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會用“羨慕”造句。

  3、憑藉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特別是人物的語言,初步感知“給予”這一高尚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直接板書:

  “快樂”

  齊讀。

  2、指名問:

  你快樂嗎?你什麼時候最快樂?

  3、小結:

  的確,在得到精美的禮物,或受到別人的幫助和關愛時,是那麼令人開心和快樂,但今天,我們要去感受的是一種不同一般的,高尚的快樂。

  板書:

  給予

  理解“給予”,誰能告訴我你是怎麼理解“給予”的?

  (就是給別人什麼,就是幫助別人,就是付出,奉獻,助人為樂等。)

  二、授新課

  1、初讀第一段:

  ⑴ 請大家先聽老師讀一段話:

  聖誕節快到了,哥哥送給保羅一輛新車作為聖誕禮物。聖誕節的前一天,保羅從辦公室裡出來的時候,看見一個男孩在他閃亮的新車旁走來走去,有時候伸手輕輕地摸一下,滿臉羨慕的神情。(幻燈出示)指名讀。

  大家能像老師那樣有滋有味的讀一讀嗎?

  板書:

  羨慕

  ⑵ 齊讀“羨慕”,用“羨慕”說一句話。你猜這位男孩羨慕什麼?

  ⑶ 那保羅看到這種情形,他會怎麼想?

  2、初讀第二到第七段:

  ⑴ 自由朗讀課文第二到第七自然段。

  (讀的時候應當有滋有味。)

  板書:

  吃驚

  ⑵ 指名分角色朗讀。我想請三名同學分角色來朗讀。

  ⑶ 齊讀“吃驚”。“吃驚地看”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指名錶演。為什麼保羅會感到如此吃驚?

  (根據學生回答,幻燈出示“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這句話中哪個詞應重讀,讀一讀。

  ⑷ 幻燈句式變換為“我希望自己也能當( )的哥哥。”

  小結:是呀,保羅以為男孩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可是,男孩的回答卻是希望當這樣的哥哥,這完全出乎保羅的意料,保羅想錯了。

  3、初讀第八到第十段:

  ⑴ 第二次又錯了。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並把有關保羅第二次犯錯的語句劃出來多讀幾遍。

  板書:

  溼潤

  ⑵ 交流,你從文中哪裡看出來?幻燈出示:

  保羅認為男孩會想:

  坐一輛又大又漂亮的車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氣的事。

  男孩對弟弟說:

  將來,我也要送你一輛這樣的新車。

  ⑶ 你覺得哥哥在跟腿有殘疾的弟弟在將這番話的時候語氣應該是怎樣的?

  (堅定的,充滿自信的。)

  讓學生帶著這樣的語氣讀。

  師接讀:保羅的眼睛溼潤了。他下了車,把小弟弟抱進了車裡。那個男孩眼睛裡閃著喜悅的光芒,也作了進去。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這個夜晚,保羅從內心裡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⑷ 你覺得此時保羅眼眶裡含著的是怎樣的淚水?

  小結:究竟是什麼打動了保羅,是什麼讓保羅懂得了給予是一種尚的快樂?

  【板書】

  給予 快樂

  羨慕 吃驚 溼潤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從字裡行間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3、憑藉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的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教學重難點:

  從文中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今天向老師要和大家來共同學習一節課,說說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請大家想一想與高興相近的詞語還有哪些?

  (相機板書:快樂)大家說得非常好。在生活中,你什麼時候感到過快樂呢?生彙報。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作者卻得出了這樣一個感受。

  補充板書:給予是快樂的。指名讀,正音:給(齊讀課題)

  3、理解“給予”:有誰知道“給予”是什麼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老師還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在課題的前面還有一個星號,表示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這樣的課文要求大家自己讀懂,而我只能給大家一些提示。這樣一篇文章,要你們自己讀懂,有信心嗎?

  1、師點撥學習方法。光有信心還不行,還應該有好的讀書方法。(投影:讀、思、圈、注、問)要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下面就來檢驗一下,我們的自學能力如何吧!

  2、請大家開啟書本113頁,自由課文,看看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生:(學生讀、思。教師巡視。)

  3、反饋:你認為課文中有哪些詞不好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學生按提示回答。

  三、再讀課文,互助探究

  1、下面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最出乎意料,讓人感動的地方,在書上做這樣的記號:一條橫線,一個歎號!並想想為什麼讓你感動,把自己的體會寫在旁邊。

  2、學生反饋交流。

  1)保羅第一次錯了:保羅以為男孩希望也有這樣的哥哥。男孩卻說:“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A、生說說感動的原因。師板書:不是獲取而是給予

  B(課件出示男孩的話)提示:有一個這樣的哥哥,就能——(生交流)因自己獲得汽車、美食、禮物、玩具而快樂;而當這樣的哥哥,就能——(生交流)因給予別人所需要的東西而快樂。

  指導朗讀小男孩的話。(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讀)

  2)第二次保羅又錯了:保羅以為男孩請保羅把車開回家是為了炫耀,而是給弟弟一個承諾。

  A,生說說感動的原因:不是炫耀而是關愛

  是呀,保羅想不到小男孩讓他把車子開到家門口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向弟弟許下一個諾言。

  B、小男孩的承諾是什麼呢?誰能找出來讀一讀。

  C、(出示小男孩對弟弟說的話)小男孩說的那一番充滿愛心的話真讓人感動,誰能讀好這一段話?(指名讀、挑戰讀)

  3、多好的小男孩啊!保羅被感動了。快速瀏覽課文,想想保羅僅僅是被感動了嗎?

