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出殼了》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出殼了》教學設計

《出殼了》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出殼了》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歡迎大家分享。

  《出殼了》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歌表演的動作。

  2、培養幼兒邊唱邊表演的興趣。

  3、個別指導徐慧超等小朋友一起參加活動。

  活動準備:頭飾人手一個,錄音。

  活動過程:

  一、複習模仿節奏動作

  《走路》“今天來了這麼多客人老師,小朋友心裡真高興,倪老師還要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今天解放軍,老爺爺,還有許多小朋友也來了。”

  1、出示“小朋友”節奏卡片,知道小朋友來了,完整做。

  2、做解放軍走路,要求打槍有節奏,發出聲響。

  3、做老爺爺走路,讓客人老師猜猜是誰?要求做出兩拍的節奏。

  1)幼兒做模仿動作,請客人老師猜猜。2)個別幼兒來表演。

  二、歌表演:小雞出殼

  (一)複習歌曲:今天小(2)班這麼熱鬧,聽,小小雞在蛋殼裡唱起了歡快的歌。

  1、“小雞出殼”歌曲複習,用好聽的聲音唱。

  2、唱第一句“小小雞蛋把門開”時,要用點力,出來的歌聲要柔柔地,好聽。——每二遍唱。

  (二)“看,有隻小雞真的出殼了,大家要仔細看小雞是怎麼從蛋殼裡鑽出來的。”

  1、老師戴上頭飾示範動作一遍。

  2、幼兒講講,小雞是怎麼出殼的,並學著做這幾個動作。

  3、第二遍示範,把未講出的動作講出來並學習。難點:180?轉身跳過來。

  4、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一起來出殼。帶上頭飾,其他幼兒看看他們有沒有和音樂一樣,該出殼的時候出殼,要不然太早了,沒長好,太晚了,要在蛋殼裡悶死的。

  5、再請多點幼兒上來學做。

  6、全班幼兒學著歌表演,用歌聲幫助可有力氣出殼。

  三、複習律動:小星星

  小雞出殼,看天黑了,星星真多真亮呀,讓我們一起去數星星。——複習律動:小星星。

  1、第一遍,一起數別漏了。

  2、第二遍,小搖籃要搖的柔柔地,輕輕地,天黑了,小雞回家了——結束。

  《出殼了》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展開回憶、想象,大膽、自由地表現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出殼時的情景。

  2、過程與方法:透過學生在學習當中的觀察、回憶、交流,感受生命帶來的獨特的美麗,簡單瞭解卵生動物的孵化過程,並進行大膽想象與構思,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習,培養學生關愛生命,關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想象、探索、聯想的能力。

  教學重點:

  如何更好的啟發學生回憶與聯想動物出殼的生動情景,並利用多種方法開啟學生思路,鼓勵創新,表現出生動畫面。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畫面中表現不同種動物出殼的特點和畫面的自由性生動性。

  教學方法:

  觀察、探究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教具、影片

  學生:繪畫工具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做好上課準備

  二、匯入:

  1、今天老師帶來幾位朋友,大家想不想認識一下呀?(大螢幕顯示幾隻不同顏色的蛋)

  2、請同學們猜一猜誰藏在蛋寶寶裡呢?(生答後可補充提問:剩下的蛋裡還會鑽出什麼來呢?)

  3、小結:同學們答得非常好。小雞、小鴨這些禽類動物都是下蛋生寶寶的,蛇、烏龜這些爬行動物同樣也是下蛋生寶寶,我們把下蛋生寶寶的動物叫“卵生動物”。那這些小動物是怎樣從蛋殼裡出來的呢?同學們知道嗎?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吧。出示課題:“出殼了”。

  三、探究(—)

  1、出示教具:雞媽媽與蛋寶寶

  蛋寶寶們安靜地躺在窩裡,雞媽媽用自己的身體溫暖著蛋寶寶,慢慢地它們的身體發生了變化,有什麼變化呢?(先組織學生大膽想象)出示小雞孵化過程的影片。

  哦,原來一開始小雞寶寶在殼裡只是一個小小的胚珠,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下吸收了殼裡的營養,寶寶的身體開始成長,十多天後,它在殼裡開始不安分起來,覺得空間太擠,想衝出這個黑暗而狹小的房間。

  2、它怎樣才能衝出這個房間呢?(它的身體是一下子就全露出來了嗎?)

