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找規律”教學設計

“找規律”教學設計

“找規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找規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找規律”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學內容是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中《找規律》的第一課時。本課時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所以我在課堂中結合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親自動手畫一畫、擺一擺等活動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透過觀察、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簡單的排列規律,會用自己的方式如聲音、動作、圖形符號等來表現不同的規律,並聯系實際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和創新的能力,提高學生交流的意識。

  3.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透過活動發現簡單的圖形規律並能嘗試自己創造一些有規律的組合。

  四、設計理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就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建立一個發現、探究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透過“找簡單的規律——畫規律——找生活中的規律——動手創造規律”等活動。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事物的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中感知規律

  1、引入情境

  “六一”節快到了,羊村裡的大肥羊學校準備開個聯歡會,瞧,這懶羊羊和喜羊羊布臵的教室。(出示電腦圖片)

  2、引起爭議

  他們倆都認為自己布臵的漂亮,於是就爭吵起來,小朋友,你們認為誰布臵的漂亮呢?為什麼呢?

  3、引導交流

  4、引出目標

  同學們都認為喜羊羊布臵的教室比較漂亮,為什麼呢?這正是這節課我們要探討的重要問題。其實剛才已經有人說到點子上了:有位同學說喜羊羊布臵的小旗是按一紅一黃一紅一黃排列的,象小旗這樣一紅一黃一紅一黃的重複出現至少3次以上的,我們就說小旗的排列是有規律的。下面我們就進一步來找一找、認一認一些簡單圖形的規律,並能運用所學的有關規律的知識進行創造。(揭示課題)

  (二)探究中認識規律

  1、找一找,認一認

  (出示主題圖):大肥羊學校最後決定用喜羊羊布臵的教室來開聯歡會,喜羊羊還邀請了一些小朋友們來參加呢!瞧,現在他們已經高興得又唱又跳了。請仔細觀察圖,同桌一起找一找,看看你還有什麼發現?

  指名彙報:誰來說說你的發現?說得真好,誰能把這句話再說一遍。還能找到其他規律嗎?

  2、猜一猜,說一說

  ①大家真不簡單,圖上的規律都找著了,根據它們各自的規律,你能猜出後一個是什麼嗎?請把書翻到88頁,自已完成例1,比比誰圈得又對又快。

  ②彙報交流:花有什麼規律?燈籠呢?……指名回答。

  ③小結:看來同學們已經認識了規律,也就是一組事物依次不斷重複的排列。還能根據規律猜出接下去的應是什麼。

  (三)運用中理解規律

  1、第一關:塗一塗,畫一畫

  ①孩子們想不想參加喜羊羊它們的聯歡會呢?那就要闖過喜羊羊設臵的智力關哦,大家有信心嗎?(出示掛圖:例2例3)這就是喜羊羊它們設臵的聯歡會的兩種入場門票,也就是書上的例2、例3,只要你按門票上的要求畫對了、塗對了,就能來參加聯歡會了。同桌合作每人完成一道題,完成後同桌互相檢查,看看你的同桌對了嗎?對了就來參加,如果錯了,你就幫忙教教他好嗎?先看題目要求:例2要求大家接下去擺,你認為擺什麼就畫在橫線上,例3是接下去該塗什麼顏色。趕快動起來吧!

  ②交流評價:請一組同學來彙報。

  a.門票1:接下去擺什麼呢?為什麼?你們同意嗎?透過你的檢查,你的同桌可以參加嗎?

  b. 例3:說說接下去塗什麼?為什麼?**檢票員,你認為他塗對了嗎? c.你們都塗對了嗎?看來難不倒大家,那我們一起去參加聯歡會吧。

  2、第二關:塗一塗,擺一擺

  ①大家已經來到聯歡會上了,喜羊羊想讓我們也表演個節目,可他不知該讓誰來表演呢?於是喜羊羊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出了一道題,誰做錯就要上臺表演。(課件出題:a.例3的做一做:塗一塗,要求塗上合適的顏色,如果塗錯了要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好嗎?)

  ②交流評價:塗什麼?為什麼?是什麼規律?塗錯的同學請上臺來。(都對啦,看來大家對新知識規律掌握的不錯)

  (四)創造中深化規律

  1、 排一排

  我提議我們來個小組唱吧!先排個好看的隊形。(請5男5女上來,指名一個排隊。)

  你還能變一變,排出不同的規律嗎?人數不夠的你再請下面的同學上來。

  2、你能用不同的聲音、動作或圖形符號來表現這一隊伍的規律嗎?

  3、畫一畫

  大家不但能用聲音動作來表現不同的規律了,真是了不起。現在請同學們用手中的紙和筆來畫一畫有規律的圖形。同桌先商量要按什麼規律畫,再動手合作畫在紙上,比一比哪一組在規定的時間內畫的規律多。

  ①哪個小組最勇敢先來展示你們的作品。你們有什麼問題想問他們組嗎?(他們組真會創造啊)

  ②還有哪個小組來展示。啊,真美!我們一起來欣賞吧,你能根據自己擺的規律出個問題考考大家嗎?

  ③請各小組長拿高作品,讓大家欣賞欣賞。你們組完成了嗎?請仔細看,這樣有規律嗎?為什麼?

  ④小結:對啊,要一組事物不斷重複的排列至少三次才叫規律。同學們真聰明只用彩筆就畫出這麼多有規律的美麗圖案。課後我們就用這些圖來裝扮教室吧!

  (五)生活中欣賞規律

  在剛才的活動中我們一起認識了規律,還創造了一些簡單的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和現象,你能介紹給大家嗎?(課件出示圖片)

  大家介紹的真好,只要大家細心觀察肯定還能發現更多有規律的事物。

  (六)延伸中體現規律

  1、反思:你對這節課的學習有什麼想說的?我們認識了規律,還會創造規律,更是認識了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我們的生活。我們要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周圍的環境打扮得更加美麗。

  2、延伸:看同學們這節課的表現,老師知道你們特別喜歡聯歡會,眼看六一節就快到了,我們也來開個聯歡會,不過老師希望同學們在聯歡會中都要有所表現,讓規律為我們的聯歡會服務,請同學們先做好以下準備:如先畫出教室的布臵圖稿,或是在才藝展示中畫一幅有規律的圖案,或是自已設計一些有規律的舞蹈動作,或是編一組有規律的聲音,或是為小組唱、合唱設計隊形等等。

“找規律”教學設計2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在升旗和上體育課的時候都是怎麼去的?

  生反應(排隊)

  師:在排隊的時候有什麼要求?(快、靜、齊)

  師:不僅同學們會排隊,小動物們也會排隊,大家請看。(投影)

  師:你有什麼發現?

  生反應(有規律)

  師:這種排列規律是我們在一年級學習時發現的,這種排隊規律是比較簡單,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找一找更復雜、更漂亮的規律,(板書:找規律)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排隊,引出動物的排隊,讓學生能夠發現規律,從而匯入新課,這樣設計可以比較自然的導課,從動物的排隊入手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

  二、引導探索,尋找規律

  師:請看大螢幕,你能有什麼發現?

  生反應。

  1、師:來看看這些小動物在排隊中過程中,它們的位置的變化有什麼規律?

  (1)學生自由發言說發現。

  師:看來這些動物排隊的變化規律有些複雜,下面的時間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共同研究,看看這裡到底藏著什麼樣的變化規律?

  (2)小組合作,研討交流。

  小組彙報研討結果。

  師:如果我把這幅圖分開,現在你能夠發現怎樣的變化規律?(生反應)

  (3)重點引導學生能說出橫著看的規律。(提示:先要看從第二次開始動物的位置都是怎樣變化的?根據變化說出規律。)

  (4)讓生上臺演示動物排隊的變化現象,幫助生理解掌握規律。

  師:現在,規律已經掌握了,你能按照剛剛發現的規律說出它們第五次排隊的情況嗎?

  (設計意圖:動物的排隊比較直觀,學生容易理解,讓學生先找動物在排隊中的變化規律,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後,再讓學生去找其他的排列規律會更簡單一些。)

  2、師:很好,不僅小動物會排隊,漂亮的圖片也會排隊,大家看。(出示課件)

  師:你能發現圖片在排隊時的規律嗎?

  讓學生觀察,自由發言說發現。

  師:你能按照這個規律,說出第四排的排列情況嗎?

  3、找方磚的排列規律。

  師:同學們表現的非常不錯,接下來我們再來看這些方磚在排隊的時候有什麼規律?

