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範文(通用9篇)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範文(通用9篇)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透過操作、比較、歸納,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2.透過“推一推”“拉一拉”活動,獲得研究圖形的經驗。

  3.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滲透數學知識的實踐性,激發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並能用語言描述出來。

  難點: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表述自己的發現。掌握探索的方法。

  教學理念: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法、觀察法。

  教具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紙,多媒體課件。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能夠感性的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並能從生活中找到一些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本節課主要透過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操作、小組交流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能感受到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聯絡與區別。使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同學們,請你仔細觀察我們的教室,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

  2.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3.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可見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們常見的圖形。為什麼長方形和正方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這麼廣泛呢?到底它們身上有哪些特徵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

  【設計意圖:透過讓學生觀察和討論,使學生感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使他們有了研究的慾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主體探索,合作研究。

  1.討論交流。

  (1)你們已經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哪些知識?

  (2)你能分別指指它們的四條邊和四個角嗎?(指名完成)

  【設計意圖:瞭解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合理確定教學起點;小組交流,每位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

  2.研究長方形邊的特徵。

  (1)你能說說長方形四條邊的長短關係嗎?

  (2).長方形有幾條長?幾條寬?請你觀察並大膽預測一下長方形的兩條長的長短有什麼關係?兩條寬的長短有什麼關係?

  (3)長方形的兩條長和兩條寬也是相對的,也叫做對邊。用什麼方法來驗證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呢?

  【設計意圖:學生大膽預測長方形的邊的特徵,透過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驗證了長方形邊的特徵,讓每位學生都能獲得操作體驗。】

  3.研究長方形角的特徵。

  (1)長方形邊的特徵我們已經知道了,它的角有什麼特徵呢?如何驗證呢?

  【設計意圖:不同的學生可以透過動手摺一折、量一量等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正方形角的特徵。】

  4.研究正方形的特徵。

  (1)現在請你用折一折或量一量的方法同桌合作研究正方形邊的特徵和角的特徵。

  (2)誰能來給大家說說你們的研究結果?

  其實不但我們驗證了,科學家透過大量的驗證,證明所有的長方形都具有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的特徵。所有的正方形都具有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的特徵。

  【設計意圖:學生透過同桌合作,親自動手用研究長方形特徵的方法來研究正方形的特徵,並找到了正方形不同於長方形的特徵,做到了學以致用,體會成功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5.“拉一拉”遊戲。

  (拉成長方形)這是什麼形?為什麼是長方形?

  (拉成梯形)這是長方形嗎?為什麼不是?怎樣做就變成長方形了?請你來試一試。

  (拉成長方形)怎樣把它變成正方形呢?誰能來試一試?

  (拉成正方形)怎樣把它變成長方形呢?你能來試一試嗎?

  【設計意圖:透過做小遊戲,使學生加深了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記憶。】

  三、分層練習,實踐應用:

  (1)選一選(課件展示)。

  (2)我們已經掌握了它們的特徵,會畫長方形、正方形嗎?

  (分層要求:可以在方格中畫,也可以在空白的作業紙中畫)

  (3)交流:你是怎樣畫的?

  【設計意圖:透過提供不同材料畫長方形和正方形,考察不同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掌握情況,使不同的學生獲得不同的發展。】

  四、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課後4人小組合作,用七巧板拼長方形、正方形。組長記錄拼成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分別是由哪幾號圖形拼成的?我們下節課再來交流。

  【設計意圖:透過課後動手操作,使學生把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延伸到課外,並且再次感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

  五、回顧全課,總結評價。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課我們都做了哪些活動?

  2.你有什麼收穫呢?

  【設計意圖:透過回顧本節課所做的活動,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了梳理,對研究方法掌握得更牢固,為以後研究平面圖形的特徵奠定基礎。】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五冊第一節中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第1課時,本課學習內容主要是認識圖形,它是在學生認識了線段、角和直角的基礎上安排的,教材主要透過讓學生觀察、操作、測量等方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角的特徵,建立相應的概念。

  二、教學設想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這一部分內容可以用1課時進行教學。其重難點是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而且能準確無誤地辨認和區別。教學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與教材的知識結構,遵循幾何圖形教學的基本程式與規則,設計上主要利用多媒體CAI課件,視屏展示臺等電教手段,最佳化課堂教學,突破重難點,同時也結合實物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等傳統教學手段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中多種教學形式的變換,直觀、生動、形象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思維,進而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激發他們的創造欲。充分發揮多媒體組合教學優勢,讓學生學的積極、主動,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

  1、應用多媒體CAI課件及視屏展示臺,能清晰地揭示正方形、長方形的概念及特點,靈活性強,操作方便,這是其它電教媒體無法比擬的,有利於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2、藉助長方體、正方體實物,畫長方形、正方形,從實物表面中抽象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兩種圖形,再透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面,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實踐性強,可見度大,有利於學生區別長方形、正方形。

  3、教學中由於多媒體課件展示、實物展示等電教手段的應用,加快了學生接受資訊和反饋資訊的速度,增大了教學密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學重難點、關鍵

  1、重點: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2、難點:長方形、正方形特徵的歸納。

  3、關鍵:引導學生觀察、操作等活動,發揮學生多種感官作用,從而獲取有關圖形的感性材料,提高認識。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1、複習:電腦出示長方體、正方體

  提問:長方體有何特點?長方體有何特點?

