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乘法教學設計(通用7篇)

乘法教學設計

乘法教學設計(通用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乘法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乘法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幾個相同的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較簡便。

  2、能正確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會用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積。

  3、在初步認識乘法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認識幾個幾相加

  1、初步認識幾個幾相加。

  談話:(出示課本上的主題圖)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們和鄰居小雞們一起來到草地上玩耍,看著這些小白兔和小雞,你知遭了些什麼?

  (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 小雞是3只3只在一起的)

  提問:誰能用算式來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隻, 書:2+2+2=6)

  迫問:這是( )個2相加得6呢?

  提問:誰能用算式來表示小雞一共有多少隻 ( 3+3+3+3=12)

  追問:也就是( )個3相加得12呢?

  討論: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中的加數點,(小組討論)

  小結:算式中的幾個加數都是相同的。

  2、生活中幾個幾相加的例子。

  談話:第一個算式的加數都是2,第二個算式的加數 都是3,它們都是相同的數相加。像這種相同的數相加的 例子在生活中還有很多。

  (1)一雙筷子有2根,那麼4雙筷子有多少根呢 怎 麼列式 (板書:2+2+2+2=8)

  提問:這個算式是表示( )個( )相加得8呢,

  (2)每組都是4個小朋友,像這樣的3組 個小朋友 怎麼列式 (板書:4+4+4=12)

  提問:這個算式又是表示( )個( )相加得12呢?

  3、從不同的角度感知幾個幾相加。

  (出示5× 3排列的玩具娃娃)誰知道這兒一共有多少 個玩具娃娃。

  提示:橫著看是3個5相加,豎著看是5個3相加。 (板書:5+5+5=15 3+3+3+3+3=15)

  3個5相加 5個3相加

  迫問: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的得數,你又發現了什麼

  小結:不管是3個5相加。還是5個3相加算出的都 是玩具娃娃的總個數,結果都是15個。

  二、初步認識乘法

  1、創設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第69頁例題情境田)一張電腦桌上有2臺電 腦,4張電腦桌上一共有多少臺電腦,6張電腦桌呢 9張 呢 用你學過的方法試著計算,並把算式寫下來。

  談話:你們在列式時感覺怎麼樣 (列出9個2相加的 算式太麻煩了)有一種方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用 乘法計算。(揭示課題:認識乘法)

  2、寫,讀乘法算式,瞭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介紹:像4個2相加(2+2+2+2=8)可以用乘法算, 寫作:4×2=8或2×4=8(板書);4×2讀作"4乘2",2×4 讀作"2乘4";其中"×"是乘號,4和2都是乘數,乘得的結果8叫做積。

  完成第70頁"想想做做"第3題。

  3、反思乘法的意義。

  思考:4個2相加,是怎樣用乘法算的 反過來4×2=8 和2×4=8這兩個乘法算式都表示什麼,(學生討論)

  小結:4個2相加,我們可以用加法算,也可以用乘法算。

  三、加棵對乘法的認識

  1、 教學"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第一幅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這是求( )個2枝呢 誰能列出加法算式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比一比哪種演算法簡便呢

  用同樣的方法完成第1題的第二幅圖。

  2、擺學具,寫算式。

  教師擺出兩堆花片,每堆3個。

  提問:老師是怎麼擺的 也就是擺了幾個幾呢 怎樣列加法算式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

  讓學生按下面的要求擺一擺花片。

  (1)每堆擺2個,擺4堆。

  (2)每堆擺4個,擺2堆。

  啟發:你擺的是幾個幾 如何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呢 讓學生完成書上"想想做做"第2題的填空。

  乘法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4~46頁例1和“做一做”及練習題。

  學情分析 :

  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學生已學習了加法的相關知識,並且也學習了找規律、分類等一些數學認知策略,具備了一些知識經驗。學生在生活中有一組一組數的經驗,透過一年級的學習,學生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為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奠定基礎。有些學生在生活中聽說過乘法,有的學生甚至還會背乘法口訣,但不知其所以然,教師若能很好地把學生帶入學習乘法的數學園地,一定能激發學生探究乘法的慾望,根據課標的要求,教材的編排意圖和學生的學習狀況,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認識相同加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認識乘號,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2、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體驗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3、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更加熱愛數學,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知道乘法運算的意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識別相同加數。 教具準備: 課件 小棒若干 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孩子們,假期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帶你們去過遊樂園吧,那裡是小朋友們最喜歡去的地方,今天老師就帶你們這些聰明的孩子去逛一逛。大家看這裡都有什麼呀?

