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角的認識”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內容:課本第55——57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和線段,認識射線,掌握射線的概念與特徵,並能區別射線、直線和線段。
2.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及其表示方法,會比較角的大小。
3.滲透事物間相互聯絡和變化的觀點。
教學重點: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絡,掌握角的特徵。
教學難點:角的形成。
一、複習直線、線段,教學射線
1.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
提問:①老師畫的是什麼?
②描述一下直線有哪些特點?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直線:直,沒有瑞點,無限長,不可度量)
2.直線上點上兩點並擦去其餘部分,變成……
提問:①這個圖形是什麼?
②說一說什麼是線段?
③線段有哪些特點?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線段:直,兩個端點,有限長,可度量)
3.把線段的一端延長,改畫成射線,
指出這個圖形是射線(板書:射線)並提問:
①根據老師的畫法,說一說什麼叫射線?
②射線有哪些特點?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直,一個端點,無限長,不可度量)
舉出生活中射線的例子。
4.對比直線、線段和射線,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5.階段練習:指出下列圖形,哪個是直線、線段、射線。(圖略)
[教學設想:這個環節的教學以直線為基礎,透過適當變化引出線段及射線。讓學生能在現地認識到直線、線段及射線的聯絡和區別,為進一步學習圖形知識打好基礎。]
二、角的認識
1.投影出示下列圖形並提問:哪些是角?(圖略)
2.教師畫角。(畫角時要慢,先點頂點,再畫兩條射線)
提問:①根據剛才畫角的過程,描述一下,角是一種什麼樣的圖形?
②講解角的各部分名稱。(板書:頂點、邊)
③講解用符號表示角的方法,注意"∠"與"<"的區別。
3.引申。
①做活動角,拿兩個硬紙條,把它們的一端釘在一起,旋轉其中一根硬紙條,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角(邊做、邊講、邊演示)。你自己做一個活動角。
②把活動角演示成平角、周角。
組織學生討論後回答:這兩個圖形是不是角?為什麼?
4.研究角的大小。
①研究角的大小變化。
A.出示活動角,演示大小不同的角後提問:角的大小有變化嗎?
B.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C.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與什麼沒有關係?
②比較角的大小。
投影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角,
組織學生討論:怎樣比較出兩個角的'大小。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了直觀、重疊、度量三種方法,並分別給以評價:直觀法不準確;重疊法準確但不實用;只有度量法既實用又準確,下節課學習。)
找學生說出重疊法的要點並配合投影演示。
5.階段練習。
畫出一個角,標出這個角的頂點、邊,並用符號表示;再畫出一個大一些的角。
[教學設想]:這個環節的教學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綜合適用講解法和觀察法進行教學;特別是比較角的大小讓學生自己總結方法,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課堂總結
提問:這節課我們學習哪些內容?(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課題)
四、鞏固練習
1.填空。①一個角有()條邊和()個頂點。
②角的大小與()的長度無關。
2.判斷。①直線是無限長的。()
②射線有一個端點。()
3.完成書第52頁第1、2、3、4、5題。
4.比較兩個三角板各個角的大小,並突出相等的兩個角是直角。
[教學設想:1.本節課的設計體現了事物間相互聯絡、相互變化的觀點,使學生對直線、線段和射線有了較系統的理解和掌握。
2.從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注意了適當孕伏,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創造了條件:一是在角的認識時,巧妙地孕伏了平角和周角;二是比較角的大小時孕伏了下節課內容"角的度量";三是在鞏固練習時孕伏了直角的認識。
3.本節課的練習採用邊講過練的形式,避免集中練習給學生造成疲勞感。力求達到"新"、"活"、"實"、"用"的目的,使學生做到有張有馳,從而形成理解、記憶、應用、發展的學習水平。]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