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1

  課 題:

  《濟南的冬天》

  課 型:

  新 課

  課 時:

  二

  教學方法:

  競賽式活動課 教學媒體: 錄音機 《春江花月夜》曲 幻燈機及膠片

  教學重難點:

  1、多角度的寫景

  2、多種修辭的應用

  3、想象能力的培養

  設計思路:

  1、從課文客體的分析討論中,使學生明確多角度寫景的思維方法。

  2、從辭格的辨識中,使學生明確用什麼語言格式表達自己的欣賞,傳達自己感受。

  3、有了前兩者為基礎,學生有了想象的方法,也有了表達想象的方法。於是,以《春江花月夜》為學生想象的載體,滿足學生想象及表達想象的慾望,檢驗學生的想象及表達能力。

  4、為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引進互動,引進競賽的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

  一、匯入

  1、師:我們剛學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作者多角度地給我們描繪了哪幾幅春圖?其中應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2、生答:……

  3、師:上一課時,我們初步學習了老舍先生的〈〈濟南冬天〉〉,我們知道那裡有溫晴的天,慈愛溫情的山,多姿嬌美的雪,溫柔多情的水。(板書)讀之,直惹我們眷顧不捨,流連忘返。除了上一節課咱們欣賞的溫晴的天,還有什麼使我們如此迷戀這濟南之冬的呢?作者是怎樣(修辭)把一個活脫脫的濟南之冬呈現給我們的呢?我們的具體感受又如何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第二自然段吧。

  二、品析課文第二自然段

  (一)閱讀感知

  1、自由閱讀第二段

  2、抽生閱讀

  3、生評價閱讀質量,教師計分。

  (二)研讀深化

  1、教師設問:並用幻燈展示問

  A:作者用哪句話由一段文字過度到這一文段?

  B:作者在該文段中用了一個“奇”字,你認為這裡的景緻奇在哪裡?

  C:作者從哪些角度寫了濟南的“山”,有什麼特徵?

  D:作者在文段中應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E:文段中,是否用到了想象或是聯想?在哪些文句中有所體現?

  F:從小山和人們的對話中,感受到了小山什麼樣的情致?

  2、生分語文學習小組討論,準備搶答

  3,教師評價,計分並板書

  (三)談感受繪美景

  1、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小山慈愛溫情的特點已經歷歷在目,透過研讀學習,我們請幾位同學上臺把你感受到的景象給我們描繪一下。

  2、生準備……

  3、分組描繪,教師評價計分。

  小結 小結內容及各學習小組的比分情況

  三、品析課文第三自然段

  閱讀感知

  1、接力閱讀

  2、評價並計分

  研讀深化

  1、教師設問(以燈片展示問題):

  A:文中說“最妙的是下點小雪了”,請問妙在哪裡?

  B:有哪些動詞寫出了小雪怎樣的特點?

  C:段中應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D:作者是如何處理多角度的?

  2、生討論,準備搶答……

  3、生搶答,教師評價並計分。

  談感受述美景

  1、師:享受了濟南小雪景,我們請幾個同學上臺來,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

  2、生準備 ……

  3、生描述,師評價並計分

  小結

  教師作學習內容和競賽兩方面的小結。

  擴充套件發散應用

  1、師: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對於大自然的美好景象,絕不會無動於衷,於是,畫家們拿起了自己的畫筆;音樂家們連綴著自己心中的音符;雕刻家們操起了自己的刻刀;文學家馳騁在自己的思想裡……這裡的每一位藝術家都會無一例外地應用到一種能力,那就是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在坐的同學們,你想過成為一名藝術家嗎,你的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又如何呢?想展示你的風采嗎?我為大家準備了一首中國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請各位伏案聆聽,開啟你思想的閘門,馳騁你的想象,把你頭腦裡的生動畫面表述出來,可以是聽到的,可以是看到的,可以是想到的,可以是感受到的……