  學生可能說:小火車、過山車、摩天輪、小桌子等等。

  師:①摩天輪上有多少人?你會列式嗎?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4+4+4+4+4=20 同意嗎? 師:一起來讀一讀這個算式

  你為什麼這樣列式?(每組有4個人,一共有5組) 有幾個4相加?

  ②過山車上有多少人? 你會列式嗎?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2+2+2+2+2+2=12

  你為什麼這樣列式?(一組有2人,一共有6組)有幾個2相加?

  ③小火車上有多少人?你會列式嗎?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3+3+3+3=12

  你為什麼這樣列式?(一組有3人,一共有4組)有幾個3相加?

  好,那咱們一起看看,他們這樣列式你們同意嗎?(同意)

  二、探索新知

  1、觀察P45擺小棒的情境圖

  看老師這裡的小朋友在做些什麼?(課件出示P45的情境圖)這裡正在進行有趣的拼圖遊戲。 師:誰能說說每個小朋友擺出了什麼圖形?

  (雨傘,菱形,房子,樹,三角形,五角星)

  小明擺的是什麼?擺了幾把雨傘?每把雨傘用了多少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怎樣列式? 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

  分別觀察每個同學擺的圖形,請同學說一說擺的是什麼?擺幾個?每個用幾根小棒?一共用多少根?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相同加數的算式寫左邊,不同加數的算式寫右邊)

  (2)分類。

  師:仔細觀察左邊的算式,默默地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左邊這些算式都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加法算式,加數都一樣

  師:再仔細觀察右邊的算式,默默地讀一讀,你又發現了什麼?這些算式和左邊的算式比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生:加數都不相同

  師:那這樣看來,黑板上這些算式就可以分為兩類,是哪兩類?

  師:對!一類是加數不相同的,另一類是加數都相同的。左邊每個算式加數是都相同嗎?(引導學生再次觀察黑板左邊的算式,感知每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

  師:這麼長的算式讀時或寫時方便嗎?麻煩嗎?(麻煩)你們想不想知道數學家是用什麼方法進行簡便計算的?(生:想)300多年前,英國的數學家歐德萊想出了用乘法計算,並一直沿用到今天。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 “ 乘法的初步認識”(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3)認識乘法、乘號

  觀察黑板左邊第一個算式4+4+4+4+4=20

  師:在這個算式中加數是幾?(板書 4 ) 有幾個相同加數?(板書5) 這個算是表示幾個幾相加? 表示5個4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

  5 ×4 5是什麼?相同加數的個數4是什麼?相同加數

  乘號

  這個符號×與我們以前學過的 + 有什麼不同地方?

  師: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子號,加法算式裡的這個符號叫加號,乘法算式裡的這個符號叫什麼?叫乘號。乘號的寫法是“×”,乘號像什麼?乘號在寫的時候,先寫 “/”,再寫“﹨”,學生書空。乘號在讀的時候,我們讀“乘”。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來表示。 這個算式讀作:5乘4等於20 表示5個4相加 5個4相加還可以用乘法算式4 ×5表示 4 ×5=20 讀作:4乘5等於20。

  你會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了嗎?下面幾個加法算式請你自己在練習本上改寫。

  寫完後投影展示交流。

  (4)擺小棒

  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有一捆小棒,你覺得用3根小棒可以擺什麼圖形?三角形。

  老師計時,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內擺的多,開始!

  學生擺圖形,師:擺好了嗎?你擺一個圖形用幾根小棒?擺了幾個這樣的圖形?擺了幾個幾?一共用了幾根小棒?把加法算式寫到題卡上,再改寫成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三、應用拓展 鞏固乘法

  1、基礎練習:

  ①、改寫加法算式

  ②、做一做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明確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盪鞦韆?”的問題之後,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後,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寫的算式和想法。

  ③、遊戲 老師每次拍4下,拍3次,老師一共拍了多少下?請同學寫乘法算式。

  ④、延伸應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

  (古詩中的字數)、(藥片數?)、(小組人數)等。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乘法,我們知道許多相同的數加在一起可以用乘法來表示,而且寫成乘法特別的簡便。我們以後還會學習許多有關乘法的知識,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運用自己聰明的頭腦和靈巧的雙手戰勝每一次挑戰,學到更多的知識!你們能不能做到?

