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一面》教學設計(精選9篇)

《一面》教學設計

《一面》教學設計(精選9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面》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面》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魯迅先生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貴品質。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徵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這段時間我們透過對《少年閏土》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學習,讓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尤其知道了魯迅先生是一位受萬人愛戴的人。魯迅逝世,各色各樣的人都來弔唁他,在巴金的《悼魯迅先生》中可見魯迅在人們心中是怎樣一個人。

  魯迅走了,留給人們的是悲痛,也是回憶,侄女周曄對伯父的回憶中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一位青年工人卻只與魯迅有一面之緣,在他的回憶中,魯迅又有什麼值得這位青年學習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面”。

  二、整體感知,自讀自悟

  1、學生自由默讀:

  思考: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請勾畫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或句子。按時間順序複述課文內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交流《一面》所處的時代背景。

  3、就在阿累與魯迅的這一面之交中,阿累對魯迅整體的印象是什麼?

  (課文第三段中的一句話)

  4、可見魯迅已經給阿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從文中找出對魯迅的描寫的句子,劃出來,並在旁邊作上批註,寫下你的感受。

  5、仔細品讀寫魯迅先生外貌的句子,讓我們感受到了什麼?這幾次描寫有個共同點,都是寫魯迅的“瘦”。那我們就找出寫魯迅的“瘦”的詞語或句子:“面孔黃裡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臉──瘦!”、“他的手多瘦啊!”

  6、同學們,魯迅多瘦啊,瘦的讓我們震驚,瘦的讓我們心痛,為什麼他會如此的瘦呢?請同學們結合著課文了的內容和課外蒐集的內容進行討論。

  (帶病工作,深夜寫作,憂國憂民……)

  7、魯迅的心裡裝著千千萬萬的勞苦人民,他用自己的筆批判著當時的社會,他用自己的力量救護著當時受苦落難的人們,可見,他的瘦是多麼的令人肅敬阿。他雖瘦但──

  請找出關於魯迅的“精神抖擻”的句子:“頭髮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鬍鬚像濃墨寫的隸體一”。

  他瘦的多精神啊!

  8、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你從作者對魯迅的“瘦”描寫中體會到魯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學生交流。

  9、集體朗讀描寫外貌的句子。

  三、感受魯迅對青年的關懷

  1、透過作者的文字,在這短短的一面中,魯迅先生給予作者怎樣的關懷呢?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2、這一面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那“微笑、點頭”蘊含了魯迅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

  這一面給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和勞苦大眾永遠在一起的!

  3、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者牢牢地記住了這難忘的“一面”。

  4、魯迅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雖然魯迅離我們很遙遠,但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就像阿累一樣,用“一面”時刻鞭策自己,我們也應該時刻叮囑自己要學習革命先輩的奉獻精神。

  四、拓展

  這篇課文主要抓住人物的特徵描寫外貌,並透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請同學們仿照本文的寫法,為本班同學寫一段外貌描寫,不寫名字,讓其他同學猜測。

  板書設計:

  一面

  魯迅先生──瘦──精神

  《一面》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讀通讀順課文,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輕視、徒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的意思。

  2、進一步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透過合作學習、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4、透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

  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引入

  魯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懷著“惟新興的無產者才有將來!”的堅定信念,寫下了一系列戰鬥的文章,痛斥帝國主義在中國的走狗對蘇聯無產階級的汙衊誹謗,並親自翻譯、介紹蘇聯無產階級革命文學作品。他曾說:“從俄國文學那裡,看見了被壓迫者善良的靈魂、辛酸和掙扎。”在國民黨的黑暗統治下,魯迅先生的處境十分危險,但他卻說:“危險令人緊張,緊張令人覺得自己的生命力。”他認為希望是在於將來,因此特別關心進步青年的成長。今天,我們學習阿累的《一面》裡所寫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的背景裡。

  2、提出學習目標。

  (1)把課文讀通讀順,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2)勾畫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或句子。按時間順序複述課文內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在售票員阿累眼中,與魯迅的一面之交,給魯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呢?

  (4)仔細品讀寫魯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魯迅的“瘦”的句子。為什麼他如此的面黃肌瘦?