  A、保羅被感動了,主動邀請陌生的小男孩一起兜風。

  B、保羅捨棄了休閒的時間,下了車,邀請小兄弟一起度過了難忘的夜晚。

  4、小練筆:(投影出示):歡樂的鐘聲在迴盪,車子啟動了,弟弟看到了()…….請提起你的筆,再現那個難忘的夜晚。(生寫,寫後交流)

  5、[投影出示:保羅和小男孩、弟弟在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為什麼“難忘”?](師友交流,全班交流)

  6、師:那確實是一個難忘夜晚,特殊的夜晚,在那裡他們一起共同體會著給予帶來的快樂。讓我們再來找一找他們快樂的原因吧!

  (投影)保羅的哥哥因為( )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 )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為( )而感到快樂。(全班交流)

  四、聯絡實際,情感昇華

  1、師:同學們,你們理解得非常精彩。那麼你有過幫助別人而自己感到快樂的經歷嗎?

  (投影)我也曾因為(    )而感到快樂!

  2、生交流。師對比同學們第一次關於快樂和第二次關於快樂的回答,引導齊讀並改編課文的最後一段:這節課,我從內心裡感受到,給予是快樂的。

  3、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同時,也發生在我們的身上,給予是一種高尚的快樂。請輕聲閱讀閱讀連結《給,永遠比拿愉快》,把你最想說的一句話寫下來。

  4、今天我還向大家推薦兩篇相關的文章,課後我們來共同閱讀體會。(投影:好書推薦)

  5、中國有句諺語:(投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多給別人一份關愛,一份幫助,同時,你也會收穫一份真正的快樂。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人世間最美的語言,齊讀課題,給予是快樂的。最後讓我們用一首小詩來結束我們今天的新課。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聖誕前夜,保羅偶然結實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的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課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故事性強。文中小男孩面對新車的種種表現和保羅由此產生的心理變化交替敘述,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很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憑藉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切感受,激發學生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從字裡行間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3、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的含義,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

  從文中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教學流程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當老師表揚你時你什麼心情呀?(很快樂、很高興)但有一種快樂,不但表現在臉上,而且表現在心靈的感應,如春風拂過,漣漪盪開,這種快樂便是給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請同學們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呢?(給予為什麼是快樂的?誰給予了誰?)

  2、同學們的問題很好,前陣子有個小朋友到老師家做客,老師給他一根芝麻糖,他臉上便笑成了一朵花,不住地叫“姐姐真好!”。這時來了個比他小的小妹妹,也盯上了那根芝麻糖,我讓他分一半給小妹妹,你們猜怎麼樣?學生說。

  3、是的,這個小朋友還小不懂道理,怎麼說他也不樂意把得到的東西送出去。看來我們的課題《給予是快樂的》說起來容易,真正懂得他的意義是不簡單的。課文中的保羅也是如此。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這個故事。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大聲讀課文,瞭解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保羅是怎樣理解了這句話的?

  2、指導講這個故事,對於其講的不完整的地方,其它同學待其講完後給予補充。

  3、說一說自已讀了、聽了這個故事後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大部分會集中在對小男孩的感悟上。)

  三、品味、賞讀、交流

  1、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是最讓你感動?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請把這些句子劃下來,再仔細讀一讀。

  2、交流感受,相機引導學生透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自己的理解,並加深情感體驗。透過指名讀、評讀等方式,引導學生與文字進行對話,結合體會在讀中議,在讀中體會小男孩的自信、自強及對弟弟的關愛之情,感受到保羅的情感變化。重點指導以下部分:

  ⑴第4、5自然段。“哇!我希望……”、“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從小男孩對新車羨慕的神情、輕輕撫摸的動作和語言,都讓人認為,他會和一般男孩一樣,希望有這樣一個哥哥,也希望得到一輛這樣的新車。可結果卻出乎意料,讓我們看到了小男孩一心只想著給予而不是獲取的高尚品德,使我們的內心受到強烈的震動。

  ⑵對第11自然段的感悟。當小男孩在兜風的過程中提出“把車開到我家門口”的請求時,我們可能都會猜想小男孩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下,卻沒有料到小男孩從家裡背出腿有殘疾的弟弟,讓弟弟看一看保羅的新車,並且告訴自己的弟弟,今後他也要送給弟弟一輛這樣的新車,讓他坐在新車裡看聖誕節櫥窗裡的好東西。其實,從小男孩的內心來講,這是他對弟弟說的最自然、最樸實的話,可聽來卻是那樣令人感動,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小男孩純潔無瑕、美好無私的心靈和樂觀自信的性格。