  板書設計:乘法的初步認識

  4+4+4+4+4=205×4=20 讀作:5 乘4等於20 4+1+4+1+4

  4×5=20 讀作:4 乘5等於20

  2+2+2+2+2+2=12

  3+3+3+3=12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是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後進行的教學,也是學生學習乘法的初始課,因此這節課就顯得尤為重要。

  1、初步感知

  在準備階段,我出示遊樂場情景圖來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讓學生感到加數相同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

  2、引導探究

  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透過列連加算式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加法與乘法的比較,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參與“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幾個幾”、“乘法算式”等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矛盾引出乘法,認識乘法。

  這麼多數加在一起,你覺得怎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以3+3+3+3+3+3=18為例,6個3,10個3,20個3呢?突出矛盾,計算不方便,學生討論,老師板書出有代表性的想法。比較算式,你們知道數學家是怎麼想的?板書:6×3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生可能問“×”叫什麼?6從哪裡來?3呢?乘號是加號斜過來的,因為乘法和加法有密切的聯絡,乘法就是由這樣的加法得來的,因此,科學家就把加號斜著得來的。怎麼讀呢?師領讀6乘3,生齊讀。

  4、改寫算式,應用比較。

  在應用中培養學生的乘法意識。有效的數學教學應著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乘法意識作為數學意識的一種,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時就應該進行培養。整堂課中,結合乘法知識的學習,始終注意培養學生自覺溝通幾個幾的生活經驗和乘法的聯絡,讓學生不斷聯絡生活實際,用乘法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上完這節課我才發現並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樣好,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

  課後我想,如果不用書上的情境圖,能不能讓學生直接來一個擺小棒比賽呢?如擺三角形比賽,擺小樹比賽,擺正方形比賽,擺小房子比賽??擺之前要明確要求,在規定時間裡,比一比誰擺得圖形又快又多!接著再來一個計算比賽:我們比一比看誰最先算出自己擺的圖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然後,組織學生進行比賽。學生會說出很多個相同的數相加的情況,如3+3+3+3+3+3+3;4+4+4+4+4;5+5+5;6+6+6+6??教師可以再追問一次,如果100個4相加呢?給學生一分鐘的時間,在練習本上進行計算,這時學生會“啊”的一聲或者愁眉苦臉,這時教師還不講乘法,問學生你為什麼會“啊”?你怎麼不算了呢?這時學生會說這樣太麻煩,教師這時趁熱打鐵引入乘法,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我覺得這樣做,學生會更加清楚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乘法,乘法是怎麼得來的,突破重難點會更容易一些。

  乘法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4—50頁的內容。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後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透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讀法、意義與乘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2、教材的編寫意圖

  “乘法的初步認識”內容的編排,分兩個層次:第一,以學生活動情境提供同數相加的式題,進而引出乘法運算。第二,溝通同數相加和乘法的關係,說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教材結合具體活動情景,從讓學生認識相同數相加開始,結合具體的事例,透過動手操作、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逐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樣編排由學生活動中同數相加的計算引出乘法,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乘法”產生親切感。

  3、教材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瞭解乘法的含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

  難點:理解乘法的含義。

  解決重難點的策略:讓學生用三角板、五角星、小雨傘和小棒,透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來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算理。

  三、學前分析

  學生在已經學過多個數相加的基礎上,初步來學習乘法對學生來說並不困難。我班學生大部分能掌握,有一小部分不能很好掌握,對於這幾個小朋友還需花時間來輔導幫助他們理解兩位數減法的算理。

  四、目標預設:

  1、使學生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

  2、知道乘法算式的讀法,認識乘號。使學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4、能與同伴合作探究,寫出乘法算式。

  5、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課前5分鐘

  (略)

  (一)情景匯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擺小棒嗎?

