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精選6篇)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並能聯絡上下文理解由繩子組成的詞語。

  3、引導學生領悟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二、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麼說“我”留下字條,同時也留下誠實信任。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故事匯入:

  一箇中國留學生在獲得德國某名牌大學博士學位後,決定留在德國發展。可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均被謝絕。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學生猜測。)

  真正原因:該生逃過三次票。

  這個中國留學生缺什麼呢?讓我們到課文《誠實與信任》中找答案。

  點評:故事匯入激發學生好奇心,為什麼逃了三次票就會找不到工作呢?中國留學生的遭遇初步引發了學生對“誠實與信任”的思考,這一環節的設計在課堂一開始便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文字。

  2、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請大家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找出含有課題的一句話。

  2、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3、指名讀課文(2人)。首先讓學生自己決定讀課文哪部分內容,視情況老師建議第一個學生讀到第三自然段。讀完後說說為什麼請第一位同學讀到第三自然段,藉機檢查對課文的初步感知情況。

  點評:教師的每一個教學行為應該實現多元的目標。本環節中,讓學生自己決定讀到哪一部分其實滲透了對課文內容理解的檢查,而讀完後讓學生說說為什麼這麼讀,不僅檢查了被檢查者的初讀情況,還透過朗讀這一載體,將全班同學的思維調動起來,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思考課文內容,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4、交流含有課題的句子,師出示:人與人之間還有

  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課文中說,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我們該怎樣讀課題呢?

  (生再讀課題)

  點評:再讀課題不是次數上的重複,而是在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學生情感的初步激發。是課堂情感基調的奠定,是學生深入思考的開始。

  三、精讀課文

  過渡:確實,誠實和信任是比金錢還重要的品質。大家從哪裡能感受到這種品質呢?

  點評:繁瑣的分析提問結果使學生疲於奔命,最終將課堂引向索然無味。教師必須“惜語如金”,“一問代多問”。透過一個覆蓋面廣,有思考深度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文字,與文字進行深度對話。

  1、生默讀課文,便讀邊劃注。

  2、交流。

  <寫字條>

  (1)討論句子:“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紙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絡。”

  A、學生說體會

  B、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朗讀,之後繼續交流。

  C、什麼叫環顧,我為什麼要環顧?

  D、在“我”當時所處環境下,換了有些人,可能會怎麼做?(學生聯絡課文說理由)

  點評:透過這一假設,巧妙地將學生注意力由“寫字條”這一區域性引向事情發生的那個晚上這一“整體”,透過分析當時的情況,使學生對“我“的誠實有了深刻的認識。

  (2)小結:應該是雙方共同承擔的責任,作者卻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種精神真令人敬佩,誰能讀好這句話?

  (3)“我”留下了字條,字條上會寫些什麼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會怎麼寫這張紙條?

  A、學生說紙條內容。

  B、現在你準備把這張紙條。

  C、我想勸你別放,為什麼呢?防人之心不可無,你能信任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嗎?

  D、你依然決定留下,為什麼你能信任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呢?

  點評:透過讓學生寫字條進一步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學生以“我“的視角來思考問題,深刻感受了主人公當時的心態,教師的引導則強化了學生的文字意識。透過思考要不要放字條,學生終於理解了“放字條是對小紅車主人的信任”,突破了難點。

  (4)“我”留下了字條,你覺得我還留下了什麼?

  (5)如果你是小紅車主人,看到紙條會說什麼?

  <打電話>

  過渡:剛才大家所說的,正是小紅車主人所想的。事隔三天,他主動打電話與作者聯絡。

  (1) 出示對話,找出哪些是我說的,哪些是車主說的。

  (2) 同桌練習對話。

  (3) 指名錶演。

  (4) 聽了這一段對話,有什麼問題嗎?——小紅車主人為什麼要感動我?

  (5) 讓我們帶著疑問再自己讀課文對話。

  (6) 討論:“我”的哪些言行感動了小紅車主人,使他要感謝我?