  2、教師播放音樂,生伏案聆聽……

  3、生描述,師評價並給相應的組別計分。

  總結該課時

  總結兩方面的情況,一、學習內容。二、競賽結果。給優秀學習小組最熱烈的掌聲,給暫時滯後的學習小組以鼓勵。

  結束並佈置作業

  1、自學課文餘下內容,下節課展示自學結果。

  2、把聽音樂後的感受寫在作業 本上,下一課時評出優秀篇章節,在班上張貼公佈。

  反思:

  該課以競賽為課堂組織方式,極大地滿足了學生成功的慾望,以互動為核心實現了課堂以學生為文體的現代教學觀。課中學生表現湧躍,努力地思考,積極地回答問題,尤其是在教師給出錄音《春江花月夜》後提出描述感受後的課堂氛圍,更是活躍,同學們紛紛舉手,要表達自己的看法。面對同學們的精彩描述,課中掌聲不斷。這不僅給了學生以美的享受,還為孩子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他們感受了成功,長此以往,他們會愛上語文的。

  我的教學目標 ,自然也在同學們,快樂而又緊張的氛圍中得以實現。他們懂得了聯想和想象的方法,初步實踐了表達自己感受的方法和手段。

  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一個內容,我們給孩子們學習那些經典名篇,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們學會寫,學會名家名篇的寫法。就這上點來說,我的這堂課是成功的。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2

  [學習重點]

  學會多角度描繪景物,融情於景的寫法。

  [學習難點]

  如何多角度描繪景物。

  [教學課時]

  二課時

  [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老舍的資料。

  2、查詢濟南及其山、水的有關資料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學生齊答:冬季)對!現在正是初冬時節。一提到冬季,同學們也許馬上會想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靚麗,也許會想起“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遼遠,更會想起“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孤寂。在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沒有一個地方它的冬天也溫暖如春,給人一種溫情脈脈的感覺呢?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走進《濟南的冬天》,切身感受一下它的溫馨,欣賞它那秀氣的山和澄綠的水吧!

  [由生活常識匯入話題,運用優美的語言,並輔之以切合時令特點的。詩句,創設情境,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引導學生感受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二、檢查預習

  1、作者介紹(讓學生先介紹,最後螢幕顯示老舍的有關情況,讓一位學生朗讀)

  老舍,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等。

  2、介紹濟南(讓學生介紹,互相補充之後,螢幕顯示老師準備的有關介紹濟南的文字及圖片資料,請學生集體讀一下)

  (1)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公元前22世紀的原始部落首領舜就誕生與生活在濟南一帶,濟南城的歷史達4、5千年以上,這裡古蹟眾多,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是歷代文人墨客謳歌和推崇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在濟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都是名副其實的“小山”,連最高的千佛山,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濟南多泉水,自古有“泉城”之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舉泉名72個,大致為趵突泉、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泉水千姿百態,蔚為壯觀,趵突泉名列72泉之首。

  (2)大明湖

  大明湖在濟南舊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處泉水匯成,湖面佔全城的三分之一。清人劉風誥詠濟南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3)出示幾幅陽光下及小雪後濟南山水的圖片。

  [透過檢查預習,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字詞測評

  課前大家已預習課文,下面我們檢查一下字詞掌握的情況: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髮髻澄清貯蓄水藻濟南著落暖和真得鑲

  (2)、解釋詞語

  響晴空靈奇蹟響亮安適澄清水墨畫慈善

  三、指導朗讀

  1、齊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初步體味感情。(配樂朗誦)

  2、討論:本文該怎樣朗讀?

  1)學生前後左右分組討論,教師巡迴指導,適時點撥。

  2)學生派代表回答。

  3)教師歸納:讀出喜愛的感情,語速較慢,語調柔和,語氣親切。

  3、學生按這樣的要求自選一段最喜歡的內容自告奮勇朗讀,其他同學掌聲鼓勵。(配樂)

  4、放音樂,聽名家師範朗讀,學生體會讀法。

  四、整體感悟。

  剛才我們透過朗讀課文,已經充分感受了全文,現在請同學思考:

  1、濟南冬天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

  2、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學生回答

  明確:南冬天的特點是“溫晴”,還了濟南冬天的山、水。

  3、這天氣、山、水三者的關係是怎樣的?

