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8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庇懈星櫚乩識量撾摹

  2弊プ∶櫳慈詈閬籽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崩斫飪撾哪諶藎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匯入課文

  1、匯入課文

  師:上一節課我們初步瞭解了27課的內容,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她指誰?我又指誰?在阮恆和小姑娘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生:口述(板書:獻血

  阮恆————小姑娘)

  二、情感激勵、引導自學

  師:這節課我們就走進阮恆的情感世界。同學們,一個人的情感世界是可以透過人的表情和動作體現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描寫阮恆表情和動作的句子。(出示要求)

  生:(自學、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三、朗讀感悟,彙報交流

  1、交流阮恆輸血前的表現

  師:誰先找到了描寫阮恆輸血前的動作、表情的句子了?

  生:讀“一陣沉默之後……又舉起……”

  師:這個句子體現了阮恆當時怎樣的心情?

  生:顫抖是神情激動有些緊張,從這個詞中我感到阮恆有些害怕,不知該不該這樣做。

  師:阮恆把手舉起來,放下來,又舉起來,透過“舉、放、舉”這幾個詞,你感受到阮恆當時是怎樣的?

  生:從阮恆的動作中,我感到阮恆害怕、猶豫、擔心。

  師:體會得很深刻,老師也感受到了阮恆的害怕、猶豫、擔心。

  誰能模仿出阮恆當時的表情、動作呢?

  生:模仿。

  師:大家試著體會體會。

  師:一個人的表情和動作也可以反映出他的內心,請你把自己當作阮恆說說,此時心裡會怎樣想?(重點引導阮恆的內心世界)

  師:誰想把這個部分讀一讀,把阮恆的害怕、猶豫讀出來。

  生:讀

  師:老師也想讀一讀這段,好嗎?從老師的朗讀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老師讀的語速不一樣,開始慢,中間快,後來更快了。

  生:老師最後的“舉起來”,語氣非常堅定。

  生:讀。

  師:從同學們的朗讀中,彷彿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害怕、猶豫,卻不乏勇敢。

  2、交流阮恆獻血時的表現

  師:剛才,同學們找到阮恆獻血前表情和動作的詞語來體會的,你們很會學習。誰找到了描寫阮恆獻輸血時的動作、表情的句子了。

  生:讀“阮恆……也不說……”

  師:這個句子體現了阮恆當時怎樣的心情?

  生:阮恆一句話也不說,感到很擔心,很緊張。

  師:假如你是小阮恆你當時會怎樣想呢?

  生:我不能動,一動就會影響醫生抽血,抽不到血,小女孩子怎麼辦?

  生:我會在心裡告訴自己,阮恆不要怕,等她好了,就可以和她一起玩捉迷藏了。

  師:阮恆的血靜靜地流入了小女孩的身體,阮恆的神情,動作發生著變化,請同學們繼續找描寫阮恆表情、動作的句子。

  生:(讀句子)從“啜泣、顫抖”看出阮恆心裡越來越害怕,所以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抖。

  生:阮恆不想讓別人看出自己的害怕,所以他迅速地用手捂住了臉。我從“捂”這個詞看出,阮恆想掩飾自己的害怕。

  生:這句話我感受到了阮恆心裡也很痛苦,很悲傷,但他又不想讓別人看到給別人帶來麻煩,我也感到他很堅強。

  師:是呀,血已從阮恆的身體抽出來了,他心裡雖然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害怕和痛苦,多麼可愛的小男孩啊。(教師的語氣先是沉重,然後激昂)接著來吧,誰還找到了。

  生:讀“但過了一會……他又搖了搖頭”

  我從“嗚咽、掩蓋”這兩個詞,感到阮恆害怕了,他以為自己要死了。

  生:阮恆心裡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飾他的痛苦。

  師:真讓人感動。

  生:讀“接著……抽泣。”

  從“哭泣、咬住”這兩個詞,體會到,阮恆心裡痛苦極了,悲傷極了,所以不停的哭,但是他仍然想控制自己,想救小女孩。

  生:我感到阮恆真是個英雄,他那麼痛苦、悲傷,甚至都有些絕望,可是還儘量控制自己不哭,要是我遇到這種情況,早就哇哇地大哭出聲了。我很佩服他。

  師:阮恆你真的好偉大,是個真正的小男子漢。可以不惜自己的一切,用生命換取真情。此時情此景,讓我感動,讓我們全班的同學感動。阮恆,你是我們心中的榜樣。

  師:說的好,請同學們讀這段話(過了一會……想竭力制止哭泣。)

  指名學生讀。

  在這段話中出現了三個詞語“啜泣、嗚咽、哭泣”,你是怎麼理解的?

  生:都是哭的意思,三次哭泣說明阮恆越哭越厲害,三次不同的哭,我看出抽血的時間越長,阮恆越覺得離死越近,他內心的害怕和痛苦,也在不斷加劇。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讀讀課文體會阮恆此時的心情。

  (生讀)

  3、交流阮恆獻血後的表現

  師:阮恆如此緊張、痛苦、害怕,他當時是怎樣做?(引出三個動作)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阮恆如此緊張、痛苦、害怕,是因為針刺痛了嗎?

  生:不是,以為自己要死了。

  生:以為要把他身上的血都抽給了小姑娘,把小姑娘救活,自己就死了。

  師:面對這樣緊張、痛苦的小男孩,文中醫生用輕柔的語氣來安慰阮恆的,誰也來用你

  的語氣來安慰一下阮恆吧?

  生:……

  師:聽到這樣輕柔地安慰,阮恆停止了哭泣,可為什麼阮恆以為獻血會死,還會這樣做

  呢?