  (出示小朋友們擺小棒的情景。他們邊擺小棒邊進行對話:“我會用小棒擺小旗。”“我擺了五棵小樹。”“我也會擺。”“我也會。”?)

  師:你們會擺嗎?你們會擺什麼呀?(學生踴躍回答。)

  師:你們會用小棒擺這麼多的作品,那咱們也來做一個擺小棒的遊戲好嗎?(生:好!) 師:請你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圖案,老師幫你看著時間,看看你在規定的時間裡能擺出多少個相同的作品。

  (學生操作。)

  師: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作品?

  生1:我擺了3座小房子。

  生2:我擺了2顆星星。

  生3:我擺了10個三角形。

  生4:我擺了4棵小松樹。

  二、發現問題,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1、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擺出了這麼美麗的作品。那麼,請你觀察一下你擺了幾個作品?一個圖案用了幾根小棒?你擺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嗎???請你把算式寫在作業紙上。

  (學生活動)

  2、學生彙報,教師板書算式:

  6+6+6=?

  7+7+7+7=?

  3+3+3+3+3+3+3+3+3+3=?

  3、師:小朋友們透過擺小棒列出了那麼多加法算式,觀察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生:都是一樣的數。

  4、師:對,每個算式中的加數都相同。小朋友們,以前我們學的加法頂多只有三個數相加,今天小朋友們列的加法算式有這麼多數加在一起,你們能列出這麼長的算式,真了不起。

  如果老師給你足夠的小棒讓你繼續擺,你打算擺出多少個?你還能列出算式嗎?(生:能)如果你擺了100個作品,你還能列出加法算式嗎?(學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會怎麼樣啊?

  生1:算式很長。

  生2:本子上都寫不下了。

  生3:可能寫滿了黑板也寫不完算式。

  生4:寫起來太麻煩了。

  5、師:是啊,看來這樣的算式寫起來還真麻煩。那你們能不能研究一種寫起來簡便的方法,讓很長的連加算式變得簡便點呢?例如黑板上同學列的這個10個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個辦法讓這個算式寫起來簡單些,或者發明一種新的表示方法來代替這個加法算式呢?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在學校進行的教研活動中,我講了二年級的《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課,這是小學生第一次接觸有關乘法的知識,在新課的匯入時,我主要是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基礎,提問學生有關乘法你們瞭解哪些知識?學生從各個方面說,首先教師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做一個瞭解。其次為揭示“相同加數”和“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意義為新知識的學習作了鋪墊。巧妙設疑,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求知的慾望。

  本節課教學中,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透過自己活動去探究生成。如新課階段,教師讓學生算一算每個圖形各用了幾根小棒,列出算式。這時,並不規定列加法算式,而是讓學生自由發揮,有的列出加法,有的列出乘法算式,然後透過對左右兩邊算式的觀察比較發現加數相同時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加數不同時不能直接改寫成乘法。在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認識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一樣,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兩種算式的寫法與讀法不一樣。求幾個相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簡便在寫法與讀法上。透過觀察、比較和概括,達到初步認識乘法的目的`,並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精心設計的練習,避免了集中練習對學生造成的疲勞感,特別是在課的末尾安排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5×2”的意義,將趣味性、創造性、思維性融為一體,豐富了學生對乘法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由於給了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的情緒飽滿,參與面廣,思維活躍,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體地位,學習效果非常好。

  本節課主要的問題是我沒有掌握好學生自學的時間,這個環節放的有點時間多了,導致後面的練習時間緊,這說明教師還是對學生的能力不是太瞭解,就這一點也希望和其他老師們共同探討研究一下。

  乘法教學設計 篇4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並在實際生活得到應用。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

  3.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計劃課時:

  8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找規律(課本第 30~31 頁.)

  教學目標:

  1.探索兩個個位都是 0 的兩位數和三位數的乘法計算, 並解釋計算的 過程與方法。

  2.在數學情境中,探索、發現乘法的運算規律,發展發現問題和提出 問題的能力。

  3.能根據運算規律從已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發展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兩位數成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感受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關鍵:

  理解掌握兩位數成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 具:

  課件

  教學流程:

  一、複習導學、揭示課題:

  1.提問:原來我們學過的乘法都有什麼內容?