  (7) 交流。重點圍繞“我”為什麼堅持要付款,讓學生理解“我”的真誠。從而理解小紅車主人對“我”的信任。

  (8)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段對話。

  點評:三讀對話,層層深入,由膚淺而至深刻,由感知而及理解。教師的設計體現了預設與調整的統一,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的任務是激發學生的“課堂主人翁精神”。透過預設激發學生思考,透過調整將思考引向深層。

  (9) “我”真誠的言行得到了小紅車主人的感謝,在小紅車主人眼中,“我”是個怎樣的人呢?

  點評:這一提問是總結,更是昇華,使“我“的形象完整地樹立在學生的腦海中。

  (10) 兩人的對話充滿了真誠和對話,可小紅車主人卻擱下了電話,為什麼?

  因為這樣,我沒有……也不知道……但他的話卻……

  有沒有印在你們的腦海中?

  四、 總結全文

  1、感人的故事學完了,誰能說說,文章為什麼以“誠實和信任”為題?

  師:誠實,最基本的品質,有了“誠實”,信任才會在彼此間產生。課文用《誠實與信任》作題,就是要引起人們對“誠信”的關注與思考,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城市與信任。

  2、文章除了用“誠實與信任”為題,還能換一個題目嗎?

  4、 關於“誠實與信任”,你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你想說什麼?請用一兩句話把他寫下來。

  點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同時,讓學生把閱讀後的想法寫下來,是學生在讀完課文後傾吐的需要。透過這個訓練,相信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已融合了學生頭腦中的相似塊,牢牢地植根於學生的心間了。

  五、 板書

  誠實與信任

  寫字條 留下 誠實與信任

  打電話 收穫 道謝與信任

  總評: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及中年級學生的特點,以讀為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我”與小紅車主人的“打電話”這部分內容,教師給學生適度的時間與“文字”對話,誦讀、感受、理解、欣賞課文,從而感悟出誠實和信任的可貴;再進一步地開展師生、生生間的對話。

  教學過程中教師採用“讀、劃、練、演、議、品”等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透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寫寫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葉聖陶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讀,他認為“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認真讀書,使之見於書,入於目,出於口,明於心,真正達到口誦心惟,使知、能和諧發展。”

  教師設計了指名讀、範讀、品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以讀顯形,突出感染性;以讀動情,注重薰陶性;以情促讀,加強理解性:以讀啟智,堅持啟發性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角色朗讀“達電話”這部分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並能透過聯絡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透過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認識誠實與信任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誠實與信任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引導學生從“打電話”這部分內容的朗讀中,認識、體會誠實與信任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準備:文字投影、有關誠信的名言和故事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並能透過聯絡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段落。

  教學過程:

  一、匯入談話、引入新課

  1、談話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你一定要把盤子洗七遍》

  (故事大意是:一名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因不誠實,偷偷少洗每個盤子的遍數,欺騙老闆,多領工作的報酬。被發現以後,他不但被炒魷魚,而且再也沒有人敢僱傭他,他的房主、學校因他的不誠實而驅趕他,讓他離開。從此,他再遇見剛來日本的留學生,都會對他們說:“你一定要把盤子洗七遍”。)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2、引入新課

  是啊,誠信是多麼重要!一旦失去,將難挽回。

  (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誠信的課文,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看看課後的生字表。(學生讀書,教師巡視)。

  2、檢查自學字詞效果。

  出示詞語:

  單據 陌生 咔嚓 驅車 能見度

  歉意 故障 環顧 擱下 反光鏡

  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3、指名分小節讀課文,糾正字音,不讀破句。

  4、再自由讀課文,把不懂的字詞、句子畫下來。(能當堂解決的問題解決,不能解決的留待解決)/article/

  5、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

  能見度 歉意 環顧

  6、大體說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7、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透過自己的努力,不僅讀準了生字、詞語,理解了詞語的意思,而且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了。但我們不僅要讀通課文,還要讀懂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描紅仿影,練習寫字

  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認識、體會誠實與信任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單據 陌生 咔嚓 驅車 能見度

  歉意 故障 環顧 擱下 反光鏡

  二、精讀課文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或聯絡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學生透過文章中具體的語言材料,認識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基礎性診斷練習

  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要求學生根據課題質疑,圍繞誠實與信任寫了一件什麼事?為什麼以誠實與信任作為題目?