  (4)課文收集展示。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基礎知識展示。

  1、我會讀、寫生字新詞

  “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輕視、徒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

  2、我會用“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各說一句話。

  3、我會流利朗讀課文。

  (二)學文悟情展示。

  1、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我是個賣票員,一天下雨,我去上班,還早,就躲進了內山書店。我發現了魯迅翻譯的《毀滅》,很想買,但是買了書,就沒有飯錢了。正在我猶豫時,魯迅先生推薦我買另一本《鐵流》,並讓我用一塊錢買兩本書,他翻譯的那本書算是送給我的。我非常感動。這件事一直鼓勵我克服生活道路上的種種艱辛。

  (2)從文章的重點詞句體會情感。

  生1:“他的面孔黃裡帶白,瘦得叫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髮約摸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鬍鬚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我體會到面孔的瘦、長而直豎的頭髮、“一”字鬍鬚,抖擻的精神,給作者的第一印象是很深刻的。

  生2:“我又仔細地看了他的臉——瘦!”我體會到作者擔憂魯迅的身體,敬佩他的頑強精神。

  生3:“他的手多瘦啊——”我體會到作者為魯迅憔悴的身體感到心痛。

  生4:“‘你要買這本書?’他看了我一眼。那種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親的撫摩——嚴肅和慈祥交織著的撫摩似的。”我體會到魯迅在作者眼裡,既正直嚴肅,令人尊敬,又是充滿關愛、無比親切的。這種感情就如同一位父親對待自己的孩子。

  生5:正是他,憎惡黑暗有如憎惡魔鬼,把一生的時光完全交給了我們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頑強的戰士!……我們這位戰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給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毀壞了。我體會到作者被魯迅這種一心為民族大眾,革命不息的戰鬥氣勢和忘我精神所折服。

  生6:“我的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來。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書塞進帆布袋,背起來便走出書店的門。”我體會到作者為魯迅身體擔憂、心痛。

  (三)創作性展示。

  1、同桌聲情並茂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交流《一面》所處的時代背景。

  三、激發知識衝突。

  (此環節有時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為一體)

  課文用“一面”做題目好不好,好在哪兒?

  四、知識拓展延伸。

  1、蒐集魯迅關心青年成長的故事。

  2、練筆:從不同角度描寫一個人物的外貌,以體現他(她)的特點,突出人物性格

  《一面》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二、教學難點

  學習魯迅關心勞動人民、關心進步青年的思想。

  三、教學過程

  【預習檢查】

  1.學生簡介寫作背景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逝世,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沉痛的悼念。作者與魯迅只見過一面,但魯迅的音容笑貌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魯迅逝世之際,作者以滿懷深情的語言,記下了四年前的這件往事。

  2.檢查生字詞

  地窖(jiào)赫(hè)嵌(qiàn)著窘(jiǎng)相

  頹(tuí)唐燻(xūn)黑憎(zēng)惡(wù)

  虐(nǖè)待揩(kāi)油撫(fǔ)摩抖擻(sǒu)

  嗤(chī)啦腦勺(sháo)踱(duó)恣(zì)情

  【目標展示】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2.理解魯迅關心勞動人民、關心進步青年的思想。

  【新知研習】

  (一)整體感知

  學生自己獨立分層分段,小組討論解決,然後自由發表意見,教師不必統一答案,只要有理就行,這有利於學生開放思維。

  第一部分(1-38)描述作者同魯迅先生的一次短暫而激動人心的會面,以敘事為主。

  第一部分又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1——2)交代會面時間、地點,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層(3-17)記敘內山老闆的熱情接待和作者買書缺錢的困難。