  生反應

  師:你能根據這種規律說出第四行嗎?第五行呢?第六行呢?

  師:現在這幾行都怎麼樣?(和前面的重複)

  師:如果按照這種規律繼續排出第7行、8行、9行……,你猜會是什麼樣?

  投影展示

  師:看到這種效果,你有什麼感覺?(漂亮)如果用這些方磚給你們家鋪地板怎麼樣?

  師:看來像這種有規律的排列,可以使我們的環境變得更漂亮?

  (設計意圖:在方磚的排列中讓學生髮現了迴圈排列,在不斷的迴圈後,讓學生感受到方磚排列的很美麗,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有規律的排列可以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美麗,體現了學習找規律的在生活中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師:很好,下面我們就用剛才發現的規律來解決一些數學問題。

  找出下面圖形的排列規律,並畫出第4組。

  (1)讓生觀察說規律

  (2)畫出第4組,投影展示。

  2、請你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設計一幅美麗的地板圖案:

  (設計意圖:前兩道練習題和方陣的形式不一樣,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擺脫方陣規律的約束,讓學生能夠靈活的尋找規律;第三題設計圖案,是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去做數學。)

  四、總結

  1、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教師結語: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著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的環境打扮得更美麗!

“找規律”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數及100以內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學習找規律的問題,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嘗試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初步感知找規律的方法。同時,教材內容是學生經常看到的一些現象,有利於吸引學生參與探索活動,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識,增強對數學的認識,提高學數學的樂趣。本節課是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發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其中有顏色、形狀、大小的變化規律,圖形的排列規律。

  教學目標

  1.透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透過塗色、擺學具、畫一畫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3.讓學生在數學生活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1.發現事物(圖形)的排列規律,掌握找規律的方法。

  2.體會一組圖形規律,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找出的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彩色筆、教具

  教學過程

  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規律,匯入新課

  師:請你猜一猜下一個是什麼?

  1.動畫演示:顏色紅青排列的蘋果(7個)從下往上中速出現。

  師:同學們,請你們猜一猜紅蘋果後面出現的是什麼顏色的蘋果?

  生:青蘋果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什麼蘋果吧(動畫驗證是青蘋果),哇猜對了,我們再接著看。(一個、兩個地排列的櫻桃(3組)從左往右中速出現。)

  師:下一張出現的圖片裡有幾個櫻桃?

  生:一個(動畫驗證)

  師:那再後面一張呢?

  生:兩個(動畫驗證)

  師:哇,又答對了(一杯可樂、三個雞腿重複出現。)現在誰來告訴我下一張圖片裡有什麼?(指名回答後動畫驗證)那下一張呢?(指名回答後動畫驗證)

  2.揭題:真厲害!全讓你們猜中了,像蘋果紅青紅青有順序地重複出現,櫻桃一個兩個、一個兩個地重複出來,一杯可樂、三個雞腿一杯可樂、三個雞腿地重複出現的就是一種規律。我們今天就要來找規律。同學們一起齊讀課題“找規律” (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認識規律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件出示書上主題圖),說說哪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生1:旗子是有規律的。

  生2:燈籠也是有規律的。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生3:花

  師:哦,旗子、燈籠、花都是有規律的,現在請你們仔細觀察旗子的排列,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

  生:一面紅旗,一面黃旗,一面紅旗,一面黃旗這樣排列的。

  師:你的意思是旗子是紅黃紅黃紅黃紅黃這樣一組又一組的重複(停頓讓學生一起說出來)出現的排列。來,我們再看看小花是怎麼排列的?(指名回答)

  師:對,小花是一朵紅花一朵紫花,一朵紅花一朵紫花排列的。那誰來說說是怎樣分是一組?(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他答對了嗎?

  生:對了。

  師:這一朵紅花一朵紫花為一組,那它是怎麼排列的?

  (舉手回答)

  師:一朵紅花一朵紫花又一朵紅花又一朵紫花這樣一朵紅花一朵紫花為一組重複排列。接下來我們再來觀察觀察燈籠是怎樣排列的?

  (舉手回答)

  他觀察得很仔細,一個紅燈籠兩個藍燈籠排列的,回想一下剛才的旗子和小花都是一個、一個的排列的,旗子是一面紅旗,一面黃旗,小花是一朵紅花一朵紫花這樣排列的,而燈籠是(停頓,讓學生回答)一個紅燈籠接著兩個藍燈籠,那麼誰來給它分下組?

  (舉手回答)一個紅燈籠兩個紫燈籠為一組。

  師:哦,她回答得非常完整,一個紅燈籠兩個藍燈籠為一組,同學們,我們剛剛看到的旗子的排列和小花的排列是有規律的,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燈籠的排列有沒有規律?

  生:有。

  師:也是有規律的,我們剛剛看到的旗子一面紅旗,一面黃旗,小花是一朵紅花一朵紫花是重複排列的,而現在看到的燈籠是一個紅燈籠兩個藍燈籠,一個紅燈籠兩個藍燈籠也是重複排列的。

  師:同學們,我們再來找一找,這幅圖裡還有什麼是有規律的?

  (舉手回答)男孩女孩男孩女孩這樣排列的

  師:回答得完整一些,是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然後是怎麼樣的?

  生:重複排列的。

  師:嗯,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又一個男孩又一個女孩……”那要怎樣分組呢?

  (舉手回答)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為一組。

  師:嗯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為一組,然後重複排列,這就是小朋友的規律。全部同學一起說“小朋友的排列也是有規律的,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為一組的重複排列”。

  3.擺一擺

  師:請小組長拿出學具,與小組成員利用手中的學具創造出有規律的圖形,擺一擺。

  三.連闖三關,應用規律

  1.完成書本第85頁“做一做”

  師:同學們有沒有帶彩筆啊?翻開書本第85頁完成“做一做”,看誰畫的更漂亮。(投影展示學生作品)

  2.塗一塗

  課件出題,學生回答,每組分配一道,共同完成。

  3.聽音樂《新年好》伴奏,感受旋律是三拍的節奏規律

  師:其實規律就在我們的身邊,老師舉個例子,你們看看床簾上的花紋是不是有規律的?誰能說說在生活中哪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呢?

  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紋是有規律的。

  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磚也是有規律的。

  生3:馬路上的斑馬線也是有規律的。

  4.欣賞規律的美(PPT展示)

  四.課堂小結

  誰來說一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找規律”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著重讓學生找出間隔排列的物體之間的規律,安排了一道例題。教科書第48頁的例題著重引導學生探索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係以及類似現象中的數量之間的關係,發現相應的規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話場景為素材,根據間隔排列的手帕與夾子圖、蘑菇與兔子圖、籬笆與木樁圖分別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透過觀察、分析分別感受兩者個數之間的關係,感知這些事物之間的共同特點。接著讓學生思考、歸納,發現其中的規律。因此,學好本課是比較重要的,是為以後學習其他的“規律”打基礎。

  學情分析

  1、多數班級缺乏良好的學習風氣。班內學生的上進心不強,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把學習作為一種負擔,有一種想要放棄但父母與老師盯著又不敢放手的狀態。只要老師與父母一鬆,他們就不想學。因此,整個年級段很難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

  2、作業質量不高。作業是訓練學習知識與技能的有力武器,作業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學習的成績。由於本年級段的學生家長多數來自農村,自身文化素質有所欠缺,他們或是不懂教學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識,或是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而造成學生的家庭作業存在著嚴重的拖拉現象,作業的質量也無法保證。家長對孩子的成績期望很高,卻又缺乏提高學習成績的有效措施,從而造成對教師的壓力增大。

  3、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強。學生缺乏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題意;對概念的理解不深;計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審題失誤,答題技巧不高;部分學生答題時間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學的學習成績存在問題。

  教學目標

  1、透過合作探究,找到“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少1”這一規律。

  2、能夠利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掌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思想。培養學生髮現與應用規律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找這樣的數學規律:1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排,兩端的物體相同,這種物體的個數比另一種物體多一。2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圈,這兩種物體的個數相等。拓展: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排,兩端的物體不同,這兩種物體的個數相等。

  教學難點:學生能在課上、課後用恰當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規律。

“找規律”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透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透過塗色、擺學具、畫一畫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3.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4.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美的意識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難點:能夠學會找簡單規律的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學具,相機,水彩筆

  教學設計:

  一、玩遊戲,引入規律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生:喜歡。)

  師:那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好嗎?(生:好。)

  師:老師說一個詞,你們來做動作。舉手,放下,舉手,放下,舉手,放下。(學生跟著老師的指令做動作。)

  師:猜一猜,老師接下來會說什麼?請用你們的動作告訴我。(大部分學生都會舉手) 師:你們都猜對了。誰來告訴我,你是怎麼猜到的?(生1:我聽老師是按舉手,放下,舉手,放下,這樣說的,所以,我就猜是舉手。生2:老師的口令是有規律的,舉手,放下,舉手,放下,按照這樣的順序說的。)

  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說的非常準確。

  師揭示課題: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這樣的規律,你們想不想把他們找出來?(生: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找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生齊讀:找規律。

  二、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1.播放兒歌,課件出示主題圖——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裡跳舞。

  師: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麼有規律的事物?(生:彩旗,彩花,燈籠,小朋友。)

  2.課件出示——彩旗圖。

  師:讓我們先來找找彩旗排列的規律。 (彩旗按紅、黃交替出現,最後一面沒有顏色) 師:猜一猜,這面旗會是什麼顏色?(生:??)