  (根據課文內容,教師稍作點撥引導。)

  學生回答

  歸納:因為有小山的包圍,所以才會有“溫晴”的天氣;又因為有“溫晴”的天氣,才會有小雪覆蓋的山景,河水才會冒點熱氣。所以,“溫晴”是濟南冬天的特點,描繪濟南的山水都是圍繞這個特點來寫的。

  五、齊誦全文,再次體味。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朗誦匯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探究了這篇課文的朗誦方法,瞭解了大致內容,今天這節課我們再一起去品位、體悟“濟南的冬天”。

  二、賞析課文

  (一)教師帶領賞析第一部分內容

  1、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濟南冬天是“溫晴”的,分別提問:

  ①在哪裡提出這個特點的?

  ②這部分是怎樣寫“溫晴”這個特點的?

  ③具體說說是怎麼對比的?

  指名學生回答

  明確:在第一小節提出,透過對比的形式提出這個特點的。

  共用了三組對比,即

  a、北平冬天幾乎天天颳風和濟南冬天沒有大風。

  b、倫敦冬天多霧和濟南冬天響晴

  c、熱帶毒日和濟南冬天的溫晴

  板書:總特點:溫晴(寶地)——對比(突出特點)

  2、延伸

  作者用倫敦、北平、熱帶三個地方和濟南作對比,這和他的經歷有關。老舍25歲前一直在故鄉北京,1924年應邀去英國任教,倫敦生活了六年。在離英國土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的厲害,而一回國就到山東濟南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因而才會對濟南冬天的溫晴格外深切。

  (二)作者是如何具體描繪“冬天的濟南”的?

  地形(小山、圍、圈兒、搖籃)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情景交融地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

  2、繼續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以及描寫景物的方法。

  3、瞭解本文首尾呼應的特點。

  二、難點、重點分析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新課。

  自然界中美的事物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朱自清先生絢麗多彩的春景圖使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機,老舍先生描繪的冬天也一樣具有可愛之處。

  (二)引導學生閱讀“自讀提示”第二段,以此作為閱讀思考、圈點批註的主要依據。

  (三)自讀課文,圈點批註。

  教師提出導讀題目,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題目事先寫好,以小黑板或投影片形式展示。

  1、本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你能用第一段的一個詞語說明它的總體特徵嗎?

  2、作者運用哪些修辭方法對景物進行描繪,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3、全文的結束語和課文標題有怎樣的聯絡,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圈點批註時,教師巡迴指導,及時肯定和表揚批註好的,對欠妥的給予指導。學生髮表意見後由教師明確:

  1、天氣的溫晴;老城的暖和安適;陽光朗照下山的可愛,小雪點染下山的秀美;雪後村莊的秀麗典雅;水的暖綠明淨。總特點——溫晴。

  2、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山景繪水色,全力表現濟南冬天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淨的特點。如把環衛濟南的山比作“小搖籃”,把臥雪的山莊比作“小水墨畫”,把整個冬天的濟南比作“藍水晶”;擬人的手法把沒有生命、沒有感情的山水寫得脈脈含情,景與情緊密結合,以景感人,以情動人,產生很強的感染力。

  3、結尾“這就是冬天的濟南”與開頭的“寶地”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美好景象的由衷讚美之情,有力地總結了全文。

  (四)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思路,劃分課文的結構,教師補充強調。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作者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找出文中生動貼切的比喻句,擬人句並細細揣摩、品味。

  3、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學習寫景狀物抓住事物特徵的作文方式。

  4、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及探究,合作的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

  學習寫景狀物抓住事物特徵的作文方式,品味生動貼切的比喻句、擬人句。

  三、教學課時

  2課時。

  四、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文章中描繪的山、水、陽光、白雪等景物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特別是浸透在如詩如畫美景中的濃郁情致,更使作品帶有了一種神韻,一種悠長的味道。本文的寫作特點主要有:佈局謀篇層次井然,脈絡清楚;比喻和擬人的寫法,形神兼備,生動貼切;情景交融,感情真摯;抓住特徵,基調一致,色彩和諧。學習這篇文章將重點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著重學習寫景狀物抓住事物特徵的寫法。