  第三層(18-38)描述作者同魯迅先生的難忘的一次會面。

  第二部分(39-43)寫“一面”對作者的鼓舞和影響,以及事隔四年以後

  作者對魯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議論為主。

  (二)進一步梳理課文脈絡

  1.在文中標出表示時間的語句,(學習本文按時間順序來記敘的寫法)。

  2.畫出本文表示地點的語句。

  3.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歸納總結】

  全文以敘為主,以議為輔,敘議結合,相輔相成,較好地向讀者展示了魯迅的品格和風貌。表現魯迅關心勞動人民、關心進步青年的思想。

  【鞏固拓展】

  背誦“這事到現在已經隔了四年”至文末。

  【預習指導】

  思考:如何從不同角度描寫一個人物的外貌,以體現他(她)的特點,突出人物性格。

  四、板書設計

  一面

  一(1-38)同魯迅先生的一面之緣,以敘事為主。

  1(1-2)交代會面時間、地點,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

  2(3-17)記敘內山老闆的熱情接待和作者買書缺錢的困難。

  3(18-38)描述作者同魯迅先生的難忘的一次會面。

  二.(39-43)寫“一面”對作者的鼓舞和影響,以及事隔四年以後作者對魯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議論為主。

  五、教學反思

  xxx

  《一面》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課題:

  一面(阿累)

  教學目的:

  1、瞭解魯迅先生的為人。

  2、學習按時間順須記敘見面經過,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

  3、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積累詞語。

  學習重點:

  目標2、3

  教學方法:

  研讀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時數:

  兩課時

  一、閱讀序幕

  同學們知道魯迅是位大文豪,寫過許多文章,又很高的成就,可不一定知道魯迅的為人。其實,魯迅先生還是一位愛憎分明、熱愛勞動人民、關心進步青年的民主戰士。他在《自嘲》詩中寫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正是這種精神的真實寫照。今天我們學習《一面》,相信大家經過這“一面”之後,一定會對魯迅先生有更深刻的認識。(板書課題、作者)

  二、閱讀主場

  (一)瀏覽課文,按記敘要素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作口頭敘述:

  時間——

  “1932年秋天”~“一天下午~還要等半個小時的樣子”~“這事到現在已經隔了四年”~“1936年10月”

  地點——

  “上海”、“虹口公園”、“內山書店”、“店裡”、“店後面長臺子旁邊”、“南面”、“北面”、“裡面”、“書店的門”

  起因——

  “接班還要等半個鐘頭”,“到內山書店躲雨”,“歇歇”。

  經過——“翻看書籍”,“內山老闆殷勤接待”,“賣書缺

  結果——“受到巨大鼓舞和影響”。

  (文章回憶的四十年前的往事:作者去內山書店避雨,和魯迅先生不期而遇,短短的'“一面”,魯迅先生的外貌和言行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見,這是一篇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人物回憶錄”)

  (二)閱讀討論

  描寫方法魯迅先生的外貌特徵性格特徵

  中景

  (1)瘦瘦的,五十上下,穿牙黃長裳,咬著菸嘴堅強不屈

  盡心盡力

  忘我工作

  近景

  (2)面孔黃白,瘦,長髮直豎,鬍鬚濃黑

  (4)黃白的臉,瘦,直豎長髮,牙黃羽紗長裳,“一”字似的鬍鬚,捏著黃色菸嘴

  特寫(

  3)竹枝手指

  (5)臉——瘦

  (6)手多瘦

  畫出文中描寫魯迅先生外貌的語句,分析其特點,先在小組討論,再推舉一個同學在班上交流。

  (三)文中的外貌描寫,使我們獲得了關於魯迅先生“瘦但又精神”的深刻印象。作者對魯迅先生的刻畫,還大量採用了語言描寫的方法。選讀文中的語言描寫,看看我們還能獲得關於魯迅先生怎樣的印象。(學生選讀,在小組交流,並推薦代表發言)

  (熱情溫暖、誠懇慈愛)

  (四)研究題目《一面》設定的好處

  “一面”時間雖然短暫,但魯迅先生卻不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給了“我”巨大的鼓舞和力量。(讓學生找出顯示給“我”巨大鼓舞和力量的段落,並抽取關鍵的詞語加以體會。)

  (五)學生舉例,交流自己在閱讀中體會到的作者在用遣詞造句方面所顯示的的感情色彩。

  (提示:作者是懷著無限的深情緬懷魯迅先生的,因而,遣詞造句感情極其濃烈,字裡行間流露著真情。)

  三、閱讀尾聲

  (一)課堂練習:

  1、分析下列句中加點詞的作用或含義

  ⑴看一下那書脊,赫然印著“魯迅譯”三個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證似的,立刻從書架上抽下一本。(分析作用)