  師:看看猜得對不對(點選播放)。你們是怎麼想的?(生:??)

  3.課件回到主題圖

  師(小結過渡):彩旗的規律找到了,請小朋友再認真觀察,把你發現的其它事物的規律小聲地告訴同桌。(學生觀察、思考、交流)

  師:誰願意把你的發現向全班宣佈?(生:??)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點選播放課件)

  師:你是怎麼想的?(生:??)

  燈籠、彩花 小朋友

  4.小結:彩旗、燈籠、彩花的擺放和小朋友的隊伍都是有規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出現。

  三、動手操作,遷移發展

  1.規律的多樣性

  做一做:①立體圖形的規律

  課件出示正方體、圓柱體交替。讓學生跟著做一做,猜一猜,你發現了什麼規律?每組中都有什麼圖形?都有什麼顏色?

  ②平面圖形的規律

  首先課件出示平面圖形,讓學生猜下面的兩個會是什麼?為什麼?再讓學生找出平面圖形的排列規律是什麼。

  讓學生知道這組圖形和上面的幾組有所不同,它們是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三種圖形交替出現。

  2.塗一塗。開啟書本P89

  ⑴實物投影,出示塗色卡(課本89頁“塗一塗”)

  師:老師這裡有張卡片,想請大家幫個忙,能按照規律塗顏色嗎?(學生動手塗色)塗什麼?為什麼?是什麼規律?

  師:誰願意上來展示你的作品?(讓幾位學生上臺展示,組織評議)

  ⑵師:還想不想做塗色比賽?(課本89頁“做一做”)繼續塗色。(學生塗色) 師:在四人小組中同學互相評一評,塗對了嗎?(學生評議、訂正)

  3.擺一擺,猜一猜。(機動)

  ⑴擺一擺(設計規律,擺學具“○、△、☆”)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規律,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創造新的規律?用學具把它擺出來。(學生動手操作)

  四、聯絡生活,尋找規律 。

  師:在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有規律的事物,小朋友還知道哪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呢?誰來說說?(課件出示“生活中的規律圖”)

  五、課後練習。(課本P92,1,2題)

“找規律”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學內容是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中《找規律》的第一課時。本課時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所以我在課堂中結合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為了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

  二、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事物中簡單的排列規律。

  2、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養髮現和欣賞數學規律的意識,提高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

  三、本課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

  重點:理解規律的含義,掌握找規律的基本方法。

  難點:能夠表述發現的規律,炳輝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關鍵:透過找一找、擺一擺、畫一畫等認識簡單規律和創造規律,讓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四、設計理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就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建立一個發現、探究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一學生喜歡的“做遊戲”為引子,透過“找簡單的規律——擺規律——畫規律——找生活中的規律——動手創造規律”等活動。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事物的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五、本課採用的教法和學法

  學法:小組合作、討論、動手操作。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

  六、教學準備和採用的教學媒體

  教具:小旗,膠帶等。

  學具:學生擺的學具若干等。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利用遊戲,感知規律

  1、師:同學們,我們一起玩個遊戲好嗎?(好)那先看看老師怎麼做,然後你們再接著做下去!比一比,看誰看的仔細、聽的認真。

  口唸:石頭剪刀布 石頭剪刀布 石頭剪刀布,接下來老師會說什麼?為什麼?

  動作:拍手、叉腰 拍手、叉腰 拍手、叉腰,接下來的動作是怎樣的?為什麼?

  2、小結:對,剛才我們所做的動作和發出的聲音都是就有規律的。(板書:規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找一找生活中這樣的規律。(板書:找)

  出示課件:找規律(生齊讀)

  (二)、引導探究,認識規律

  1、師:(出示課件“聯歡會”)元旦馬上就到了,瞧,這是同學們佈置的教室,多漂亮呀!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看到了什麼?圖中哪些物體的排列有規律?請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1)、二人小組討論聯歡會上的規律。

  (2)、學生彙報:

  a、小旗的規律:

  學生彙報:小旗的規律是:一面黃旗,一面紅旗,……

  師:還有誰發現了小旗的規律?你能在黑板上貼出小旗的規律嗎?

  學生說,生在黑板上貼黃旗、紅旗圖片

  學生再次完整的說小旗的規律:一面黃旗,一面紅旗,又一面黃旗,一面紅旗,又一面黃旗,一面紅旗

  師:先是一面黃旗和一面紅旗,後面跟前面是一樣的,我們就把一面黃旗和一面紅旗稱為是“一組”。(板書:一組,齊讀:一組)

  為了更好的看出誰和誰是一組,我們用圈把一組圈起來。(圈出一組)

  當我們要找圖形排列的規律的時候,只要找到一組是什麼?再看是不是按照一組一組重複地排列(板書:重複排列,齊讀:重複排列),至少重複三次這樣的排列,我們就說他是有規律地排列。

  問:那在這行當中誰和誰為一組重複排列?(要求語言表述完整)

  如果再掛一面小旗的話,會是什麼顏色?再掛一面呢?為什麼?

  b、燈籠的規律:燈籠的規律是?

  如果再掛一個燈籠,是什麼顏色?

  c、花朵的規律:

  d、小朋友隊伍的規律:

  3、小練習(分層次設計)

  師:你們可真厲害,找到了這麼多規律,老師這還有幾個這樣的難題,你們願意幫老師嗎?(願意)一起來看看。

  ① 問:圖中的物體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

  那按這樣的規律橫線上應該出現什麼圖形?

  ② 星星的後面藏著什麼圖形?為什麼?

  如果後面再排一個圓是什麼顏色?再排一個呢?

  ③問號後面藏著什麼圖形?為什麼?

  (三)、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1、動手操作,擺一擺規律

  師:同學們的眼睛真是太厲害了,個個都是火眼金睛。那我們的小手,請把你的小手拿出來,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小手,你能用你靈巧的小手擺出有規律的圖形嗎?請拿出學具袋裡的學具,同桌2人合作擺規律,看哪一組同學擺出的規律最有創意。

  (學生操作,師巡視,最後反饋了3組有特點的)誰來噹噹小評委,說說他擺的規律。

  老師表揚下面擺的有創意的同學。

  (提示:收起學具,看哪一組的同桌收的快)

  2、塗一塗規律:

  師:你能用你靈巧的小手為圖形塗上有規律的顏色嗎?請你拿出水彩筆,為學習單上的圖形塗上你喜歡的規律,看誰塗的漂亮,比一比,看誰是最有創意的設計師。

  ① 學生畫規律,師巡視,並注意表揚動作比較快的同學和提醒速度(畫好的同學坐端正,同時也要注意時間,比一比哪個同學的動作最快。)

  ② 彙報展示:(選幾幅有代表性的)請小作者介紹自己的規律

  ③ 下面的同學,請你給你的同桌說說你塗的規律是什麼?

  3、找一找生活中的規律

  師:有規律的東西是很美麗的,在我們生活和學習中,有很多這樣的事物,你能找一找嗎?

  老師也帶來了一些生活中的規律,請同學們欣賞。

  4、動手做一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規律:

  師: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可真好,你們為自己鼓鼓掌吧!你能讓你的掌聲有規律嗎? (一個同學做,全班齊做)

  師:誰也能用這樣的動作或聲音來表示規律呢?(請一到兩個同學來表示規律)

  (四)、總結收穫,課後延伸:

  1、師:這節課你開心嗎?為什麼?

