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人教版《小猴子下山》優秀教學設計

《小猴子下山》優秀教學設計

人教版《小猴子下山》優秀教學設計

  一、激趣入課。

  1、同學們,喜歡小猴子嗎?

  2、你在什麼地方看到過小猴子?它們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3、小猴子的家常常安在山上的樹林裡,可是,時間一長啊,小猴子就覺得樹上的野果吃膩了,山上也不好玩了,它想下山去好好玩玩,順便找點好吃的東西。

  4、齊讀課題:

  (1)老師非常想知道課文寫的是誰,怎麼讀?

  (2)老師非常想知道課文寫的是小猴子幹什麼,怎麼讀?

  (3)再來一次,讀出你獨特的感受吧。

  5、看到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注意:每個小朋友只能提一個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想想,你最想問什麼?想好再問。

  6、歸納問題並簡單板書。(為什麼要下山?到了哪些地方?幹了些什麼?結果怎樣?)

  二、看圖練說。

  1、單幅圖觀察。

  我會看一幅圖一幅圖地出示:要求:

  A、小猴子來到了什麼地方?(猜一猜:之前小猴子還到過哪裡?)

  B、用一句話說說圖上的小猴子在幹什麼?

  C、我會說看圖說詞比賽:圖上的內容真豐富,仔細觀察圖畫,你能照這樣說出多少個漂亮的詞兒來?

  出示:又又的(什麼)(什麼樣)的(什麼)

  2、把四幅圖連起來觀察:你又看出了些什麼?(比比誰最聰明。)

  (1)小猴子開始很高興的樣子,最後垂頭喪氣的。

  (2)今天天氣真好!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小猴子心情一定很好。

  (2)小猴子空著手下山,最後仍然空著手回去。

  三、閱讀課文。

  這麼有趣的故事,作者叔叔是怎麼寫的.呢?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抽讀自然段,評選段落朗讀擂主。

  3、閱讀第一自然段:

  (1)問一問:根據老師的提問讀出段中的句子;注意老師都提了哪些問題。

  (小猴子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心情怎樣?——它是怎麼做的?)

  (2)議一議: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會怎麼想?會怎麼說?

  (3)讀一讀:又大又多非常掰扛——板書

  (4)演一演:表演讀。(重點:動作誇張——掰扛)

  (5)總結四步讀書法。

  4、閱讀第二自然段:

  (1)誰來做小老師,學著老師問一問?

  (2)小猴子看到又大又紅的桃子,又會怎麼想?會怎麼說?

  (3)哪個朗讀大王可以為大家讀一讀?

  (4)小演員上臺演一演。

  5、同桌自由選學三四自然段。

  (1)同方商量選學哪段。

  (2)按照問一問——議一議——讀一讀——演一演的方法學

  習選定的段落。(一問一讀——共議——一起讀——一讀一演。)

  (3)迅速導讀兩段。補充板書。

  6、共同學習第五自然段。

  (1)齊讀:你知道了什麼?你有什麼問題要問?

  (2)討論:小猴子下山來,看到了那麼多好東西,為什麼最後卻是空著手回家呢?

  (3)練習用板書說話:

  (小猴子下山來,它先,它又接著它,然後它,最後)

  (4)拓展:

  A、這隻小猴子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練說:這是一隻的小猴子,因為)

  B、想象:小猴子空手回家後,會想些什麼?會對猴媽媽說些什麼?猴媽媽又會說些什麼?

  C、你想對它說點什麼?

  D、想象:又是一年過去了,夏天又到了,玉米、桃子、西瓜又成熟了,小猴子又下山來了,猜一猜,結果會怎麼樣?

  四、表演朗讀。

  抽三人上臺演,五個學生分讀五段。其他人邊聽邊看:誰讀得好?誰的動作設計得好而且演得好?

  五、積累空間

  1、故事學完了,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問?

  2、老師把這麼長的課文變成了一首兒歌,想讀一讀嗎?

  小猴小猴真高興。

  跑下山來找東西。

  扔了玉米摘桃子,

  扔了桃子摘西瓜,

  扔了西瓜追兔子。

  空手回家有原因,

  要問原因是什麼,

  小猴小猴太貪心!

  板書:

  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

  桃樹下又大又紅扔摘空手回家

  瓜地裡又大又圓扔摘

  樹林邊蹦蹦跳跳扔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