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掛兩支筆的孩子》優秀教學設計

《掛兩支筆的孩子》優秀教學設計

《掛兩支筆的孩子》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繼續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能說出課文哪一段詳寫,哪幾段略寫,更好地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9個詞語的意思;能用“無論……都……”、“一……就……”、“嚴肅”造句。

  3.認識過渡句、段,瞭解它們在課文中的作用;能借助過渡句、段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4.能默讀課文,回答問題。

  5.懂得只有認真學習,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為別人服務的道理。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重點

  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能借助過渡句、段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分段和概括段意;教學第—段;完成課後4題和作業本第2、5兩題。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齊讀,匯入新課。

  二、認讀本課的3個生字和9個詞語。

  三、生默讀課文,分段,口頭概括段意,板書:掛筆→不掛→重掛。然後,完成作業本第5題。

  四、

  1.抽讀第一自然段,理解“魔術”的意思,辨別“芯”、“心”、“蕊”。

  提問:這小節寫圓珠筆“妙極了”,表現在什麼地方? (生找出相應的語句回答,匯出板書:喜愛)。

  生帶著喜愛的情感朗讀本節。理解反映小鍵功能的語句為什麼用分號(三種顏色並列,三個分句並列)。

  2.抽讀第二自然段,瞭解“教授”、“作家”、“記者”各是什麼樣的人(這些都是有文化的人,有紮實廣博的知識,受到人們的尊敬)。

  生按思考題(為什麼陸小亮見教授他們口袋裡都插上兩三支筆,自己就要掛上兩支筆?)再讀課文,回答,匯出板書:羨慕。隨後結合課文,用“無論……都……”造句。

  生帶著喜愛、羨慕的思想感情齊讀本節課文。

  五、課時小結。生完成課後題4和作業本題2。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第二、三兩段,結合課後題3,理解過渡段的作用,完成作業本第1、3兩題。

  教學過程

  一、聽寫鞏固本課的生字、新詞。

  二、

  1.抽讀第3小節,理解過渡段承上啟下、連貫一、二兩段意思的作用。

  討論:本小節應歸第—段還是第二段? (聯絡“不掛筆”的內容,結論:應歸第二段)

  2.先作情感語氣指導,再抽讀第4至7自然段。

  爾後理解:“勞駕”、“左右為難”的意思,前者要用換詞法來理解:後者由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語句來理解。接著,生聯絡插圖理解課文,分角色朗讀這部分課文。

  3.按課後題1(3)題的問題自己默讀第8至10自然段。抽答課文中反映陸小亮寫信“費勁”的詞句,板書費勁。

  齊讀這些語句。生再找出反映“費時”的語句(“寫了大半個小時”)板書:費時。

  理解“琢磨”的意思。

  朗讀的情感指導後,抽讀第8自然段,著重引導學生讀出陸小亮寫信心慌手亂、記不住字心中無數又羞於見人那種千難萬難的神態語氣。

  提問:王老師看了陸小亮給老奶奶代寫的信,為什麼“微笑的臉慢慢變嚴肅了”? (因為“在短短的幾十個字的信中,有好幾個錯別字”)板書:,錯別字多。

  討論:陸小亮寫信那麼費勁、費時,且錯別字多,說明他哪些方面差?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差)

  提問:這樣,陸小亮能不能很好地為別人(老奶奶)服務? (不能)所以,當聽老奶奶的話後,陸小亮表現怎樣?齊讀倒數第二自然段)板書:不好意思。

  4、抽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提問:陸小亮有什麼心事? (生聯絡課文內容回答)王老師知道後找他談了話。你估計王老師會對陸小亮說什麼話? (王老師可能告訴他:①寫錯別字、知識不鞏固與掛不掛筆沒有關係;②教授、作家、記者小小時候在學習期間也會寫錯別字:③掛上筆只會給學習;書寫帶來方便,更便於幫助別人等。)

  討論陸小亮又掛起筆說明他有什麼決心? (抽答,結論)板書:決心踏實認真學習掌握知識技能。

  生口頭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三、課時小結。課堂作業。

  作業本第1、3兩題。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熟讀課文,總結課文,進一步認識過渡段和合理安排詳略的作用。完成餘下的課後和作業本作業。

  教學過程

  一、複習。

  用“無論……都……”、“一……就……”、“嚴肅”幾個詞語口頭造句,完成作業本第4題

  二、生按課後題要求再輕讀課文,抽答。(第二段詳寫,其餘兩段略寫。這是為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說明一個明確的中心。)

  三、那麼,課文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告訴我們:要想更好地為別人服務,就要認真踏實地學習,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生聯絡自己的實際談體會。

  四、我們學這篇課文:不但學習了怎麼安排詳略,突出了中心,還學習和了解了過渡段過渡句的作用,課文除了第3自然段是過渡句外,還有哪一句是過渡句? (後來,王老師知道了他的心事,找他談了話)抽答,黑板出示本句。討論結論:這是從時間、人物、內容上把二、三兩段自然地連線起來。(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過渡句承上啟下,連線兩段意思的作用。)

  五、全課總結。

  六、完成餘下的作業本習題。

  附板書設計

  23、掛兩支筆的孩子

  掛筆→不掛→重掛

  喜愛 費勁

  認真踏實學習

  費時——不好意思——決心

  羨慕 錯別字多 掌握知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