  2.出示課本第 30 頁算一算第一組,由學生獨立計算。

  提問:說一說 你是如何計算的。 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探究體驗,展示過程。

  1.提問為什麼 50×10=500 呢?你是怎麼想的?能不能用我們已經學 過的知識來說明呢? 生答:50×10 表示 50 個 10 相加或表示 10 個 50 相加,就是 500。 教師可以介紹 50×10=50×2×5 =100×5 =500

  2.出示第 2、3 組算式,學生口答,思考 30×20,12×40,120×40 的計算過程,然後在全班交流。

  3.探索規律:

  師:觀察三組算式,你發現了什麼?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全班彙報。

  學生交流:

  生:發現一個乘數擴大原來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個乘數不變,積也擴大到原來的10倍、100倍、1000倍。

  三、精講點撥

  (1)當乘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個乘數不變,積也擴大到原來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說,乘數的末尾多幾個0,積的末尾一定多幾個0。

  (2)小結: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規律:先計算末尾 0 前面數字 的乘法,然後在所得積後面添上被省略的 0。

  (3)練習:30×40 140×30

  由學生獨立完成,歸納計算程式,明確步驟。 先計算 14×3=42 在添上原來因數中被省略的 0,即 140×20=4200

  試一試,課本第 30 頁第四組習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同桌間說一說計算步驟。

  四、 拓展練習:

  1.書上第 31 頁第 2 題有多種計算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逆向 思維。然後由學生獨立完成。

  2.書上第 31 頁 3、4 由學生獨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寫算式。

  3.練習:P31 第 5 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歸納計算程式,明確步驟。

  先計算 13×7=91 16×6=96 在添上原來因數中被省略的 0,即 13×70=910 16×60=960

  4.練習、鞏固兩個個位都是 0 的兩位數和三位數的乘法計算 方法。

  五、本節小結

  師: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

  師生小結:先計算末尾 0 前面數字 的乘法,然後在所得積後面添上被省略的 0。求出積。

  板書設計: 找規律

  5×1=5 5×10=50 50×10=500

  當乘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個乘數不變,積也擴大到原來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說,乘數的末尾多幾個0,積的末尾一定多幾個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膽的嘗試,非常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在參與中探索出計算規律。

  乘法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第20頁。

  教學目標:

  1.在感知幾個幾的基礎上學習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乘法算式。

  2.在與加法的比較中體會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寫比較簡便。

  3.初步應用乘法概念觀察生活現象,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圖片等

  教學預案:

  一、引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動物學校去參觀。(大門上寫著一些加法算式)2+3+65+5+53+7+84+4+4+49+1+62+2+2+2+2口算後觀察這些加法算式,提出:誰能把這些算式分成兩類?

  二、感知“幾個幾”

  1.觀察感知。

  (出示主題圖)師:兔子有幾隻?雞呢?你是怎麼知道的?(2+2+2=63+3+3+3=12)這兩個加法算式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2.操作感知。

  每堆擺2個圓片,擺4堆。擺了幾個2?求一共擺了幾個圓片,用加法怎樣列式?

  每堆擺4個圓片,擺2堆。擺了幾個4?怎樣列式求擺了多少個圓片?

  3.對比感知。

  出示小猴圖,提問:一共有了多少個小猴?你是怎樣看圖的?用加法怎樣列式?是幾個幾?這兩道加法算式的得數相同嗎?

  三、認識乘法

  1.乘法的讀寫及各部分名稱。

  師:(出示電腦圖片)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麼知道的?(2+2+2+2=8)

  講述:求4個2是多少,還可以用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乘法來計算。(板書:乘法)

  讓學生自學課本,瞭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及乘法算式的讀寫法。

  2.指導學生用乘法表示課始的算式,讓學生獨立列式。

  3.感知乘法的簡便。

  出示8個2,43個2,讓學生列式,比較:列加法算式和列乘法算式,哪種寫法簡便?

