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二泉映月》優秀的教學設計

《二泉映月》優秀的教學設計

《二泉映月》優秀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19個生字,綠線中的10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絡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夜景色和由琴聲聯想《二泉映月》樂曲豐富內涵的語句的意思,並能選用部分詞語寫一段話,來描寫自己所觀察到的月夜景色。

  4、透過朗讀和背誦課文的訓練,感受民間藝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學習他敢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在第五自然段創設音樂情境,讓學生在傾聽、感受、朗讀、感悟中深切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並能熟讀成誦。

  三、教學時間:

3課時

  四、預習要求

  1、收集阿炳的生平資料,對阿炳生世有必要的瞭解。聽聽《二泉映月》這首曲子。

  2、讀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在生字上註上拼音。

  3、不理解的詞透過並能聯絡上下文解決。

  4、有疑問的地方作上記號。

  5、初步理解下列詞語:

  縈繞 倔強 飽經風霜 升騰 跌宕

  坎坷 積澱 委婉 連綿

  五、教學準備

  1、將《阿炳生世錄》材料課前印發給學生。

  2、錄音帶2盤,《二泉映月》和配音朗讀。

  3、第五自然段部分內容列印。

  4、第4自然段最後一句列印。

  5、詞語卡片:

  飽經風霜 賣藝 度日 度日如年 靜影 沉璧 坎坷

  第一課時

  一、播放《二泉映月》,匯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欣賞音樂嗎?為什麼?(音樂能抒發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這節課上,王老師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請同學們仔細聆聽,用心體會,聽完後談談第一感覺。

  2、播放樂曲《二泉映月》(節選)

  3、談談聽完樂曲後的感受

  (悠揚、婉轉、悲傷、深沉、優美、高昂)

  4、瞭解曲名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曲子叫什麼名字?

  板書課題:二泉映月

  二、明確學習目標,瞭解阿炳生世。

  1、同學們,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而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就是介紹二泉映月這首曲子的.,課題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課題,你想了解關於二泉映月的哪些問題。

  (1)《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是誰譜寫的?

  (2)在什麼情況下譜寫的。

  (3)這個曲子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老師依次在課題後打上?)

  師:上述問題,只要透過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讀書,就很容易解決。

  2、同學們,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透過課前預習,誰能說說這首曲子是誰譜寫的?

  3、課前,王老師要求大家聽聽《二泉映月》的曲子,並收集有關阿炳生世的資料。現在誰來說說你對阿炳有哪些瞭解。

  三、精讀1~4節,瞭解創作背景。

  1、同學們,下面我們來討論第二個問題:《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作的呢?請帶著這個問題反覆讀讀1~4節,要把這四小節讀正確、讀通順。

  2、學生自讀,老師巡視。

  3、分節指名朗讀。

  教師評價並隨機點撥:

  (1)出示飽經風霜一詞指導朗讀好這個詞和所在的句子。

  (2)出示賣藝度日一詞,從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什麼?出示另一個成語:度日如年。這句話該怎麼讀?

  4、同學們,阿炳是在什麼情況下創作《二泉映月》的,哪一節回答了這個問題?(第4自然段)再細細讀讀第4自然段,然後自己試著說說阿炳是在什麼情況下創作《二泉映月》這首曲子的?

  5、指名說,暢所欲言,教師隨機板書:

  時間:中秋夜

  地點:二泉

  環境:月光、流水

  心境:想到聽到

  6、再指名練說,把板書中的關鍵詞都用上,完整地說清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背景。

  7、再讀讀第4自然段,邊讀邊體會,你覺得哪些詞語、句子比較難理解?

  (1)什麼叫靜影沉璧?(出示詞語,結合插圖體會)

  (2)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一句怎麼理解?