  ⑶對第12、13段的感悟。在學生談感受後追問:這個夜晚對他們三個來說為什麼是難忘的?引導學生想象,這個夜晚他們會怎樣度過?為什麼保羅從內心感受到給予是快樂的?他們不會忘記這個聖誕夜,你呢?對你還說你會忘記嗎?為什麼?引導學生結合和課文談自已的理解。使學生透過在讀中對比三個人物的思想和行動,體會愛可以啟迪愛,快樂能夠繁衍快樂;樂於奉獻,人生才會美好充實。

  四、拓展

  1、大家在生活中是否也有因幫助別人而感受到快樂的經歷呢?請部分學生結合生活談一談自已和經歷和感受受。

  2、有句話說得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多給予別人一絲關懷,多給予別人一份幫助,同時也獲得一份真正的快樂,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溫暖。下面請小朋友們閱讀課後“閱讀連結”中的小短文《給,永遠比拿愉快》,然後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3、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是呀,只要我們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老師讀了這篇課文後寫了一首詩,老師想把它送給小朋友:

  生活的快樂

  有時獲得可以得到快樂

  有時失去也可以達到快樂

  一句問候喚起的是春風滿面

  一個舉動得到的是快樂源泉

  當愛已深藏內心

  一切一切的行動

  都將使冰雪融化

  鑑於真情的誠貴

  讓愛延續

  多一份給予

  將換取明日豔陽高照。

  課後反思

  本篇課文以對話為主,最感人的部分都包含在對話中,首先需要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主體,然後品味文章中人物的語言,從語言中感悟出人物的思想,從而激發自已的感情。在授課時,我主要採用了情感共鳴法,在引導學生融入故事後,交流自已最感動的地方,在交流時側重於組織他們大膽談自已的想法、他們的體會。

  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自已進入了角色,並開始聯絡生活自主地想象人物的心理等,自主地與文字進行對話,由於營造了一個輕鬆開放的課堂,學生有機會自由地發表言論,所以就談得很深,學生不僅談到課文中的小男孩還談到生活中的大部分人的思想,並作以比較,再加上我適時引導學生把議與讀結合起來,組織學生把自已的理解透過讀來體會出來,使學生讀議結合思想認識更深一些,最後能夠真正理解給予是快樂的。

  結尾讓學生談自已生活中這樣做的例子及閱讀短文並發表想法,就使學生的感情無形中得到昇華,並促使其行動起來。送學生詩歌的目的不僅在與讓學生加深感情,更要讓學生也能夠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已的感情,激起學生寫作的'熱情。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3、憑藉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匯入

  1、今天,我帶來幾件小禮物,獎給昨天家庭作業做的好的同學。給學生髮禮物,請獲獎者談一談此時的

  心情。

  2、教師小結,得到是快樂的,其實給予更快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希望同學們大膽地提出問題,學完課文將根據大家的提問,評選最佳問題和最佳提問人。

  二、感知發現

  1、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2、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評價問題的質量:

  (估計學生會提出:誰給予誰?在怎樣的情況下給予的?給予了什麼?)

  從好的問題中小結髮現的方法,即針對課題提問時,要抓住關鍵詞“給予”進行思考。

  3、學生選擇好的問題朗讀思考。

  4、交流,請學生回答:

  隨機板書:

  新車坐車、停車承諾

  保羅的哥哥保羅、小男孩弟弟

  坐車、觀光給予是快樂的

  5、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板書簡要地複述課文的內容。

  三、感悟發現

  1、教師引導:

  哪一個給予最珍貴?

  2、學生朗讀思考,並在小組合作中討論。

  3、交流:

  指名發言。引導學生展開爭論,在思維的碰撞中進一步理解課文。

  4、由於給予,聖誕前夜,保羅、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各有什麼難忘?

  四、學生朗讀思考,並在小組合作中討論

  交流,各組派代表發言。要幫助學生開啟思維,根據三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豐富、合理的想象。

  五、作業佈置

  1、朗讀課文思考:

  你認為課文在選材、描繪等方面有哪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匯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給予是快樂的》。初讀課文後,你想說些什麼?

  2、保羅是怎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的呢?下面,我們一起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

  1、出示:

  “但是,這回保羅又錯了。”

  讀一讀這句話,說說你從這句話中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些什麼?

  2、分角色朗讀,思考下面問題:

  第一次保羅錯了,是因為保羅以為,

  而實際是。

  第二次保羅錯了,是因為保羅以為,

  而實際是。

  3、讀後討論、交流:

  ⑴快速閱讀1~7節,思考:第一次,保羅為什麼會產生這種錯誤的想法?