  2、師生同步操作

  把長方體、正方體的每一個面都剪下來,提問:剪下來的每一個面都是什麼形?(指名)

  3、匯入: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究竟有何特點?

  (二)學習新知

  A、認識長方形

  1、初步認識長方形

  (1)(投影)用長方體實物的一個畫面出一個長方形平面圖。

  (2)①電腦逐步顯示畫的過程,邊畫邊講解。

  ②長方形是長長的,方方的,所以叫做長方形。

  ③摸一摸長方形的面有什麼感覺?(平平的面)

  ④長方形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每一條線段都叫做長方形的邊,所以長方形有4條邊,也是四邊形。

  (依次閃動每一條邊)板書:四條邊

  ⑤摸一摸長方形的邊有何感覺?(直直的邊)

  ⑥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直的。

  (依次閃動長方形的四個直角,並演示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比的過程)板書:四個直角

  (3)長方形邊的特點

  ①猜一猜,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麼特點?(上、下邊相等,左右邊相等)

  ②想一想,你用什麼辦法來證明自己的猜想?小組動手、合作試試。

  ③彙報活動情況

  ④電腦演示長方形上下對邊移動重合,左右對邊移動重合。

  ⑤小結長方形特點。

  上下兩條對邊相等

  4條邊兩組對邊相等

  4個直角左右兩條對邊相等

  B、認識正方形

  1、投影。用正方體實物的一個面,畫出一個正方形平面圖。(電腦顯示畫的過程)

  2、4人一小組自學正方形特徵,合作交流。

  3、彙報學習情況。

  4、老師小結正方形特徵。(邊講解邊操作演示)

  ①正方形是正正方方的,所以叫做正方形。(板書:正方形)

  ②正方形也是由四條線段圍成,每一條線段也叫做正方形的邊,所以它是一個四邊形。(依次閃動每條邊)板書:四條邊

  ③展幕演示,4條邊的重合過程。板書:四條邊相等。

  ④正方形也有四個直直的角。(依次閃動每個直角)板書:四個直角

  4條邊四條邊相等

  4個直角

  C、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它們各有何特點?長方形與正方形有何異同?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操作過程,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2、能辨析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3、學會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難點:掌握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長方形、正方形紙和三角板。

  學具:長方形、正方形紙、三角板、觀察表、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匯入:小朋友,當你吃過晚飯,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散步嗎?你最喜歡鎮海哪裡的夜景?是啊,我們的鎮海越來越美了,就連一幢幢樓房在夜空下也那麼的溫馨迷人。(媒體播放)

  2、設疑:當你陶醉在美景中時,有沒有發現其中的數學問題呢?(抽象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3、瞭解:能談談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嗎?(根據學生的原有認識,完成觀察表中的有關問題,如幾條邊幾個角)

  4、揭題:原來你們早就和它們交上朋友了,看來今天老師想和你們一起繼續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應該是不成問題了。(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一)初步感知:

  1、根據原有認知結構,判斷課件中的圖形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2、質疑:看來有4條邊和4個角的圖形也不一定是長方形和正方形,那麼它們的邊和角里一定還藏著許多秘密等著我們去一一發現,你們願意嗎?

  (二)深入探究:

  1、認識長方形:

  1)猜想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會有什麼秘密?

  2)動手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

  3)彙報交流,媒體選擇性對學生的方法加以演示。

  4):小朋友真會動腦筋,透過自己動手摺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知道了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媒體出示,齊讀)

  5)認識“長”、“寬”

  6)找一找身邊的長方形並指出它的長和寬。

  7)激勵引入到正方形的研究中。

  2、認識正方形

  探究方法同上,但有所簡略於彙報演示。

  3、嘗試驗證會什麼一開始有些四邊形不是長方形和正方形。

  4、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係:

  1)四人小組根據剛才的發現討論兩者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彙報交流。

  5、學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1)用小棒擺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說擺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2)想把你擺的長方形畫下來嗎?(先發表各自的意見,然後教師範畫,再學生自己試畫)

  3)畫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方法一樣嗎?要注意什麼?