  ①出示漸漸地,漸漸地,倔強的吶喊一句。

  ②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結合阿炳的生世,體會體會這句話的含義。(從課文第3節和閱讀材料中去找答案)

  ③四人小組討論,推薦一名代表彙總。

  ④請四人小組的代表發言,老師隨機點撥體會坎坷飽經風霜等詞。

  ⑤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8、指導朗讀第4節。

  同學們,第4小節寫到了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多麼美好的中秋之夜,但飽經風霜的阿炳卻回想起了辛酸的往事。美好的景,傷心的情,構成了多麼強烈的對比。我們要透過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他當時創作《二泉映月》時的情境。

  (1)指名讀,評價。

  (2)集體朗讀。

  四、小結

  同學們,這一堂課同學們圍繞課題提出了三個問題,透過讀書和討論,已經解決了兩個問題。(老師把課題旁的前兩個?擦掉)還剩下的這個大問號我們下一堂課再來解決。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課前寫上第一課時的板書,倒好錄音帶)

  教師用語言創設情境,匯入課文

  同學們,在一箇中秋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勾起了阿炳辛酸的往事,他心中百感交集,但縱有千言萬語能對誰說。他是個藝人,此時,他要借用琴聲來傾吐自己積澱已久的情懷。

  板書:傾吐

  二、學習第5節

  1、當時的阿炳是怎麼做的呢?(出示插圖,用實物投影儀)誰能有感情地讀一讀第5節的前面三句話,把我們帶入當時的情景。

  (1)學生自讀自練

  (2)指名讀、評價

  2、緊接著,課文用優美的文字描繪了阿炳拉出的琴聲的旋律和其中包含著的思想感情。(出示段落)這也是我們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師:同學們,這段話在文字上寫得很有特色,請大家先反覆地朗讀比較,看誰能體會到這段文字在表達上的特色。

  (2)學生自讀自悟,老師巡視,個別交流點撥。

  (3)指名談感受。

  ①三次寫到旋律,每次寫到旋律後又寫出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教師劃出描寫旋律的句子)

  ②語句表達比較整齊。(教師圈出重點詞:讚歎、懷念、思索;表達、抒發;愛、愛、愛、愛)

  ③指名讀好這段話,讓大家完整地體會這段文字在表達上的特色。

  3、引導質疑

  同學們,剛才讀的這段文字,就是阿炳拉出的琴聲的旋律和包含的思想感情,課文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你是否感覺到還有哪些句子或詞語體會得還不夠深刻。

  (1)學生質疑。老師圈出重點詞語,委婉連綿、升騰跌宕,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師問:想用什麼方法來加深體會?

  (2)播放配音朗讀的磁帶。在配音朗讀中體會委婉連綿升騰跌宕等詞語的意境以及旋律中的思想感情。

  4、開展朗讀比賽

  (1)師:同學們,透過剛才的聽讀欣賞,你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刻了。下面開展一次朗讀比賽,全班分四個組,每組推薦一名朗讀高手,看哪一組能奪冠軍。

  (2)各組推薦一名同學到講臺上。

  (3)師:除了四位選手外,其它的同學都是評委。都有權發表你的觀點。為了提高本次比賽的質量,讓選手朗讀得更好,讓評委點評得更好,我建議大家各自先好好地再朗讀一遍,以作好賽前的充分準備。全體學生自讀自練。

  (4)四位選手依次朗讀,並依次評價,最後評選出冠軍,對其餘三位也給予鼓勵。最後再讓冠軍者談談獲勝的經驗。

  5、同學們,從這段文字中我們體會到了樂曲的旋律以及旋律中包含的思想感情,這樣,本課的主要問題也解決了。(擦掉課題旁的?)這段文字寫得好不好?想不想把它背下來。老師暫且用|把它分成三部分,你只要背誦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其中第三部分內容最長,也最難背,不知有哪些同學敢選擇第三部分來背。

  (1)熟讀試背。

  (2)指名背誦。

  三、遷移寫話

  1、師:同學們,第一課剛上課時,王老師讓大家聽了一小段《二泉映月》二胡曲,並且憑直覺談了感受,透過學習了課文,現在再來聽聽這首《二泉映月》的曲子,你一定會談出很多的感想。阿炳把對人生的體驗和追求透過樂曲告訴了我們,此時你想給阿炳說些什麼?請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2、交流,老師點評、修改。

  四、課外作業

  1、背誦4、5自然段。

  2、在觀察的基礎上完成練習4。

  板書設計:

  二泉映月

  中秋夜 二泉 月光 流水

  想到聽到傾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