  (保羅從小男孩的吃驚,會很自然的這樣想。)

  出示:

  “小男孩吃驚得瞪大了眼睛:“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白白送給你的?天哪?我希望……”

  讀一讀,讀出小男孩的吃驚。

  過渡:保羅以為小男孩會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送他一輛新轎車,而實際上小男孩卻是希望……

  出示:

  “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

  “那樣”是指怎樣呢?

  小結:保羅以為小男孩希望也有一個哥哥能送給他一輛小轎車,而小男孩卻是希望將來能像保羅的哥哥那

  樣,能以給予為快樂。

  ⑵第二次,保羅為什麼會產生這種錯誤的想法?

  讀一讀第11小節小男孩的話,想一想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動?為什麼?把它讀給你的同桌聽。

  過渡:保羅被小男孩的言行感染,下車把小弟弟抱進了車,那位小男孩也坐了進去。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4、說一說他們是怎樣度過這一個夜晚的?

  為什麼這個夜晚對他們三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

  小弟弟難忘:是因為:()

  小男孩難忘:是因為:()

  保羅難忘:是因為:()

  三、聯絡實際,深化中心

  1、總結課文:

  保羅透過與小男孩的短暫接觸,由誤解到理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

  2、想一想,在你的學習和生活中,你有沒有給予過?當時的感受是什麼?讀了課文,你又有什麼感受?把想到的內容簡短地寫下來。

  3、寫後交流。

  四、作業

  想一想,剛才你寫的這段話中哪些地方寫得不夠具體,把它寫具體。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從字裡行間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的含義,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

  從文中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同學們在你們的生活中,你覺得什麼是快樂的?[板書快樂]

  2、在生活中我們一般認為得到是快樂的,如得到別人的禮物,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等。但是有一個叫保羅的人,他對快樂有著新的認識,他認為“給予是快樂的”。[板書課題]齊讀。

  3、在你的腦海中什麼是“給予”?(把東西給別人,幫助別人就是快樂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24課,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份特別的快樂吧。

  二、整體感知

  1、相信大家已經讀過課文了,我想考考大家,課文中出現了幾個人?[指生答,板書人物]

  2、出示題目:課文講了把給予。自由讀課文,看誰找到的答案多。

  3、指名說,並根據學生說的進行板書。

  保羅的哥哥保羅

  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

  三、感悟“愛”

  1、你覺得哪份給予最讓你感動,最讓你思緒萬千,感到有一股股暖流充滿心間?你可以大聲讀一讀,也可以細細品味,別忘了動動手中的鉛筆,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劃下來。[小男孩把歡樂給予弟弟]

  2、交流

  (1)第四、五自然段

  ①出示句子男孩睜大了眼睛:“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給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錢?”保羅點點頭。男孩驚歎地說:“哇!我希望……”

  ②小男孩吃驚僅僅是因為羨慕保羅有一輛新車嗎?讓我們來替小男孩把他心中未說完的話說出來吧。

  ③出示男孩驚歎地說:“哇,我希望”

  ④你能想象出他說這句話時的心情嗎?誰願意來噹噹這個小男孩。

  ⑤當你聽到小男孩說自己也想當這樣的哥哥時,你有什麼感受?

  ⑥保羅跟你們一樣呀,他很吃驚,請大家讀讀這部分內容,用下面這個句式來說說保羅的想法,好嗎?

  出示:保羅原以為,沒想到。

  (保羅原以為小男孩也希望有一位哥哥能送給他一輛轎車,沒想到小男孩卻希望像保羅的哥哥那樣,送一輛轎車給他的弟弟。)

  ⑦保羅錯了。小男孩不是希望自己有一個這樣的哥哥,而是希望自己來當這樣一個哥哥。小男孩雖然小,但是他從小立下了在聖誕節時為弟弟送上一輛新轎車的願望,多麼了不起啊。

  (2)第十一自然段

  ①小男孩把歡樂給予弟弟,你還從哪裡感受到了?出示句子,說說原因。

  ②小男孩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你可以看看課文的插圖,那上面畫的正是這部分內容。(要把快樂給予弟弟)

  ③誰願意透過朗讀把這份快樂給予我們大家。

  ④保羅開車把小男孩送到了家門口,看到、聽到這樣一幕,心裡會想些什麼?說話練習:保羅原以為,沒想到。

  (保羅原以為小男孩要求把車開到他家門前,是要向鄰居炫耀自己坐新轎車回家的,沒想到小男孩卻是要向弟弟承諾將來也送一輛轎車給他,來滿足弟弟的願望。)

  3、小結

  小男孩兩次都只想到給予,而不是得到,這使保羅十分驚訝,十分意外,他從小男孩身上看到了另外一種快樂,那就是“給予是快樂的”。這使保羅被深深地感動了。

  (1)於是(引讀課文12自然段)

  保羅的眼睛溼潤了。他下了車,把小弟弟抱進了車裡。那個男孩眼睛裡閃著喜悅的光芒,也坐了進去。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2)猜一猜,在這個難忘的夜晚,他們可能會去做些什麼呢?