  ⑵這一來不會錯了,正是他!站在前進行列最前面的我們朋友,父親和師傅!憎惡黑暗猶如憎惡魔鬼,把一生的時光完全交給了我們,越老越頑強的戰士!(分析含義)

  2、背誦“這是到現在已經隔了四年”至文末。

  (二)課外合作作業

  給爸爸媽媽講述你對魯迅先生的新的印象,並以《夢中與魯迅先生交談》為題寫一讀篇短文。(要求短文中的魯迅先生的特點與課文中的相吻合)

  《一面》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輕視、徒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

  2、進一步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

  1、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2、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查詢有關作者阿累,《毀滅》《鐵流》及魯迅的資料,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導語:

  同學們,你們有過一面之交的朋友嗎?他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麼?(可以用詞語,也可以用幾句話概括)。售票員阿累和魯迅也是一面之交,但這一面卻讓阿累終生難忘,原因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阿累的《一面》。去解開這個謎。

  板書課題:一面

  齊讀課題。

  2、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

  同學們,對於這篇文章的作者阿累,你們瞭解嗎?把你知道的課前蒐集的資料與同學們交流一下,好嗎?

  (生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

  3、同學們講得真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與阿累有過一面之交的魯迅吧。對於魯迅,我們以前曾學過有關他的文章,你還記得嗎?你知道他的為人嗎?

  (生介紹魯迅並談自己的看法。)

  師說:(出示魯迅的幻燈片)同學們大多知道他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而對他的為人或許並不瞭解。其實。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熱愛勞動人民,關心進步青年的民主戰士。他在《〈自嘲〉》詩中寫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正是魯迅精神的真實寫照。今天要學習《一面》,相信大家經過“一面”之後,一定會對魯迅其人有更深的瞭解。

  二、自讀自悟

  1、自由地朗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詞,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再默讀課文,畫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或句子,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三、討論交流

  1、師、你讀了課文,魯迅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出示幻燈。)

  2、勾畫出描寫魯迅瘦的句子。共幾次寫到他的“瘦”?

  3、仔細品讀寫魯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魯迅的“瘦”。

  4、魯迅先生怎麼會這麼瘦呢?想像一下,魯迅先生平時是怎麼工作和生活的,請同學們用一段話描述。

  5、除了“瘦”,魯迅先生還帶給你什麼印象?

  6、師、是的,魯迅瘦而且有精神。你能透過朗讀展現“我”所見到的魯迅嗎?

  7、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8、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9、師、同學們,魯迅先生那“黃裡帶白的臉”,“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擔心的身體”,這不正反映了他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革命事業嗎?讓我們再次透過朗讀走近敬愛的魯迅先生吧。

  四、仔細品讀魯迅對青年的關懷

  1、師:透過作者的文字,在這短短的一面中,我們從魯迅的外貌描寫中知道了他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革命事業,那麼從他的言行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什麼呢?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3 ~29)段,想一想,魯迅先生給予了作者怎樣的關懷呢?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生讀書,交流。)

  2、師:“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是對老苦大眾的深切關懷;誠懇地推薦別人的書,先生是那麼謙遜;那微笑點頭,蘊涵了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任和希望啊!那麼,這一面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3、師:是啊!“一面”給人的力量又是無窮的,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來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是和勞苦大眾永遠站在一起的。

  1936年,偉大的魯迅先生與世長辭了,這給全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悲痛。如果你是魯迅先生的親朋好友,學生,或者就是一位魯迅先生的仰慕者,這時,讓你寫一篇文章來悼念先生,你會怎麼寫?