  師:今天我們班的同學可真能幹,不僅學會了找規律,小手能擺出有創意的規律,還能畫出美麗的規律,真了不起。有規律的事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學們課後能夠多仔細觀察,發現更多美麗的有規律的事物。

  2、你能根據我們今天學習的規律,為媽媽設計一條有規律的漂亮的手鍊嗎?

  (五)、板書設計

  找規律

  一組 重複排列

  展示區

“找規律”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第115~116頁例1。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2、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3、透過教學活動,初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具、學具裝置

  圖片若干。

  教學設計

  一、舊知回顧

  師:請同學們看幾道題,你們發現了什麼?

  □○□○□ _ _

  1 3 5 7 9 _ _

  2 4 6 8 10 _ _

  (讓學生觀察,說出每道題中的規律)

  導語:今天我們繼續來“找規律”。(板書課題)

  二、設定情境,感知迴圈排列

  1、動物園裡舉行運動會,小動物們可高興了,你瞧,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出來了。老師分步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第一步逐一貼出圖片:小熊 兔子 猴子 青蛙

  第二步逐一貼出圖片:兔子 猴子 青蛙 小熊

  第三步逐一貼出圖片:猴子 青蛙 小熊 兔子

  第四步怎樣貼呢,學生試貼:青蛙 小熊 兔子 猴子

  師:為什麼這樣貼呢?說出你的理由。

  2、觀察整幅方陣圖,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1:小動物們輪流做排頭。

  生2:圖案的對角線處的圖案一樣。

  ……

  3、請四個學生上臺前做類似方陣圖中動物的排列,四位同學不停的停換位置。(體會其中迴圈排列的含義)

  師:深入觀察,你們還發現了什麼?

  生:同學們像在不停地轉圈,重複輪流做排頭。

  師: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形容出其中的排列規律,我們還可以說這種排列方式是迴圈排列的規律。

  4、小東家搞裝修,房子是怎樣佈置的呢?我們一起參觀參觀,有什麼規律呢?(出示第115頁兩幅圖)學生討論講解:牆面與地面都是迴圈排列的規律。

  三、自由設計,加深感知

  (1)同學們都很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現在來到小東的房間,小東拿出一些貼畫。你能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嗎?試一試。(學生獨立設計,展示交流)。

  (2)根據下面的排列,你能接著畫嗎?

  ◇□■ ◇■□ □■◇ — — — —

  (3)討論:有何規律,與上面的相同嗎?

  ☆○● ●☆○ ○●☆ — — — —

  得出:其中的迴圈排列與上面的方向正好相反。

  (4)試著畫一畫,你有什麼發現。

  □■ △□ ▲△ — — □■

  △▲ ▲□ ■□ — — △▲

  得出:圖形的排列呈順時針迴圈排列。

  (5)練習二十三的第2題(針面規律)

  四、課後總結

  體驗快樂 體驗成功

  ──《找規律》說課設計

  第二實驗小學二年級數學教研組 肖君

  一、教材分析

  教材編排意圖:

  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是在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上的延續學習。一年級下學期以簡單的週期排列為主,在此基礎上,本單元則以圖形中的迴圈排列規律為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排列規律。

  2、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初步培養學習發現規律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3、透過數學活動,初步培養學習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發現圖形迴圈排列的規律。

  二、教學策略

  設計理念:

  在變化無窮的課堂裡,到處充滿著課改的氣息,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性的灌輸,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動手、動腦,使學生主動發展。本節課我就從以人為本這一理念出發,變教師角色由單純的指導者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情感距離,給孩子一個自主發現與創造的空間,使他們體驗成功,體驗快樂,產生不斷學習的內心需要。

  學情分析:

  鑑於學生對週期排列規律的瞭解,我充分為學生提供猜想、活動交流的機會,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在描述、思考和討論交流活動過程中充分感受圖形迴圈的規律。

  教學方法:

  對於二年級學生而言,要徹底理解圖形中的迴圈規律不是易事。因此我在教學方法的思路體現是:

  教就是為學服務的,教法應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奇、思維具體形象等特徵。

  我用遊戲教學法、直觀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說學法: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配合現代教學手段等,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快樂地學習氛圍。

  採用小組討論的方法各抒幾見,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我的教學理念:讓每一位孩子在我的課堂裡找到自信。

  三、教學程式

  1、遊戲激趣、回顧舊知

  回顧舊知,感受生活中的規律,便於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延續學習。

  2、遊戲激趣、引入新知

  注重創設開放的教學情景,給學生以充分的思維空間。

  新課開始,我就以學生們喜愛的小動物引入,讓學生觀察不同的排列順序,並讓學生進行排列表演,使集中精力,自然地進入學習境地,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利於大面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情緒、注意狀態等,使教師的授課能象磁鐵一樣吸引住學生的心魄。

  3、自主探究、發現新知

  這些圖案都是內容色彩豐富,都是同學們平時喜歡的。使學生在“玩中學”充分體現了“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

  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心理去獲取知識,讓他們儘快進入課堂角色,成為學習的主人。出示小東家牆面、地面問題,這一活動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鞏固了新知,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使學生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發現規律,提示規律。

  4、自由設計、深化新知

  我為學生營造了大膽發揮想象,大膽創造設計的氛圍。

  我希望學生在課堂上能設計出不同的迴圈排列規律。

  反覆實踐、鞏固新知

  “趣”是人們認識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慾望。

  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和轉盤遊戲。設計有趣、形式多樣的活動,效果絕對是事半功倍的。

  總之,這節課是根據低年級兒童趨樂性理特點設計的,師生在和諧的教學活動中各有所得。課雖盡,味猶存。

“找規律”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50~5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對兩種事物進行搭配的過程,初步發現簡單搭配現象中的規律,並能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動中,發展有序思考的能力,培養初步的符號感。

  3、使學生在活動中增強探索數學規律的興趣,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上衣和裙子圖片,記錄紙,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初步感知搭配現象

  談話:無錫有許多旅遊景點(多媒體顯示無錫的風景圖片),小紅和爸爸媽媽想來無錫玩。為了這次旅遊,媽媽給她準備了2件上衣(出示學具):一件綠色的和一件黃色的。還準備了3條裙子(出示學具):粉紅色的、藍色的和大紅色的。用什麼顏色的上衣配什麼顏色的裙子呢?請同學們給她提些建議吧。

  學生交流,教師操作。

  小結:像這樣,一件上衣配一條裙子,就是把上衣和裙子進行搭配。(板書:搭配)

  二、 合作探究,體會有序思考

  1、合作探究。

  同桌合作,把所有的搭配情況都找出來,讓小紅自己挑。

  合作要求:同桌兩人,一人拿學具進行搭配,另外一人把搭配的情況記錄在表格中。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關注學生中出現的不同的搭配方法。

  請學生彙報搭配過程,教師演示。

  小結:一共有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2、比較方法。

  提問:透過剛才的觀察,你更喜歡哪一組同學搭配的方法?為什麼?

  學生交流,體會有序搭配是比較好的方法。

  小結: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複也不遺漏。(板書:有序,不重複,不遺漏)

  3、理解不同的搭配方法。

  談話:你們能像剛才這組同學一樣,把上衣和裙子進行有序地搭配嗎?請同桌兩個同學再次合作,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有序地搭配。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反饋:誰能具體地說一說,你們組是怎樣有序搭配的?

  學生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

  (1) 選上衣,先用綠色上衣分別和3條裙子配,再用黃色上衣分別和3條裙子配。

  (2) 選裙子,先用粉紅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再用藍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最後用大紅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

  4、小結。

  談話:(電腦演示)把2件上衣和3條裙子進行搭配,可以先用上衣進行有序搭配,也可以先用裙子進行有序搭配。

  三、 創新表示,感受符號思想

  出示問題:小紅的爸爸為了這次旅遊,準備了3件襯衫和3條領帶,(課件出示3件襯衫和3條領帶圖)襯衫和領帶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討論。

  啟發:剛才我們用學具擺出了上衣和裙子有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現在你還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把領帶與襯衫的搭配方法全都表示出來呢?同桌討論討論。

  全班交流,教師提示可用連線的方法。

  2、嘗試。

  談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在作業紙上有序地表示出這些搭配的方法吧。

  展示學生作業,簡要評析。

  小結:同學們想到的方法真多,有畫實物的,有畫簡單圖形的,還有用字母或數字表示的。

  3、比較。

  這麼多的表示方法,你更喜歡哪一種呢?為什麼?