  生:“她是我朋友”(多指學生讀)

  師:“她是我朋友”多麼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此時,你理解這句話做題目的真正含義了嗎?

  生:突出了友誼。

  生:使人容易接近。

  生:比較親近。

  生:更能體現阮恆捨己救人的好品質。

  師:生命是可貴的,阮恆面對死都不怕,你眼前這位小英雄想說點什麼?

  生:阮恆,你太勇敢了,為了朋友,你寧願犧牲自己,是我的榜樣。

  生:你是個捨己救人的英雄。

  ……

  三、聯絡生活,拓展昇華

  師:從同學們的言談中,老師高興地看到了在這個課堂上,每個人都受益匪淺,從阮恆身上,我們會感到了捨己為人的高貴品質。是啊,十金難買真正的朋友,就讓我們同學之間也發揮真正的友情吧!此時,想對你的朋友說上幾句心裡話嗎?想給朋友幾句贈言嗎?現在就動筆寫一寫吧?

  (學生寫,配樂)

  生:彙報自己的贈言。

  師:聽了同學們的贈言,老師感受到了你們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讓我們帶著這種友誼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吧!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2

  一、複習、積累

  複習舊知《贈汪倫》,背誦積累經典誦讀中的一首古詩《贈范曄詩》

  二、導語:

  古人講友情,在座的每位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沒有年齡、年代、國家的限制,它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朋友有關的課文,叫做《她是我的朋友》。

  三、學習目標:

  1、藉助文中的注音認識“輸、睫”等8個生字,會正確書寫“眉、制”等13個生字。

  2、透過自讀、同桌齊讀等多種形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學習過程:

  自學提示(一):

  1、藉助拼音認真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透過查字典等方式解決。(自由讀,帶拼音開火車讀,去拼音齊讀)

  2、提出透過自學沒有解決的詞語疑難(生幫生,教師補充)

  3、在語境中選擇正確的詞語填空

  自學提示(二):

  我要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學生三人齊讀,展示讀)

  自學提示(三):

  默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課文記敘了( 戰爭 )時期,在 ( 一個孤兒院裡 )裡,一個名叫 ( 阮恆 ) 的小男孩為了( 救一個小姑娘 )而( 勇敢獻血 ) 的故事。

  生字指導:

  1、自由或同桌三人配合口頭組詞

  2、小火車開起來讀字並組詞

  3、師展示較難寫的“墊、酒、掩、拳、制、柔”六個生字。學生強調容易寫錯的部分。

  4、教師示範寫,學生書空

  5、教師教識字方法

  6、學生書寫易錯字。

  7、測驗生字掌握情況,在語境中填寫生字。

  五、課堂小結

  大家在這節課中都學到了什麼呢?(指名說),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完成了三大學習目標,老師宣告我們成功。下節課我們繼續深入的走進課文。下課。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

  講授完《她是我的朋友》第一課時,我的反思如下:

  1、在課前積累中,我讓學生背誦經典誦讀上的《贈范曄詩》,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的特別快,達到了積累的目標。

  2、在識字環節中,學生有出錯的現象,經過小火車讀、齊讀,有些孩子掌握的還是不夠紮實,我現在想,如果在齊讀後加上一個教師打亂詞語,學生搶讀的環節,學生會掌握的更加紮實了吧。

  3、在二讀課文後,我挑學生展示讀他們喜歡的段落,雖然孩子們在方法指導下比之前的有感情了,但是我忽視了師示範讀。如果能親自示範,學生會受到更好的、更直觀的薰陶吧。

  4、在總結課文內容時,我設定了提示,降低了孩子的難度。孩子們很快把空填了上去。我現在想來,應該讓孩子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先來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後在出示填空,這樣可以引起孩子們的表達興趣吧。

  5、在書寫生字的這個環節中,應該給予孩子多一些的時間,讓他們想些辦法記住這些生字,而我看到學生沒有舉手,就直接告訴了孩子這個字識記的順口溜,其實孩子也有他自己的識字小竅門,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想法。另外,學生只按照我的要求書寫了易錯的六個生字,如果留有時間,還應該讓孩子們再寫寫其他比較容易的生字,這樣更能全面的達成目標一。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瞭解人物複雜而矛盾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精神品質。

  2.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並體會重點詞語和句子。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阮恆複雜的內心活動,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

  2.指導學生體驗並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初讀,切入重點,感知人物外在表現

  1、快速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題目中的“她”和“我”分別指誰?這篇課文講述了“她”與“我”之間的一件什麼事?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把描寫阮恆在獻血時動作和神態的句子劃出來。

  3、師生交流。

  4、自由朗讀並思考:這些句子中,阮恆的哪些動作是相近或是相同的。(板書:哭、掩)

  二、再讀,突出重點,體驗人物內心活動

  1、自由朗讀描寫阮恆“哭”的句子,邊讀邊體會,阮恆每次都是怎麼在哭?(板書:怎麼?)

  2、引導學生從“啜泣”、“嗚咽”、“持續不斷”等詞語理解並體會阮恆哭得很傷心。

  3、指導學生邊讀邊比較阮恆哭的程度是越來越傷心。

  4、指導朗讀並體驗阮恆內心的痛苦。

  5、出示課件,激發學生想象:以為自己快要死了的阮恆想到了些什麼?

  6、再次鼓勵學生體驗朗讀。

  三、精讀,強化重點,感情人物精神品質

  1、自由朗讀描寫阮恆掩蓋痛苦的句子,邊讀邊思考,阮恆是怎麼在掩蓋自己的痛苦?他為什麼要掩蓋自己的痛苦?

  2、小組合作學習。

  3、師生交流。

  ①阮恆是怎麼在掩蓋自己的痛苦?指導學生從“捂”、“掩蓋”、“竭力”等詞語體會阮恆是在竭盡全力地不讓自己哭,並指導朗讀。

  ②阮恆為什麼掩蓋自己的痛苦?