  (3)為什麼這個夜晚對他們三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出示題目)

  小弟弟感到難忘,是因為

  小男孩感到難忘,是因為

  保羅感到難忘,是因為

  你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句來說,想全部說更好。

  (小弟弟他腿有殘疾,出門不方便,其實他很想到外面去看看好看的聖誕禮物,現在,保羅幫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小男孩非常愛自己的弟弟,他希望送給腿有殘疾的弟弟一輛新車,帶弟弟到外面去看好看的聖誕禮物。現在,他的願望也實現了。

  保羅幫助這兄弟倆實現了願望,他還從小男孩身上體會到了給予是快樂的。)

  四、總結拓展

  1、今天這堂課快要結束了,你心裡是不是有很多話想對小男孩說,或者想對保羅說,或者想對老師,對同學說的嗎,請你把他寫下來吧!

  2、學生寫,後交流

  3、有句話叫做: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多給予別人一份關懷,一份幫助,同時也獲取一份真正的快樂。

  板書設計

  給予是快樂的

  保羅的哥哥保羅

  男孩弟弟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篇6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男孩的心願,體會“給予是快樂的”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男孩的心願,體會“給予是快樂的”的意思。

  課前準備:

  1.詞語卡片。

  2.收集有關“無私奉獻,愛心無價”的故事或成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個願望,都可以體現對別人的愛。我們今天要認識一位小男孩,他對腿有殘疾的弟弟百般關懷,令人感動。(板書課題)

  2.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問題?

  二、出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或藉助注音。

  2.前後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學習小組,按段落輪流讀課文,互相糾正讀不好的地方。

  3.反覆讀讀以下詞語:

  聖誕禮物饒有興趣閃亮羨慕寬裕驚歎

  不由自主顯然神氣溼潤喜悅

  4.說說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三、精讀課文,探究情感

  1.自由讀課文,想想你對課文哪部分內容特別感興趣,或感受特別深刻,在書上作些批註。

  2.學生交流讀後感受,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究以下問題:

  (1)小男孩喜歡保羅的聖誕禮物嗎?從課文中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2)保羅的想法一錯再錯,你能說說他的兩次錯分別是錯在哪裡嗎?

  (3)小男孩最大的心願是什麼?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表達了小男孩怎樣的思想感情?

  3.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提問:你怎麼理解“給予真是令人快樂的”?請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說明。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感悟人物的內心活動。

  四、拓展閱讀,感悟主題

  1.輕聲朗讀《給,永遠比拿愉快》,說說短文講了什麼事?

  2.聯絡生活實際,談談你對“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的理解。

  3.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無私奉獻,愛心無價”的故事或格言名句。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能聯絡全文、掌握表現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義。

  4、憑藉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

  24、給予是快樂的

  讀題目,讀準字音。

  2、解釋題意:

  “給予”這裡是指能夠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勞動,作出奉獻。“給予是快樂的”就是助人為樂的意思。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聯絡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讀生字詞,指名分節讀課文。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聖誕節前夜,保羅與一個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車旁相遇,並與小男孩共度了一個美好的夜晚,領悟到了“給予是快樂的”這個人生道理。

  4、課文寫了保羅和小男孩的幾次對話?分別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看車時、坐車出去時。)根據提示給文章劃分段落。

  四、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複習舊知

  1、師:這一課繼續同大家一起學習課文──給予是快樂的。

  (課題課前板書。)

  2、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7小節)

  1、讀課文第1到7節,先分角色讀保羅和小男孩看車時的段對話,想一想,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麼?

  2、當保羅聽到小男孩說:“……天哪!我希望……”時是怎麼想的?

  (以為小男孩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

  3、是聽了小男孩接下去講的一句話,卻十分驚訝。讀小男孩講的那一句話:“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引導學生領會原句中隱含著的意思:像你哥哥那樣為弟弟買一輛新車。相機指導朗讀。)

  4、聽了小男孩的話,保羅也十分吃驚。(讀有關的句子)為什麼很驚訝?(保羅很驚訝,非常佩服他的志氣。) 相機理解詞語“不由自主”,這是保羅對小男孩由敬而生愛,所以想到了要帶他坐車出去玩玩。

  5、齊讀課文第1到7節,讀出保羅和小男孩看車時的一段對話,體會小男孩“一心希望給予別人快樂”的高尚的思想。

  三、學習課文第二部分(8~12小節)

  過渡:保羅開始覺得小男孩有點不同尋常了,於是邀他乘車兜風。讀(8~12)小節,邊讀邊思考小男孩為什麼要保羅將車開到家門口呢?

  1、讀後回答,並找出小男孩說的那一段話,指名讀。

  思考:小男孩在說這句話時心裡在想什麼?要把快樂給予弟弟

  2、保羅在沒聽到這句話時,是怎樣想的?

  認為這個小男孩想在鄰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車回家的。

  3、聽了這句話後保羅知道了什麼?