  (學生說,寫。)

  五、昇華感情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在魯迅先生逝世13週年的時候,詩人藏克家曾經寫了一首十分著名的紀念魯迅的詩,你們還記得嗎?讓我們一起懷著對魯迅先生無比崇敬和懷念的心情一起朗讀這首詩吧。

  (生齊朗誦詩。)

  六、課後作業

  1、蒐集魯迅先生關心青年成長的故事。

  2、請同學們仿照本文的寫法,為本班同學或老師畫像。

  《一面》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的:

  1、正確讀記“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輕視、徒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2、繼續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邊學習邊運用,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正確領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魯迅對青年的關心和愛護,感受青年作者對魯迅革命忘我、關愛忘我崇高精神的敬仰和愛戴。

  教學重點

  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在實際中加以運用。

  課前積累:

  他是對階級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的一個人,他從不會因為對方的身份貧窮而不管不問,只要有人求到他時,他總會盡心地幫助。

  教學過程:

  一、課前積累

  今天課前積累一段話,出示:

  他是對階級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的一個人,他從不會因為對方的身份貧窮而不管不問,只要有人求到他時,他總會盡心地幫助。

  1、這段話寫誰?這段話你讀明白了什麼?

  2、怎樣能快速背下來?

  3、透過這段話,我們彷彿看到了魯迅的精神和品質。對於一個去世的人沒能親眼看到他,很遺憾,我們可以透過文章去了解他。這個單元我們透過魯迅的侄女認識了一位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魯迅先生,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課文《一面》,在阿累筆下的魯迅又是什麼樣?

  二、自讀自悟

  1、閱讀連線語,明確閱讀要求。

  ①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②在作者眼裡魯迅是個什麼樣的人?

  ③你對魯迅有什麼新的認識?

  ④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2、以小組為單位自學。3號先彙報。

  三、彙報交流

  重點圍繞魯迅的肖像研讀:

  ①我向裡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

  他的面孔黃裡帶白,瘦得叫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髮約摸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鬍鬚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面孔的瘦、長而直豎的頭髮、“一”字鬍鬚,抖擻的精神,給作者的第一印象竟是那麼深刻。)

  ②黃裡帶白的臉,瘦得叫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髮;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鬍鬚;左手裡捏著一枝黃色菸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燻黑了——(作者驚異自己竟然得到了魯迅的幫助,魯迅工作的廢寢忘食。)

  ③我又仔細地看了他的臉——瘦!(作者擔憂魯迅的身體,敬佩他的頑強精神。)

  ④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遞給我,小袖管緊包在腕子上。

  他的手多瘦啊——(作者為魯迅憔悴的身體感到心痛。)板書:瘦讓人痛心讓人敬仰精神抖擻

  1、從大家的朗讀中,不僅可以感受到魯迅為民族大眾日夜操勞、忘我革命的精神,還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作者,這位青年工人對魯迅的敬仰和愛戴。

  2、有兩處內容有些雷同,能否刪去一處?板書:從遠到近整體到區域性

  3、作者透過六處外貌描寫,把魯迅瘦而精神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那麼魯迅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課文又向我們揭示了魯迅的什麼品質呢?哪個組能說說?(對年輕人的關心)

  4、出示課文末尾一段:

  在這四年裡,我歷經艱苦,受盡非人的虐待,我咬緊了牙,哼都不哼一聲。我總是昂著頭,我對自己說:“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引導齊讀。

  (1)想一想,在黑暗的舊社會,一個最平凡最底層的工人可能會遭受到怎樣非人的虐待?根據反饋,引導筆練:

  是的,當我被老闆無辜責罵時,當我因失業餓得三天沒吃上一頓飯時,當我病得全身無力,一個人躺在床上時,我好像又見到了魯迅“一面”,拿起筆,選擇一句,補充寫完整。(出示以下三句練習,學生筆頭練習,再朗讀交流。)

  ①當我被老闆無辜責罵時,我的眼前就會出現魯迅的嚴肅而慈祥的面容:我對自己說:“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

  ②當我因失業餓得三天沒吃上一頓飯時,我的耳邊就會響起魯迅親切的話語:我對自己說:“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

  ③當我病得全身無力,一個人躺在床上時,我對自己說:“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

  (2)“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可見,魯迅時時刻刻影響和鼓勵著作者克服困難,

  度過艱難萬苦。你知道為什麼僅僅是“一面”,卻給這位青年工人帶去了那麼大的精神力量?(大致圍繞魯迅不怕反動惡勢力,全心為民族解放而不懈戰鬥;不顧及自己的病體,關心人民大眾的疾苦。)

  4、為什麼用“一面”為題?