  A、小組再次討論。

  B、引導學生想象,阮恆擔心別人會怎麼勸他?體會阮恆複雜的內心活動。

  3、展示課件,激發學生想象,阮恆為了朋友能活下去,為了鼓勵自己為小姑娘獻血,他會不斷地對自己說什麼?

  4、指導朗讀,再次體驗阮恆複雜而矛盾的內心活動。

  四、品讀,迴歸重點,昇華學生情感體驗

  1、引導學生在阮恆“怕失去生命”和“怕失去朋友”兩句話中間加一個字,來表現在阮恆的心中朋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2、引導學生體會並朗讀阮恆在輸血過程中“哭”和“掩”的句子,體會阮恆真實、樸實、感人的精神品質。

  3、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和幫助自己的朋友。

  板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

  哭

  掩

  怕失去生命

  更怕失去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4

  【學習內容】

  本篇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阮恆,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但問他為什麼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

  【學習目標】

  1、學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醫院、醫生、訊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學習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目標】

  1、學認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醫院、醫生、訊息、確認、輸血、血型、草墊、酒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學習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匯入

  (板書:朋友)

  同學們,你有朋友嗎?

  你為你的朋友做過什麼?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朋友的課文。

  交流:互相幫助……

  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

  我讀了這個故事後,心靈被深深觸動了,你有什麼感受嗎?開啟書,再來用心讀讀這個故事。 自由讀課文。

  感悟朗讀

  一、體會“迫在眉睫”

  同學們,讀完了課文,誰來說說,“她”是誰?

  僅僅是一個受傷的小姑娘嗎?再看看書,誰來補充?

  (出示:經過檢視,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都來讀讀這句話,再請同學說。

  你看,此時血就是小姑娘的──

  不及時輸血,小姑娘就會──

  所以說她必須──

  說的太好了,書上用了一個什麼詞來概括此時的情況?

  是啊!輸血迫在眉捷,而醫生和護士又都不具有她的血型。體會著當時的情況,用心讀讀這段。

  (出示:經過檢視,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輸血迫在眉捷。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二、體會輸血前的矛盾心情

  同學們,在這迫在眉捷的時刻,阮恆是怎麼做的?自己讀讀後面的課文。

  (出示: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然後又舉起來。)都來讀讀這段話,看你有什麼問題問問大家。

  這是個問題,同學們,都來讀一讀這一段,試著填填線上的問題,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出示:一段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然後又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

  你看,用心體會,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就很容易讀懂了課文。用心讀讀這一段。讓大家感受到此刻阮恆內心思想鬥爭的激烈。

  三、感受獻血的過程

  阮恆寧願自己去死,也要救你們的好朋友,這是多麼難得啊!讓我們跟隨阮恆一起去獻血的現場去看一下吧!(範讀8~10自然段)

  用心讀讀這一部分,試著走進阮恆的心理,體會一下他此時內心深處的想法。

  你走進阮恆的心理了嗎?誰來交流一下?

  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配合板書:

  啜泣 唔咽 低聲哭泣

  捂住 掩蓋 竭力制止

  看看板書,再讀讀課文,看有沒有更深的體會?

  同學們,阮恆一次又一次的極力掩蓋自己越來越深的痛苦,寧願自己去死,也要救自己的──

  這是多麼的高尚啊!現在你能體會到“朋友”這個詞究竟意味著什麼了嗎?

  一個受傷的小姑娘。

  受重傷的小姑娘,急需輸血的小姑娘;輸血迫在眉捷的小姑娘……

  ……

  生命。

  失去生命。

  馬上輸血。

  迫在眉捷。

  自由練習讀。

  指名朗讀,說一說他讀的如何。

  自由讀,交流……

  阮恆決定給小女孩獻血了。為什麼又把手放下去,後來又舉起來了?

  自由讀課文,準備填空。

  交流: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救朋友……)忽然又放下去,(此時他可能在想:會死……)然後又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死也要救朋友……)

  自由練習,指名讀。

  看著老師聽課文。

  由朗讀課文。

  指名交流:

  我從“……”體會出此時阮恆……

  指名讀。

  “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害怕死去,緊張。

  “啜泣”因為想到自己要死了所以有點難過。“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不想讓人看出她的害怕,要救…

  “唔咽”……“掩蓋痛苦”……

  “低聲哭泣”……“咬 竭力制止”……

  在整個獻血的過程中,隨著體內的血不斷被抽出,阮恆越來越害怕,卻沒有停止獻血,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掩蓋自己越來越痛苦的表情。寧願自己死去,也要救自己的朋友。

  朋友!

  為了朋友,可以……

  課堂小結

  再讀讀阮恆獻血的部分,用心來感受一下朋友的真正含義。 自由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

  小練筆。

  【學習目標】

  聯絡上下文想一想,寫出醫生和阮恆的對話。

  【學習重點、難點】

  小練筆。

  【學習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感受了“朋友”這個詞的真正意義。開啟書,把你感受最省的部分再用心讀一讀。 自由朗讀課文。

  小練筆

  同學們,隨著血液不斷被抽出,阮恆認為自己快死了,所以越來越痛苦。你覺得他會死嗎?