  他不是想要在鄰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讓他那腳有殘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羅的哥哥送給保羅的新車,並且告訴自己的弟弟,今後他也要送給弟弟一輛這樣的新車,讓他坐在新車裡看聖誕節櫥窗裡的好東西。

  4、保羅知道了這個小男孩的想法,會怎麼做呢?讀課文第12節,用筆圈出寫保羅動作的詞。下了車抱進了

  5、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小弟弟難忘在哪裡?小男孩難忘在哪裡?保羅難忘在哪裡?

  (小弟弟是第一次這樣乘車親眼看到聖誕之夜的風光而難忘。小男孩是為讓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歡樂而難忘。保羅是由於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歡樂而難忘?)

  四、學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麼

  那麼你現在有什麼話要對小男孩說呢?請大家準備一下,把你最想對小男孩說的話寫下來。

  五、小練筆

  想象保羅和兄弟倆度過了一個怎樣難忘的夜晚,把你想象到的內容寫下來。題目可取《難忘的夜晚》。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篇8

  一、故事匯入

  1、“盲人提燈”的故事。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也有關於“給予”的故事。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二、瞭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2、本文雖然篇幅詳盡,但課文中有一句話可以把整篇文章的中心概括起來的,請找出來。(緊抓中心句)

  3、為什麼說:“給予是快樂的”?讓我們走進故事,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吧!

  三、精讀課文

  保羅幾次誤解小男孩?分別是什麼?

  (一)、第一次誤解(1-7自然段)

  1、默讀1-7自然段,思考這部分主要寫了什麼?

  2、聖誕前夕,保羅收到了一份什麼樣的禮物?

  3、是啊!這麼漂亮的新車當然招人喜歡,其中就吸引了一位小男孩,他是怎麼說,怎麼做的?

  4、分角色讀一讀,體會人物的感情、內心世界。

  5、當聽到小男孩的真實想法,為什麼保羅會感到吃驚?還有哪些詞語也表示“吃驚”?體會當時保羅的內心活動情況。

  6、保羅聽完男孩的話語後,為什麼會“不由自主邀請小男孩兜一圈”?(讓學生髮揮想象,理解保羅的想法。)

  (二)、第二次誤解(8-11自然段)

  1、聽錄音,思考保羅又猜錯了什麼?

  2、小男孩的弟弟是一個怎樣的人?作為一個殘疾人的哥哥,他不但沒有悲觀,而且還樂觀地向弟弟說出自己的想法,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烈的願望?(可從弟弟的雙腿殘疾方面說)

  3、此時此刻,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哥哥?

  三、深化中心

  1、人非草本,孰能無情。哥哥的一顆赤誠之心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保羅,保羅眼睛溼潤了,他決定做什麼呢?

  2、指名讀第12自然段,聖誕節是西方國家最盛大的、最隆重的節日,保羅為什麼寧可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竟然和一對素不相識的兄弟倆過聖誕節?(被小男孩的一顆愛心感動,樂於奉獻)

  3、為什麼這個夜晚對他們三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呢?

  4、給予是快樂的,你想對誰說?

  我想對xxxx說……(保羅,小男孩、弟弟),我還想對xxxx說……

  5、助人為快樂之本,所以,保羅感到“給予是快樂的”,除了給予是快樂的,還有什麼是快樂的呢?

  (關心幫助別人,孝順父母,友愛同學,誠實守信、學有所成等)

  6、你有這樣的經歷嗎?

  四、課外延伸

  閱讀《給,永遠比拿愉快》,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佈置作業

  圍繞《給予是快樂的》,做一篇讀書筆記。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篇9

  一、情景匯入

  出示兩張照片。在我女兒的成長中,我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可是我卻無怨無悔,我能讓她健康成長,我感到快樂。我想,你們的父母也會和我一樣,因為,給予是快樂的,(齊讀課題,)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在聖誕節的前夜,保羅認識了一位小男孩,在交流中,多次誤解了他,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這個問題

  出示:

  想一想保羅錯了幾次?每次保羅錯在哪兒?用──線畫出有關語句,反覆地讀一讀。

  2、學生自學。

  3、全班交流,保羅一共錯了幾次呢?

  保羅第一次錯在什麼地方?

  (保羅以為小男孩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其實小男孩是希望自己能像保羅的哥哥一樣。)

  出示:

  “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

  指名讀。

  小男孩希望像保羅的哥哥怎樣?

  保羅從哥哥那兒得到了一輛新轎車,心情怎樣?

  (驕傲、自豪。)

  出示:

  “我哥哥送給我的聖誕禮物。”

  指導朗讀。

  當保羅看到小男孩吃驚地睜大眼睛,他以為小男孩也希望的這樣一個哥哥給予他什麼。你們知道小男孩為什麼吃驚?

  出示:

  “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白白送給你的?”

  指導朗讀。

  他說這話時想到了什麼?

  出示:

  “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

  讀這句話時該怎樣來讀呢?

  (堅定。)

  我聽出了你讀時強調了哥哥這個詞,為什麼?

