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調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猜調教學設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內容】:
人音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猜調》
【教學分析】:
《猜調》是雲南兒童遊戲時唱的對歌,內容生動,形式活潑,富有深厚的生活氣息和詼諧的情趣。這首民歌的問句是一氣呵成,幾乎讓你沒有喘息的機會和思索的餘地;回答時,機靈、敏捷,對答如流,顯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教具準備】:多媒體
【課型】:綜合課
【教學目標】:
1.透過欣賞雲南民歌《猜調》,讓學生了解民族音樂的韻味、雲南音樂的特色。
2.透過多種演唱形式的結合演繹,體驗雲南兒童遊戲歌曲的特點。
3.透過對幾首對歌的對比聆聽,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透過聆聽《猜調》,瞭解其風格特點
2.能透過多種形式來表現歌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匯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猜謎語的遊戲麼。
(1)師:嗯,老師這裡有幾個謎語,看看同學們能不能猜出答案。
“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猜一種物品
“臉上長勾子,頭邊綁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條小辯子”。猜一種動物
“身披花棉襖,唱歌呱呱叫,田裡捉害蟲,豐收立功勞”。猜一種動物
“年紀並不大,鬍子一大把,不論遇見誰,總愛喊媽媽”。猜一種動物
(2)師:同學們真聰明。這麼快就猜出答案了。在一個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雲南,那裡的人們還把謎語編成了歌,同學們想聽麼。嗯,我們一起來聽聽,聽完後告訴老師,這首歌曲的速度有什麼變化。
三、欣賞《猜調》
1.初聽《猜調》
(1)師:聽完這首歌,大家在歌曲的速度上有什麼感受呀?生答。
(2)師:真是首有趣的歌曲。這首歌曲的名字呢,叫《猜調》是雲南兒童遊戲時唱的對歌,這首歌曲內容生動、形式活潑,幽默詼諧的雲南童謠以“繞口令”式的節奏表現了孩子們問答對歌的活動情趣。
2.復聽《猜調》
(1)師:那我們一起帶著歡快的情緒聽老師演唱一遍,聽聽這首歌曲到底都說了什麼?生答。
(2)師:聽的真仔細,我們一起翻開書本第16頁,看看同學們都說對了沒有?剛才,我們聽了2段的歌詞,老師把第三段的歌詞留給大家,你們也來猜一個吧。
(3)師:這首歌曲的第一段都是什麼呀?問句。第二段呢?答句。那麼這種形式我們稱它為對歌。
3.找特點
(1)師:剛才我們說了,這是首很有趣的對歌,下面我們完整的聽一遍,找出你們覺得最有趣、最有特點的句子。
4.說特點
(1)開頭“小乖乖……”,聲音高,帶有呼喚性,吸引對方的注意。
(2)問問題的時候,越來越快,因為想考倒對方。
(3)回答問題的時候也越來越快,表現自己思維敏捷,沒有被人考倒。
(4)結束句襯詞,具有地方特色,裝飾音的加入,表現了對歌者得意的表情。
(5)“我們說給你們猜”中“說”的下滑音。
(6)師:同學們都找出了自己覺得有趣的句子,老師剛才也找到了老師覺得有趣的句子,老師發現樂句的開頭是高音,句尾是低音,你們發現了嗎?
5.試著演唱歌曲唱出歌曲的特點
(1)師:老師把同學們和老師找出的特點總結了下,這麼多有趣的特點,這首民歌的問句是一氣呵成,幾乎讓你沒有喘息的機會和思索的餘地;回答時,機靈、敏捷,對答如流,顯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你們能像歌曲裡的小朋友們一樣機靈麼唱麼。大家試著唱一唱好嗎?(老師彈琴,學生唱)
(2)師:我們都知道,這首歌曲是一問一答,問答歌的形式,我們剛才都在自問自答的唱,那麼同學們想想,這樣的問答歌我們可以用什麼演唱形式來表現呢?
生:對唱
師:對唱?恩,這方式不錯,那誰來問誰來答呢? 生答。
師:這個建議不錯,男生先問,女生回答。(跟琴演唱第一段對唱形式)
師:同學們剛才分段用不同形式演繹了猜調,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兩種版本的猜唱同學們聽聽看這兩種版本在演唱形式上有什麼不同。(聽合唱版本和獨唱版本)
6.欣賞不同版本的'《猜調》
(1)師:透過剛才的聆聽學習,相信同學們對歌曲猜調都很熟悉了,我們一起來把剛才猜的謎語改編成歌曲來演唱好嗎。
四、拓展
1.聆聽不同地方的對歌:《對花》、《打豬草》、《劉三姐片段》等,擴大學生對對歌形式的瞭解。
(1)師:其實對歌的演唱形式在民歌中是經常能聽到的,這種形式也廣泛的應用到了我國的戲曲作品、影視作品中,下面我們一起走進這些優秀的歌曲片段,去領略另一種獨特的味道吧。生聆聽。
五、總結,下課
師:歡樂的音樂課很快就結束了,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並學習了雲南民歌《猜調》,還欣賞了許多不同地區的對歌,相信你們對對歌這種的演唱形式已經十分熟悉了,希望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能用心收集,也去找找我們身邊的對歌和蒐集謎語,改編成對歌形式來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