  你們看,這是老師的鮮血證。老師每年都會去獻好幾次血可是依然很健康。其實我們身體丟失一定量的血是不會有什麼危險的。我們自身完全可以把它再補充上。自己讀讀課文的11~14自然段,想一想醫生和阮恆之間都說了些什麼? 不會……

  自由讀課文。

  同為合作演一演。

  寫一寫。

  第三課時

  【學習內容】

  課文生字詞。

  【學習目標】

  學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醫院、醫生、訊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讀寫“醫院、醫生、訊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學習準備】

  練習本。

  【教學過程】

  1、引導學生觀察,哪些字的筆畫容易寫錯。

  2、給大家提個醒。

  ⑴ “醫”,注意筆順,最後一筆“豎折”。

  ⑵ “眉”,注意字頭中間的“豎”。

  ⑶ “墊”,右上角“丸子”的“丸”撇上加點。

  ⑷ “酒”,右邊裡面有一“橫”。

  ⑸ “拳”,字頭有兩橫。

  ⑹ “柔”上面“矛”第二筆是“點”。

  3、描一遍寫一遍。

  4、準備聽寫。

  【板書設計】

  第18課 她是我的朋友

  迫在眉睫

  舉──放──又舉

  (害怕緊張)啜泣 唔咽 低聲哭泣

  朋友

  (竭力掩蓋)捂住 掩蓋 竭力制止

  【課堂呈現】

  師:你幫你的好朋友做過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這節課我們就學一篇和朋友有關的課文?齊讀課題,讀了這篇課文有什麼感受?自由朗讀課文。

  她是誰?

  生:一個受了重傷的小女孩

  你從哪裡知道?

  生讀有關句子。

  師:僅僅是一個受了重傷的小女孩嗎?(傷得多重呢?讀讀課文中的句子,能知道嗎?問題儘量簡練減少。)

  生:失血過多即將死去,如果不理解輸血。

  師:血對小姑娘來說怎麼樣?

  生:命根子。

  師:輸血必須──

  生:迫在眉睫。

  (板書)

  (讀出迫在眉睫的感受,可以先練習讀,再合作讀,經過檢視,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上的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輸血──迫在眉睫,再迫在眉睫一點,合作讀。)

  師:體會著當時情況讀一讀。

  指名讀:經過檢視……

  師:讀得怎麼樣?

  生:有點結巴。

  再指讀,讀得怎麼樣?

  生:評價並且朗讀。

  師:每個人理解不同,朗讀也不同,你怎麼理解就怎麼讀。

  (但主題一樣,都是說輸血必須迅速進行。)

  師:在這迫在眉睫的時刻,阮恆怎麼做的?

  生讀有關句子,再練讀。

  師:有什麼問題要問?

  為什麼舉起來又放下再舉起來?

  為什麼顫抖?(板書)

  生:擔心自己死去。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讀後面的句子。做填線練習: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忽然又放下去(此時他可能在想)然後又舉起手,(此時他可能在想──)

  學生回答。(角色要轉換,讓學生自己當阮恆。讓學生充滿情感的來當阮恆,小阮恆,你為什麼顫抖地舉起手來?你在想什麼?你為什麼忽然又放下手去,你在想什麼?你又一次舉起手的時候在想什麼?合作,補充朗讀,真正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師:試著自己走進人物內心世界,帶著你的理解,再來讀讀上面的課文。練讀,指名讀。

  師:他哪兒讀得好?

  生:忽然。

  生:一陣沉默。

  師:如果是你怎麼讀?

  (問題零碎,要凸現問題的整體性,儘量得少問。)

  指讀,齊讀。

  師:阮恆寧可自己去死,也要救自己的朋友。我們到現場看看,老師範讀,出示插圖。

  (這裡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8~10段,面對輸血這件事,阮恆是什麼樣的心情?抓重點詞語去讀去悟)

  師:自己讀讀老師讀得段落,試著走進阮恆的內心世界。

  (老師要先走進去呀,生命只有一次,要讓學生感受到。為了朋友,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是多麼艱難的選擇,所以他的痛苦越來越加深了,由“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到“啜泣顫抖捂住臉”再到“嗚咽”“低聲哭泣”“咬著拳頭”表現出來!以讀代講,充分朗讀,配上音樂。)

  生讀。

  師:把你走進去體會到的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生:男孩在一再搖搖頭,說明他忍住痛苦。

  生:掩蓋自己的痛苦。哪個詞在掩蓋自己的痛苦?板書:掩蓋(問題不清楚)

  生:抽泣說明他……

  (這個環節沒有指導方法,一問一答,讓學生去談。)

  生:竭力掩蓋。

  生:制止。

  師:再來讀讀剛才讀得部分。還從那兒體會到阮恆的痛苦?

  生:持續不斷地低聲哭泣。

  生:過了一會兒,試圖掩蓋自己的痛苦……

  都來讀讀這三句話,看他怎樣竭力掩蓋自己的痛苦的。

  師:他為什麼痛苦?書中找找答案。

  (老師目標不明確,開始有些混亂。板書不能簡潔明快的為理解語言文字服務。)

  帶著你的感動再來讀讀這段課文。

  學到這兒,朋友這個詞裡包含了什麼?

  生:互相幫助。

  生:寧願獻出自己的生命。

  再來讀讀這段文字。

  自由朗讀11~14段,思考:醫生會怎樣安慰他?補充朗讀。

  原來一直讓阮恆這麼痛苦的原因,是──?

  寧死也要輸血給小女孩,只是因為“她是我的朋友”。引導學生從不同的神態不同的動作方面去體會小阮恆是怎樣說這句話的?