  4)生獨立畫正方形,指名板演並讓他人。

  三、交流,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麼不滿意的?(先在小組裡說一說)

  四、練習鞏固,拓展深化

  1、猜想邊長、長、寬的長度

  2、數一數有幾個長方形、正方形

  3、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指定長度,畫上美麗的圖案,並說說想把自己的設計用在生活中的什麼地方。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認識圖形》中的《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72—73頁)。

  2、教材編寫特點

  長方形與正方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圖形。為此,不論實驗教材還是傳統教材都是透過學習長方形、正方形而引入(拓展)其他平面圖形的學習。但新課標下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科書,在具體安排這塊學習內容時,卻有如下幾點明顯的不同:

  ①關注學生認知規律特點:感知整體——深入剖析、特徵建構——分析應用。如分階段安排:一年級先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二年級再深入長方形正方形特徵探索;

  ②關注長方形與正方形的有機聯絡,同步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特徵,強化對比感知。如:本冊教材就安排在同一課時學習兩種圖形特徵。二者同時學習,不僅需要解決特徵認識問題,其實更主要的是關注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關係整理與建構。這也是符合及時強化的學習心理要求的。

  這種變化及安排蘊含著如下幾方面意圖:

  ①加強學生知識結構建構的質量。同一堂課學習這兩種平面圖形特徵,能夠給學生一種整體印象,同時有助於學生對比分析,及時區分其各異特點,而完善其認知結構。

  ②關注教學思考,教學思想的滲入教育。本節課看似研究兩種圖形的特徵及關係,但如何有效組織學生探索認識,要求教師充分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對比分析、概括總結。在這種探索過程中,讓學生掌握一定數學學習方法,體驗一種實驗、解決思考問題的過程。同時,也要十分關注學習方法遷移(策略),加強學生的學習策略(能力)培養。

  3、教材內容的核心數學思想

  (1)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2)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靠單純的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4、我的思考

  本節課的設計要在充分把握教材設計意圖基礎上,考慮如下問題:

  (1)學生的現有學習狀態是怎樣的?即學生現在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認知水平何在?因為,學生已接觸並初步認識長、正方形。雖說第一次學習目標定位是辨認兩種圖形,關注整體把握。但現實學生已把握到什麼程度?對長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邊、角關係)瞭解多少?應該是教師教學設計時,環節安排中考慮要素之一。

  (2)如何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強化數學學習能力(方法)訓練與培養?施用“動手實驗,合作探索”學習方式,是對本課的組織要求之一。要強化實踐探索的過程性與實效性,這就對教學設計的策略選擇要求頗高。

  (3)如何突破長方形、正方形的關係認知?有關二者的特徵認識,顯然是本課的重點及難點內容。如何組織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正確理清二者關係,提升知識結構水平?這應該是本課教學設計中的精心之筆、傾力之作。

  二、學生分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學生對主體學習過程的體驗,重視學生獨立思考、協作學習的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個性化、觀察力、探索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學生直觀形象思維佔優勢,喜好動手操作,對於色彩鮮豔、動感強烈的事物易感興趣。本節課設計了拼一拼、量一量、折一折、算一算、說一說等活動,其中既有學生獨立學習的過程、又有協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手腦並用,既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又體驗出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所以本節課我設計學法為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多觀察、多討論、多探究、多協作、多操作,採用了觀察法、討論法、探索協作學習法和操作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另外利用多媒體課件色彩鮮豔、動感強烈的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其易於演示的特點化難為易,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透過操作、比較、歸納,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能夠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在觀察圖形、總結歸納圖形特徵的過程中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透過推拉等活動,使學生獲得研究圖形的體驗、過程與方法。

  3、情感與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四、教學過程

  活動內容

  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設計意圖

  時間

  分配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二、試一試,探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徵

  三、練一練,運用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徵。

  四、說一說,

  總結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徵。

  1、(課件出示)沙灘上,積木走過留下了一串串腳印,判斷它的形狀。認一認並進行分類。

  2、尋找教室裡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是由長方形或正方形組成的。

  3、教師在黑板上貼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片,板書課題。

  1、動手操作,探究邊、角的特徵。

  (1)用小棒自主探索拼擺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每位學生準備牙籤和火柴)

  (2)學生投影演示所拼圖形,說出拼擺之前是怎樣想的?選小棒有什麼要求?

  在介紹中,透過對話出示“對邊”介紹“長”、“寬”、“邊長”。

  總結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電腦出示填空:長方形的對邊,正方形的四條邊。

  (3)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角的特徵。

  透過量一量、折一折、算一算等方法驗證對相同角是什麼角的猜測。做好發現記錄。

  彙報探究過程及結果。

  電腦出示填空:長方形和正方形有個角,都是角。

  2、感悟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關係。①猜一猜

  信封裡裝一張彩色長方形紙,露出一部分。請同學們猜信封裡裝的彩紙是什麼形狀的?

