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你驕傲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個小故事,“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儘管當時沒敢承認,但內疚的心理和責任感伴隨了“我”一個星期。當“我”用自己攢了三個星期的送報紙的錢賠給老奶奶並附上道歉信時,在慈愛又善於教育後輩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錢,是孩子純真的情、悔過的心,是值得為孩子驕傲的美好品德——誠信。孩子的誠信讓人感動,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懷也值得我們稱讚。
學情分析: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犯錯,犯錯之後若能正確對待並誠懇地改正自己的錯誤,我們就應該為他們感到高興和驕傲。課文就是寓優秀的思想品質於生動的故事中,讓學生能夠在讀中發現主人公的優秀品質,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會認9個生字“滑、玻、璃、碎、攢、封、歉、箱、頓”,會寫12個字“報、玻璃、拾、破碎、滑、繼續、封、驕傲”。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情變化。
3、透過理解感悟,領會故事中蘊涵的道理。
4、能聯絡實際生活,說說生活中類似的事,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5、學會寬容,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用於指導自己的實踐。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讓學生感受文中“我”內心擔心、懊悔的情緒,從主人公身上感受到這種勇於承擔責任的品質。
2、讓學生體會文中“老奶奶”回贈的那句“我為你驕傲”,領悟到對人寬容的品質。
3、從說說平時生活中類似的事出發,在實際中能樹立“寬容、勇於承擔責任”這樣優秀的品質,並能用於指導自己的實踐。
4、透過“讀中悟”,“悟中讀”,讓學生體會自主學習的樂趣和成就。
教學重點:
1、認識“滑、玻”等9個生字,會寫“報、玻”等12個字。
2、體會故事所要告訴大家的一個道理: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勇於改正。
教學難點:
透過本文的學習學會承擔責任,學會寬容別人。
教學策略: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研討法,主動探究學習法;
情境形式:小組討論、遊戲識字;
課程資源:網路資源、課本、圖片、卡片、學生;
教學準備:
1、教師:多媒體;
2、學生:製作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揭題
1、談話:你知道“驕傲”是什麼意思嗎?(學生可聯絡實際說一說)
2、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和“驕傲”有關。[出示插圖],圖中老奶奶對小男孩說——“我為你驕傲”(生齊讀,師板書:22我為你驕傲)
3、寫一寫“驕傲”兩個字。[出示田字格中“驕傲”]觀察這兩個字,說說怎樣寫好這兩個字?(師範寫“傲”,生書寫“驕傲”)
4.你們字寫得真好,老師也為你們驕傲。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預設學生提問:課題中“我”是誰?“你”又是誰?“我”為什麼會為“你”驕傲?課文中的“我”做了什麼事?這裡的“驕傲”是什麼意思?……)
[二年級小朋友雖然認識“驕傲”這個詞,但常用到的“驕傲”多用來指自以為了不起。課題“我為你驕傲”,是文中老奶奶寫給小男孩的一句話,在這句話中“驕傲”的意思是指高興、自豪。用“驕傲”說話能讓小朋友們正確理解區分“驕傲”的兩種不同意思,為理解課文作好鋪墊。]
(二)學生自讀,初步感知
大家提的這些問題只要我們認真讀讀課文就知道了。想讀課文嗎?請你開啟課本100頁,聽清老師要求:自由地、小聲地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新詞,藉助拼音認識它們:(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不盲目,動嘴、動腦、動手,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參與到學習當中來,注意力必然高度集中。]
(三)創設情景,學習新詞
1、剛才大家讀課文真認真,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大家讀課文的時候畫出了生字新詞嗎?同桌互相讀一讀吧,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
2、“聽音找字”:(學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老師說字音,學生在生字卡片中找出相應的字舉起來唸一遍。
3、“飛鴿送信”:遊戲——[課件出示帶信的鴿子]信封上分別寫著9個生字(不帶拼音),會讀一個,就送出一封信。
4、瞧!信鴿們把信都送到了老師的(教師拿出八個與課件相同的信封狀的詞卡)現在這些信要坐上火車送走了,火車火車往那開?(開火車讀詞語)謝謝你們安全地把字寶寶送回家!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如果在課堂上仍靠單純的講解、示範、練習,肯定會使學生學習起來感到枯燥無味。因此,在識字教學活動中,應創設多種情景,開展多種活動,為學生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聽音找字”“飛鴿送信”這兩個識字情景遊戲的設計,極大的激起了學生識字的興趣,也大大的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四)激發興趣,熟讀課文
1、信封把詞語寶寶們送回了課文中,你能把課文讀通順嗎?四人小組讀一讀吧。先說說你們小組準備怎麼讀?(各小組說說讀課文方法)注意:讀時別忘了思考前面提出的問題喲!