  小阮恆(堅定、低聲、驕傲、自然、輕鬆)地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簡評】

  教師用教材教的過程,首先是教師與教材進行對話的過程,教師是否體會到人物的內心了?是否被一個孩子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而必須獻出自己生命所震撼?是否感受到男孩對生命那深深的留戀和對朋友那偉大的愛?這就要求老師要先讀進去,才能引導孩子也讀進文字,讓學生也與文字進行對話。比如,這篇課文多處寫到了阮恆的表情和動作,要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的表情動作體會他的內心世界。這時候,我們完全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一根針扎進了阮恆的血管,小阮恆,此時你為什麼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呀?”“你為什麼突然啜泣?”“你為什麼嗚咽?”“你為什麼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讓學生依據輸血的知識如情入境地進行回答。老師還要動情,老師的語調太平淡,很難已達到調動學生情感的效果。

  趙校長根據研究計劃對語文教師提出研究要求:(見前面開始部分)

  【課後反思】

   1、匯入:

  設計:由“朋友”入手,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曾經幫朋友做過些什麼事,初步探索朋友的意義,滲透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這裡是一節課的開始,應該讓他們有一個好的開始,激發活躍的思維,一節課才有可能成功。但學生思路好像並沒有開啟,所說的事情寥寥無幾,課堂一開始就沒有陷入沉悶之中。

  其實我應該好好感謝那幾位回答問題的同學,很給我面子的。課下想想,其實朋友之間能幫助的無非就是借東西、講題、安慰之類的,還能有什麼呢?換個問題試試也許會好一些:你覺得怎樣做才算是朋友?孩子也許就知道怎麼說了。

  (阮恆怎樣對待小女孩這個朋友的呢?)

  2、體會小女孩所面臨的處境:

  設計:

  從課題《她是我的朋友》的“她”入手,她是一個小女孩──她是一個受傷的小女孩──她是一個受重傷的小女孩──她是一個急需輸血的小女孩。引導學生透過讀文章一步一步體會出小女孩的處境的危險。這個地方孩子說出“危急”來了,說出“迫在眉睫”來了,但真正從心理體會到了嗎?好像沒有,從他們的反應,他們朗讀的情況看,孩子沒有將這種“緊迫”這種“迫在眉睫”放進心裡去。

  (可以透過朗讀讀出對“迫在眉睫”的理解來。)

  其實當時的“緊迫”與“迫在眉睫”不單單是小姑娘這一方面:小姑娘急需輸血很“緊迫”,但更“緊迫”的是“醫生和護士都沒有她的血型”,急需又沒有,這才構成了“迫在眉睫”。

  3、體會阮恆獻血前矛盾的心理:

  設計:

  抓住“顫抖”“舉──放──舉”這幾個動作,運用題問題──填想法的方法,結合後面的課文,體會學生內心的想法。

  (設計抓點但不到位,要深入進去。)

  學生提出的幾個問題很好,正好扣住了這一句話的重點:“為什麼‘顫抖’地舉起手;”“舉起來了為什麼又放下了,然後又舉起來了。”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學生比較沉悶,後來有幾個同學回答了,有一個同學聯絡了後文,雖然表揚了,但沒有砸死,所以多數同學還沒有聯絡後面的文章。這裡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學生來不及思考,乾脆就不去思考了。

  (問題有些瑣碎)

  4、感受獻血的過程:

  設計:

  透過描寫阮恆動作、神態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引導學生體會獻血時越來越深的恐懼,以及越來越極力的掩飾。

  (目標定得好,要有方法達成目標。)

  由於只給了孩子段落,沒有落實那些動作、神態的句子究竟是哪些,所以孩子抓重點詞語時非常茫然,能體會出“恐懼”與“掩飾”的詞語絞在了一起,繞不出來了,最後板書也不完整,很混亂,孩子還是很茫然。他們雖然說出了這兩層意思,但沒有體會出“越來越”這層意思,也沒有很清楚的聯絡到具體的語言文字。

  5、領會“朋友”的真諦:當朋友遇到危險時,要不顧一切地克服一切困難去幫助他。

  (前面沒有入情,後面牽強拉出,只是有環節,沒有情感投入。)

  學生對獻血過程中的“恐懼”與“極力掩飾”體會不深,很自然就體會不到“朋友”的真諦了。所以還停留在匯入交流時那淺層次的“互相幫助”。

  透過學生的表現,老師要學會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學生的問題在於老師目標不明確,或者缺乏方法指導。

  【老師們聽課後的建議和意見】

  久老師:匯入的問題,“朋友”想到什麼?可以放在開頭,想怎麼讀課題,讀出自己的感受。最後再讀“他是我的朋友”,體會出阮恆的感情。

  一陣沉默之後……小手舉起放下,設計巧妙。

  閆老師:聽課人更清醒。備課時候要想第一課時到底做什麼,如果不能保持故事完整性,領會就牽強。這節重點品析,重點部分要讓學生感受透徹。匯入設計要有首尾呼應的層次性,我們感知和學生感知可能有不同,我們的感知到的應該想辦法讓學生也感受到。學生對朋友的理解就很好了,很真實,在生活中感知,然後補充完整題目。認知兩個人物,她?我?重點品讀的時候,要讀進去。泡泡語,課後題目,要抓住。“迫在眉睫”學生感知好,讀完說,說完讀,沒有思緒斷層。說,是個體的說,推動群體的感悟,深化要透過讀悟出來。讀要有發展,但不到位。比如某些孩子出現問題,讀錯字音,課前預習要到位,讀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師要放下教案,給學生範讀,加強語感培養。第五自然段阮恆的猶豫、矛盾,要體會到,朗讀出來。阮恆後來的表現層層遞進,變化讀出來,採取多種方式,自由讀──注重阮恆的表現,再讀──看看圖,關注圖上內容,再讀,形象化地讀──配合著讀。結尾體現個性化朗讀。可以配樂,音樂、美術、語文融合。

  孫恩:學生講到三個動作,已經抓住主題了,體會怎樣深入昇華?題目貫穿全文,整體感知基礎上,重點要目標明確,體會心情的變化。“朋友”從生活中來,與生活接軌,真實的瞭解朋友。這個概念是多姿多彩的,為朋友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獻出生命的友誼比較罕見,要來源真實的生活。