  四、小結

  “一面”,有“一面之緣”,“一面之交”之意,平淡、短暫。與魯迅先生帶給“我”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長遠的影響形成強烈對比,一面勝似多面,凸顯一面的不平凡。

  五、讀寫結合

  全文的最大成功之處,是透過贈書過程中對魯迅的肖像、語言和行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了魯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現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板書:抓特徵表性格有視角

  請同學們仿照本文的寫法,為本班同學或老師畫像。

  六、出示“只要有著這燈,天黑的時候,也便有了行人。”齊讀。

  同學們,這盞在黑暗裡永不熄滅的燈,就是魯迅。相信,同學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能夠讀懂魯迅的作品,那時,我們就可以走進他的心靈世界,去傾聽他對黑暗的痛斥,去感受他對民眾的摯愛。

  《一面》教學設計 篇7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進行刻畫人物的方法,

  2.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透過人物速寫,掌握觀察、描寫人物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學習魯迅先生熱愛勞動人民、關心培養青年、“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和與黑暗勢力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革命意志。

  2.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學習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借小事表現人物精神大世界的寫法。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山水彼此相依,日月尚可同輝。茫茫塵世,我們總會和他人不期而遇。短短的一面,有時如雲煙倏忽即逝,有時卻銘記終身,而阿累記憶中和魯迅先生的一次邂逅,就讓他終身難忘。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阿累的《一面》,看作者從一面中受到了什麼影響。(板書課題)

  溫故知新

  回憶作者和魯迅一面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研讀課文 深刻理解

  探究(一):

  一篇好的文章重在朗讀,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速讀課文,讀後請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找出文章對魯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寫進行分析。

  2.文章除了三次整體寫“瘦”,還有三次分寫,請找出來,並分析其作用。

  探究(二)

  1.文中的兩處景物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有什麼作用?

  2.作品中還出現了兩個人物,對描寫魯迅有什麼作用?

  3.文中對魯迅的稱呼有多種,分別有什麼意義?

  探究(三)

  精讀最後五段,探究和魯迅的一面對“我”的影響。

  1.“在這四年裡,我歷盡艱苦,受盡非人的虐待,我咬緊了牙,哼都不哼一聲。就是在我被人隨意辱罵、踢打------的時候,我總是昂著頭。”一系列動詞,表現了什麼?

  2. 為什麼“我們不願恣情地悲痛,這還不是我們恣情悲痛的時候”?

  3.“前面是一條路,先生沒有走完就倒下了,我們只有踏著他的血的足印,繼續前進。”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探究(四)

  作者和魯迅先生只見了一面,就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哪位同學就課文談談“小”和“大”各指什麼?其中的“大”主要是藉助何種表達方式來體現的?(以敘為主,以議為輔,畫龍點睛,使小中之大更分明)

  美讀課文 昇華情感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悉心體會作者對魯迅先生信賴、崇拜、愛戴、讚美的情感和繼承先生遺願勇敢前行的決心。

  小練筆:

  請同學們運用外貌描寫給自己來個自畫像,要抓住自己的特徵。(50—80字)

  課堂總結:

  一件事、一個人、一種精神、一種手法。平凡中往往孕育著偉大,看似偶然的一面卻有如此經久的魅力,讓我們從阿累的《一面》中汲取魯迅先生給我們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關心他人,快樂自己吧!

  佈置作業:

  運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寫一篇日記,透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來表現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思考。

  教學反思:

  成功點:

  1、較深刻透徹的理解了教材。在教學內容的提煉上,抓住了兩點,一是主題的挖掘,二是語言的賞析,突出了重點、難點。

  2、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圍繞學生展開。充分調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先聽配樂朗誦,再談自己的感受,接著邊讀邊說對文章精彩句子的理解,最後圍繞主題,展開仿寫歌詞訓練。

  3、恰當運用了多媒體教學,給了學生形象感受,激發了學生熱情。

  不足處:

  1、課時目標的表述不夠明確,有點模糊。

  2、對學生情況沒有充分了解,如在語言賞析上對學生就期望過大,估計過高。

  《一面》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質。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徵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魯迅先生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質。

  2、揣摩抓住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閱讀有關阿累、《毀滅》、《鐵流》及魯迅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回顧,匯入新課

