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係,感受數學無處不在。

  2、使學生從活潑可愛的小金魚身上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教學重點

  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準確的語言描述100以內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教學準備

  例9主題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揭示課題

  1、口答:

  (1)3個十和6個一是()。

  (2)7個十是()。

  (3)8個一和7個十組成()。

  2、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並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35、43、78、76、45、40

  二、遊戲匯入,引出新知

  1、請同學們一起和老師來玩一個“猜猜看”的遊戲:

  教師手裡握一把小棒,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裡大約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學們猜的答案有這麼多,到底誰猜得比較準確呢?下面我們先數出一部分:師生共同數出10根。

  3、現在請同學們再猜一猜老師手裡有多少根小棒?

  4、這一次同學們猜得比較集中,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師生共同數出小棒的根數。

  5、為什麼第一次猜時,大家猜的與實際數量相差那麼多,而第二次猜時就比較接近實際數量了呢?

  我們第一次猜時,我們沒有參考,而第二次猜時,我們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較準確地猜出小棒的根數了。

  6、小結:我們在估計物體的多少時可以先找出參照物,然後再來估計,這樣就比較接近正確答案了。

  二、教學例題,深化新知

  1、課件出示有48條金魚的魚缸圖。請學生估一估,有多少條金魚。

  想一想:我們怎樣才能比較準確地估計出魚缸裡有多少條魚?

  生討論,彙報:先數出10條金魚,再估一估魚缸中大約有幾個這樣的10條。

  2、分別出示有15條花金魚和10條黑金魚的魚缸圖。

  讓學生根據這三幅圖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使學生懂得描述兩個兩位數之間的大小關係除可用符號“>”、“<”外,還可用語言來表述。

  3、聯絡生活實際舉例,讓學生用語言描述生活中某兩個兩位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三、練習:

  1、40頁做一做。

  (1)第一題,學生合作完成。4人一組,每人說1——2句話。

  (2)第二、三題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後在交流、訂正。

  2、練習八第4題:青蛙可能吃了多少隻害蟲?(在合適的答案下面畫“”。)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作業佈置:

  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31~33頁的主題圖及例1、2、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透過操作、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100以內數的`意義。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合作、交流、互助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難點:

  接近整十數的數法。(正確數出幾十九後面的一個整十數及整十數前面的一個數。)

  教具、學具:

  課件、數數用的小棒、學生自制作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課前匯入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習了數學王國的幾個數娃娃1~20,你能親切地和他們一個個地打招呼嗎?

  你能接著往後數嗎?真不錯,數的真熟練,誰還能接著往後數?

  好了,我知道了,同學們能數100多的數了,真了不起,那麼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什麼地方也能用到數?{找生回答}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能用到數,那麼你來猜一猜今天來上課的有多少位同學?{生答}那麼你們來數一數到底有多少位呢?數完了你來說一說你數的結果是多少,{找生答}誰願意領著大家來數一數,真棒!比我們原來學的20多一些,剛才同學們口頭數數的數的那麼好,可是在數人數的時候遇到點困難,看來要正確的數出事物的個數還真不太容易,不過沒關係,只要像那位同學那樣,邊點邊數,點的和數的一樣對,下次你一定能數對。對不對?這節課我們自己來學習數數。

  一、演示百羊圈,引入新問題,激發數數興趣

  1.師:同學們,在美麗的大草原上有美麗的小天使,他會告訴我們,又會給我們提出什麼問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來了一群可愛的小鹿,你們都喜歡吧?出示百鹿圖課件。

  藍藍的天空,綠色的草地,瞧,小鹿多開心啊!我們來數一數共幾隻吧?我們一隻一隻得數,數了10個一就是十。(師板書十個一是十)

  看,山坡上又來了一群小鹿有幾隻?讓學生數一數。

  這兩群羊共幾個十隻?2個十十是多少?20是幾個十?

  學生觀察回答上述問題。

  2.(出示課件)又來了一大群羊,成九小群。

  師,鹿真多啊!有多少隻?

  我們來估計一下,現在草地上有多少隻鹿。大家交流,說一說自己估計的結果。

  3.師,現在的鹿又多了,我們再來估一下吧?誰來說說自己估的結果。再看小朋友估計的,(比20多得多,大概有一百隻吧),你同意他估計的嗎?要想知道羊的準確數量,我們需要怎麼辦呢?(數一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認識數100以內的數。(板書課題:認識100以內的數)

  二、操作、交流,學習數100以內各數

  1.實物數數。

  (1)師:老師給你們每個小組都準備好了一份學具,它們的數量都和小羊的只數一樣,你們數10個放在一起,數一數能分成幾堆或者是一個一個的數小棒有幾根,就知道小羊有幾隻。2人一小組,互相幫助,說一說怎樣數。

  (2)四人小組數數活動

  彙報,你是怎麼數的?{我是把學具10個10個的分在一起,分成了10堆,就是100個}

  2.討論。

  (1)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是這樣數的:每數10個分成一堆。

  誰願意用小棒再來演示,讓全班都能看清楚?