  閆文夏:引導孩子用心去感受。

  文章整體性強。不要肢解課文。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恆無私奉獻的品格。

  2.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瞭解他當時的複雜心情。

  2.繼續學習連線每段的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按預習要求想想小男孩是怎樣獻血的,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初步體會小男孩獻血時的複雜感情。

  (二)透過查工具書,聯絡上下文理解新出現的字詞。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對話形式的自然段適當歸併),劃分段落,歸納段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以相關的自然段意的歸併劃分段落,再連線、綜合為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自由讀或默讀課文,按“預習”要求想想小男孩怎樣獻血的,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初步體會小男孩獻血時的複雜心情。

  (二)指名讀課文,正音正字,並把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以備質疑問難。

  1.讀準本課出現帶“血”字的詞。書面語(一般為固定詞語)讀“(xu8)”,口語(一般單獨出現)讀(xi7):“輸血”、“流血”、“血管”,應讀書面語;“獻血”、“抽血”、“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這句話裡的“血”和“小姑娘失去的血”中的“血”應讀口語。

  2.“胳膊(bo)”的“膊,“訊息(xi)”的“息”應讀輕聲。

  3.注意以下生字字形:

  “迫在眉睫”的“睫”與眼睛有關,左邊是“目”旁;“草墊”的“墊”的右上部是“丸”,不要少寫一點;“擦拭”的“拭”的右半部不要多一撇;“名字”的“字”不要丟掉“宀”,寫成“子”。

  4.透過查工具書並聯繫上下文,初步瞭解生詞的意思: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臨近眼前,十分緊迫。課文指小姑娘流血過多,急需輸血搶救。

  帶“泣”(q@)的詞語較多,應初步瞭解它們的不同含義。(在閱讀課文時,結合人物感情的變化再深入理解。)

  啜(chu^)泣——抽抽搭搭地哭。

  哭泣——輕聲哭。

  抽泣——同“啜泣”。

  嗚咽(y8)——低聲哭泣。

  (三)按自然段讀課文,概括出自然段的段意(對話形式的自然段可適當合併),再以相關自然段合併方法劃分段落。最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對話形式可適當合併):

  第1自然段:我聽說的一件事。

  第2自然段:炮彈炸死炸傷幾名兒童。

  第3自然段:一個小姑娘傷重,要立刻搶救。

  第4自然段:女醫生問誰願意獻血。

  第5~7自然段:阮恆舉起小手錶示願意。

  第8自然段:阮恆躺下,醫生抽他的血。

  第9自然段:阮恆緊張、痛苦地嗚咽起來。

  第10自然段:阮恆竭力制止抽泣。

  第11自然段:醫生安慰,阮恆才停止了哭泣。

  第12自然段:阮恆以為自己要死了,好讓小姑娘活下來。

  第13、14自然段:小男孩願意這樣做,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2.討論相關的自然段歸併為一個段落,為課文分段,並提示以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劃分段落,再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幾名兒童在炮彈爆炸中死傷,一個小姑娘傷重,急需搶救輸血。

  第二段(第5~11自然段):阮恆願意,醫生抽了他的血。

  第三段(第12~14自然段):阮恆表示,獻血是為了朋友。

  討論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一個小姑娘在戰爭的炮彈爆炸中受傷,急需輸血。小男孩阮恆願意獻血,醫生抽了他的血。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比較歸納後的主要內容和三個段落大意的原封連線有什麼區別。由此應注意語言的簡潔,避免重複。

  (三)自由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深入閱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透過某些語句的分析和理解,體會阮恆無私奉獻的品格。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的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他當時的複雜心情。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課文主要內容的歸納。提問:《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記述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述了一個小姑娘在戰爭的炮彈爆炸中受傷,急需輸血。小男孩阮恆願意獻血,醫生抽了他的血,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二)閱讀、分析課文第一段。

  故事是怎樣發生的?讀第一段,進一步瞭解事情的起因。

  (一個小姑娘在炮彈中受了重傷,輸血搶救迫在眉睫。這就是事情的起因,也是這一段的段意。)

  在議論事情起因的同時,順便了解“確認”、“休克”、“血型”和“未受傷”的“未”,“是否”的“否”兩個反義詞的意思。可以在議論中自行解答,但要大家認同:

  “確認”,明確承認小姑娘傷勢嚴重。

  “血型”,血液的型別,分成四種。輸血時,除O型可輸給任何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型外,其它血型輸血時必須用同型的血。

  “未”,沒的意思。

  “否”,不的意思。“是否”,就是“是不是”。

  再解釋“迫在眉睫”(答案見“第一課時”)

  (三)讀第二段,邊讀邊思考:

  阮恆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為那位受傷的小姑娘獻血的?獻血時,他有哪些動作和表情?這些動作和表情反映了什麼複雜的心情?

  1.讀第5自然段:

  “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想一想,再解答:當女醫生問孩子們誰願意獻血的時候,出現了“一陣沉默”。“一陣沉默”表明了什麼?

  (表明了幾個沒有受傷的孩子都在思考,是獻還是不獻,拿不定主意。)

  就在大家“一陣沉默之後”,阮恆的“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阮恆舉手的時候為什麼“顫抖”?為什麼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這一“舉”一“放”,又一“舉”,反映了什麼內心活動?

  (阮恆的小手舉起來“顫抖”,說明他願意獻血,但由於情緒激動、緊張,小手不由地抖動起來。一“舉”一“放”又一“舉”,反映他先願意獻;因為緊張、害怕,又不願意獻了;接著想到為了朋友,還是要獻的。說明內心獻與不獻的思想鬥爭很激烈。)

  2.默讀第二段第8~11自然段,描寫抽血過程中阮恆的表情、動作,體會他當時的心情是怎樣激動的?