  同學們,同樣是哥哥這個詞,保羅強調哥哥是因為他為有這樣的哥哥而自豪,小男孩子強調哥哥是因為他想像保羅的哥哥那樣給予別人什麼。

  4、指名分角色讀。

  5、這麼小的孩子,心裡想的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取什麼,而是時時想著給予別人什麼,這多麼令人敬佩。保羅吃驚地請小男孩坐上他的車去兜了一圈,可是在兜風的路上,保羅又一次錯了,這一次保羅錯在哪呢?

  6、(保羅以為小男孩想在鄰居面前炫耀一下。)

  其實小男孩是想幹什麼?

  課文是哪一個自然段告訴你的?

  7、出示第11自然段:

  自讀,思考:小男孩想給予弟弟一輛新車,大家再想想,小男孩還想給予弟弟什麼?

  指導:小男孩的弟弟腿有殘疾,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行走,在這美麗的聖誕前夜,他在家難免有些孤獨和自卑,小男孩子真正想給予弟弟的是什麼呢?

  學生回答。

  8、是呀,小男孩給弟弟的不僅是擁有新轎車的希望,而是對弟弟一種深深的關愛,給他生活的勇氣和希望,這是一種親情,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它比轎車更有意義。

  同學們來好好讀一讀這一段,深深去體會其中蘊含的深情和感動。

  誰願意用自己的聲音來傳達這份感動?指名朗讀。

  齊讀。

  9、保羅也深深地被感動了,他下了車,引讀第12小節:

  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對於這一個夜晚,他們三個人難忘在哪裡?

  小弟弟可能是因為第一次這樣過一個聖誕節而難忘,小男孩可能是因為讓弟弟得到了這一歡樂而難忘,而保羅則是給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帶來了這份歡樂而難忘。

  10、從那天起,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那麼你有因幫助別人而自己感到快樂的經歷嗎?

  學生回答。

  是呀,只有人人愛我,我愛人人,在互相給予中,我們才是最快樂的。

  11、高而基說過,給永遠比拿愉快。中國有句諺語: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多給予別人一絲關懷,一份幫助,同時也獲取一份真正的快樂,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人世間最美的語言,齊讀課題,給予是快樂的。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會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學生質疑。

  1、板題:給予是快樂的

  2、讀題:指導讀好“快樂”(讀出感情)

  3、看了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學生提問: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兩遍

  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②帶著問題去讀

  2、檢查生字詞

  出示:聖誕節轎車兜一圈炫耀

  ①指名讀齊讀

  ②指導誕:右邊筆順兜:上半部

  ③炫耀“炫耀”是什麼意思?

  ④在書上描紅:誕兜(教師巡視)

  3、指名回答

  ①故事的主人公是誰?(板書:保羅小男孩)

  ②兩個不相識的人,由於什麼事物使他們相識?

  板書:新車

  4、指名分段讀課文

  邊聽別人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5、回答思考題,檢查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6、揭示: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將一篇篇幅較長的課文的主要內容說清楚。

  三、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一)指導學生概括段意

  1、§1-2

  ①自由讀

  ②(指板書)用一句話說說主人公和新車的關係?

  2、§3-7

  ①自由讀

  ②§3、4、5中有一個詞反覆出現了4次,找出句子來再讀。

  ③兩個主人公對“希望”各是怎樣理解的?

  ④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也能向你哥哥那樣

  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

  過渡:看來,保羅對小男孩誤解了。接下來他不由自主地請小男孩上汽車兜一圈,當車開了一段路後,小男孩要求保羅把汽車開到他家門口。

  3、§8-11

  ①自由讀。這一次,保羅是怎麼想的,小男孩又是怎麼想的呢?

  ②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在鄰居面前炫耀一下

  看新車……送新車

  ③小結:在短暫的接觸中,保羅對小男孩產生了兩次誤解。

  板書:誤解

  ④過渡:最後理解了嗎?

  4、§12-13

  ①默讀

  ②用書的話說說§12-13主要講了什麼?

  (二)指導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1、根據板書學生從兩個角度分別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教師在學生概括的基礎上再概括:告訴學生文章的主要內容也可以這樣概括

  出示:

  (時間),保羅和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從到,最後三人。

  三、學生質疑課題

  1、再讀課題。

  2、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了,現在,你能就課題提出幾個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嗎?

  3、下節課再研究這些問題。

  四、作業

  將課文的主要內容寫下來(要求:簡潔、通順)

  附板書:

  給予是快樂的

  新車

  保羅小男孩

  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

  在鄰居面前炫耀一下看新車……送新車

  誤解理解

  課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讀懂課文內容,從字裡行間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3、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的含義,激發學生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美好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從文章中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裡感受;激發學生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題解題

  1、同學們,當老師表揚你時,心情怎樣?

  2是啊,受到表揚,我們的心情是高興的、快樂的,但是有一種快樂,不但表現在臉上,還表現在心裡,這種快樂便是給予。這節課,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學習第24課《給予是快樂的》。 板書課題,理解“給予”意思,理解課題意思。(課題就是助人為樂的意思。)

  齊讀課題。

  二、預習探究,理清思路

  1、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來說說透過預習,你知道了什麼?