  ②拉一拉

  請兩個同學到前面拉一拉,(拉動要慢)其他同學認真觀察彩紙露出部分的變化:長方形→正方形→長方形。

  ③想一想:

  為什麼一會兒是長方形,一會兒是正方形,一會兒又變成長方形了呢?(同桌互說→全班交流)

  1、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要求:畫得精細,位置擺放適中,設計美觀。

  ①按要求畫。

  畫一個長12釐米,寬8釐米的長方形

  ②剪下來,折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③想一想,發現了什麼?

  ④試試剩下的部分至少還能折出幾個最大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嗎?

  2、給小動物排隊。

  36個小動物要舉行廣播操比賽,它們要排一個整齊的隊形,給他們一個建議吧。在方格紙中畫下來。

  1、評價本節課自己及其他同學的表現。

  2、談一談對長方形、正方形有什麼新認識?是怎樣學習的?

  學生已經有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用積木走路留下的痕跡引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自然引入新課,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在心理放鬆、自由的環境中進入學習狀態。

  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讓學生自主進行拼擺活動,調動學生個體學習積極性,去回顧、思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基本知識。

  學生已對長方形長、短邊有初步認知。為此,應及時引導學生建立長、寬的概念。

  二年級小朋友進行探究學習,主要是一種探究意識、習慣方法的培養。此時老師不可太放,任由學生去探。為此,我為學生明確指出探究主題及方法揭示。目的是為促成學生探索行為及行為習慣培養。

  生動活潑又簡便易行的小遊戲,激發學生求知慾,同時組織學生觀察、思考、討論,進一步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關係,有助於學生感受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絡,獲得對平面圖形的直觀認識。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審美情趣。

  透過折一折、想一想,進一步鞏固所學的新知識。

  透過給小動物排隊這個實踐活動進一步綜合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在動腦、動手中主動運用所發現的知識,體驗數學的價值。

  學生可以評價自己對一節課的學習表現和收穫,也可以評價他人的學習表現,生生互動評價,學生既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體驗成功,促發展。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徵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徵。

  2、使學生透過觀察、測量、折一折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3、創設互相協作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

  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

  教學過程:

  一、聯絡生活,揭示課題

  1、聯絡生活。初步感知。

  師:同學們,請觀察我們教室,你發現哪些東西比較多?(生答略)請觀察一下,如課桌的面是什麼形狀?看看黑板面你有什麼發現?這本數學書的封面呢?

  師: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麼?(手怕)那手帕的面是什麼形狀?魔方的這個面呢?(生答略)

  師:找一找,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面也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抽象出圖形,建立表象。

  師(指板貼的兩張白紙)問:你能看出這兩紙白紙分別是什麼形狀嗎?(一張長方形紙,一張正方形紙)

  師:那我們就把它們的形狀描下來,好嗎?

  (在黑板上畫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

  3、揭示課題。

  師:誰來說一說,你已經知道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哪些知識?

  師:透過剛才彙報,同學們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已有了初步瞭解,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研究長方形、正方形的有關知識。(板書: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評析:選取了學生熟悉的現實情境引入,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同時認識了具體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再把它們畫下來,抽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圖形,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自主探究,發現特徵

  1、研究長方形特徵。

  (1)學生從材料袋中拿出長方形紙,透過操作、實踐、合作研究,自主探索長方形的特徵。

  ①佈置研究任務。

  A、透過動手摺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你喜歡的方法,看看長方形的邊和角各有什麼特點。、、B、把找到的特徵與組內的同學先交流交流。

  ②分小組合作研究。

  (2)小組彙報研究結果。

  師:長方形的邊有什麼特點?(生彙報後,師介紹“對邊”)

  師(手拿一張長方形白紙演示):我們知道上下兩條較長的邊是一組相對的邊,簡稱為“對邊”。(板書:對邊)

  師:你是用什麼方法得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的?(學生邊演示,邊描述自己的發現)

  師:淮來說一說,長方形的邊有什麼特點?(板書:對邊相等)

  師:長方形的角有什麼特點’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提示):量角的大小,應用量角器,在這裡是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師: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麼特點?用一句完整的話說一說。

  2、研究正方形特徵。

  (1)根據長方形的具體特徵,猜想正方形的特徵。

  師:剛才我們透過自己努力,合作研究出長方形具有這些特徵,那你能根據長方形的特徵,猜想一下正方形具有哪些特徵?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操作驗證。

  (3)學生彙報研究結果。

  師:誰願意彙報一下,正方形的邊和角各有什麼特點?你是怎麼知道的?

  (4)指名完整說一下正方形的特徵;

  3、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

  師:我們已經發現並且驗證了長方形的特徵和正方形的特徵,從它們各自的特徵中,你有沒有發現,它們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4、自學課本,認識長和寬以及邊長的概念。

  (學生自學後,集體交流,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評析:努力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臺,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全體學生全面參與到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去,從獨立思考到小組討論到全班交流,由點到面,分享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更多的是探索發現的樂趣。]

  三、操作活動,應用拓展

  師:剛才同學們透過合作討論,探索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接下來讓我們來一起展示學到的本領,好嗎?