  小結:看來,用簡單的圖形、字母或數字等符號表示實物的方法更簡潔些。

  4、歸納。

  電腦演示:電腦小博士就是用簡單圖形表示的,他用梯形表示領帶,用長方形表示襯衫。把3條領帶和3件襯衫進行搭配,可以先用領帶進行有序搭配(電腦連線),也可以先用襯衫進行有序搭配(電腦連線)。

  提問:如果領帶的條數不變,襯衫減少一件,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2=6。

  再問:如果襯衫的件數不變,領帶增加一條,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4×3=12。

  引導:透過剛才的活動,你有什麼發現?襯衫的件數和領帶的條數,與有多少種搭配方法是什麼關係?

  學生在小組裡交流。

  小結:領帶條數與襯衫件數的乘積就是搭配的方法數,這就是搭配的規律(板書課題:搭配的規律)。

  四、 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1、路線問題。

  電腦演示:穿上漂亮的衣服,小紅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來到了無錫。開啟地圖,他們準備從火車站出發,經過五愛廣場,到錫惠公園去玩。

  提問:那從火車站到錫惠公園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呢?

  學生交流。

  再問:這麼多的走法?選哪一種比較合適?

  學生交流。

  小結:當搭配的結果很多時,要注意選擇最合適的搭配方案。

  2、獎品問題。

  談話:錫惠公園裡有許多有獎遊戲,小紅的運氣真不錯,她得獎了。來到領獎處,讓我們聽聽領獎處的叔叔跟她說了什麼。

  (電腦播放錄音)“小朋友,恭喜你得獎。你可以選一個木偶,配上一頂帽子,或者配上一條圍巾作為獎品。領獎之前我可要先考考你喔。現在有3只木偶,2頂帽子和3條圍巾,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的方法呢?”

  學生交流不同的搭配方法。

  3、遊戲問題。

  同學們在做“石頭、剪刀、布”的遊戲時,有沒有注意其中也有我們研究的搭配規律呢?你知道在這個遊戲中,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嗎?怎樣才能把各種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序地玩出來呢?

  同桌商量,試著玩一玩。

  交流玩法:一個同學連續出三次“石頭”,另一個同學依次出“石頭”“剪刀”和“布”,就這樣玩下去。

  同桌兩人玩一玩,然後交換一下角色,再玩一玩。

  學生活動後,說一說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小結:原來遊戲中也有數學問題呢,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五、 全課小結,引導延伸

  (略)。

“找規律”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5頁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透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事物中簡單的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以及發現和欣賞數學規律美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教具:例1情境圖的課件。

  學具:正方形、長方形、圓、三角形等。

  教學重點:理解規律的含義,掌握找規律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能夠表述發現的規律,並會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二、教學新知

  1.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先讓學生觀察一會兒並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彙報交流。

  2.引導學生描述圖中的各種規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規律的理解。

  預設1:彩旗是按照一面黃旗、一面紅旗、一面黃旗、一面紅旗、一面黃旗、一面紅旗這樣的順序重複排列的。

  預設2:彩花是按照一朵紅花、一朵紫花、一朵紅花、一朵紫花、一朵紅花、一朵紫花這樣的順序依次重複出現的。

  預設3:彩燈籠是按照一盞紅燈籠、兩盞藍燈籠、一盞紅燈籠、兩盞藍燈籠、一盞紅燈籠、兩盞藍燈籠這樣的順序重複排列的。

  預設4:跳舞的同學是按照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一名男生、一名女生這樣的順序依次重複出現的。

  教師歸納總結:我們剛才找到的彩花、彩旗、彩燈籠,還有圍成跳舞的同學們,都是按照順序依次重複出現的,像這樣按照順序地重複排列就是有規律地排列。(板書:找,依次、重複出現)

  3.按發現的規律在圖上圈一圈。

  教師:同學們發現的規律可真不少!在我們上面找到的每一組規律中都有重複的部分。每組規律重複的部分一樣嗎?我們一起來圈一圈、找一找吧。

  學生邊在圖上圈邊說,找出圖中重複的部分。之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圈的。

  教師總結:像這樣按照順序一組一組地不斷重複出現的'排列就是有規律的排列。準確地發現規律中重複的部分是找規律的關鍵,它能夠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規律。

  4.想一想:這些小朋友為什麼要有規律地掛彩旗、彩花、彩燈籠的呢?

  三、拓展練習

  1.課件出示練習題

  2.剛才我們都是在找規律,現在我們來擺規律。學生用學具擺出有規律的圖形。

  3.老師用教具擺出有規律的圖形(先擺3個,讓學生觀察這3個圖形有什麼不同?接著擺,最後的3個讓學生上黑板擺)

  4.塗一塗85頁做一做,請你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按怎樣的規律塗色,再動筆塗一塗。

  四、聯絡生活

  同學們不但會找規律,還學會了擺規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規律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找找自己身邊有規律的事物。教師圖片展示。

  五、知識延伸,創造規律

  和父母一起尋找生活中的規律。

  教學反思:

  本課時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所以我在課堂中結合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這節課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種和諧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並主動地去探求知識,發展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的設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反映和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

  1、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已有的認識水平和思維特點,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積極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2、在教學中就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建立一個發現、探究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以學生喜歡的“猜魔術”為引子,透過“找簡單的規律——畫規律——找生活中的規律——動手創造規律”等活動。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事物的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3、進行數學活動的教學。建構主義學者認為,學習是主體在對現實的特定操作過程中對自己的活動過程的性質作反省抽象而產生,學習數學是一個“做數學”的過程。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找一找、塗一塗、拼一拼、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規律。

  4、數學學習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數學學習的本質是學生的再創造。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透過塗色,擺學具、活動,把知識進一步的拓展,從而讓學生再創造出不同規律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5、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我把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都紛紛舉出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透過找生活中的規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這節課,我和同學融為一體,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愉快時刻盪漾在課堂上,創新,自主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成為課堂的主旋律。

“找規律”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教材小學數學第七冊第48、49頁。

  教學目標:

  1、透過合作探究,找到“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少1”這一規律。

  2、能夠利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掌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思想。培養學生髮現與應用規律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生經歷間隔排列規律的探索過程,找到“兩種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物體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物體少1”這一規律。

  教學難點:學生能用恰當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規律。

  課前準備:每小組若干小棒和圓片,課件,表格。

  課前談話,感知規律:

  師:今天在這裡上課和我們平時有什麼不同啊?

  (預設:學生:教室大,有很多老師來聽課,座位進行了調整)

  師: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學生初步感知間隔排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規律:

  1、尋找規律:

  出示例題裡的場景圖

  師: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這幅圖中有這樣三組排列。這些排列都蘊涵著規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找規律。

  師:每幅圖中兩種物體是怎樣排列的?

  師:這屬於一種間隔排列,圖1中夾子排在開始和最後,我們把它看作“兩端的物體”,手帕排在中間,我們把它看作“中間的物體”。

  誰能說說下面兩幅圖中,兩端的物體和中間的物體各是什麼?

  2、探究規律:

  師:看到這三組排列,你還想提出什麼問題?

  課件出示:每組排列中兩種物體的數目有什麼關係?(先獨立完成表格,再在小組裡說一說)

  兩端的物體 數目 中間的物體 數目

  夾子手帕

  兔子蘑菇

  木樁籬笆

  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在小組裡說一說。

  小組彙報。

  二、動手操作,驗證規律:

  1、師:是不是這樣排列的兩種物體都有這樣的規律呢?下面我們動手驗證一下。

  2、動手操作:

  課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幾根小棒,在桌上擺成一排,再在每兩根小棒中間擺1個圓。數數小棒的根數與圓的個數,看看有什麼關係。

  3、集體交流:

  師:誰來和大家說說你是怎樣擺的?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其實這裡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兩端的物體,圓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間的物體。像這樣排列,它們都有這樣的規律: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物體多1。

  三、聯絡實際,應用規律:

  1、列舉規律:

  師:生活中你見到過有這種規律的現象嗎?

  2、應用規律:

  (1)基本練習:

  ①出示一組排列。

  填空:兩端的物體是( ),中間的物體是( ),( )比()多1個。

  ②這根繩子被打了6個結,這根繩子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麼想的?

  ③經過了15個白天,那麼經過了多少個黑夜?

  (2)變式練習:

  ①間隔問題:(課件出示劉翔跨欄圖)

  師:看!這是誰?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一舉奪得男子110米欄的冠軍,成為中國人心中的驕傲。其實在劉翔的運動場地上也有咱們今天研究的規律呢。

  出示:110米跨欄,10個欄中間有多少個間隔?