  四、練習應用

  1.拍手遊戲。

  先讓學生聽老師拍手,說出是幾個幾,並列出乘法算式;再讓一名學生拍手,其餘同學說一說;最後讓同桌遊戲。

  2.溝通聯絡。聯絡剛才的擺一擺、試一試、主題圖以及複習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溝通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絡。

  3.“想想做做”第1題。

  4.解決問題。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種經常會碰到這種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問題。請大家想一想,說給大家聽一聽。(教師出示圖片)

  五、課堂總結(略)

  六、板書設計:

  認識乘法

  4個4相加

  加法算式:4+4+4+4=162+3+6乘號3+7+8乘法算式:4×4=169+1+6

  乘數乘數積

  3個5相加

  加法算式:5+5+5=15

  乘法算式:3×5=15或5×3=15

  5個2相加

  加法算式:2+2+2+2+2=10

  乘法算式:2×5=10或5×2=10

  乘法教學設計 篇6

  課標要求與教材分析:

  “認識乘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的內容。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讓學生知道乘法的來源和含義十分重要。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幾個相同數的連加,因此,教材是在與加法的比較中引入乘法的。主題圖是草地上小動物的場景,讓學生感知、理解幾個相同數連加就表示幾個幾;幾個幾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認識乘法的意義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方法;透過教學讓學生初步感知“求幾個幾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寫比較簡便。”與過去的舊教材相比,蘇教版新教材強化了幾個幾的實際含義,簡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和讀法。(不再區分乘數與被乘數,“×”讀作“乘”等),刪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義、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等抽象用語)。

  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掌握了加、減法的含義和100以內加、減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乘法的知識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是認知上的一次飛躍。正確理解乘法的含義對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和乘法計算及除法的含義和計算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比較熟悉兩個數相加或不同的數相加,對幾個相同的數相加接觸較少。讓學生透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經歷把幾個相同數的連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學習過程,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初步體會乘法與加法的聯絡和區別;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透過加法算出簡單乘法算式的積。

  2、使學生經歷從簡單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並透過觀察、操作、分析和交流等活動,培養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數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進一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課時課題認識乘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的含義,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能對簡單的實際問題進行初步的分析,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透過列算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算式的奇妙與數字的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絡與區別。

  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中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從而深切瞭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對幾個相同的數連加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計算幾個相同的數相加的能力,為認識乘法做好準備。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不斷體會乘法的實際含義,在比較中感受乘法與加法的聯絡和區別,初步體驗到求幾個相同數的和,列乘法算式通常比加法算式簡便。

  使用教材的構想:

  教材的安排沒有把乘法的意義機械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不斷體會乘法的實際含義。把認識乘法含義和應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最佳化概念形成過程。從蘊含乘法含義的例題啟,把形成概念和應用概念融為一體。因此在使用教材教學時,讓學生在操作、觀察和思考的基礎上充分理解和切實掌握。

  教學流程設計:

  一、認識幾個幾相加

  1、初步認識幾個幾相加。

  (出示主題圖)教師談話: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鄰居小雞一起來到綠油油的草地上,一邊玩著,一邊尋找食物。請仔細看圖,小白兔是幾隻在一起的?小雞呢?(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雞是3只3只在一起的。)

  師:誰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隻?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2+2+2=6(只)]

  師追問:這裡有幾個2相加,得多少?(板書:3個2相加得6)

  師:剛才同學們表現得非常好!

  老師想讓你用算式表示小雞一共有多少隻?誰願意試一試。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全班交流。

  [板書:3+3+3+3=12(只),4個3相加得12]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的加數,它們有什麼特點?(同組小朋友可以互相討論)

  引導學生透過討論得出:第一個算式的加數都是2,第二個算式的加數都是3,它們都是相同的數相加。〔設計意圖:讓學生透過觀察、列式,比較討論等,引導學生髮現這一類特殊加法算式的特點(加數相同),為理解乘法做好鋪墊。〕

  2、補充生活中幾個幾相加的例子。

  談話:像這種相同的數相加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

  出示:比如一雙筷子有2根,那麼4雙筷子有多少根?誰會列式?

  (板書:2+2+2+2=8)

  這個算式是表示()個()相加得8。

  再比如,每組都是4個小朋友,像這樣的3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誰會列式?(板書:4+4+4=12)

  這個算式是表示()個()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幾個幾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海綿寶寶)

  談話:今天老師帶來了這麼多的海綿寶寶,喜歡嗎?表現好的小朋友都有機會獲得這兒的海綿寶寶。有信心得到嗎?