  2、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特別提醒學生注意障、址是翹舌音,障、況都是後鼻音,檢、聯都是前鼻音。

  二、最佳化新授

  1、精讀感悟

  ⑴從題目入手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誠實?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信任?然後組織討論。

  ⑵矯治評講

  ①

  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②

  抓住對話,讓學生懂得這種信任產生於我的誠實,出示重點句子: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⑶指導朗讀

  充分利用課文語言材料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再讓學生演一演。

  ⑷最佳化評講

  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三、發展性診斷練習

  1、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思考回答課後練習第4題,這篇課文為什麼要用誠實和信任作題目?

  3、除了《誠實和信任》還可以用什麼題目?

  四、自主性學習診斷

  1、指導學生完成課後練習第3題,讀一讀再抄寫。

  指導學生充分地朗讀詞語,理解詞意,積累內化為自己自學詞彙。

  2、透過學習,能試著圍繞一箇中心與同學、老師或親戚打電話,並做到條理清楚,從而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實踐活動

  課後收集有關誠實的故事或名人名言。

  五、共同小結

  唯有誠實,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課後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4

  《誠實與信任》是蘇教版第七冊19課的課文,課文敘述了兩位車主妥善處理反光鏡被弄碎這起小事,說明了“人與人之間,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文章語言樸實,字裡行間洋溢著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融思想性與人文性於一體。以下是我進行教學設計的一些想法。

  一、鑽研教材——重識文字的美麗。

  對語文教師來說,要回歸語文,練好內功,教師應該重視對文字的深入鑽研,儘可能正確、到位地理解文字所蘊含的感情,把握文字的價值取向,如果對於文字的解讀與把握不甚到位,就會大大削弱教學的有效性,使得學生難以進入情境。在王老師的指導下,我對於鑽研本課教材有這樣的嘗試。

  1、緊緊扣住課題展開教學。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這篇文章的題目是《誠實與信任》,為什麼以此為題呢?《教學參考用書》上就是這樣解釋的:“只有誠實才能獲得了他人的信任。”我讀後總覺得不準確,熟讀課文,再一琢磨,恍然大悟,事實上,是因為作者的誠實(主動留下字條要承擔責任)和對一個陌生人的信任(留下真實姓名和地址)才贏得了對方的信任的。正因為這樣,讓學生理解“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就成了課文的難點。在教學中我緊緊扣住課題展開教學,首先抓 “誠實”,讓學生找出能表現‘我’誠實的'語句並認真品讀,在學生深入理解了“我”的誠實以後,我問了這樣的問題:“我怎麼敢把自己的姓名地址留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呢?他不怕對方貪財嗎?不怕對方敲詐他嗎?不怕對方獅子大開口嗎?”學生很自然地會回答:“因為‘我’信任小紅車的主人。”學生一語道破,理解了“信任”在這裡的涵義,同時也理解了小紅車的主人為之感動的是‘我’的誠實,更是‘我’對他的信任。這樣,以題目為突破口,圍繞著題目“作文章”,就牢牢把握住了中心。

  2、深入挖掘語言文字所蘊藏的涵義。

  語文教師要成為文字作者的“知音”,文字中的語言文字應該認真推敲,反覆琢磨,逐句體味。初讀《誠實與信任》,覺得這篇文章語言樸實,沒有什麼“讀頭”,可是一靜下心來,認真研讀,就發現了不少可以挖掘之處。教學1——3節時,我問學生這樣的問題:“我在留下紙條時,有沒有猶豫呢?”學生立刻回答“沒有猶豫”,我請學生再次讀書說說從哪兒看出“我的毫不猶豫”,學生透過讀書,有所發現:從“畢竟”、“應該”、“便”能看出“我”毫不猶豫,從而更加凸現了我的“誠實”。在學習第三節時,我請學生再讀本節,讓學生思考:“你能看出作者不光是個誠實的人,還是個怎樣的人?”學生從“環顧四周、”“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看出“我”是一個很細心,考慮問題很周全的人,從而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我”要用具體行動來承擔責任的“誠實”的高尚品質。