  活動(一):圍一圍

  讓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再說說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活動(二):拼一拼

  師:你能用兩副同樣的三角尺,分別拼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同桌的同學合作完成。

  活動(三):折一折

  1、拿一張正方形紙,把它變成一個長方形。

  2、拿一張長方形紙,在它上面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活動(四):畫一畫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再說出每條邊的長度。(每個小方格的邊長是1釐米)

  四、全課總結

  1、師: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對老師呢?

  2、實踐活動。

  (1)拼一拼。

  用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能拼成一個正方形嗎?

  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能拼成一個長方形嗎?有幾種拼法?

  (2)想一想,至少有多少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

  [評析:練習的設計層次請晰,操作性強,能夠面向全體學生,使知識在活動中內化,能力在活動中提高。讓學生自我反思本課所得,評價自己及他人的學習行為、態度,鼓勵大膽評價,提出自己的觀點,有利於情感目標的形成。]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蘇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36—38頁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動手操作、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的過程,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長、寬和正方形的邊長,能說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能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2、使學生能體會到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的過程,嘗試反思認識圖形的過程和方法,積累學習經驗,培養觀察、比較和抽象圖形的初步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感受圖形來自現實世界,現實生活裡充滿幾何圖形,培養認真觀察、比較和相互交流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2、形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空間觀念。

  課前預熱:

  交代一下有哪些工具。把方格紙夾在數學書第一頁。

  在我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平面圖形,在教室裡找找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呢?

  是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最常見了。老師也找了一些,讓我們乘著動聽的音樂,一起走進美麗的圖形世界。

  老師發現三()班的同學們都很善於觀察。就讓我們帶著善於觀察的眼睛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

  剛才的畫面中既有長方形又有正方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板: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猜測長方形特徵:引導學生從邊和角兩個角度進行研究。

  老師這兒還有一些平面圖形,都是四邊形,這是……(長方形),這是……(正方形)。你能從中找出所有的長方形、正方形嗎?(請一人上臺)

  回答錯誤時:有沒有不同意見?/回答正確時:和你想的一樣嗎?

  老師想採訪採訪你,這些圖形大小不一樣、形狀也不一樣,為什麼都是長方形,你是怎麼想的?它們是否具有共同的特徵呢?讓我們聽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好嗎?

  預設:

  ②學生可能說長方形是長的。

  ②學生可能說長方形一條邊長,一條邊短。

  請你來指一指長邊在哪?短邊呢?

  你不僅關注了邊,還注意到長方形有的邊長、有的邊短

  在他指的過程中你有沒有發現長方形有幾條邊啊?我們一起類似數一數哪四條邊?

  2條長的邊怎麼樣?短的邊呢?(板書:邊、長邊、短邊)。

  像這樣的兩條長邊我們可以叫一組對邊,還有一組對面你發現了嗎?誰來指一指

  同學們發現長方形長邊相等,短邊相等,我們可以簡單的說是對邊相等。

  ③除了邊還可以觀察哪個角度?

  生:角是直直的。

  請你指一指哪個角是直直的?還有補充嗎?

  像這樣直直的角我們給他個名稱,叫什麼角?

  (板:長方形的特徵)

  小結:(指著板書說)同學們想到了長方形有這些特徵。

  二、驗證長方形特徵。

  這些是我們用眼睛觀察到的,是不是這樣呢?有辦法驗證嗎?

  請大家從學具籃中,拿出長方形紙片,舉起來。在操作之前,老師想給大家一些建議。(螢幕展示:溫馨提示)

  (教師點讀:先……再……)

  有想法了嗎?好,開始。(學生獨立操作)

  反饋:下面,誰先來說說你是怎樣驗證長方形邊的特徵的?

  (1)量一量:

  ①反饋資料:你能說說量的結果和發現嗎?

  ②還有誰也用了量的方法?說說你的結果。

  小結:剛才幾位同學用量一量的方法(板書:量一量)發現長方形上下兩邊相等、左右兩邊也相等。

  過渡:老師發現你的方法和他們的不一樣,你能上來和大家分享嗎?

  (2)折一折:

  ①上臺演示。

  他是用折一折的方法來驗證的。

  ②咱們一起試試他的方法。先上下對摺,這兩條邊……(完全重合),說明……(相等);開啟,再左右對摺,發現……(完全重合),說明……(相等)。

  小結:我們透過折一折的方法(板書:折一折)也發現長方形對邊相等。

  過渡:那你又是怎樣來驗證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呢?