  (2)師:過去,我們知道10個一是一十,20個一是二十,從剛才的數,我們又知道了什麼?10個十是一板書:10個十是一百)

  3.引導學生一十一十地數到一百。

  (1)師:數100以內的數,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從一數到一百,也可以十個十個地數,數了10個十就是一百。

  (2)我們開啟課本百羊圖。一隻一隻地數,再十隻十隻地數。(同桌兩人左邊的同學先數,右邊的同學聽聽他數的對嗎?右邊的同學再數給左邊的同學聽)

  同學們真了不起,都會數一百以內的數了,下面老師要考一考大家:

  (3)搶答:一十一十地數,

  三十前面是()十,三十後面是()十。

  八十前面是()十,八十後面是()十。

  (4)指名數:一十一十地數,

  從一十數到一百;

  從三十數到七十;

  從六十數到一百。

  三、接近整十數的數法

  1.出示例2:從二十五數到三十二。

  師:如果要拿二十五根小棒,你怎麼拿最快?(先拿二捆再拿5個單根)

  學生全部拿二十五根小棒好後,再邊添小棒邊數到三十二根。

  強調:二十九後面的數是多少?誰能上臺邊添小棒邊數。

  此處強調夠十個單根的,將10個單根的捆成一捆,再接著往後數。

  2.從五十六數到六十三,再從六十三數到七十二。

  (注意數滿十根捆成一捆。)

  3.不擺小棒,一個一個一地數:

  從七十八數到八十八,再數到一百。(同桌輪流數,再指名數。)

  四、學習100以內數的組成

  1.例3:拿小棒3捆又5個單根,看一看,是幾根小棒?說一說三十五是()個十和()個一組成的。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看小博士是怎麼想的。三捆是3個十,5根是5個一,3個十和5個一是三十五根。三十五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師:七十八、六十四、八十九是怎麼組成的?六個十和一個一組成的數是多少“九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數是多少?

  五、鞏固練習

  第3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

  (1)看一看,想一想,再填一填。(鋼筆圖、湯圓圖)

  (2)全班訂正。說一說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多少。

  3.練習七第2題。

  先估計一下,有多少個圓片,再數一數,有多少個圓片。

  你的估計差不多嗎?你是怎樣數的?怎樣數比較快?

  4、拓展思維。

  師:同學們咱們學校大約有70位老師,咱們縣有很多所學校,你能估一估大約有多少名老師嗎?看來全縣教師的人數比我們今天學習的“100”還要多得多,這些比100大的數今後我們繼續學習。

  六、全堂總結。

  師:說一說,你今天學會了什麼?

  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夠熟練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物體的個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能力,在各種數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滲透數與實物對應的思想。

  3、培養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興趣,養成在活潑氛圍中進行合作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整十數應該是多少。

  教具準備:

  教師:蛋糕模型,蠟燭;學生:小棒,卡片。

  教學過程:

  一、利用舊知引入,提出問題

  1、創設情境:今天是我妹妹的生日,這兒有一塊插了蠟燭的蛋糕(20根),猜猜看有多少根?

  2、談話:老師把蠟燭變成了小棒,在你的桌子上,請你數一數到底有多少根?

  3、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小棒怎樣表示能使人一眼就看出是20根?

  4、小結:10個一是一十,2個十就是二十。

  5、以這二十根小棒為標準,估計桌上的小棒總共多少根,引入課題“100以內數的認識”。提出問題:你們想學些什麼呢?

  二、重視學法探究,解決問題

  1、在嘗試和思考中學會數數:你們會數20到100之間的數嗎?(學生試數)

  (1)同位配合,一人拿小棒,兩人一起數:從21數到30。

  (2)一根一根地試數小棒,從31數到100。

  (3)10根10根地數100根小棒,歸納:幾個十就是幾十,10個十是100。

  2、在觀察和遊戲中掌握數的組成:

  (1)觀察三張卡片:

  用小棒表示64、22、42的組成、用漢字表示三個數的組成。

  (2)看圖回答問題:

  ①出示6捆小棒(每捆10根)和4根小棒,它是怎樣組成的?一共是多少?

  ②出示2捆小棒和2根小棒,一共是多少?它是怎樣組成的?

  ③出示數(四十二),用小棒表示,說說它的組成。

  ④小結:幾十就是由幾個十組成的,幾十幾總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師生“對口令”:

  師生

  292個十9個一

  4個十8個一48

  6個十60

  79七個十9個一

  學生當小老師,出題考大家。

  (4)33頁做一做:獨立完成。

  三、體驗成功愉悅,獨闖難關:

  讓學生獨立解決智慧爺爺在各個難關中提出的問題。

  1、與七十相鄰的兩個數是()和()。一百里面有()個時,一百里面有()個一。

  4個一和6個十組成()。

  數出三十二前面的五個數:

  2、接著數:

  九十四、九十五、()、()、()、()、()。

  ()、()、()、()、八十一、八十二、()。

  3、練習七第2題:百球圖(估一估,數一數)。

  4、練習七第4題:幫小動物回家。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那些收穫?