  ②鋸木料問題:想想做做第2題

  把一根木料鋸3次,能鋸成多少段?

  引導學生用圖表示出鋸木料的過程,再結合所學的規律來分析。

  ③圓周問題:

  欣賞:西湖蘇堤春曉圖

  師: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美在於西湖的美,前人在蘇堤的岸邊栽了一行柳樹,再在每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這樣就有了“桃柳夾岸,桃紅柳綠”之說。

  如果在西湖的一週栽75棵柳樹,每兩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可以栽桃樹多少棵?

  a:質疑:有的同學說74棵,有的同學說75棵,還有的說76棵,那像這樣栽柳樹和桃樹,它們的棵數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b:探究規律:你們能想辦法找出來嗎?在小組內試一試。

  c:彙報小結:誰給大家介紹介紹你們小組想到的方法,你們發現了什麼?

  小結:把桃樹和柳樹像這樣栽成一週,桃樹和柳樹的棵數怎麼樣?那在西湖的一週栽75棵柳樹,中間間隔著栽桃樹,可以栽多少棵桃樹?

  d:對比聯絡:

  師:前面發現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物體多1,而在圓周上,它們為什麼又是相等的呢?

  (課件演示:把直線轉化成圓周,兩端的物體重合)

  ④機動練習:

  師:國慶節就要到了,學校計劃在校園主幹道一邊按照一一間隔的規律來擺設鮮花美化校園。(課件出示圖)

  有25盆藍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紅花?你是怎麼想的?還有其他的想法嗎?

  師:大家想到了三種方案,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來,你們要是做美化設計師還是挺稱職的。課後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學的規律來設計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臥室。

  四、總結評價:

  師:今天我們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規律,當我們面對新的事物或者更復雜的情況時,要學會尋求方法來探索規律解決問題。

  六、板書設計:(略)

  教後反思:

  這節課是我執教的一節市級分片公開課,本次公開教學活動的主題是:轉變學習方式,加強有效學習。而轉變學習方式主要是從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這三方面轉變。從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一直到實際教學,我對了“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下面我想具體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小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滲透探究性學習呢?

  我覺得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滲透探究性學習。

  第一:巧設質疑,營造探究氛圍,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意識。

  1、匯入精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是課堂心理環境的直接創設者。教師“導”入的語言、方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探索知識的慾望。

  2、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由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充滿問題的情境,課堂教學的學習內容、呈現方式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然後創設情境,提供必要的學習材料,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組織學生主動探究,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促使學生創新能力發展。

  3、巧設質疑,創設探究情境。

  “質疑”是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前提。“質疑”引入課堂,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基礎上,大膽質疑,積極探索。一般來說,“質疑”主要設在教學內容的關鍵處,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和明確探究方向即可。

  例如:在練習裡探究封閉圖形中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的個數關係時,讓學生來猜猜桃樹的棵數,這樣學生產生矛盾、質疑,學生產生探究的慾望,同時教師提供給學生一些所需的材料(小棒、圓片、紙、筆等),留出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究發現規律。

  第二、在探究、發現知識過程中發展創新思維能力。

  1、自主探索,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自主探索要讓學生根據自己得生活體驗或已有的知識背景去探索知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自主探索的目的不單純在於數學知識的掌握,而在於數學方法的掌握與情感體驗的獲得;透過自主探索獲得“再創造”的體驗,要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地得到發展,就必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究新知的過程,為他們創造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

  2、合作探究學習,強化探究效果。

  合作探究學習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以學習小組或全班為單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並相互進行交流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合作能實現知識互補和能力互補,達到共同進步。同時合作交流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彌補了傳統教學中課堂發言機會有限的缺陷,也培養了學生聽說交往和組織等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本節課中安排了這樣三次探究活動:例題中探究三組排列中兩種物體的數目關係、探究鋸木料中木料的端數與鋸的次數之間的關係、探究封閉圖形中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的個數關係。在這三次探究活動中,可以說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交相輝映。探究三組排列中兩種物體的數目關係主要體現自主探究,探究鋸木料中木料的端數與鋸的次數之間的關係是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結合,而探究封閉圖形中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的個數關係更加體現了合作探究。

  第三、實踐運用,注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實踐運用也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最後都要歸結到實踐運用中去。那在課堂中怎樣滲透其運用,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

  1、挖掘教材潛力,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現在的數學教材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呈現內容的方式是單一的、靜態的。因此教師要認真鑽研和熟悉教材,把蘊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讓學生開展探究學習的資源挖掘出來,精心設計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合適的、開放的探究學習材料,讓學生進入一個自由選擇、自主發現的學習活動平臺。

  2、綜合實踐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門重要課程,而創新思維能力是其中的核心問題,它能使學生在各種探究學習活動中,有效地進行幫助學生形成主動探究問題的習慣和能力,為創新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

  例如:在本節課中,鋸木料的問題和沿圓周栽桃數和柳數只是教材中安排的練習題,但我把它們設計成兩組的探究性學習環節,這樣既解決了問題,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探究的能力。、

  又如:我安排的機動練習中,擺放藍花和紅花的問題。學生設計出了三種擺放方法(兩頭藍花、兩頭紅花、頭尾不同),甚至還有學生提出沿教學樓擺放一週的情況,可見學生對規律的掌握、應用的能力非常強,更加看出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和發展。

  二、怎樣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呢?

  我認為有效的合作學習應該按照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合理組建學習小組,追求學生之間的互助與合作。要把學習能力、成績甚至性格等方面不同的學生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好。這樣,小組內的學生在能力、個性、性別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補的,便於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

  第二: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一是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努力掌握別人發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言作出評價;二是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作進一步的解釋;三是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能根據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言。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

  第三:提供合作學習的內容,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一是在學生學習遇困難時,教師要善於把問題交給小組,在小組內開展合作學習,讓每個學生積極地承擔個人的責任,學生在活動中相互支援,相互配合,透過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合作精神。二是意見不一或答案多樣時也是合作的好時機。

  第四:加強合作學習的評價。合作學習中的評價有自我評價與同伴評價、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傳統的課堂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為主,對結果評價為主;新課程下課堂應該採用多元的評價方式,更要注意把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除了評價學生個體的學習過程,還要評價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行為、能力、情感、態度等變化。

  對於第一點和第二點,我想應該從平時的課堂中加以重視和培養,而第三點和第四點應該是針對每節課的具體內容和具體情況來定的。

“找規律”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課本第85頁。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猜測、欣賞、操作、交流等活動,發現圖形中的一些簡單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

  3、在探究規律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感受到規律能創造美,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圖形排列的簡單規律,掌握找規律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表述發現的規律,並會運用規律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利用比賽,感知規律

  記憶比賽:男女生分別記憶兩組資料,得出有規律的好記,沒有規律的不好記。得出規律的重要性,引出課題:找規律.

  二、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數學小精靈聰聰聽說我們學習找規律,也來到了這裡。他告訴我們一個好訊息。說呀,在這春暖花開、春暖花開的季節,光明小學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園聚會了!他們把會場佈置得可漂亮啦!同學們又蹦又跳玩得可開心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師: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麼?

  生:小朋友、燈籠、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裝飾物是怎麼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 彩旗是怎麼排列的?(黃紅、黃紅)

  我們就把這一面黃旗和紅旗看作一組。(板書:一組)

  2. 接下來講解小花、燈籠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隊伍的排列。

  小結:像彩旗、小花、燈籠和小朋友的隊伍,都是按都是按順序為一組,一組一組重複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複3次,像這樣的排列我們就說它是有規律的。

  四、學以致用,擺出規律

  小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闖關,應用規律

  六、聯絡生活,找出規律

  七、情感教育,總結本課

  八、教學反思:

“找規律”教學設計12

  一、探究——積極的相互依靠

  片段1

  師:(出示學生聯歡圖)這幅圖漂亮嗎?

  生:(激動地齊答)漂亮。

  師:好的,小組同學都認真觀察手中的圖片,獨立思考,儘可能多地找出這幅圖的特點。

  (生獨立觀察、思考)(用時3分)

  師:好了嗎?