  (3)比一比:

  (請一人上臺演示,要標出直角符號)透過比一比你發現了什麼?(教師舉出三角板)他想到了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來比一比的方法。

  你們都是用這個方法驗證的嗎?發現了什麼?

  都想到了用一個直角去比一比(板書:比一比)驗證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

  小結特徵:透過剛才的操作我們驗證了長方形……(學生接著說)拿出你的長方形,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它的特徵。

  三、研究正方形特徵。

  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是從哪些方面來驗證長方形特徵的,又用了哪些方法呢?現在,咱們就用這些方法來研究正方形邊有什麼特徵,角有什麼特徵?

  學生獨立操作。

  誰先來說說你是怎麼做的,發現了什麼?

  反饋預設:

  (1)採用量的方法。你知道了什麼?

  (板書:每條邊都相等)

  (2)兩邊對摺,你發現了什麼?(請學生上臺折)

  (螢幕展示)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上下對摺,說明……,左右對摺,說明……,就能說明四條邊都相等了,紅邊和藍邊可沒比過,怎麼折能說明它們相等?

  (學生說對角折)發現紅邊和藍邊……(完全重合),就說明……(相等)。看來正方形不僅對邊相等,而且這兩條相鄰的邊也相等,所以(稍作停頓)每條邊都相等。

  看來我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還得周全一點。

  提問:還有其它折法嗎?(學生不出現時,教師演示)

  (3)正方形角的特徵,你是怎麼驗證的?你們也是這樣嗎?

  (板書:四個角都是直角)

  小結特徵:現在能說說正方形的特徵了嗎?(指名說)

  根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你發現正方形和長方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

  老師一開始給出的圖形中,哪些圖形既不是長方形也不是正方形呢?

  說說你的理由

  四、介紹四邊名稱。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長方形和正方形每條邊的長都有名稱,想知道嗎?答案就在大家的數學書裡,請把書翻到59頁,找到了就把它劃出來。找到了嗎?讀讀看。

  變式:(橫著放)老師手裡的長方形這一條叫做……,這一條呢?(四條全部指一指)(再豎著放)現在你能找到它的長和寬嗎?

  看來同學們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們來判斷下下面這些圖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呢?

  看來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正方形或者長方形,既要看邊的特點還要看角的特點。

  五、練習

  (1)在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是最聰明。你能用兩副一樣的三角尺,拼成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嗎?同桌合作完成動手拼一拼。

  反饋:(學生把長方形、正方形都放在展臺上,教師指著螢幕說)

  選出的是兩塊完全相同的三角尺。能說說為什麼這樣拼嗎?(引導學生用特徵說出)這樣拼就能使它的邊怎麼樣?角呢?

  你能說明它是正方形嗎?

  (2)剛才我們用三角尺拼一拼,現在咱們來剪一剪,你能在長方形紙上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說說你怎麼折的?為什麼是正方形呢?

  (3)接下來我們再來量一量

  請一個同學來讀題:先量一量,再填一填。看明白了嗎?好,開始。

  說說你量出來的結果是多少?正方形的邊長呢?

  的確長方形的每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那你知道我們數學書封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釐米嗎?

  你估一估大約是多少釐米?請你再量一量。

  說一說你是怎麼量的?

  (4)老師這有一張方格紙,有一個要求,誰來讀一讀

  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每個小方格的實際變長不是1釐米,但他們都表示變長1釐米的正方形

  請你在這張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畫好後說一說你畫的長方形長和寬是多少?正方形的邊長呢?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指出:某條邊佔據幾個方格的長,它的長度就是幾釐米。

  六、全課總結。

  讓我們回顧一下,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我們是怎樣研究的?你還知道了什麼?我們以後還要學習更多的圖形,等待大家去探索、去發現。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7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一課是西師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選擇、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式四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內容是學生在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已經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認識。它為以後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與面積以及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作奠基。

  《數學課程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現教學內容,讓學生經歷數學化和再創造的過程。因此,教材一開始就從生活中的例項引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然後,教材創設兩個情境,引導學生透過動手數一數、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角的特徵。接著,安排課堂活動鞏固學生對特徵的認識,進一步建構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空間觀念。最後,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開放性、挑戰性的習題,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有序地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滲透數學美的觀點,培養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認識。

  教學難點:小組合作探究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教具準備:

  計算機軟體、實物投影儀、小棒、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三角板、

  直尺

  學具準備:

  小棒、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釘子板、三角板、直尺、實驗報告單。

  第二部分教法選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靠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本節課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遵循(從)感知(經)表象(到)概括這一認知規律,讓學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識。

  第三部分學法指導

  1、引導學生透過動手數一數、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有序地進行操作、觀察、探究交流,發現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2、把靜態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第四部分教學程式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和學法

