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通用3篇)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通用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教學設計(精選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

  預設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桂林山水的優美風景,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2、培養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學會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會讀“啊”的變音,理解峰巒雄偉、奇峰羅列等詞語的意思。

  學習過程:

  一、欣賞音樂、圖片,揭示課題

  1、學生欣賞音樂《我想去桂林》,試問:那位歌手為什麼這麼想去桂林呀?(桂林的山水非常的美;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你們去過桂林嗎?看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嗎?老師這裡有桂林山水的圖片,想不想看呀?

  2、學生欣賞配樂圖片,給學生視覺和聽覺的美感。

  師:美嗎?你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或幾句話來讚美一下這幾幅圖或其中一幅圖嗎?

  3、揭題,板書課題:

  過渡:是呀,多美的山山水水,這就是桂林,一提到桂林,在人們的腦子裡就出現那挺拔峻峭的孤峰,倒影清翠的灕江,一切都像神話中的故事那樣奇特,怎不令人神往。自古以來,文學家以膾炙人口的詩句吟詠它,繪畫家以使人迷戀的丹青描繪它,攝影師以令人神往的鏡頭記錄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和作者一道去觀賞桂林的山水,好嗎?(板書課題:桂林山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找出作者遊覽桂林後的感受的句子。

  2、反饋:(1)檢查生字、新詞。

  (2)指名分段讀課文(再思考作者遊覽桂林後感受)

  (3)交流反饋:(課件出示最後一段內容)

  三、欣賞圖片,感悟文字

  1、自讀自悟,感受文字之美

  (1)思考:作者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感覺,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麼特點?請同學們再次讀一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向我們描繪桂林山水的特點的。找出相關句子,喜歡的可以多讀幾遍。

  (2)反饋:(板書:奇、秀、險;靜、清、綠)

  2、圖文結合,欣賞文字之美

  (1)思考:桂林山水真有這樣的特點嗎?我們先來看一組圖片。你能從這些圖中感受到嗎?感受到哪些特點?(結合課件學習桂林山的特點)

  (2)反饋:

  句1: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奇在哪裡?理解:奇、拔地面起、奇峰羅列、開態萬千,想像:還會像些什麼?)

  句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什麼叫秀,桂林的山秀表現在哪裡?理解:翠綠的屏障)

  句3: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為什麼說桂林的山“真險”,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3)、練習:給圖片配音(有感情的朗讀)

  3、寫法揣摩,仿寫練習

  (1)出示整段句子,有感情的讀一讀,問:這裡,你們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作者在描繪桂林山的特點時,寫法上你們有沒有新的發現?)(把桂林的山與泰山、香山進行比較,目的是為了突出桂林的山奇、秀、險等與眾不同的特點。)

  (2)仿寫:這種寫法好嗎?你們也遊過不少地方吧?你們能用這樣的方法寫一段話嗎?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背誦第3段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灕江、無瑕、翡翠、峰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學習課文1—2自然段,瞭解桂林山水總的特點和灕江水的特點。

  3.對照課文觀察圖,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手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今天我們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桂林是世界聞名的遊覽勝地。那裡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異,園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獨特的美和人們對她的由衷讚歎。

  1、出示書中插圖(或投影);

  2、播放《桂林山水》錄影;

  3、教師範讀課文;

  4、學生談談感受。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大家思考:文中哪些詞語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呢?這一段在全文起了一個什麼作用?

  2、重點體會“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提示:這裡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們心中的位置。那麼,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讚美呢?還要我們在親身感受後才能得出結論。“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本段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總的特點,在文中起了總起的作用。)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

  2、默讀課文,用筆畫出灕江水的特點,想一想課文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3、交流討論

  靜: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感覺)

  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視覺)

  綠:彷彿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想象)

  板書:

  4、體會詞語和句子。

  投影:“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是什麼句?說說無瑕、翡翠的意思。

  這是比喻句,從色彩和質地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美。無瑕:沒有一點斑點,非常純淨;翡翠:一種綠色的硬玉,有光澤。)

  5、練習朗讀,讀出灕江水的美來,讀出對灕江水喜愛讚美之情。

  6、檢查朗讀,注意指導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中啊的正確讀法。

  (四)作業:

  1、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2、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創造自主學習的課堂空間,帶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在自主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自學自悟,自得其樂。透過領悟桂林山水的特點,陶冶愛美情趣,學習作者細緻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設計特色

  發揮個性,自主學習;像文對照,多向導讀。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帶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美景中

  播放錄影片,配以課文朗讀或教師範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然後讓學生談感受。

  評點現代教學媒體合理有效地使用,從深層次上改變著課堂教學模式。本設計透過像文對照,展現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情境,多向導讀,豐富和拓展學生閱讀的心境,這是對導讀的一種新探索。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思考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1、自由小聲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2、換詞練習,區分觀賞與欣賞。

  3、指導朗讀,讀出讚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語氣。

  評點教師不問不講,給學生較大的自由發展空間,讓學生自讀,自己發現要點。

  三、觀賞灕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觀看投影或錄影中的灕江。

  2、讀課文,同桌交流:作者用什麼和灕江的水比較 比較的目的是什麼?

  3、引導學生找合作伙伴,結成學習小組,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現大海的波瀾壯闊和西湖的水平如鏡。

  評點找合作伙伴,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參與學習,品味課文,這是閱讀教學多元化的大膽嘗試,它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慾望,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4、讀課文,抓排比句,找出灕江的特點。

  5、引讀自悟,學習這個排比句的寫法。

  6、指導學生用聲音的變化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四、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學第三自然段,分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1)伴讀、輪讀或自由讀課文,畫出描寫桂林山的特點的詞句。

  (2)再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與第二段在寫法上有什麼相似之處?

  (3)學生在小組中觀察自備的圖片或照片,感受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的有什麼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每組推選優秀小導遊發言。

  2、學生彙報學習情況。

  (1)請學生上臺板演桂林山奇秀險這三個特點。

  (2)請學生彙報兩段文字在寫法上的相似之處。

  3、請學生自由發揮想像,動手畫一畫桂林的山。

  4、指導朗讀,體味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評點教師走下講臺,聽學生的見解,和學生一起探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發展。講臺成了學生自由發問、自由表現的舞臺。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啟發學生把山水聯絡起來讀。

  (1)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理解畫卷連綿不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等詞句。

  2、自讀自悟作者的感受。

  3、自主運用多種朗讀形式,讀出盪舟灕江,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

  評點學生自主運用多種朗讀形式,將傳統的要我讀變為我要讀,把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變成了一種個人需求和個人慾望。

  六、朗讀、背誦最喜愛的段落

  【總評】設計者打破語文課堂一頭沉的局面,轉變觀念,轉變教的方式,把原來的口授、設問、解答變為提供自主探究的條件引導學生學習。這樣,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質疑解難、設計板書、上臺板演、彙報成果,自始至終透過讀來抒發自己的體驗,逐步將學生帶進了自主探究的學習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