  3、標點符號也含情。

  在“我”和小紅車主人的對話過程中,出現了兩個“!”。分別是“噢!是你,很對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車的反光鏡碰壞了。”“不,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我再一次謝謝你!”在初讀課文時,往往會忽略這兩個“!”,其實仔細品味,就會發現“!”包含著的深情,第一處表達了我的驚喜和期待,第二處表達了小紅車主人很受感動滿懷的感激之情。在教學時,讓學生重視這兩個“!”,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併為有感情的指導朗讀課文做好鋪墊,同時為學生學習和使用標點符號打下了認知基礎。

  二、紮實訓練——搞好“工具性”這個保底工程。

  雖然語文課程的基本屬性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但是,在小學階段,兒童剛開始系統地學習母語,語文教學應該紮紮實實地搞好“工具性”這個保底工程,要紮紮實實地抓好聽說讀寫的訓練,這是語文教學的底線,一定要實而又實。

  1、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訓練朗讀。

  《語文標準》特別強調加強朗讀,中年級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怎樣指導學生讀課文?是方式多樣的一遍遍地讀嗎? 我認為不是如此,只有學生真正理解了課文,體會出文章蘊含的情感,才能真正的讀出“味”來,讀出“情”來。教學《誠實與信任》,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打電話”這個環節。這一段對話,難點在“感謝”,學生先在老師的引導下懂得了小紅車主人感謝的是“我”給他的誠實和信任,體會出我誠心誠意想賠償的急切心情,小紅車主人發自內心的感激。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讀讀對話,學生由於理解透徹,感情到位了,老師在朗讀技巧上稍作點撥,學生就能讀得很有感情,再用分角色的方式、到臺上手持道具表演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朗讀慾望,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

  2、要扣住文字進行思維的訓練

  《語文課標》強調探究性閱讀,“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學生都有這樣的現象,老師讓學生朗讀課文,大多數學生很踴躍,如果問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學生舉手的就比較少。一方面說明老師提的問題有一些難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訓練,不願意思考或思考不成熟不願表達。我認為要扣住文字,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讓學生把心裡的話說出來。在教學“打電話”的環節時,我問學生:“小紅車主人打電話的目的是什麼?”學生紛紛說是“感謝”,我接著問:“到底小紅車主人感謝什麼?別人把他的反光鏡弄碎了,他自己裝好了不要賠償,為什麼還要感謝?”學生們被問住了,他們陷入思考,透過認真讀書,聯絡上下文理解,終於有了思維的結果:其實小紅車的主人感謝的就是一個陌生人的誠實和信任啊!學生們經過思考自己得出結論說明他們真正理解了“感謝”的真正涵義。

  3、要求學生的語言表達要完整準確。

  《課標》中對中年級的要求是“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我發現學生有一個普遍現象,在課堂上的表達不夠完整,常常只說半句話,養成了習慣以後,到六年級畢業都不能流暢地說上一段話。學習好幾年的語文卻不會口頭表達,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如果有不完整的現象就及時提出,如果有語病就及時糾正,培養孩子能說會道,為他今後的發展會奠定很好的基礎。在教學中,如概括主要內容、提問:“如果是一個只想著自己利益的人,會怎麼想?”等等,都是訓練學生語言表達的好機會,我認為一個語文老師要有一雙敏感的耳朵,只要學生說話,就要注意學生是否表達的完整準確。