  五、學情分析

  雖然初一學生對抒情散文的感悟能力還比較低,但前邊剛剛學習了《春》這篇文章,學生對情景交融這種寫法以及抓住特徵有層次的進行描寫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節課中,將對學生做進一步引導,加深他們對於情景交融寫法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我們從春走到冬,在四季中徜徉。春天是美好的,嫩綠的小草,吐蕊的春花,柔和的春風,細密的春雨……夏天是炎熱的,蟬鳴蛙噪,電閃雷鳴……秋天是蕭瑟的,衰草連天,落葉飄零……不知不覺,冬天已悄然來臨,那我們這裡的冬天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各抒已見,用最恰當的詞彙來描繪冬天的景象。

  (二) 識作者(投影)

  (三) 檢查預習

  1、幾個同學讀生字,教師正音。

  2、把課下根據對生字的理解編寫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同學們共同指正用得是否恰當。

  (四)範讀課文(學生邊讀邊播放音樂並呈現畫面)

  (五)整體感悟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選取了哪些角度進行描寫?突出了濟南冬天的什麼特點?你覺得作者在描繪濟南的冬天時蘊含著一份怎樣的情懷?

  (六)精彩呈現

  自由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蘊含的詩情畫意,找出你認為最精彩的段落朗讀給大家聽。學生點評。

  (七)合作探究

  與《春》進行比較閱讀,談異同點。

  (八)經驗積累

  讀完這篇文章,大家不禁感嘆:濟南的冬天真美,真溫暖!想想作者是如何把文章寫得如此細膩感人?學完之後你有哪些學習心得?請記錄下來,全班交流。

  (九)自由暢談

  你喜歡濟南的冬天嗎?為什麼?

  (十)展示才華

  仔細觀察我們這裡的冬天,充分展開聯想和想像,抓住景物待徵,寫一篇300—400字的文章。

  板書設計:

  陽光

  薄雪 情景交融 抓住特徵

  溫晴

  小山 比喻擬人 生動貼切

  綠水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在反覆的朗讀中感受濟南冬天帶給人們的美好感覺。

  2、能說出濟南冬天的特點,發現它獨特的美。

  3、欣賞並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文章生動而真切地描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溫和、山青水綠、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題目《濟南的冬天》明確地交代了描寫的地方和時令。濟南位於山東省內,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東接佛懋山,西邊南馬鞍山、四里山,這些山形成了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濟南的冬天與北中國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氣候截然不同。透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注意誦讀,透過富有感情的美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學生的情趣和豐富的情感,增強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培養成良好的語感。

  教學設想:

  《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透過描繪濟南冬天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我認為本文的教學切入點應該是要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領略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感情,領會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把教學重點落到老舍先生的高明之處就是能夠把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的寫法上。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我們盼望萬紫千紅的春,我們迷戀果實飄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飛的冬,雖然寒風凜冽,可那樹尖上頂著一朵白花的美麗又怎麼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就充滿了無限的魅力,它給人留下的不再是蕭瑟,不再是寒氣襲人,它那裡充滿了溫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份溫情吧。

  二、瞭解作者及其作品

  1、先由學生介紹他們瞭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語言風格。

  老舍,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小說《駱駝祥子》、戲劇《龍鬚溝》《春華秋實》《茶館》等。被譽為“人名藝術家”。

  2、教師結合學生介紹作適當補充,突出《濟南的冬天》的創作背景,幫助學生在下面的學習中更好地理解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一些印象》是老舍一系列描寫濟南風景名勝的散文作品中最早的一篇,也是他回國後最早創作和發表的作品之一。從1930年夏秋至1931年春夏,隨寫隨發表,全文共一萬字左右。本文就是其中的一段。

  三、感知課文

  1、藉助於《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清楚字詞障礙,熟悉課文內容。

  2、領會本文應該怎樣朗讀。

  歸納:要讀出喜愛的感情,語速較慢,語調要柔和,語氣要親切。

  3、聽名家朗讀課文。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用溫和、親切、喜愛的語氣語調朗讀。

  四、按描寫的不同景物,給文章分段,歸納大意。

  (一)(1)寫濟南的冬天的天氣特點。

  (二)(2—4)寫濟南冬天的山景。

  陽光朗照下的山

  山薄雪覆蓋下的山

  城外遠山

  (三)(5)寫濟南冬天的水色。

  五、作業

  1、抄寫詞語

  2、多音字注音組詞:得、著、薄、和

  第二課時

  一、投影兩段有關北方冬天的描述

  讓學生讀一讀,說說北方冬天給人的印象,以此引入課文分析。濟南的冬天是寒冷的嗎?