  誰知道這兒一共有多少個海綿寶寶?

  讓學生獨立觀察得到:橫看看是3個5相加,豎著看是5個3相加。

  (板書:5+5+5=15,3個5相加

  3+3+3+3+3=15,5個3相加)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的得數,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不管是3個5相加,還是5個3相加,算出來的都是這兒一共有的聰明娃娃的個數,所以得數相同,都是15。

  [設計意圖:透過安排一定量的相同數相加的具體生動的數學問題,為學生構建乘法的含義打好基礎。]

  二、初步認識乘法

  1、創設情境,引入乘法。

  談話:一張電腦桌上有2臺電腦,4張電腦桌上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麼知道的?(板書:2+2+2+2=8)6張桌上呢?9張桌上呢?(請學生把算式寫在題紙上)

  師:同學們,你們在列式時感覺怎麼樣?

  (學生可能會說算式太長了,太麻煩)

  師:有一種方法能解決這個算式太長的問題,你們想學嗎?(板書課題:認識乘法)

  2、寫、讀乘法算式,瞭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像4個2相加,還可以用乘法算。寫作:4×2=8或2×4=8。

  老師說明:在乘法算式中,等號前面的數叫乘數,等號後面的數叫積。

  板書:4×2=8

  (乘數)(乘數)(積)

  介紹乘號、乘數、積等名稱。(板書:4×2=8或2×4=8,並在算式下邊標註乘號、乘數、積)

  3、教學“試一試”

  (1)出示例圖,自己先說說圖意。

  (2)提問:圖中有幾組小雞?每組有幾隻雞?求一共有多少隻,是求幾個幾相加?

  (3)學生填書,並寫出一道加法和兩道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4)討論:求5個4的和是多少,哪種寫法比較簡便?

  4、反思乘法的意義。

  談話:4個2相加,是怎樣用乘法算的?在這裡,4×2和2×4這兩個乘法算式都表示什麼?

  [設計意圖:透過設計多張電腦桌讓學生對用加法計算感到太麻煩的情境,激發學習探求新演算法的慾望,幫助學生感受“乘法算式比較簡便”。]

  三、課堂訓練與達標檢測

  1、做“想想做做”第1題、第2題。

  談話:聰明娃娃帶了幾道題目來考考大家,有沒有信心接受挑戰?(出示題目)

  (1)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麼?你能看圖在括號裡填上數,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嗎?

  學生填好後集體校對。

  (2)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集體交流時著重提問這道題是求是幾個幾朵?

  2、完成“想想做做”3題。

  談話: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擺圓片的遊戲。先看老師是怎樣擺的。(出示兩堆圓片,每堆5個)

  老師是怎麼擺的?也就是擺了幾個幾?怎樣列加法算式?怎樣列乘法算式?你是怎樣想的?

  下面讓小朋友自己來擺,聽清要求:

  (1)每堆擺2個,擺4堆。

  (2)每堆擺4個,擺2堆。

  你先擺的是幾個幾?又擺的是幾個幾?怎樣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算式填在書上。

  在小組內集體交流訂正後提問:比較這兩種擺法,你發現了什麼?

  3、完成“想想做做”4題。

  讀出乘法算式,再說出乘數和積各是什麼。同桌同學先互說,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5題。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思考題:你會將下面加法算式變成乘法算式嗎?

  (1)12+12+12+6=()×()

  (2)6+6+6+3=()×()

  (3)10+10+5+5+10=()×()

  [設計意圖:透過多樣化、開放性的練習,加深了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多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能和小朋友們說一說嗎?你認為自己這節課上表現怎麼樣?

  板書設計:

  認識乘法

  兔的只數:2+2+2=6(只)雞的只數:3+3+3+3=12(只)

  3個2相加得64個3相加得12

  2+2+2+2=8(4個2相加)4+4+4=12(3個4相加)

  5+5+5=15(3個5相加)3+3+3+3+3=15(5個3相加)

  電腦的臺數:2+2+2+2=8(臺)

  4個2相加,可以寫成:

  4×2=8或2×4=8

  乘數乘數積

  教學反思:

  學生一年級學過連加,但大多是不相同的幾個數相加,對相同數的連加接觸較少,而幾個相同數連加是認識乘法的生長點。因而在教學中,從相同數連加的認識入手,透過一系列題目的訓練,為學生認識乘法做好知識鋪墊。透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求新演算法的慾望,引導學生感受相同數連加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透過比較,讓學生感悟乘法計算的優越性。最後藉助多樣化、開放性的練習,讓學生透過動手擺,動嘴說,動腦想,加深了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多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學生動手擺、說的學習過程中,關注學生的面不夠,今後要更多的關注學困生的思維訓練。

  乘法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

  冀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表內乘法

  (一)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讓學生經歷乘法是幾個相同的加數相加的簡便形式的創造過程,從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絡和區別。能正確地讀、寫乘法算式。

  能力目標:

  讓學生從簡單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並在根據數學問題列乘法算式的活動中,培養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並應用乘法的教學中,繼續培養學生數學的興趣和合作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點:

  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絡生活,談話匯入,

  1、師生談話,透過“玩”的談話引出遊樂場,並出示情景圖。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先談談玩的事情,有興趣嗎?誰給大家說說,你去那些地方玩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遊樂場的圖片。(出示圖片)

  2、學生觀察情景圖,鼓勵學生說一說發現了哪些數學資訊,給學生充分表達想法的機會。

  3、師生共同提問題並解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板書。有意識的把相同加數得算式寫在一起

  【設計意圖】在“玩”的談話中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觀察情景圖,交流發現的資訊,根據瞭解的資訊提出數學問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身邊的事物,以及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有利於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二、自主探究,認識乘法

  1、觀察寫出的所有算式,啟發學生髮現相同加數算式的特點。給學生充分觀察交流的時間,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初步瞭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定義。

  師:根據大家提的問題,我們寫出了這麼多算式。現在我們一起觀察一下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會說出不同的意見,如果學生髮現不了特點,教師可引導,這邊幾道算式的加數有什麼特點?學生可能一個一個算式的說如:3+3=6種加數都是3??教師概括:每個算式中的加數都是相同的。)

  【設計意圖】

  在觀察、討論的過程中瞭解算式的特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的習慣和簡單歸納的能力。也是認識乘法的必要過程。

  2、教師說加法算式,學生寫,有意識地說一個長一點的加法算式,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問題,引出學習乘法的需要。如:100個3相加,歸納求幾個幾相加可以用加法計算,也可用乘法計算。

  3、學生自己寫算式,瞭解乘法的意義,認識乘法,並介紹乘法的寫法和各部分的名稱。

  【設計意圖】

  學生自己寫算式,一方面瞭解學生對相同加數的理解水平;另一方面,為後面改寫算式創造素材,重要的是引出學習乘法的意義。激發學習乘法的興趣。

  4、鼓勵學生把其他幾個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的空間,鞏固所學知識。

  5、透過交流學生學習的成果,使學生初步體驗用乘法計算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比較簡便。

  三、揭示課題,體驗生活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乘法,(板書課題:認識乘法)其實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我們的周圍就有很多可以用乘法來解決的問題,如我們每隻手上有5個手指頭,我們的雙手就有2個5可以有2×5=10或5×2=10來計算。

  師:在生活中你還能舉那些這樣的例子嗎?學生交流

  四、簡單應用,形成能力

  1、教師提出擺花片的要求,引出數學問題,讓學生獨立操作,然後交流擺的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教師注意瞭解學生寫算式的情況,使下面的交流活動做到心中有數。

  3、交流計算方法。對直接寫出來乘法算式的同學給予激勵性、導向性評價,並讓學生讀一讀寫出的乘法算式。

  師: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很好,老師想獎勵同學們一些蘋果,同學們看大螢幕,一共有多少個蘋果?

  4、乘法的簡單應用,考查學生能否會寫出兩個乘法算式。出示:同學們看小花貓也來為我們喝彩,誰會算一算來了多少隻小花貓。

  5、拓展練習,呈現算式並討論。

  師:3+3+3+3+2能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為什麼?

  五、反思回顧,總結收穫

  同學們,這一堂課上的快樂嗎?快樂重要,但學習知識更重要。想一想這節課你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今天我們只是初步認識了乘法,今後還有很多內容等待我們去學習呢。學會了知識,在今後的實際生活中就能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