  三、適度拓展——增加課堂的容量。

  重視拓展性教學,有助於教學的開放,課堂知識的延伸,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但是,課堂上的拓展要適度,要以教材為主拓展閱讀空間,讓學生對材料自主感知,自主發現,再經過組合、內化,從而獲得新的經驗,發展創新素質,形成自主性人格。學完課文,我請學生們閱讀課外的幾個誠信小故事《鞋匠的兒子》、《孟信不賣病牛》、《站崗的小孩》、《砍櫻桃樹》,請學生在閱讀後回答“你最喜歡哪一則故事,為什麼?”學生自由發揮,各抒已見,在討論中進一步領悟到“誠實無價,只有講究誠信,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學生談完後,我又請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體會簡略地寫一寫,學生們寫完後再次進行班級交流,如“一個人不誠實,就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誠實會換來真誠的友誼。”“誠心如花,應該用我們的心靈來呵護。”學生在創造“名言”中,創新意識得到培養,課文內容得以深化。教學的開放,開闊了學生視野,增加了知識容量,有利於課堂教學的延伸,使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有所創造。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誠實與信任》這篇課文,記敘“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壞了路邊小紅車的反光鏡後,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紙條,後來,雙方透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本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敘述,描寫手法也極為樸實,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但人物的言行卻感人至深。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誠實和信任比金子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重點:讀中感悟“打電話”這部分內容,體味誠信。

  教學難點:感悟文章“小中見大”、“平中見奇”的寫作特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蒐集關於“誠實”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教學過程:

  一、回顧匯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誠實與信任》。誰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課文中有一句簡潔的話,把“誠實與信任”講清楚了。

  出示: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3、齊讀

  過渡:作者當時只留下了一張字條,可小紅車的主人卻說作者留下了誠實和信任呢?讓我們一起回到事發的夜晚。

  二、品讀1—3自然段,探究“誠信”

  1、自由讀一讀課文一至三自然段,從哪一段話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誠實和對車主的信任?

  2、討論交流:

  出示: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絡。

  ①、哪一句寫出了我的誠實?

  理解“環顧”。“我”為什麼要環顧四周?

  在“我”當時所處環境下,換了有些人,可能會怎麼做?

  ②、指導朗讀這句話。

  ③、哪一句寫出了我對車主的信任?

  “我”當時留下的只是一張字條嗎?

  如果你是車主,你看到了這張紙條,你又會想些什麼?

  3、交通事故的發生必定事出有因。讓我們來做一回“小交警”,用銳利的雙眼去洞悉事故發生的前因後果。快速瀏覽1—2自然段,你能找到原因嗎?

  出示:天很黑,又有點霧,儘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

  教師引導學生聯絡實際理解能見度。

  出示: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釐米,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

  ①、前半句是說責任在他,後半句是說責任在我,這是不同的兩種看法,作者用了哪個字把這轉折的意思寫出來。(但)

  ②、儘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者認為責任在自己,一起讀。

  三、品讀對話,體驗真誠

  過渡:我留下了字條,三天之後,小紅車的主人打來了電話。

  1、(出示對話)

  ①、同學們看看這些對話,和我們以前見到的對話形式有什麼不同?

  這些對話沒有提示語,叫作直接對話,使文章十分簡潔。

  ②、因為沒有提示語,我們應自己揣摩當時兩人的神情。請同學們自己再讀一讀對話部分,想想兩人當時會有什麼樣的神情和心情。

  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對話,讀出來是兩個人在對話。

  (指名交流理解:作者充滿歉意,真誠。車主表示感謝。)

  2、同學們都能用心體會兩個人的感受,下面再讓我們來分角色讀讀這段真誠的對話,去感受人間這份美好的感情!請一二組讀“我”的話,三四組讀車主的話。

  一根細細的電話線傳遞著人與人之間的信賴和真情,儘管兩人素不相識,卻像是很熟悉很友好的朋友。這就是人間最純潔的感情啊!

  4、(引讀最後一段。)擱下電話,我很後悔,居然——也不知道——但他的話——

  哪句話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腦海裡?

  5、出示:“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①、齊讀

  ②、為什麼這句話深深的印在他的腦海裡?

  四、總結昇華

  1、誰能說說課文為什麼要用“誠實和信任”作題目?

  2、課文還可以用什麼作題目?