  二、齊讀全文,思考問題

  1、濟南冬天有什麼特點?作者是如何突出這一特點的?

  2、濟南冬天的山水有何特點?

  三、分析全文

  (一)第一段

  濟南

  北平(有大風)無風聲

  倫敦(有濃霧)響晴“寶地”對比突出濟南冬天的獨特:溫晴

  熱帶(日光毒)溫晴

  這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絡的。

  注:作者之所以用北京、倫敦、熱帶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有密切關係,老舍25歲錢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應邀去英國任教,在倫敦生活了6年,在離英國回途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了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沐浴在濟南溫情宜人的冬天裡,老舍感到驚異陶醉,不禁發自肺腑地抒情道:“濟南真得算個寶地。”從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二)針對第二段提問:濟南的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

  作者怎樣寫出陽光下的小山特別可愛?人們的感受如何?

  (三)研讀第三段

  請同學們仔細讀一遍這段文字,看看哪些地方寫得好,說說理由。

  1、哪句話直接抒發作者對雪後美景的喜愛和讚美?

  2、作者寫景的空間順序是怎樣安排的?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作者採用那些修辭手法來寫景的?

  體會比喻、擬人對寫景的作用。為了更好地寫出景物的特點,寄寓作者的讚美之情。

  比喻

  (1)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這句話含有兩個比喻,一是將“”比作“白花”;

  二是將“”比作“日本看護婦”。

  (2)指出本體和喻體的相似之處:

  (3)若將“頂著白雪的矮松”比作“守衛邊關的戰士”,行嗎?

  (4)引用幾句學生作文中的比喻句,讓同學們討論比喻是否恰當。

  明確:比喻一定要貼切。

  擬人

  比較下列兩句話,看看錶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明確:擬人手法賦予薄雪以少女“害羞”的情態,寫出雪的嬌羞美麗。

  4、看看作者寫景的句子中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作者採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美景,景中抒發了作者對這美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情景交融。

  5如、果我們要根據此段文字畫一幅畫,畫上應該畫些什麼景物,景物的色彩如何?

  6、熟讀背誦

  (四)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五)水的特點——綠、暖、清亮

  四、再讀全文,語調要柔和,語氣要親切,讀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1、直接抒發感情。

  如“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氣。”

  2、透過創設美好意境,流露作者深情。如“請閉上眼睛,……這是不是一個理想的境界?”烘托出舒適溫暖的意境,表達作者讚美的真情。

  3、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象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五、創設情境,仿作練習。

  當你被濟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時候,也許你沉睡的關於冬天的記憶在被喚醒,也許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話般浮現在你的腦海裡,那麼就讓我們也拿起筆,抓住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景象,運用你剛剛學到的語言技巧,寫下你心中最美的一處冬天。

  教師結束語:法國雕刻家羅丹曾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它不同於巧奪天工的工藝美,也不同於繞樑三日的音樂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種美的組合。尤其是我們祖國壯麗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展現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學們熱心的觀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徵,選準角度,在描繪時用一些修辭方法,並將自己的感情融會其中,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寫出美妙的文字來。

  六、作業

  1、摘錄比喻、擬人句

  2、課後練習二

  板書設計

  濟南

  北平(有大風)無風聲

  倫敦(有濃霧)響晴“寶地”對比突出濟南冬天的獨特:溫晴

  熱帶(日光毒)溫晴

  陽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安適

  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嬌美秀氣

  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水——綠暖清亮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是老舍先生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作者首先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透過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溫情”的特點。接著作者描寫了濟南冬天的山景、水色。從陽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到城外遠山,對濟南冬天的山景進行了描寫。文章透過生動而真切的描寫,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要求會認的3個生字,掌握5個要求會書寫的生字。理解“響晴、溫情、安適、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徵進行細緻描繪以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體會文中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學習形象生動的描寫景物的方法。