  生:(躍躍欲試地)好了。

  師:不急!老師想請同學們再次認真探究,為你們小組提供“與眾不同”的意見,最好是每位同學都有不同的想法。

  (生為完成小組任務,又積極地投入了新一輪的探究)(用時2分)

  老師讓學生在探究中發覺他們需要互相合作來完成小組任務,透過給學生們制定共同的目標,讓某個學生探究的同時也確保其他組員都在探究。同時透過說明職責任務,鼓勵參與者、探究者,形成了學生積極的相互依靠。

  二、交流——面對面的促進互動

  片段2

  師:(在片段1的新一輪探究後)好了,現在老師想請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一個一個輪流說,後面的同學不要再重複前面說過的話,待會兒看看哪個小組的任務完成得最出色。

  (以下為某一小組的交流摘記)(學生交流4分)

  生1:我看到同學們是圍成一圈的,而且有男有女,氣球的顏色也很多。

  生2:我發現有的同學是扎辮子的,有的沒有……

  生3:哎呀!那是一個男的,一個女的,它是一男一女再一男一女排的。圖上的彩旗是一面黃一面紅,再一面黃一面紅這樣排列的。

  生4:我來說,紙花是一綠一紅,再一綠一紅排列的。

  在這一片段中,由於老師分配給每個小組能促膝討論的某一方面任務,我們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學生們可以把自己所考慮的結果面對面地解釋、講述給同伴們聽。雖然並不是每位同學的意見都是有效的或教師所期望的,但透過各人的發言、表述、爭論、反駁,在這一互動過程中,小組內形成了互相幫助、共同合作、互相激勵的數學活動氛圍,促進了同伴間的彼此交流。

  三、決策——責任過程的資訊凝聚

  片段3

  師:(接片段2)現在請小組整理結果,準備向全班同學報告。要求是這樣的(小黑板出示以下文字):

  1.確定一位同學記錄小組的成果(不會的字可用拼音),並代表你們組向全班報告。

  2.你們小組認為哪些結論是有價值的(無價值的不用匯報)?

  (以下為片段2同一小組的交流摘記)(學生交流2分)

  生1:××(同學),你來彙報,好不好?

  生2:對呀!對呀!你表達得最好,應該你來彙報。

  生3:那我先說,我覺得“一男一女再一男一女”的規律可以說,上面掛有許多彩旗就不要說了,因為大家都看得到。

  生4:我覺得兩邊燈籠的數量不一樣,這(方面)肯定其他小組沒有發現。

  生5:還有,燈籠是按照一個紫色一個藍色再一個紫色一個藍色這樣的規律排列的。

  生1:燈籠數量不一樣到底有價值嗎?……

  學生的這一決策過程雖然沒有記錄完整,但組員間的不同資訊和感知、不同意見和結論已在交流中得到了初步的展現。在產生矛盾的情形下,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敢於面對意見分歧,透過資訊凝聚最終形成了小組的結論。我覺得學生決策的正確與否已不再重要,他們自主參與的責任過程、促進性互動的合作學習,正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中的一個新理念:“……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

  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學生交往與審美的過程。

  四、反思與建議

  (一)讓問題的提出更加合理

  《找規律》是在學生對生活中某些物體或圖形的排列有一個模糊認識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所以問題的提出應構建於學生原有的經驗基礎上,讓學生在探究問題中發展。根據研究教師“提問技巧水平檢核”的統計,這節課老師共提出37個問題,其中記憶性問題21個,佔57%;推理性問題12個,佔32%;常規管理性問題1個,佔3%;創造性問題3個,佔8%,無批判性問題。從中可以看出老師能注重學生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但對於一節探究、合作學習的課,記憶性問題佔了問題總數的57%,說明老師仍偏重於“模仿與記憶”的學習活動方式,偏重於一問一答的資訊反饋,問題的提出不夠合理。

  (二)讓每位學生都有所發展

  根據教師“課堂巡視記錄”統計,這節課教師進行了8次課堂巡視,其中4次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兩次分別對三名學困生進行重點輔導,巡視時關注面較廣,目的性明確。但在“個別學生課堂行為表現”的重點觀察中,一位學困生在前半節課中共舉了兩次手,未被教師關注,之後再沒舉過一次手。課後我們對這位學生進行了個別訪談,問他為什麼後半節課沒再舉手,回答是:“反正也不會提問到我。”學生的態度似乎有些不以為然,其實蘊含著不滿。說明我們教師在課堂中不應忽略個體差異、害怕問題暴露,相反應充分重視、關愛學困生,讓每位學生都有所發展。<

“找規律”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88~89頁。

  【設計說明】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由六一兒童節情境匯入,不但創設了一個與學生生活相聯絡的情境,能讓他們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師讓我學習轉變為我自己想要學習。接著出示教材的主題圖——同學們在迎接節日的到來,這與課前創設的情境相吻合,然後學生觀察出教室裡的彩旗、彩花、燈籠、小朋友的排列是有順序的。從而很自然地引出課題——找規律。

  2、引導探究,認識規律。

  分三個層次,由淺到深,先出示“彩旗”引導學生找規律;再把“燈籠圖”和“小朋友圖”同時出現,由學生找出規律;最後出示三種顏色小花的排列圖。遵循學生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把這些規律知識由易到難展示出來,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發現數學問題、思考問題、討論交流、找出規律。

  3、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1、塗一塗。透過按規律塗色練習,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規律的體驗和感知,為學生下一步創造規律及發散思維做更好的鋪墊。

  2擺一擺。.透過學生動手擺一擺、議一議,由一般的模仿過程到自主創新過程,使學生創新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揮,激起了學生思維的高度活躍,從而加深了對“規律”這一知識的認識。

  4、聯絡生活,尋找規律。

  找一找生活中規律,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意識,體現了“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的教學理念。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找出事物變化規律,激發學生感受數學、發現美的情感。

  2、培養初步觀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與創新意識。

  3、透過學習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4、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透過觀察,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學會圖形排列規律的尋找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塗色卡,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過“六一”兒童節嗎?為什麼呢?

  2.課件出示主題圖。

  觀察主題圖,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3、揭示課題《找規律》。

  二、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1、課件出示彩旗圖。

  師: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彩旗的規律,猜一猜下一面旗是什麼顏色?

  師:你是怎麼猜的?

  2、課件出示燈籠圖和小朋友的佇列圖。

  師:燈籠、小朋友的排列又有什麼規律呢?

  猜一猜,下一個是什麼顏色?

  學生思考、交流。

  3、課件出示彩花排列圖(將原課本中的“綠、紅”排列改為“綠、紅,黃”三種顏色的排列)。

  師:它的規律和彩旗、燈籠的規律一樣嗎?你發現了什麼?小組裡討論討論。

  師:猜一猜,下一組花是什麼顏色的?

  三、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1.塗一塗。

  學生根據規律塗顏色。

  2、擺一擺,創造規律。

  師:這些規律都會找了,那你能不能創造出新的規律呢?試試看,拿出學具擺一擺。

  生動手擺學具。

  學生展示作品,欣賞數學美。

  四、聯絡生活,尋找規律。

  1.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2.欣賞規律美。

  五.總結

“找規律”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透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透過塗色、擺學具等活動,激發創新意識。

  3.使幼兒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幼兒透過實踐活動能發現事物的規律。

  教學難點:

  幼兒能自己創造出有規律的排列。並引導幼兒能從顏色和形狀兩方面發現規律教具、學具準備課件、不同動物學具各6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感知規律。

  1、小朋友我們準備開聯歡會,我們要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想不想去看看?(想)請看大螢幕。

  2.課件出示主題圖──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裡跳舞。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又發現了什麼?

  幼1:有彩旗、燈籠和花朵。

  幼2: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師:這些彩旗、花朵和燈籠是不是亂擺亂放的?

  生:不是,是有順序的。

  師:他們的擺放都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都有規律的。其實規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會經常遇到的,這節課,我們就要用數學的眼光來尋找生活中的規律。

  二、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1.課件出示彩旗圖。

  師:我們先來找找彩旗排列的規律。

  (彩旗按紅、黃交替出現,最後一面沒有顏色。)師:猜一猜,這面旗會是什麼顏色?

  幼1:是黃色的。

  幼2:下一面是黃旗。

  師:都猜是黃旗,看看對不對(點選滑鼠,最後一面旗是變為黃色,幼兒歡呼)。猜得真準!你們是怎麼想的?

  幼:因為小旗是按照紅色、黃色這樣的順序一直襬下去的,所以紅旗的後面是黃旗。

  師:.如果讓你給彩旗按你找到的規律分分組,好把彩旗排列的規律看得更清楚。你準備怎樣分?誰來指指?為什麼這樣分?(小旗就是這樣一組一組重複出現的,規律就看得特別清楚了。)

  2、課件出示彩花圖、燈籠圖和小朋友的佇列圖師:彩旗的規律我們已經找到了,那麼彩花的排列、燈籠的擺放和小朋友的隊伍又有什麼規律呢?下一朵花下一個燈籠會是什麼顏色?,下一個小朋友是男孩還是女孩?該怎麼給它們分組呢?把你發現的秘密小聲地告訴同桌。(幼兒思考、交流。)師:誰願意把你的發現向全班宣佈?