  五、拓展、遷移練習

  1、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關誠信的故事,自己讀一讀。

  2、聯絡今天學的課文,你覺得他們的生意為什麼會破產?

  3、老師送你們幾句名言。齊讀。誰還知道哪些關於誠實和信任的格言?

  誠實和信任是珍貴的,願大家也能擁有他們。

  六、課外實踐活動

  1、把自己最喜歡的關於“誠實和信任”的一句話寫下來,做成書籤,送給好朋友。

  2、收集有關誠信的故事,自己先說一說,準備在班隊課上交流。

  板書:

  19誠實與信任

  無意碰壞主動留條

  車輛受損電話致謝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6

  一、匯入;

  1、讀材料,說自己喜歡的文章,談感受。

  2、獎大家一個故事,介紹季子徐墓掛劍的故事。

  3、再送給大家幾句名言。(幻燈片1出示)

  二、讀題

  1、以上名言及故事都是圍繞誠實和信任來說的,這節課繼續學習第15課(生讀課題)。

  2、請開啟課本快速讀全文,找出含有課題的那句話,用~~劃出。

  3、(幻燈片2出示)讀中心句(板書:比金錢更重要)。

  4、再有感情地讀課題,為什麼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在句子後打上?,這節課我們來研究這個問題。

  三、學習1~3節

  1、誠實和信任真的比金錢更重要嗎?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夜晚,自由朗讀1~3節,想想那個晚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這是一次小小的交通事故,在你看來,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結合課文內容說說理由。

  (環境、小紅車主人、自己等多方原因)

  3、在這個故事中大家覺得作者我是個怎樣的人?在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劃劃。

  4、(出示幻燈片3)讀句子,重點品味畢竟便,突出作者誠實自覺性,你對作者的誠實產生了什麼感情?

  5、德國詩人海涅有一句名言: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礎,所謂老實人不吃虧,現在再一次讀讀這些句子,把你的感受透過朗讀表現出來。

  6、是呀,作者我在無人知曉完全可以逃避的情況下主動自覺地留下了字條,如果你就是作者,你會在字條上寫些什麼內容?可以用上自己真實的人名和電話號碼。

  7、為什麼你們不把事故原因寫進去?如果你是那位小紅車的主人,看到字條,你會怎麼想?、

  四、學習4~10節

  1、剛才大家所說的,正是小紅車主人所想的,所以三天後,他主動打電話與作者聯絡。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部分。(幻燈片4出示對話部分)

  2、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第一次對話,你讀了有什麼疑問?

  帶著疑問讀第二次對話,讓小紅車主人感動的僅僅是字條嗎?

  第三次對話,我為什麼感謝作者?

  3、從兩人的對話中,你聽出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我是個誠實的人,小紅車主人是個怎樣的人?)

  4、指名有感情朗讀對話。

  5、小結: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更是連線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對大家來說,懂得信任也是一種過程。

  6、現在你明白:誠實和信任真的比金錢更重要了嗎?板書上的?應改為!再齊讀板書。

  7、此時些刻,你有沒有被感動了?用讀的方式表達你的心情。

  五、學習第11節

  1、(幻燈片5出示)齊讀最後一段。

  2、喜歡哪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的是什麼?有沒有深深地印在同學們的腦海裡?

  3、老師希望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後,誠實和信任能流淌到你的心裡,溶化在你的血液裡。

  六、總結全文

  1、老師想把一首詩獻給在座的所有同學和老師,也獻給天下所有具有誠信品質的人。

  (幻燈片6出示《誠信如歌》)

  2、誠信,心靈之花猜猜看這是誰寫的名言。其實這是老師自己學了課文後想到的,這則感人的故事學完後你也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話寫下來,製成書籤送給你的好朋友。

  (學生在本子上寫自創的格言)

  3、課文如果不用誠實和信任作題目,你還可以什麼作為題目?

  4、總結:誠信是架設在人心的橋樑,是溝通心靈的紐帶,是震盪情感之波的琴絃,只要人人都擁有誠信,世界將變得更加美麗。

  附板書:15誠實和信任

  比金錢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