  2、採用配樂朗讀、教師範讀、學生齊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感知、感悟文章內容。

  3、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對濟南暖陽下的山水、古城、村莊所寄託的濃濃愛意。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引導他們培養審美能力。

  重難點分析:

  ·體會情景交融的境界是需要透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感受揣摩才能達成的。

  ·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感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徵進行細緻描繪的寫法,體會文中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的妙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與設計說明: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文章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使筆下的山、水、城、人跟這“溫晴”天氣緊密聯絡在一起,構成一幅溫暖晴朗的濟南冬天圖景。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三個生字,掌握五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響晴、溫晴、安適、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品味語言的優美;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境交融的寫法。

  4.體會作者對平凡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並學習文中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同學們,提到冬天,你腦中會浮現出哪些詞句呢?

  (白雪皚皚、冰天雪地、大雪紛飛……)

  冬天,除了美麗的雪景也伴隨著刺骨的寒冷。但是,有個城市卻是個例外。它的冬天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內容。

  二、走進作者

  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收在《老舍文集》裡。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國講學,1930年回國,本想作職業作家,但專職寫作難以維持生活,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經好友們的勸告,1930夏天到濟南的齊魯大學任教。這篇文章就是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的。老舍在齊魯大學任教四年,其間他“努力地創作,快樂地休息”,因而濟南成了老舍的“第二故鄉”。他對濟南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把許多美麗的文字留個了濟南。

  三、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出示讀文要求:

  ①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圈畫出不理解的字詞,讀文後結合上下文或工具書理解。

  ③自學生字,要理解字義。

  2、字詞通關

  ①認讀生字、詞

  xiāng、zǎo、píng、zhù

  鑲、邊、水、藻、綠、萍、貯、蓄

  chéng、jì、báo、jǐ

  澄、清、一、髻、兒、薄、雪、濟、南

  ②結合句子理解劃線詞語。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

  “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讀文要求:

  ①快速瀏覽課文內容,思考課文透過哪些方面介紹濟南的冬天?

  ②思考文中哪個詞語可以概括濟南冬天的特點?

  2、課文內容概括

  課文從濟南的________、(第一自然段)濟南的_________(第二-----四自然段)以及濟南的_________(第五自然段)三個方面,突出展現了濟南冬天_______的特點。

  五、瞭解濟南的天氣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濟南的天氣是怎樣的?

  “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

  2、作者透過什麼手法寫出了濟南的天氣?

  北平的風——濟南的暖

  濟南冬天的溫晴:對比

  倫敦的霧——濟南的晴

  熱帶的毒——濟南的溫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掃清了課文的字詞障礙;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梳理了文章的脈絡結構,同學們課後熟讀課文,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課文,一起走進濟南的山景水色。

  第二課時

  一、謎語匯入

  老師課件出示謎語,請同學們猜一猜。

  “百年故居——猜一作家名字”

  (老舍)

  我們對這位作家已經非常熟悉了,老舍是他的筆名,請一位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作家。(學生整合老舍資料)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齊讀課題《濟南的冬天》

  二、溫故知新

  子曰:“溫故而知新”。就是告訴我們,溫習舊的知識從中獲得新的理解是好的學習方法。我們一起來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

  ①課文透過哪些方面介紹濟南的冬天?(天氣、山景、水色)

  ②作者透過什麼手法寫出濟南冬天怎樣的天氣特點?