  提示:注意第8自然段,第9、10自然段,第11自然段,所寫三個階段阮恆的表情、動作是截然不同的,是有很大變化和起伏的。看看有哪些變化和起伏?

  (第8自然段是寫醫生抽阮恆的血的。從躺在草墊上“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看出這時的心情還是平靜的。)

  3.再讀第9、10自然段,阮恆的心情還平靜嗎?從阮恆的不同的表情、動作,不難看出他情緒是非常激動的,內心活動的變化是激烈的。

  大家議一議,把情緒變化的詞語和句子找出來,歸納、整理,用下面的表格說明。學生邊說,老師邊填寫:

  這裡,“一隻手捂住臉”和“用手掩蓋他的痛苦”兩個動作一樣不一樣?

  (一樣。)

  “掩蓋”是什麼意思?

  (遮蓋。)

  跟前邊哪個詞的作用一樣?

  (跟“捂”的作用一樣。)

  小結:從這兩個自然段的描寫不難看出,阮恆在獻血的過程中,內心是非常激動的。從平靜到緊張,再從緊張到痛苦,失望。但這種緊張、痛苦和失望不肯表露出來,同時,又沒法掩蓋、制止。

  4.這兩段描寫用了不少描寫“哭”的詞:“啜泣”、“哭泣”、“抽泣”、“嗚咽”,想一想,它們的意思各是什麼?為什麼用表示不同的哭的詞?

  (“啜泣”和“抽泣”是抽抽搭搭地哭;“哭泣”和“嗚咽”是低聲哭。後兩個較前兩個哭得厲害些。哭的情形不一樣,要表現得準確就要選擇最準確的詞語,還可以避免用詞重複單調。)

  5.阮恆在獻血時這樣緊張、痛苦,是因為針刺痛了嗎?讀一讀第11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打破這個疑問。

  “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阮恆“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這裡,沒有說明醫生安慰他的內容,能不能猜測出醫生安慰阮恆的.話是什麼?假如你是醫生,怎樣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小男孩?試試看。

  (醫生會告訴小男孩:“阮恆。輸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更不會有生命危險,只會用你的一小部分血,救活你的夥伴。你放心好了,勇敢的孩子!”)

  6.寫阮恆獻血時感情的激動和變化,集中在第8~11四個自然段。從開始平靜得“一動不動、一句話不說”到“痛苦”到“持續不斷的哭泣”,最後,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生動地表現出阮恆複雜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注意表現這種複雜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閱讀分析課文第三段,明確阮恆為小夥伴獻血表現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讀讀寫寫“思考·練習”第4題中的詞語。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阮恆無私奉獻的精神,並能受到啟發和教育,說出自己的感受。

  三、教學過程

  (一)閱讀第三段。

  1.提問,思考並議論解答:

  事後,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的想法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

  (是在醫生問是否有人獻血,一陣沉默之後,阮恆的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的時候就產生了。之後,阮恆獻血過程中“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一直到“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竭力制止抽泣”為止,這一段時間,這種想法始終在困擾威脅著他。也就是在課文第9、10兩個自然段所描寫的情節之中。)

  2.由此可見,阮恆在獻血過程中表現出的痛苦,不是因為針刺痛了他,而是以為自己怎樣了?

  (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阮恆獻血時“以為自己就要死了”,儘管他很痛苦,為什麼還堅持讓醫生抽自己的血呢?

  (“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阮恆為什麼以為自己就要死了,可是還願意這樣做呢?

  (用他自己的話說,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3.總結:

  小男孩阮恆以為獻了血,自己就會死的,可是為了救活自己的好朋友,還是願意這樣做的。儘管獻血過程中,由於思想鬥爭的激烈而感到很痛苦。這種行為是一種高尚的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是什麼高尚的品格,可貴的精神呢?讓我們議一議。

  (感受中應肯定高尚的品格是無私奉獻,可貴的精神是捨己救人。)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讀讀寫寫以下詞語:

  休克 輸血 顫抖 草墊 擦拭 孤兒院 捂住 掩蓋 嗚咽 抽泣 竭力 輕柔 制止 迫在眉睫 持續不斷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理解課文的生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抓住動作、神態體會人物心理的能力。

  3、感受阮恆的美好心靈,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理。

  三、教學難點:

  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四、教學準備:

  CAI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導語:我們生活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朋友。有人說:“朋友是一種財富。”有人唱:“朋友多了路好走。”老師想問同學們,你們有朋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朋友之間真摯友情的課文。

  2、揭示課題:27、她是我的朋友

  (二)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並質疑問難

  1、課前,老師讓大家預習了課文,誰能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麼?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想想還有什麼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三)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心理活動

  1、快速瀏覽課文,把描寫阮恆動作、神情和語言的句子用自己喜歡的記號標出來,讀一讀,想一想,體會體會。

  2、出示句子:“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1)齊讀句子,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恆的動作。

  (2)讀了這句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有什麼疑問?

  (3)想一想,阮恆當時是怎麼想的。

  (4)指導朗讀。

  3、指導學法,學習重點句2、3、4。

  4、小組討論,交流彙報。

  5、感情朗讀

  6、小結:阮恆在獻血過程中,從啜泣了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不斷地低聲哭泣,這說明了什麼?但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和痛苦,又說明了什麼?

  你能用關聯詞將這兩句話連線起來嗎?但是在朋友和生命之間,阮恆毅然選擇了朋友,你覺得阮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7、學到這裡,老師有個疑問,阮恆為什麼在獻血時怕失去生命?

  8、書上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恆,阮恆立即停止了哭泣。”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醫生會說些什麼呢?

