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半截蠟燭》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半截蠟燭》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半截蠟燭》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一、談話匯入

  1、昨天我們讀了課文,知道《半截蠟燭》是發生在二次大戰期間,當時的法西斯用非常殘暴屠殺……

  2、看錄影

  (1)法西斯、和法西斯鬥爭

  (2)教師點評

  (一種情境的渲染)

  二、新授

  1、就是這樣的誓言,伯諾德夫人一家也是為了這一目標而去和敵人進行鬥爭,知道他們怎麼做的?

  (1)學生說

  (2)千方百計地和敵人周旋

  2、在這場鬥爭中,留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1)學生說:伯諾德夫人和機智

  (2)學生說:傑克……傑奎琳……

  (3)當時戴高樂將軍要頒發一枚勳章給他們,你們覺得應該給誰呢?

  (4)學生不一

  3、請大家自讀課文,說說看勳章頒發給你支援的那個人究竟有什麼理由呢?把你認為能夠體現他的詞句劃下來。

  (1)學生讀

  (2)找到的同學可以和你的同座好好交流,好好說說你們的想法

  4、你想把這枚勳章頒發給誰呢?

  (1)學生:頒發給伯諾德夫人,因為是她起頭保護秘密的,我是從這裡看出來的,……從這裡看出伯諾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機智……

  老師不斷地追問:這樣的辦法好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這樣做敵人就不懷疑呢?

  我們來看看,這麼好的辦法是在情況下想到的呢?

  學生說: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在非常危急的情況下,)

  這麼危急的情況,這麼嚴重的情況,這麼同學有沒有讀出來,請一位學生來讀讀。(自讀――指名讀――齊讀)

  看看這麼危險的情況下,伯諾德夫人的表現是什麼樣的?再讀讀相關的文字,你有沒有新的收穫。

  學生讀

  學生說:輕鬆自然、不露馬腳

  請你好好地讀讀(指名讀、教師範讀)

  還從哪裡看出來?(齊讀――指名讀)

  讀到這裡,我們不禁感到伯諾德夫人多麼機智勇敢,想演一演嗎?(想)那你可要好好地準備準備了,仔細揣摩一下她的動作、心理和表情了。(學生準備――指名演)

  老師做旁白,一名學生演。

  表演得怎麼樣?同學們評價一下。(應該輕輕地吹,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書上用了一個什麼詞?“急忙”師生交流,透過插圖來理解,伯諾德夫人站在德軍的身後,可以急忙,但是在德軍面前卻是非常從容的。她的表情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應該是微笑的,語氣要變更一下。我們讀書就是這樣一遍又一遍能讀出不同的味道來。)

  再演一次。學生讀伯諾德夫人的心理活動,教師旁白,學生演。

  比剛才演得怎麼樣?有進步

  我們從伯諾德夫人的表現……(不露馬腳)

  (我覺得這個詞語用得並不是很好。“馬腳”這個詞語好像是個貶義詞,但是老師在學生第一次說出來的時候並沒有提出來,後面就有學生不斷地用這個詞語,用“不露聲色”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5、我知道很多同學想把勳章頒發給傑克,對嗎?你們的理由是什麼?

  (1)學生說:

  (2)我們來聯絡當時的情形一起來看看,當時時間正一分一秒地過去(聽擺鐘的聲音)在這樣的聲音中,你們感受到什麼?

  (3)這燃燒的蠟燭就是生命,就是情報……

  (4)就是在這麼危急的時刻,傑克的表現是什麼,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

  (5)學生說:慢慢地站起來,十分鎮定

  (6)讓我們帶著鎮定的語氣來讀讀這段話。(學生讀)

  (7)除了這裡,你還從哪裡看出來?

  學生說:

  當時的敵人表現是什麼呢?一起讀讀敵人表現的語句。

  “一把奪回燭臺”你們能看出什麼?

  這裡看出傑克的從容。但是他為什麼要一定把柴搬回來呢?還有誰說?(師生交流)

  (這個問題追問得很好,體現了老師對於人物形象在備課時做了充分的準備。)

  如果不去搬柴,就沒有鬥爭的希望了。(請你讀讀相關的語句)這裡有傑克的期待嗎?請一位學生讀一讀,我們一起來讀讀。(學生齊讀)兩遍

  6、還有同學想把勳章頒給傑奎琳

  (1)教師語言朗讀部分文章,配著鐘擺的.聲音,“這時傑奎琳站了出來……”你們感受到什麼?

  (2)師生交流

  (3)還有誰找到了什麼理由嗎?

  傑奎琳在“嬌聲”地說話,……請你用嬌聲的語氣來讀,嬌聲地說話可以讓人感覺非常可愛。(讀讀)

  你還從這裡看出什麼?

  (傑奎琳選擇了一個司令官,而沒有選擇中尉,中尉是個什麼人,選擇物件很合理,)

  (天黑了,我要上樓睡覺,選擇了一個合適的理由)請你讀讀,老師範讀,老師和他讀得不一樣,你們體會出什麼。

  這樣可憐的小女孩,可以得到敵人的同情。

  你們還從哪些地方看出來呢?學生說:她鎮定地向敵人道了聲晚安,(教師點評)

  再看看插圖,她上樓了,你們體會一下(用手護著蠟燭,生怕蠟燭滅了,她真想……學生說,可她還是向軍官道了晚安。)學生讀

  就在她……

  她在最後一刻拯救的是……

  這樣的孩子頒發給她,應不應該呢?究竟怎麼辦?請大家快速地讀讀課文,把三個人物聯絡起來讀讀,看看,考慮一下。

  (學說讀書、交流)

  7、師生交流

  (1)學生說:應該頒發給伯諾德夫人:因為傑克和傑奎琳是在伯諾德夫人做了榜樣之後,才會跟著做的。

  (2)我覺得應該頒給傑克:因為他很勇敢而且鎮定,

  (3)窩想頒給他們全家,因為是他們合作保證了情報的安全。

  (4)我同意大家的看法……

  8、電腦出示,二次大戰的結局(二次大戰)

  9、課文學到這裡,你想說什麼?

  (1)德國法西斯為什麼要侵佔別的國家

  (2)課文為什麼以“半截蠟燭”為題?

  (3)還有其他問題嗎?學生為什麼發生戰爭?

  (4)我們的同學真會讀書,一邊讀書,一邊

  剛才的問題,我們下節課再研究,明天我們將進行課本劇的表演

  (這裡又是敗筆,欺騙學生的敗筆。對於這一點的論述,我已經放在了《鹽城聽課有感》的專題裡面了,這樣對待學生是不公平的,你應該知道,學生都是拿教師的話當做“聖旨”,也許有學生會在那晚準備很長時間的道具或者臺詞,第二天班主任老師告訴他不演了,他的心裡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總的來說,又一次看了這篇教案,回憶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我發現,老師是用心良苦的,為了這節課老師做了很多精妙的設計,做了很多獨特的構思,體現了老師的真心。她真的希望學生能在一種情境下學習,提升。我自嘆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