  透過剛才影片的觀看學生回憶寶寶出殼的情景,並組織學生進行破殼的表演

  (兒歌編制動作,大家一起來表演:雞蛋雞蛋圓溜溜,小雞寶寶要出殼,小嘴啄一啄,啄一啄;翅膀頂一頂,頂一頂;小腿蹬一蹬,蹬一蹬,哇!小雞出殼了!)

  3、小雞出殼了,蛋殼還是圓溜溜的嗎?破了的蛋殼怎麼花呢?(請學生完成)

  4、小雞剛剛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看看周圍,它會想些什麼呢?

  5、陸續的蛋殼破了,看到這麼多與自己長相不同的.夥伴,它又會想些什麼呢?

  6、雞媽媽看到剛出生的寶寶會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呢?

  《出殼了》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應知:透過觀察和體驗,瞭解卵生動物的孵化過程,知道哪些動物是卵生動物。

  應會:能夠展開回憶和聯想,自由大膽地用繪畫方式透過個人或小組合作完成一件表現小動物破殼而出時的作品。

  情感:能夠體驗生命誕生時的艱難和獨立自主的精神,感受生命力的頑強以及獲得新生的喜悅和自豪,從而更加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注生命。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回憶與聯想動物出殼的生動情景,利用多種方法開啟學生的思路,鼓勵創新、表現出生動的畫面。

  教學難點:

  表現自由性和不同動物的特點,透過欣賞、鼓勵等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學習材料:

  1、孵化過程的圖片資料、美術教具等。

  2、鉛筆、水彩筆、繪畫紙、卡紙等。

  教學設計:

  一、歌曲匯入。

  1:播放歌曲《小雞出殼》。師生跟著音樂感受小雞出殼時歡快的節奏。

  師:這首歌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情景呢?小雞從哪兒出來了?

  (生回答:小動物要出殼了)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出殼了》。師畫出小雞出殼的情景。

  2:出示課題--出殼了

  二、感知體驗。

  1、師:只有小雞是從殼裡出來的嗎?

  生說出自己知道的卵生動物。

  師:老師這裡有一些從殼裡出來的小動物的圖片,看看哪些是你不知道的?(課件出示出科小動物的圖片2-9)

  2、師:你們知道那些小動物從殼裡出來後的樣子嗎?

  生說自己見到的小動物出殼後的樣子。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雞出殼的情景,看看和剛才的小朋友說的一樣不一樣。

  3、播放小雞出殼的影片(課件10師配音)

  瞧!生命的誕生是多麼神奇呀!

  剛才的小雞在出殼的時候它的爸爸媽媽幫它了嗎?(生:沒有)小動物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從殼裡鑽出來。這樣它們才能獨立的生活下去。(播放課件11)

  同學們猜一猜小雞從殼裡出來後會說些什麼,幹些什麼?(課件12)

  生回答教師出示課件(13-16)

  4、師:你想不想體驗一下小動物從殼裡鑽出來的感覺?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動物出殼的遊戲。(師配音,生做動作)

  5、師:你是什麼寶寶呀?你是用什麼方法從殼裡鑽出來的?(生回答)

  6、師:好不容易從殼裡鑽了出來,多麼奇妙呀,如果能把這美妙的一刻畫下來,那該多好啊!瞧!真有幾位寶寶把它畫了下來,看看他們畫的是些什麼小動物,又是怎樣畫的?

  (指導從蛋殼的形狀和蛋殼裂開的樣子觀察)

  7、小組交流:你想表現小動物破殼而出的情景,還是它們見到媽媽時的畫面?

  (指導學生注意構圖和背景的新增)課件178、請你們試著畫一畫小動物破殼而出,來到這個世界時高興的樣子,表現它們見到媽媽時的情景。(課件18)

  三:指導學生創作

  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創作一幅小動物破殼而出的作品。

  作業要求:

  1.構圖完整,能夠突出主要內容。

  2.注意主題和背景的顏色,背景的顏色襯托突出主體。

  3.畫面中要注意媽媽和寶寶的關係。

  小畫家們,動筆吧!(教師巡迴輔導)

  四:作業評價。

  請同學把作品張貼到前面的黑板前,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並說明原因和感受。

  1、學生自評,互評。

  2、教師點評。

  3、說說這節課的收穫。

  五: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見證了生命的奇蹟,其實每個小動物的出生都需要爸爸和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呵護,所以我們都要珍惜生命,要關愛那些和我們一樣有生命的小動物,只有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會多姿多彩。

  六:課後拓展。

  出示圖片,提問:人有可能從蛋殼裡出來嗎?下去以後收集人是從哪兒出來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