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九年級上冊《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範文

九年級上冊《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九年級上冊《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上冊《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1、 學習透過對比來刻畫人物性格的手法;

  2、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小說的主旨;

  3、 瞭解本文巧妙的構思及曲折的情節。

  教材分析:

  1、教學重點:欣賞作品的巧妙地情節結構和透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描寫,以及環境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特別是學習其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作者的態度感情,關注人物的性格和命運,深刻理解小說反映的社會現實。

  2、教學難點: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奈特,對小說中人物的評價,主題的探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教學中應引領學生從多元角度出發,對人物的性格命運和小說的`主題進行合理的評價。

  教學設想:

  1、要求學生充分預習,對小說中的相關背景材料、作者創作特點、字詞,課前透過查詢資料預先有所瞭解,並做好疑難筆記;對小說內容、結構、人物、語言等預先有個性化的理解或評價,以便課上集中交流解決以節省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針對性和有效性。

  2、本課適宜採用討論式、誦讀式方法、適時練習鞏固等方法進行教學。具體透過匯入新課、檢查預習,質疑解難、整體感知、合作探究、等教學環節,利用現代教學投影裝置完成既定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魯迅的《故鄉》中,記憶中的故鄉和眼前的故鄉有什麼不同?(學生回答,教師評議)

  ——-小說透過一些列對比不僅表明在苦澀嚴峻的現實生活面前作者夢想破滅的苦悶心情,更抒發了作者對不與人之間不再隔膜的新生活的期盼,從而充分地表現了主題。今天我們學習世界短篇小說大師莫泊桑的小《我的叔叔于勒》,學習對比在刻劃人物性格表現作品主題中的妙用

  二、質疑解難(投影)

  (1)文中的主人公是誰?

  (2)文章為什麼要採用第一人稱來寫?

  (3)于勒的兩封信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三、整體感知

  1、小說情節包含幾個部分,本文情節是怎樣劃分的?(投影)

  本文按照“盼于勒”“贊于勒”“見於勒”“躲于勒”的情節,本文可分為四個部分。(投影)

  第一部分(第1---4段),開端——盼于勒。

  第二部分(第5--19段),發展— 贊于勒。

  第三部分(第20-47段),高潮— 見於勒。

  第四部分(第48-49段),結局 —躲于勒。

  ——-本文情節是由於勒與菲利普夫婦這兩條線交織發展構成的,雙線交織,情節完整而緊湊。

  于勒到美洲前後經濟上變化:窮——富——窮。(投影)

  菲利普夫婦態度發生了變化:攆——盼——躲(投影)

  2、小說涉及哪些人物?各有怎樣性格?你對他們評價如何?作者怎樣描寫的?

  討論明確:

  (1)菲利普夫婦:

  性格特點:

  共同點:唯利是圖、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徵。為了過上流生活,苦苦爭扎期盼。不同點:菲利普:自私、冷酷、虛偽、貪婪、懦弱;克拉麗絲:吝嗇、尖刻、有心計。

  評判態度:可鄙、可諒。

  描寫方法:正面描寫——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演讀相關語段)

  (2)關於于勒:

  性格特點:

  早期行為不端、糟蹋錢;中期正直、有良心;後期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評判態度:可恨、可憐.。

  描寫方法:側面描寫.。

  (3)關於“我”

  性格特點:

  善良、純真。 不以金錢衡量人。寄託了作者的.理想——希望整個社會,人與人之間充滿愛,而不是金錢主宰一切。(演讀相關語段)

  評判態度:可愛、可敬。

  描寫方法:心理描寫。

  (4)姐夫:

  性格特點:自私,貪財,愛虛榮,以金錢代替愛情。

  評判態度:可憤、可悲。

  描寫方法:側面描寫。

  3、環境

  (1)、自然環境

  找出去施行和回來時海面景色語句,說說環境描寫分別起什麼作用?

  ——分別烘托一家人滿懷希望的愉快和希望破滅的懊惱心境。

  (2)、社會環境

  從小說情節及人物性中能感受出,故事發生在怎樣的社會環境中?

  ——自私,冷酷、唯金是親。

  四、合作探究:

  1、小說多處成功運用對比手法,刻畫的物,表現主題,請分別列肖舉出來

  討論歸納:(投影)

  (1)我與爸媽態度: 同情——冷酷

  (2)爸媽前後態度: 盼贊——躲罵 錢?

  (3)旅行去迴心情: 愉快——沮喪

  (4)來信前後婚事: 難嫁---易嫁

  2、主題探究

  (1)教師提問啟發:從上述對比中可看出作者寫作目的是什麼呢?

  (2)討論歸納:

  ①.“金錢”說: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金錢主宰了人的心靈和生活。同樣也能使非常親近的人分道揚鎬。馬克思、恩格斯說:“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別的聯絡。”

  菲利普為什麼不肯和親弟弟相認,就是因為金錢的作用.這樣殘酷的情景,是資本主義金錢至上社會的現實概括。對這樣普遍的社會問題,小說作了真實的藝術的反映。

  ——小說主題是:透過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于勒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的描述,揭示了資本主義人與人之間是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②“同情”說:小說中約瑟夫給於勒10個小費,心中的默唸等細節描寫,可以概括出:小說透過對資本主義社會下層人物—于勒被整個社會遺棄的悲慘命運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憐憫。

  ③“虛榮”說:小說通過幾件瑣細的小事揭示菲利普夫婦的虛榮得近似滑稽的醜態,正是這種強烈的虛榮心使得菲利普夫婦連多看于勒一眼的勇氣都沒有。至此,諷刺虛榮這一主題便在作者平實樸素的敘述中顯現出來。

  ④“辛酸”說:.從菲利普夫婦立場看,他們為什麼不認親弟弟?首先是于勒佔用了菲利普應得的那份家產菲利普對弟弟還是寬容的,不然不會讓他佔用自己應得的家產,菲利普並不是那麼冷酷的人。于勒的惡行,將菲利普一家的生活拖累到貧困中而不能自拔。菲利普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艱辛,這一切都是于勒造成的。因為貧困,菲利普的女兒出嫁都成問題,這不能不讓做父母的焦急。于勒發財的訊息,成了他們擺脫窘迫生活的惟一救命稻草是他們生活的精神支柱。後來他們遇見了無奈歸來的窮困潦倒的于勒,他們怎麼辦呢?認下於勒’等於生活更加窮困,等於扼殺女兒好不容易得來的婚姻。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這篇小說的主題表現的是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五、拓展延伸

  提問:你覺得菲利普夫婦怎樣對待于勒?

  ——批評教育

  ——理解同情

  ——寬容關愛

  六、課堂小結

  學生暢談學習收穫

  提示:

  1、構思上收穫

  2、手法上收穫

  3、認識上收穫

  附:板書設計:

  (1)我與爸媽態度: 同情——冷酷

  (2)爸媽前後態度: 盼贊——躲罵

  (3)旅行去迴心情: 愉快——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