句子的不同,感悟意義的變化,從而明確朗讀時重讀這幾個關鍵詞,表現列寧對灰雀的喜愛,透過反覆朗讀也表達出學生對灰雀的喜愛。
9、巧妙結尾,設定懸念:第二天,那隻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它到哪裡去了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麼特點。
2、你認為最難寫的是哪幾個字?說說你是怎麼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提醒:散,左下“月”的第一筆是豎,不是撇,右邊的反文要寫小一些
惹,上中下結構。中間是“右”不是“古”
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3、臨帖、寫“步、者”等字。講評字寫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學。
五、佈置作業
佈置學生摘抄本文中的好詞好句,做“日積月累卡”。
第二課時
一、情景引題、激發興趣:
(多媒體: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師:聽,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麼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
(多媒體動畫:列寧在樹下仰望兩隻灰雀,那隻胸脯深紅色的灰雀已不見了。)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其實不僅僅是為了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展開自主學習。這個環節旨在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聽覺,希望透過音樂使學生入情入境。同時又使學生在情境中自主地發散思維,想象練說。這樣也為下文的自主探索學習奠定了一定情感和知識基礎
二、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深紅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請學生默讀課文,畫出小男孩的語言。
(1)男孩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2)男孩看著列寧,說:“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3)“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的。
2、灰雀又是怎麼回來的,你從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
②“一定會飛回來!”男孩堅定的說。
板:“一定會飛回來”
3、男孩為什麼把灰雀放回來?(引出列寧自言自語的話。)
出示句子:
①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②列寧說:“多好的灰雀呀,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問:哪個句子更能寫出列寧發現那隻灰雀不見了,覺得很惋惜?(引導學生說出第一句更能充分體現列寧非常喜愛灰雀)
4、導讀激情,深入體會。
列寧愛鳥的真情對孩子起了什麼作用讓我們一起來邊讀邊體會。
(多媒體字幕:3-10自然段內容。)
(師導讀,生接讀。)子。
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著急而又和藹地)問:“......”
男孩(緊張、吞吞吐吐地)說:“......”
列寧(惋惜、擔心地)說:“......”
男孩看到列寧,(下定決心,鼓起勇氣)說:“......”
列寧(半信半疑又驚喜地)問:“......”
設計意圖:
對話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了事件的發展過程。抓好對話朗讀,最好的著眼點就是對話提示語,因此,學習這部分教師著重引導幫助學生揣摩人物心理,同桌討論、交流,添加了下文括號中的提示語。學生根據新增的提示語,各自練讀,再分角色朗讀。在有聲有色地朗讀中,學生認識到列寧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愛護,懂得了男孩是個明辨是非、誠實守信的孩子。
5、課中質疑,體會列寧育人過程。
(1)列寧聽到小男孩的話,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帶走。如你是列寧,這時你會對小男孩說什麼呢?
(2)文中列寧是怎麼說的?畫出列寧的話。分組討論,透過讀列寧的話,讀懂了什麼?
(3)創設情境,進行對話。老師為列寧,學生為小男孩進行對話。老師用責問的語氣與學生對話。
6、指導學生再讀書上列寧的話,體會列寧育人的過程。
設計意圖
語文教學是一種人文的教學。要讓學生把深奧的道理弄明白,教師生灌硬套是不可取的。此片段旨在使學生於寬鬆的氛圍中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又提供學生一個很好的練說機會,逐步達到教學目標4。
三、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出示思考題。
(1)小男孩為什麼低著頭?
(2)列寧為什麼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後微笑?
(3)列寧為什麼不問愛說話的男孩,而問不說話的灰雀?
(4)列寧為什麼不問那個男孩,就知道他是誠實的?
(因為男孩能認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
3、分組讀11-13自然段,討論思考題。
4、小組代表發言。
5、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
(例如:列寧為什麼微笑?鳥兒不會講人話,列寧為什麼要問它?鳥兒會回答嗎)
是啊,老師也弄不明白,列寧為什麼不問會說話的男孩,卻問不會說話的灰雀呢討論討論吧。
6、列寧愛孩子,幽默的話裡含著多麼深的愛,讀——
(生齊讀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詞閃動。)
7、列寧為什麼而微笑?
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大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放鳥歸園而高興吧!拿起書來,高高興興地讀讀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
語文是一種人文的教學。在此,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學中我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設計了教學的各個方面。前面暢所欲言的討論辯駁使學生更自主地深入到課本的情境中去體會文人物的真情實感。而這裡全員參與的讀書感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不致於遊離於書本之外。這是還本以本。這樣就在興趣引路的前提下交給學生學習的自主權 四、創設情境,課堂拓展
1、文章寫了第1天、第2天、那麼第3天、第4天……以後圍繞列寧、小男孩、灰雀,還會發生什麼有意思的事呢?請學生小組討論。
2、請學生評價文中人物。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說話、寫話訓練
你想對列寧、灰雀、小男孩說出什麼?寫下來。
設計意圖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動腦,動口,當然也需要動動手。豐富的想象力不但需說出來,也要寫下來。知識的鞏固固來重要,道理的內化也十分必要。讓學生盡情地說,盡情地寫吧!所以我主張還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
板書設計:
灰 雀
惹人 喜愛
列寧 男孩
每次……都要……“沒看見”
經常帶……“一定會飛回來”
可惜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