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時間》教學設計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時間》教學設計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時間》教學設計

  1.課程標準內容目標中的相關要求

  (1).能認識鐘錶。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

  (3).能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時間有關的簡單問題。

  2.學情分析

  教材84頁設計了一副媽媽叫孩子起床的情境圖,幫助學生認識鐘面和電子錶。學生每天都會經歷媽媽叫自己起床的過程,一看到這幅圖,就會聯想到早晨起床的情景。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裡,會很自然的去感受那是早上七時。教材第84頁下半部分,將鐘面和電子錶表示時間的方式對照出現,使學生認識整時。

  學習目標

  1.認識鐘面,能區分時針、分針。

  2.知道整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整時的時間。評價任務

  1.會透過鐘錶感知鐘錶的幾個特點,會說出分針、時針。

  2.透過說自己見過的不同形狀的鐘表,學生了解鐘錶與生活密切相連會認讀整時。

  資源與建議

  1. 《認識鐘錶》是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它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教材以一個孩子小明一天的學習生活場景作為學習的線索。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整時。它是本單元的重點,也為今後學習有關時分的知識奠定基礎。

  2. 本節課流程:謎語匯入 認識鐘錶 練習撥鍾 課堂總結3. 本節課重點:正確讀寫鬧鐘上的整時。

  本節課難點:正確、迅速說出鐘面上的時間。

  4.課前準備:課件、鐘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評價要點

  環節一

  激趣匯入

  1.用錄音機放鬧鐘的聲音

  教師:這是什麼聲音?

  2.出示教科書第84頁上的學生起床圖,提問:這位同學在做什麼呢?(在起床)你們早晨都在什麼時間起床?(同學們會說出不同的時間)我們要向這位同學學習,聽到鬧鐘響了就要馬上起床,不要睡懶覺。那麼你們自己會看鐘表嗎?

  1.認識鬧鐘。

  2.談談鬧鐘的作用。

  透過聽鐘錶的聲音,讓學生初步感受鐘錶

  環節二

  教學新知1.初步認識鐘面。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學具鐘錶,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麼?教師:這兩根針有什麼特點?教師:同學們觀察得很認真,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這個鐘面。教師拿著實物鐘錶,邊演示邊說:這根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鐘面上有1到12這12個數,還有12個格

  2.認識整時。

  。

  教師:你看它的分針都指向幾?都朝上指著幾?生:12整理歸納:當鐘面上的分針指向幾,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3.動手操作

  (1)生說時間,師在鐘面上撥時刻

  (2)師說時間,生在學具鐘面上撥(2時、6時、12時)

  (3)對比6時和12時,你有什麼發現?

  1.認識鐘面。

  這根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鐘面上有1到12這12個數,還有12個格

  2.認識整時

  當鐘面上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透過學習讓學生認識鐘錶,知道怎樣看錶,怎樣讀時間

  環節三

  鞏固練習1、找朋友:看桌面連線

  2、猜一猜,小明幾時在看電視,撥出一個時間

  3、過1時是幾時,教材94頁第3題

  4、同樣是10時,為什麼做的事情卻不一樣?

  做練習題

  透過練習,加強學生對鐘錶的認識

  環節四

  全課總結構建系統

  教師:今天有小鬧鐘相伴,你學到了什麼新知識呢?

  談談收穫

  課堂總結,昇華主題板書設計

  認識鐘錶

  1、鐘面上:(1)時針和分針

  (2)12個大格

  (3)12個數

  2、整時整點:7:00 8:00 2:00

  3、記錄時間的方法:(1)普通計時法:7時 8時 2時

  (2)電子計時法:7:00 8:00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