  的基礎上,我對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一上課我就對學生說: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圖形在裝扮著我們的學習與生活。看,這是我們的新教室,多漂亮啊!你知道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嗎?學生觀察後會說黑板的面、課桌和講臺的面是長方形;鐘錶的面和地板磚是正方形等等。這時我再對學生說: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已經能辨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那麼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麼特徵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接下來就很自然的引出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然後再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透過這節課的學習,要求大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這一環節的設計利用了學生所熟悉的物體,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後面的探索學習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要求各小組在學具中選用所需的材料,開始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請小組長做好分工,把研究結果記錄在實驗報告單上。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說課稿形紙片、正方形紙片、三角板。

  透過數一數,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個角。

  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在每個角上比一比,發現長方形的4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個角也都是直角。

  第二種情況:在做實驗時,學生也是選用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和三角板。

  透過數一數,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個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量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紙片的一個角,它是直角,然後把長方形紙片對摺再對摺,發現4個角重合在一起,說明4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一樣把紙片對摺再對摺,發現4個角重合在一起,說明4個角也都是直角。

  當學生彙報完後,我與學生一起總結出:長方形4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個角都是直角。(邊總結邊板書)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然後匯

  報交流,一方面體現了數學的民主性,我給每個學生創造了均等的學習、參與的機會;另一方面讓學生經歷了長方形、正方形特徵的生成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同時讓各個組對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展示、交流,體驗成功,從而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這樣能使情感的數學目標落到實處。

  三、應用拓展

  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本節課練習的設計著重體現了層次性、針對性、靈活性三個特點,分為基本練習和擴充套件練習。

  1、基本練習

  (1)圍一圍

  照下圖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和正方形。(圖略)

  (2)拼一拼

  用兩副同樣的三角板分別拼出1個長方形和1個正方形。然後根據拼的情況進行展示和交流。學生這樣拼(演示課件)

  (3)、擺一擺

  用同樣長的小捧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4)塗一塗

  在方格圖上塗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圖略)

  (5)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這個環節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徵的認識,透過圍一圍、拼一拼、擺一擺、塗一塗、量一量、填一填多種形式的基本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並且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2、擴充套件練習

  (1)把一張長方形紙片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這道題有一定的挑戰性,怎樣才能得到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呢?我引導學生思考長方形的哪條邊可以當作正方形的邊?

  (2)畫一條線,把下面的圖形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

  (3)、右圖中有()個長方形,()個正方形。

  這裡我引導學生有序地數圖形。

  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覺。把剛剛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擴充套件延伸,使學生靈活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空間觀念得到加強。

  四、全課總結。

  (1)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我先引導學生重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再引導學生比較長方形、正方形的共同點是都有4條邊,4個角都是直角,不同點是長方形對邊相等,而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

  (2)家裡客廳地板鋪的磚為什麼是長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圓形的呢?

  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各自的見解。

  這一環節的設計,鼓勵學生將數學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中,真正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

  五、課外延伸

  充當小小設計師,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為學校新操場設計花池、羽毛球場、籃球場、沙池。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第16-18頁。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某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形體的面畫圖形等活動中,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平面圖形的名稱,並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體會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數學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經歷描、分、找、圍、畫和玩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從物體表面抽象出平面圖形。

  教學資源:

  情境圖、小組準備適量的積木

  教學過程

  一、搭一搭,畫一畫

  1、出示情境圖,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愛搭積木嗎?今天每組同學都準備了一些積木,我們一起來搭一搭,好嗎?請每組的同學一起搭一搭,搭好後互相說一說:你們用了哪些形狀的積木?

  學生分組活動。

  全班交流:每組彙報用了哪些形狀的積木。(教師適時把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柱的積木各粘一個在黑板上)

  2、出示主題圖,談話:圖中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你也想試一試嗎?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小組交流:你畫的圖形分別用了哪一種形狀的積木?畫的是哪個面?

  全班交流:你的圖形是怎麼畫的?把你畫的圖形貼到黑板上相應的位置。(學生把圖形貼在相對應的立體圖形的後面)

  3、揭示課題,談話:同學們剛才畫了這麼多的圖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些圖形。(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二、摸一摸,認一認

  1、認識長方形。

  教師指著貼在長方體後面大小不一的長方形問:這些圖形都是用哪一種形狀的積木畫出來的?在積木的面上還能找到這樣的圖形嗎?請同學們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學生活動後反饋:指名說一說、摸一摸。

  提問:你們知道這樣的圖形叫什麼嗎?(在圖形後面板書:長方形)

  2、認識正方形和圓。

  教師指著貼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圓形問:這些圖形又分別是用哪一種積木的面畫出來的?在積木的面上,還能找到這樣的圖形嗎?請在小組內指一指、說一說、摸一摸。

  提問:像這樣的圖形又分別叫什麼呢?(在相應圖形後面板書:正方形、圓)