2、讀後交流。(“我”在課文中是指老奶奶,“你”在課文中是指小男孩,……)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讓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把課文讀通讀順,並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五)入情入境,朗讀感悟
1、課文中老奶奶和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課件
演示:晴朗的天氣裡,幾個小朋友扔石子,砸碎房子的玻璃]師:你看到了什麼?
2、師: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了你看到的內容?(第一、二自然段)誰願來讀一讀?(讀後學生互評:是否加字漏字,是否通順。)
3、全班齊讀
4、誰來看著圖用自己的話向大家介紹事情是怎麼發生的。(我和幾個小夥伴扔石子玩,不小心打破了老奶奶家窗戶的玻璃。)
[圖文結合,將學生帶人故事情景中,以圖來幫助學生了解事情的發生:幫助學生理解複述課文。]
5、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候?天氣怎樣?“風和日麗”是什麼情景?(理解並讀詞:風和日麗)你能換一個詞語來說說嗎?(如“陽光明媚”、“春光燦爛”等)
[低年級學生要注重詞語的積累,語文課堂更要抓住點滴機會讓學生在情景中積累詞語。]
4、在這兩段課文中,哪些句子你最喜歡?
(學生自然找到兩個比喻句:“我們看著石頭像子彈一樣射出,又像流星一樣從天而降,覺得很開心,很有趣。”“我聽到玻璃破碎的聲音,就像兔子一樣飛快地逃走了。”)
5、[課件出示以上兩個比喻句]指名讀。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能體會到“開心”、“害怕”的感覺)你能把“開心”、“害怕”的這種感受讀出來嗎?重點練讀(學生自由朗讀後採用教師領讀、指名讀、賽讀、齊讀等形式,感受人物的內心情感。)
6、師:“我”害怕什麼呢?以後“我”見到老奶奶又有什麼感受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讀後交流,可從中體會到“不自在”的感覺。)
7、“我”的內心由“開心”到“害怕”到“不自在”,你能透過朗讀把這種變化讀出來嗎?(分段讀、男女讀、)
8、事情最後的結果是怎樣的呢?請大家看圖。
(1)你看到了什麼?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你看到的內容?(第六段)誰來讀一讀?(指名讀、小組讀)
師:餅乾袋裡還有什麼?(指名讀、說)
(2)從“我為你驕傲”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什麼?(高興、自豪)
9、“我”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老奶奶為什麼還為他高興、自豪呢?想知道原因嗎?到課文中找一找吧。找到後同桌交流一下,讀一讀。
(1)學生自讀交流。
(2)誰來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指名學生讀、齊讀課文第4.5自然段,教師相機指導)
(3)想象:如果你是小男孩,你會在便條上寫些什麼呢?(引導更多學生髮揮想象,以各種態度的道歉幫助理解“真誠”的含義。)
(4)“我”真誠地向老奶奶道歉後,心裡又有什麼感受?(引導體會“——一陣輕鬆”)
(5)比較句子:我心裡感到一陣輕鬆。我心裡頓時感到一陣輕鬆。[課件出示]
從“頓時”這一詞中,你體會到什麼?(心情一下子就輕鬆了)我們來讀一讀第5自然段吧。
[這個環節的教學設計透過抓住重點句子、朗讀、默讀等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開心一害怕一不自在一輕鬆。將事情的發生與結果進行對比,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的願望和興趣,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合作交流、放飛想象:實觀了“人心”與“文心”的融通。]
(六)延伸拓展,領悟真情
1、讀到這,你想對小男孩說些什麼?(學生自由說。學生可有多種體會,如:知錯就改、誠實、勇於認錯、不玩不恰當遊戲……)
2、大家說得真棒!讓我再次端起課本,齊讀課文最後一句話吧。
3、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是很多的,今後你會怎麼做?
[培養學生明辨是非、判斷正誤的能力,對張揚學生健康的個性,培育健全的人格、創新的品質,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七)書寫指導,積累詞語
1、尋找規律,指導書寫。[課件出示“玻璃”、“破碎”、“繼續”]觀察,發現了什麼?
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如“玻璃”一詞,可以重點指導王字旁和“璃”字。王字旁的最後一筆橫變提,“璃”字右半邊部件多,筆畫繁,應提示部件要寫緊湊,並加強範寫指導。“破碎”一詞,可以重點指導石字旁,還應強調“卒”字的書寫:最後一豎是與橫一起托住兩個“人”,不要伸進兩個“人”中間。“繼續”一詞可以把重點放在絞絲旁的複習鞏固上。要提示“繼”的豎折的起筆要低於絞絲旁,“米”的最後一筆捺變點;“續”的第六筆不要寫成禿寶蓋。
2、積累課文中喜歡的詞語。[課件出示]讀詞語“夥伴、報紙、信封、便條、事情、害怕、輕鬆、微笑”,完成語文書上“讀讀抄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