  透過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我們對魯迅有了一定的瞭解。魯迅一生中做了許多令人難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堅定的鬥爭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筆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年輕的汽車公司售票員阿累,因為魯迅與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在他的眼中,魯迅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今天我們將一起走近阿累眼中的魯迅。

  板書課題:

  一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勾畫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和句子,按時間順序複述課文內容,弄清事情起因、經過和結果。

  同桌交流以後老師再指名提問。

  (只要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即可,老師指導學生把語言說完整、正確。)

  三、深入探究,體會重點語句

  1、在阿累眼中,魯迅是什麼樣子?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描寫魯迅外貌的語句,仔細朗讀。

  (文中有六次對魯迅先生的外貌描寫。)

  2、與魯迅的一面之交,留給作者的印象是什麼呢?這六處的外貌描寫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3、為什麼他如此瘦?

  4、透過細讀這些外貌描寫,你體會到魯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了嗎?

  以上問題小組進行深入討論以後,再全班交流。讓學生體會到魯迅先生的性格剛毅堅強,他用筆當槍,與反動派、黑暗社會進行著不屈的鬥爭。

  5、熟讀描寫魯迅外貌的句子,寫下自己的感受。

  四、仔細品讀,體會魯迅先生對青年的關懷

  1、在這短短的一面中,魯迅先生給予了作者怎樣的關懷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2、從哪裡能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情?

  3、這一面對作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結合課文談談自己的感受。

  (小組討論、交流,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回答問題。老師引導學生談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並積極鼓勵,讓學生敢於大膽發言。)

  歸納:

  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魯迅先生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魯迅先生誠懇地推薦別人的書,蘊含了魯迅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

  正是與魯迅先生見的這一面,給了作者極大的鼓舞,是作者獲得了生命的支柱──魯迅是同我們一起的!這是作者在種種艱苦和險惡面前堅強不屈的力量源泉,是這“一面”給了作者巨大力量,是這“一面”鞭策作者不斷進步。

  五、總結全文,昇華感情

  1、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者牢牢地記住了這難忘的一面。

  2、本文最大的成功之處是透過贈書過程中對魯迅的肖像、語言和行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了魯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現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請同學們仿照本文的寫法,對你熟悉的一個人進行外貌描寫。

  3、探討:

  題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為與魯迅一面之緣,你還有其它不同的理解嗎?

  (還可以理解為魯迅先生偉大人格的一個側面,即“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

  《一面》教學設計 篇9

  一、教材分析與設想

  江蘇教育出版社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是人物風采,今天我要引領同學們走近普通工人敬仰的文學大師魯迅。

  《一面》是篇回憶錄,他記敘了作者阿累與偉大的作家魯迅在內山書店不期而遇,短暫而激動人心的一次會面的過程。課文在記敘“一面”的過程中,突出魯迅先生的外貌描寫,抓住最能突出魯迅先生精神品質的肖像特點——“瘦”進行著力刻畫和反覆渲染,充分表現魯迅先生為人民為革命事業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因此,教學《一面》時,我抓住文中所蘊含的數字玄機,著重引導學生體會三寫魯迅肖像在反映人物精神品質上的作用;要採用對話、朗讀形式讓學生進行情感體驗,並在個性化的閱讀交流中引發學生的人文思考:從文中哪些句子可以領悟到“五個稱呼”的含義?從而進一步熟悉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人格,加強對“一面”的力量的理解,學習魯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此外,補充有關背景介紹,以便更好理解課文。

  二、教學目標的設定: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瞭解人物風采,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和品格;感受課文中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體會人物形象;學習觀察人物的特點,突出人物個性。

  根據單元教學重點結合本文特點制定以下下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

  2、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徵寫人的方法,並能從外貌描寫裡瞭解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3、體會文中飽含感情的語句,提高語言的表述能力。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教法:對這篇回憶錄的教學,我將以啟發教學為主,設定情景輔助教學。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覺學習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同時將採用多媒體電教手段輔助教學。

  學法 :學習課本,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採用了速讀、複述、反覆朗讀,列表討論分角色朗讀的學法,培養學生的理解感悟,表達分析能力,和在學習中的合作意識。

  四、教學程序

  教學程式將這樣展開:

  ( 一)整體感知、

  1、螢幕顯示數字1——6(設疑)

  2、匯入(顯示的數字,同學們會感到希奇,數字和文字學習會產生怎樣的關係,用此疑問引出本文《一面》)

  3、請同學們速讀課文,肯定可以從文章中找到這些數字的有趣答案。

  (顯示閱讀要求

  1、透過工具書自行解決生字詞;

  2、簡要複述“我”與魯迅先生見面的經過。

  3、找出2——6數字所表示的內容。)

  4、完成閱讀要求。

  (顯示:

  a、給下面字注音:踱、窖、捻、抖擻、頹唐。藉此監測學生掃清文學障礙情況。)

  b、假如你是本課作者阿累,電視臺要做一期節目紀念魯迅先生,面對記者的採訪,你將如何再現與魯迅見面的經過。

  c、透過學生對與魯迅見面經過的複述,相信大家已經找到了破解數字密碼的鑰匙,請同學們交流討論自己的發現。(顯示“2”兩本書;“3”次外貌描寫;“4”“事隔四年”;“5”個稱呼;“6”次寫魯迅先生的瘦;透過學生討論,回答了學生們感到希奇的問題。)

  d、結合“2”與“4”的數字含義,簡介時代背景,作者資料,以便學生理解課文。

  (顯示背景,作者資料)透過這個環節就完成教學目標1,下面進入完成目標2的環節:

  ( 二)精讀賞析、引導分析三次外貌描寫的異同及作用。

  1.問:.假如你是攝影師來到內山書店你會抓拍到魯迅先生哪個角度的鏡頭?下面請同學們看作者用文字捕捉到的魯迅先生的畫面。

  這需要學生用橫線劃出三次外貌描寫的句子齊讀,反覆朗讀。

  2.思考討論:三次外貌描寫的角度有不同?分別抓住什麼特徵來寫?表現了人物怎樣的精神品質?(學生討論,列表比較)

  透過這個問題的討論、交流、合作,即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培養了合作精神,並汲取從不同角度觀察描寫人物外貌的寫法。

  3.作者反覆寫魯迅先生的外貌時抓住了什麼特徵?用一個字來表達“瘦”。

  作者反覆寫魯迅先生“瘦”的作用是什麼?(從文中相關句子理解)

  討論明確:為了充分說明“我們這位戰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給沒有休息的嚴酷工作毀壞了”,這就突出表現了魯迅先生為中國人民和中國革命事業鞠躬盡瘁的偉大戰鬥精神。這個問題的設定,既領略了人物的精神品質,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理解。)

  (三)、朗讀評價20到38段內容,體會5個稱呼的含義。

  1.朗讀36段,想一想你看到同志、朋友、父親、師傅、戰士的不同稱呼,有怎樣的感覺?

  2.問:這短暫的一面,為什麼作者對魯迅有這樣豐富的感受?自由讀20—38段找出段中最讓你感動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評評。(教師適時引導,進行評價性朗讀)

  3.再讀36段,注入你的理解和感情。

  4.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對一面情景再次回放。(提醒學生留意二人對話,想象和揣摩人的語氣、語調、動作、神態)

  (四)、誦讀第二部分,理解“一面”對我產生的影響。

  1.點撥:這位廉價賣書甚至親自送書給阿累的正是魯迅先生!這短暫而珍貴的“一面”,給了阿累怎樣深遠的影響呢?自由讀39—43段。

  2.齊讀,背誦第二部分。

  (五)、學生說學習感受

  啊,魯迅先生永遠和我們在一起!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此時您想說什麼呢?

  (六)、小結:

  魯迅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劃亮了充塞天地之間的黑暗和寂靜。他走了,留下鋒芒畢露的匕首和投槍;他走了,留下的是鐵骨錚錚的思想和精神!是的,我們無法忘記魯迅!願每個同學都做一個像阿累一樣有志氣的青年,繼續走好先輩們用生命為我們鋪平的路……

  教學創意:

  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能激起學生對本文的愛好,更好的整體感悟全文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同時,對三處外貌描寫作具體的引導分析。從而讓學生學習到本文從不同角度觀察描寫人物外貌的寫法,是人物形象得到形神兼備的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