  三、辨一辨,說一說

  1、出示一些畫好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讓學生說說它們的名稱。

  2、教師說圖形的名稱,學生從學具盒裡拿出相應的圖形。

  3、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的圖形:找一找,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圓形。

  學生獨立思考後指名回答。

  (2)提問:你還在哪裡見過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

  學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後全班交流。

  四、想一想,做一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學生先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再全班交流。

  (2)提問:在釘子板上能圍出一個圓嗎?請大家猜一猜,再動手圍一圍。

  (3)討論:為什麼在釘子板上能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圍成圓?(讓學生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是直的,能圍出來,而圓的邊是彎曲的,圍不出來)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自己畫,畫好後展示畫出來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先說一說打算怎樣塗色,再獨立完成,然後反饋。

  展示一個學生的答案,指著圖中的長方形,提問:這些圖形有平著放的,有豎著放的,有斜著放的,它們都是什麼形?(使學生感悟辨認圖形時,只管形狀,不管位置)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出示題目並提問:這個小朋友正在做什麼?

  (2)學生自己用一個正方形畫正方形。

  (3)小組討論:比比畫出的正方形,你有什麼發現?

  (4)全班交流:指名說一說。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獨立練習後交流:你畫出了幾個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怎樣畫的?

  五、課堂總結,課外實踐

  課堂總結: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呢?還有什麼問題嗎?

  課外實踐:請同學們課後細心觀察,看哪些地方有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把你看到的和你身邊的人說一說。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課本P58——60的例題及相應的設計習題。

  教學目標:

  1.透過讓學生數一數、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圖形;

  2.體現合作競爭的教學思想,培養獨立探詢問題的能力和全面觀察問題的思維方式。

  3、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瞭解他們的特徵。

  教學難點:

  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的得出和驗證。

  教具、學具:課件、長方形紙片、直尺、三角板、釘子板、皮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同學們,這是什麼圖形?(出示長方形)它大螢幕上的圖形中(大螢幕上出現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有一個長的很像。你找到了嗎?為什麼你覺得他們長的像?

  生交流,回答問題。(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物體,這些物體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狀。你能找一找我們教室裡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嗎?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面也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在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無處不在的。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進一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研究它們的特徵。(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1)猜想。

  同學們找到這麼多物體的面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那麼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圖形,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徵呢?請學生獨立思考後同桌交流。

  (2)驗證。

  同學們已經初步發現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徵。但是這個只能作為初步的猜想,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來驗證。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採用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進一步的來研究它們的特徵,並把你的結論填寫在研究報告單上。(出示小組合作的要求)

  學生相互討論、動手操作、各自有了結論後交流彙報。

  (3)上臺交流展示結論

  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長方形的邊有哪些特點呢?你是透過怎樣的操作發現的呢?

  師小結:我們可以將長方形對摺,使它們兩組對邊分別重合,透過比較我們發現長方形的兩組對邊分別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發現它的對邊是相等的,但是相鄰兩條邊的長度不相等。

  我們再來看看長方形的四個角,這四個角都是什麼樣的角呢?

  透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現長方形有四個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去比一比,發現這四個角都是直角。

  誰能像剛才一樣,分別從邊的特點和角的特點兩個方面來說一說正方形有哪些特徵呢?

  從同學們的彙報和交流過程中,我們發現正方形也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也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同學們,剛才我們發現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現在你能再用自己的話小組裡來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徵嗎?

  板書出示: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完成後如下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研究報告單

  圖形長方形正方形

  邊對邊相等四條邊都相等

  角四個角都是直角四個角都是直角

  2、比較異同

  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

  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而且對邊都相等。長方形具有的特徵正方形也都具備,所以我們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3、自學長、寬和邊長

  自主學習課本P59,學習長、寬和邊長,我們通常把長方形長邊的長叫做長方形的長,短邊的長叫做寬。把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叫做邊長。

  將長方形的寬邊與長邊重合,減去長邊比寬邊多出的長度,那麼長邊就和寬邊一樣長了。這樣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

  三、應用拓展

  1.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信封裡藏著兩個圖形,猜一猜是什麼圖形?

  3.你能根據下面的材料,任選一種,做出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嗎?

  材料:①釘子板②三角板③相同的正方形紙片④小棒

  你會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在圍之前先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分別有哪些特徵?

  請同桌兩個同學拿出同樣的兩副三角尺,分別來拼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同學們已經拼出來了吧。老師也來拼一次,看看和你們拼的是不是一樣。這是一個長方形,這樣拼出來的是一個正方形。你們也是這樣拼的嗎?在拼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是把三角尺的哪一條邊拼在了中間呢?為什麼?自己靜靜的想一想。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進一步的來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回想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徵呢?我們是用怎樣的方法來發現這些特徵的呢?只要你們樂於思考,勤於探索,還能發現數學中更多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