  (四)總結全文

  阮恆在擔心自己會死的情況下毅然舉起了小手,在極度難過中一動不動地讓針頭插進自己的血管。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同學們能用書上的話回答老師嗎?是啊,阮恆的這句話回答了所有的問題。那麼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

  同學們,你們也有朋友,此時,你想對你的朋友說些什麼呢?

  (五)拓展延伸

  老師想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把這個故事奉獻給同學們,也奉獻給所有珍重友誼的人。

  課文學完了,我們每個人都被深深地感動,你也一定有許多話想對阮恆說,課後把它寫在日記本上。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7

  設計理念:

  把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指導學生在初讀課文、讀通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匯出可供學生深入探究的一兩個問題情景,放手讓學生去自讀自探、合作交流,有所感悟。

  設計特色:

  以讀為主,以疑導讀,讀中釋疑,讀有所得。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描寫人物動作、神情的語句中,體會人物當時的內心活動。

  3、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培養待人真誠、無私奉獻的品質。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由表及裡地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從中感受阮恆的高尚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預習要求自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3、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學生根據教師提示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2、分段讀課文。

  3、用輪讀、小組讀、同桌互讀等方式把課文讀熟。

  四、讀思結合,引導質疑

  1、默讀課文,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教師指導質疑的方法。

  3、自己嘗試提問並解決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回憶上節課學了哪些提問的方法。

  2、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提問的方法。

  二、自讀質疑

  1、默讀課文,把你的問題依次寫在練習本上。

  2、提示學生留意阮恆獻血時的神態、動作的變化。

  三、確定重點探究的問題

  1、分組交流,互相幫助,儘可能解決一些問題,較難的全班交流。

  2、教師將各組剩下的問題歸納彙總,選擇兩個有價值的問題全班深入探究(把問題寫在小黑板上)。

  A、為什麼要給小姑娘輸血?

  B、阮恆為什麼願意這樣做?

  四、合作交流,共同釋疑

  1、探究問題A

  ①學生速讀課文1~4小節,儘可能從文中找到答案。

  ②“迫在眉睫”說明了什麼?還可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情勢危急?

  ③學生試著感情朗讀,教師評議指導。

  ④試想一下,如果你當時在場會怎樣做?(啟發學生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2、探究問題B

  過渡:你們都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來看小姑娘的朋友—阮恆是怎樣做的?

  ①速讀課文二、三部分,說說阮恆主動獻血的原因。(目的在於讓學生從書中找出阮恆獻血的表面原因,即為救朋友而獻血)

  ②阮恆獻血時神態、動作有何變化?找出這些句子讀一讀,想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③畫出表示哭的意思的四個詞。比較理解,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體會到阮恆哭聲越來越大,越哭越傷心)

  ④阮恆為什麼越哭越傷心呢?(他誤認為會把所有的血獻出來,自己也會死去)

  ⑤讀到這裡,你認為阮恆是一個怎樣的人?(目的在於讓學生探究阮恆獻血的深層次原因,即他對朋友的真誠無私)

  教師小結: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阮恆為了救朋友死也願意,他把友情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這是多麼可貴的品質。

  ⑥反覆讀12小節醫生轉述的話,從中感受阮恆的真誠無私。

  ⑦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9、10小節。

  五、利用空白,啟發想象

  1、指名讀11小節。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恆,阮恆立即停止了哭泣。聯絡上下文,想象醫生當時會怎麼說。

  2、學生思考後寫在練習本上。

  3、全班交流。

  六、課外作業

  學唱周華健或臧天朔的歌曲《朋友》。

  板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8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恆,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問他為什麼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透過對阮恆獻血時神情、動作的細緻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好品質。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識:

  ⑴ 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詞。

  ⑵ 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⑶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

  ⑴ 鞏固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⑵ 學會在讀中逐漸深入理解重點語句的能力。

  ⑶ 練習表達自己的心理活動及感受的能力。

  ⑷ 培養默讀思考,細讀品味,表達感受的讀書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自始至終整體把握文章,透過多種方法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抓重點詞句,聯絡上下文及課外資料幫助學生在情景中理解課文內容,在不斷的品讀中,突破重難點,揭示文章主題,感受到朋友的深刻含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透過學習課文,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重難點】

  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瞭解他當時複雜的內心活動。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輕鬆匯入

  同學們,你們有朋友嗎?你覺得什麼是朋友?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對朋友,看看從這對朋友身上,你能感受到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題目中“她”指的是誰?“我”指的又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2、開火車讀課文,糾正讀音。

  3、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看你對文中的人物又有了哪些瞭解?從哪兒瞭解到的?想好後和同桌說一說,然後在全班彙報。

  1、說說“迫在眉睫”是什麼意思。

  2、讀讀課文,說說迫在眉睫的是什麼事。

  3、為什麼說這件事迫在眉睫呢?找出書中的語句讀出來。

  4、指導朗讀。讀出急迫的語氣。

  四、細讀課文,突破難點

  1、默讀課文,深入思考,畫出描寫阮恆的表情與動作的詞語,畫完後讀一讀,再想想他當時是怎麼想的。

  2、補白練習,探究阮恆複雜的內心活動。

  3、品讀重點句段,體味情感:

  ① 揣摩句子,學生試讀。

  ② 針對不足,教師範讀。

  ③ 激情引導,反覆練讀。

  ④ 展開想象,進行演讀。

  五、創設情境,練習表達

  1、教師用語言進行薰陶感染。

  2、同學們,你們現在的心裡有著怎樣的想法?最想說些什麼?

  3、提煉“凡人名言”。

  六、昇華情感,拓展延伸

  課後讀一些讓你感動的關於朋友的文章,並推薦給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