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會呼吸的公路》的教學設計

《會呼吸的公路》的教學設計

《會呼吸的公路》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獨立識寫本課的10個生字,瞭解生字、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藉助旁批,弄清公路呼吸的方法,認識其作用。

  4、試著自主閱讀,自己動手批讀。

  5、喚起學生愛護環境、熱愛科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弄懂公路呼吸的原理。

  2、透過對課文的理解,認識公路呼吸的作用。

  3、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準備

  師生查閱有關科技環保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讀題

  1、你知道什麼叫呼吸嗎?(讓學生有意識地呼吸,體會人是用肺呼吸)真奇怪,公路也會呼吸?

  2、為什麼課文題目中的'呼吸要加上引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公路是怎樣呼吸的呢?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以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下作上記號。

  1、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學生互評、正音。

  2、同桌討論不理解的詞語,然後全班同學一起解決。

  3、交流透過討論理解的生詞。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同學們,讓我們藉助旁批,自由地讀課文,想想公路是怎樣呼吸的?

  1、自讀課文。

  2、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呢?

  我讀懂了公路呼吸是科學家創造發明的、清除空氣汙染的一種方法。

  讀懂了空氣汙染的主要因素是汽車尾氣

  3、哪一段是介紹公路是怎樣呼吸的。請你找出來再讀讀。你明白了嗎?

  讓學生先自讀、自悟。再分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

  全班討論,給學生探究的充裕時間,教師相機點撥:公路兩旁的土壤吸附汽車尾氣,土壤中的水溶解了尾氣中的一部分氮氧化物以撥出,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變成肥料。

  4、文中說這真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多媒體畫面展示自學題:

  讓公路透過來一些,人們就能,同時還能為土壤增加!公路呼吸有兩個作用:

  5、讓學生再讀課文,把自己新的感受批在書上。

  6、科學家們發明了這一舉兩得的好方法,你們還有哪些好辦法能清潔空氣,保護環境,都說出來,我們聽聽,然後把它批在書上。

  四、拓展思維,提高興趣

  《會呼吸的公路》簡潔、明瞭地給我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改造城市環境,綠化、美化家園。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也做一名合格的環保衛士,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共同維護我們生存的家園地球的環境。

  附:板書設計

  16會呼吸的公路

  土壤吸附

  溶解

  汽車尾氣

  (淨化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