  作業佈置:

  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練習八1~3題,口算練習。

  教學目標:

  鞏固本單元所學內容。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做練習,複習一下我們所學的知識。

  二、練習:

  1、口算練習(寫在課堂練習本上):

  30+8=()40+3=()55—5=()90+9=

  45—5=()60+6=()48—8=()70+2=

  80+6=()77—7=()24—4=()50+3=

  26—6=()48—8=()80+4=()31—1=

  2、完成練習八1~3題。

  (1)第1題:這是一道按順序填數的題。

  根據要求在括號裡填數。學生獨立完成,訂正。

  ①所填數中,哪個數最接近100?

  ②67接近60還是更接近70?62呢?

  (2)第2題:這是一道按要求排列數的題。

  把下面的卡片按從小到大的順序重新排列,想一想:從小到大排列,要把什麼樣數放在最前面?什麼樣的數放在最後面?

  學生拿出數字卡片,在小組中完成。指名板演訂正。

  (3)第3題:這是一道遊戲形式的比較大小的題。

  幫小蜜蜂回家,學生獨立完成連線。

  ①大於60的數有哪些?

  ②小於60的數有哪些?

  三、小結:

  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穫。

  作業佈置:

  略

  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5

  數概念是整座數學大廈的基礎,是最基礎、最重要的數學概念。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生認識20以內各數,這是認數教學的第一階段;在一年級下學期,認數範圍由20以內擴充套件到100以內,學生認識100以內各數,這是認數教學的第二個階段;在二年級下學期,認數範圍則由100以內擴充套件到萬以內,學生認識萬以內各數,這是認數教學的第三個階段······本單元教學處於數概念教學的第二個階段。在這一階段,將拓展學生對“計數單位”的認識,進一步感知、理解“十進位制”“位值制”兩個基本概念,這兩個概念是學習數概念的根本。因此,本單元的教學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基礎,也是認識更大的自然數的基礎,同時,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必須使學生切實學好。

  結合我們班的學情特點,我進行了一下教學設計:

  一、課前常規檢查:

  學習用品是否擺放到位,學具是否準備好並放好。

  二、5分鐘精彩口算:

  我說15,你說8,15—8=7······

  三、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我們已經認識了0~20這些數,你能從0一直數到20嗎?齊數。

  2、看到大家都認識,又來了更多的數朋友,你們認識嗎?

  3、看來大家對這些數都有所認識,今天我們繼續來認識100以內的數。

  四、呈現百羊圖,感受100有多大:

  1、綠色的草地上來了一群羊,請你估一估大約有多少隻羊?(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一下子說出結果)

  2、這時候我們請一位老朋友上場(10),先圈出10只,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隻羊。並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請大家10只10只地圈一圈,並數一數。

  4、大家都數對了,這是100只羊。100只羊有這麼多!和我們以前認識的20比較,怎樣?(100比20多得多)

  五、擺小棒、突破數數難點——拐彎數:

  1、請同學們快速拿出小棒,3、2、1,坐好!(師停頓檢查)

  2、在桌面上,擺出21根小棒,要求擺完後一眼就知道是21根。

  (請生上臺示範擺小棒,其他同學擺完、看黑板訂正。)

  (1)能一下看出是21嗎?他請了誰來幫忙?就請這位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先擺10根小棒,再擺10根小棒,再擺1根小棒)

  (2)21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多請生回答,小組讀,男女讀,齊讀)

  3、下面我們在21根小棒的基礎上,繼續一根一根地往下數:

  指導學生在21的基礎上繼續一邊擺一邊數,數出聲來。當數到拐彎數時,停下來並追問:“29添一是多少?(30)”,看到散著的這10根,你想怎麼做?(把這10根捆成一捆),現在有幾個十了?(3個十),誰來說說30的組成?(多叫學生回答30的組成)。

  再繼續數數,同樣處理:35的組成;39再添1是多少;40裡面有幾個十;39、49、79、99的後面分別是多少······

  4、感受100,體會十與百的關係:99再添一就是多少?(多叫生回答)

  我們就這樣,10根、10根地數,(10、20、30···90、100),10個十根是多少?(10個十根是100,將10捆結成一大捆)

  這一大捆小棒就是100根,誰能說說100裡面有幾個十?

  10個十是多少啊?(板書:10個十是100)

  六、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數的意義

  做一做第2題:你能很快看出是多少嗎?要想很快看出有多少個泡泡,應該怎麼辦呢?(請“十”來幫忙)。請大家用筆10個10個地圈一圈,(33個泡泡)。為什麼圈一圈以後就能一下子看出是多少了呢?

  做一做:數的組成。

  七、課堂總結:

  這節課咱們一起數了100以內的數,你有什麼收穫?又有什麼感受呢?

  八、生活中的數:

  剛才我們藉助小棒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其實100以內的數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請大家回家找找,你身邊都有哪些數是100以內的呢?明天分享給同學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