  幼1:彩花是按綠花、紫花,綠花、紫花這樣的順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綠色的。

  幼2:燈籠是按紫、紅、紫、紅這樣的順序一直襬下去的,所以下一個燈籠是紫色。

  幼3:小朋友是按男孩、女孩這樣的順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個小朋友是女孩。

  該怎麼分組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點選,出現正確分組。)3.小結:彩旗、燈籠、彩花的擺放和小朋友的隊伍都是按一定的順序一組一組重複排列的,像這樣的排列我們就說它是有規律的。

  三、智力闖關,應用規律師:小朋友們可真能幹,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和燈籠排列的規律,接下來的我們進行闖關遊戲,有信心嗎?

  (一)第一關:猜一猜下一個是什麼?(出示課件,幼兒能夠回答規律是什麼,下一個是什麼。)師提問:比一比,第一組和第二組的規律有什麼不同?

  總結:(1)一個是2個2個一組,一個是3個3個一組;(2)一個只有顏色的規律,一個既有顏色,又有形狀的規律。(點:對比,讓孩子們體會到規律既可以是單層的,也可以是多層的既可以是2個2個一組的,也可以是3個3個一組的,體會規律的多樣化。

  (二)第二關:塗一塗。

  (1)出示課件師:同學位表現很不錯,接下來你能按照規律塗顏色嗎?同時課件出示例3。

  師:誰來彙報你是怎樣塗的。(指明幼兒彙報)(2).師:還想不想做塗色比賽?

  師:第③小題誰發現有其他規律?(引導學生從顏色、形狀兩方面來發現規律。)

  (三)、看誰找得快出示課件讓幼兒找一找下一個圖片會是什麼,並指名反饋。

  (四)活躍課堂氣氛,在歌曲中找規律。

  出示課件和音樂《幸福拍手歌》,請幼兒邊唱邊跳。

  四、聯絡生活,尋找規律

  1.有規律的事物常給人一種美的感覺,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規律的美吧。課件出示圖片。

  2、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呀,你能發現藏在我們身邊的規律嗎?課件出示:找找藏在我們身邊的規律。生回答。(教室的天花板、地板、黑板上的獎品、自己的衣服。)四、動手擺一擺:(小小設計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規律,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創造新的規律?用學具把它擺出來?

  學生動手擺,教師巡視,好的及時表揚。

  彙報。課件演示學生的作品。

  五、課堂總結你們開心嗎?老師也很開心,這節課你有收穫嗎?誰來說說你們的收穫?

  師:我們除了按照事物的顏色、形狀來找規律外,生活中還有很多圖畫、動作、聲音的規律,勤于思考、善於觀察的孩子一定會發現這些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善於觀察會發現很多很多美的事物,只要我們努力去創造,會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找規律”教學設計15

  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找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的一部分,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找規律》主要是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其中有顏色、形狀的變化規律,又有數字、算式及圖形的排列規律。本課時是《找規律》知識體系中的起始內容,即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為下一課時學習數字的變化規律以及今後學習更復雜的變化規律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較小,大多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表達能力欠佳。但是學生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本課從生活實際出發,用色彩鮮明的事物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事物的規律,並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使學生透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事物中簡單的排列規律,理解規律的含義並能描述和表示規律。

  過程與方法:透過塗色,擺學具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感受到數學的規律美,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規律的含義,掌握找規律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掌握髮現規律的方法並能夠表述發現的規律,並會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五、教學工具:ppt 小棒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理解規律

  (一)生活引入

  1.師:同學們,“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一年級一班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了精心的準備,大家想去看看嗎?

  2.師: (呈現例1的情境圖中的上半部),你們看,教室佈置得漂亮嗎?

  3.請大家仔細觀察:看看他們的設計有什麼特點。小組內討論。

  學生彙報交流彩旗、燈籠和花朵的排列規律。

  引導學生說出:彩旗、燈籠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順序來排列的。並指出:這樣的排列就叫有規律的排列。

  4.教師總結:一般來說,一組實物依次不斷重複地排列(至少重複出現3次),我們就可以稱為有規律的排列。

  (二)點明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找規律並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尋找規律

  (一)尋找彩旗的排列規律

  課件出示彩旗圖

  1.學生自己觀察,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規律,猜一猜,這面旗會是什麼顏色?

  2.說一說:

  (1)讓學生說出彩旗的排列規律,讓學生表述清楚明白,彩旗的顏色是如何排列的。

  (2)教師提問:

  ①彩旗是每排幾面就出現重複的?引導學生說出:每兩面出現重複。

  ②老師總結:這兩面看成一組,所有的這些彩旗都是這樣一組一組的重複排列的。

  3.圈一圈:讓學生圈出彩旗重複的部分。

  4.大家一起告訴老師這面旗的顏色。

  (二) 課件出示小花排列圖

  1.教室裡還有小花,它的排列是怎樣的,你發現了什麼?是否也有規律? 圈出重複的部分。

  學生小組內交流彙報。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排列的規律,把話說完整。

  2.我們發現小花是按照1朵紅,1朵紫這樣的規律來排列的。

  (三)尋找燈籠與小朋友的排列規律

  1.圈出重複的部分;

  2.說一說: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燈籠和小朋友的排列規律,(老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語言表述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3.指名說一說,讓學生老師評價。

  小結:像彩旗、小花、燈籠、小朋友這樣,幾個為一組重複出現的規律叫做重複排列的規律。(板書:重複排列)

  (四)反饋練習

  1、動手操作

  小朋友,拿出手中的小棒,自己按照一定的規律擺一擺。

  學生展示作品,老師給予評價和鼓勵。

  2、動手練習:拿出準備好的作業紙,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形成一定的規律,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吧!

  教師巡視,展示學生的作品,給予讚美!

  三、數形結合,認知規律

  (一)呈現例2的第(1)題,讓學生先觀察:

  1.說一說:碗的排列有什麼規律?和前面的規律有什麼不同之處?

  引導學生髮現:前面所學的是顏色的變化規律,這個是數量上有變化。

  2.填一填:請大家將碗的變化規律用數字表示出來,觀察一下數字的變化規律和碗的變化規律一樣嗎?

  (1)透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理解:數字表示的是相對應的那種圖形的個數,所以圖形的排列有什麼規律,數字的排列就有相應的變化規律。

  (2)同時讓學生感受:它們可以表示相同的規律,只不過形式不同而已。

  (二)呈現例2的第(2)題:

  可愛的雞媽媽領著她的小雞也來到了,你們能幫他們找出規律填出數來嗎?出示課件。

  1.讓學生自己在書上完成填空。

  2.說一說:圖形與數字有什麼排列規律?

  四、鞏固練習

  1.完成P86“做一做”第1、2題。

  2.做動作,猜規律:

  老師做三組動作,學生觀察,下一個動作會是什麼呢?做一做,說一說這些動作的規律。

  3.做練習二十的第1.2小題,並說一說有什麼規律。

  五.今天這節課,大家表現得都特別出色,那你有什麼收穫呢,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全課小結: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規律,從顏色或者是數字上我們都能有所發現,這些規律給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讓我們的世界變得多姿多彩。只要我們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做一個有心人,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我們就上到這,同學們再見!

  七、板書設計:

  找規律

  有規律的排列:一般來說,一組實物依次不斷重複地排列(至少重複出現3次)

  重複排列:像彩旗、小花、燈籠、小朋友這樣,幾個為一組重複出現的規律叫做重複排列的規律。

  規律的形式:顏色、數字

  八、課後反思

  本節課,我從關注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出發,遵循學生認知由易到難的過程,讓學生先從生活中顏色的規律入手,再過度到數字的規律,讓學生自己觀察發現規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意識。這個學習不但面向全體學生,而且也讓思維活躍的同學有了更大的探索空間。在“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形成一定的規律”一題中,給了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有的同學用三個顏色來重複迴圈,有的同學用兩個黃色、兩個紅色為一組進行迴圈,這讓沒有想到的學生有了更深的認識,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印象也比較深刻。

  由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欠佳,所以我在整堂課中注重學生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但是我的教學語言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缺乏調動性和吸引力,在這方面我還有待提高,這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