  2、請同學們開啟課本113頁,自由朗讀這篇文章,邊讀邊想:文中寫了誰給予誰快樂?

  3、同桌交流:看看誰找到的答案最多。

  4、全班彙報:生說,教師副板書

  ( )給予( )快樂

  保羅 男孩和弟弟

  男孩 弟弟

  保羅哥哥 保羅

  教師小結,表揚同學們會讀書並問:在這些答案中,你認為作者重點寫的是誰給予誰快樂?(男孩給予弟弟)

  三、品讀文字,感悟男孩美好品質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5自然段,邊讀邊想:你從哪句話中讀出男孩想把快樂給予弟

  弟?並把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畫下來。

  學生默讀,教師巡視

  彙報:你從哪句話中讀出男孩想把快樂給予弟弟?

  學生讀畫的句子,教師重點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1)指一生讀這段話,談體會。

  (2)男孩和保羅的想法一樣嗎,你能說說他們的不同嗎?

  (3)生說,教師填充表格,請同學們觀察表格:這兩個人的想法僅有一字之差,你能

  找到嗎?(學生找到“有”和“當”)

  這兩個字分別意味著什麼?生說,教師總結:“有”意味著擁有、索取,“當”意味著奉獻、給予,板書:奉獻

  (4)你能讀出他們的不同嗎?找兩位同學讀,讀出不同。師生分角色讀,男女生合作

  讀。

  小結:男孩雖然小小年紀,但是當他看到這樣一輛又大又漂亮的車時,他想到的不是自己擁有,而是想到要奉獻給他的弟弟;當他聽說保羅有一個給予弟弟新車的哥哥時,男孩想到的不是想有一個這樣的哥哥,而是想當這樣的哥哥。聽了男孩的這句話,保羅大吃一驚,可是,更令他吃驚的還在後頭呢。

  2、品讀第11自然段,體會男孩美好心靈

  (1)出示11段內容,指一生讀。

  (2)大家都來讀讀這段話,老師相信會讀書的你一定能讀出自己的體會。

  (3)指生讀,談體會。引導學生從男孩的心情以及對弟弟的關愛方面談。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男孩的快樂心情以及對弟弟的關愛。

  “講”字,你讀出了什麼?男孩平時除了對弟弟講聖誕禮物,還對弟弟講什麼? 師小結:多好的哥哥啊!始終想的都是弟弟,平時給他講好看的聖誕禮物,今天想到的還是弟弟,你能把這種對弟弟的愛讀出來嗎?

  3、在這之前,當男孩請求保羅把車開到家門口時,保羅怎樣想?

  現在,聽了男孩的話後,保羅明白了什麼?

  小結:保羅明白了,男孩不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汽車,而是想讓他那腿有殘疾的弟弟親眼看看汽車啊!聽了男孩的話,保羅的眼睛溼潤了,為什麼?

  師:是啊,他從沒見過這樣的孩子,一心想到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弟弟,所以保羅下了車——

  生接讀課文“把小弟弟抱進了車裡。那個男孩眼睛裡閃著喜悅的光芒,也坐了進去。” 師:三個人一起走向了聖誕前夜,(出示聖誕夜景)瞧,聖誕節的夜晚流光溢彩,聖誕樹在璀璨的燈光下顯的更美麗了,上面掛滿了一份份美好的祝願,歡聲笑語溢滿整條街道,望著這美好的一切,從沒出過門的小弟弟很快樂,他第一次坐上了漂亮的汽車,第一次到過了他從沒到過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了他從沒看到的景物,所以今晚的他一定很難忘。

  男孩和保羅為什麼難忘?

  小結:男孩因為幫助弟弟,讓弟弟坐上汽車,看到弟弟快樂,男孩也很快樂,所以今晚的他也很難忘。

  保羅呢,被男孩的品質感動、感染,幫助兄弟倆坐上汽車,看到兄弟倆快樂,他也懂得了幫助別人是快樂的,最重要的是,他從內心裡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出示最後一段:齊讀。

  四、拓展延伸

  1、透過剛才的學習,你能不能說說現在理解的“給予”的內涵。

  2、自古至今,人們都把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當作美好的品德,有許多人,也在像文

  中的男孩一樣,像保羅以及保羅的哥哥一樣,默默奉獻著愛心。

  出示名人名言,指生讀。

  3、生活中,書籍中都有許多關於奉獻,關於給予的故事,請同學們拿出課前老師發

  給你的閱讀材料《愛心樹》,然後思考,大樹為什麼很快樂?

  學生讀後,交流問題。

  4、總結:大樹因為給予男孩幫助而感到快樂,他的愛心同樣讓我們感動,希望同學

  們在今後的生活中,能夠多給予別人一份幫助,多給予別人一絲關懷,自己也收穫一份真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