  (對比手法濟南天氣的溫晴)

  三、濟南山景欣賞

  出示自學提示:快速自讀課文2---4自然段,根據其內容給每段概括出一個小標題。

  (陽光下的山、小雪後的山、城外遠山)

  【陽光下山景圖】

  1、讀文。找學生合作讀“陽光下的山”段落。同學點評,教師指導。

  2、賞析。哪一處描寫最打動你,說說打動你的原因。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睡著”、“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

  “暖和安適”的特點。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時而比喻時而擬人穿插描寫,賦予小山感情色彩,像一位家長呵護著濟南這個城市。而濟南就只管“暖和安適地睡著”。

  “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此處對濟南人神態、心理的描寫從側面烘托出濟南的“溫晴”特點。

  師過渡:這樣溫暖的濟南,這樣溫情的小山,要是下場雪呢?會變得寒冷起來嗎?我們一起讀讀吧。

  【小雪後的山景圖】

  出示自讀提示:齊讀本段。用“____”畫出本段中心句,圈出表示方位的詞,思考本段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1、中心句: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吧。(中心句作用:概括本段的主要內容及中心,話句話說就是本段內容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順序:自上而下的順序。

  山上矮松(樹尖):——“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一個“頂”字寫出雪的位置與大小,形象地寫出小雪後松樹的形態。)

  山尖————“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鑲銀邊”形象地寫出山與天相接處的美態,同時緊扣“小雪”)

  山坡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把山上因下小雪而露出不同地色

  比喻成一件花衣,花衣還能動,

  把一幅靜止的畫面寫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擬人化手法描寫成一位害羞而臉紅的少女,貼切又美好。)

  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為語言大師,修辭手法的運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雪後的山景,遣詞造句精妙講究,字字傳神。句句流露出作者對濟南的喜愛之情。這麼美的景,如此美的文字,我們也定要美美地讀一讀。教師知道朗讀。

  【城外遠山圖】

  “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用“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的形狀、情態,彷彿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水墨畫寫出了濟南的淡雅之態。

  四、濟南水色欣賞

  出示自讀提示:自讀本段,根據內容概括出小標題。思考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空靈水晶圖】

  溫暖——“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

  澄清——“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整個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五、深入全文,體味情感

  師引導:欣賞了濟南的山景水色,感受了濟南的溫晴舒適,文章最後作者發出由衷的讚美——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置疑?文章題目叫“濟南的冬天”,文章最後卻說“冬天的濟南”你理解作者的用意嗎?試著讀一讀這兩句話。

  濟南的冬天——重點在冬天上,因為作者的文章內容都是圍繞冬天的景色來寫的,所以題目叫濟南的冬天。

  冬天的濟南——重點在濟南上,作者全文都表達出對濟南這座城市的喜愛之情,放在文章最後用來抒發對濟南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六、方法借鑑,學會發現。

  師引導:想要寫好一篇景色文章,老舍先生的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鑑呢?

  抓住景物某一特點,圍繞中心句展開描寫。

  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

  修辭手法的運用可以幫助把景物寫得更生動。

  寫景離不開抒情,要情景交融。

  七、拓展閱讀

  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濟南的秋天》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在反覆閱讀過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2.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自覺培養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透過閱讀教學,學生能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點來進行描述的方法。

  2.學習本文平易自然、生動活潑、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過程時間

  一、聽寫字詞,檢查朗讀。

  二、賞析精彩片斷

  1.再次朗讀課文,感悟語言的藝術,寫法的精緻。

  思考:文中描繪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畫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要求學生在書上作旁批,寫出自己的見解,喜歡的理由儘可能詳細;教師走入學生中指導。)

  對自己喜歡的段落要熟讀成誦。如嘗試背誦“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

  2.品味語言,揣摩作者平實、優美的語言風格,體會本文的抒情方式。

  (1)教師示例:

  ①“就是下點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分析:這一句用與老天爺商量的口氣,說明小山被大雪壓垮了,實際上是讚美,讚美小雪後濟南小山的秀美。一個“太”字,讚美之情全出。寫法上是創設意境,於字裡行間流露真情。

  ②“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用比喻的修辭方法緊緊扣住濟南冬天的“晴”。因為晴,天空無雲,才“空靈”;因為晴,天空藍汪汪的,才像塊“藍水晶”。

  (2)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嘗試用簡潔的語言分析。

  (學生自主合作,相互交流。展示。)

  (3)課件出示練習題。(師生合作完成。)

  ①開頭的特點是什麼?(把濟南和北平、倫敦進行了對比。)

  ②運用對比的目的是什麼?(為了說明濟南是塊寶地。)

  ③怎樣抒情?(透過對比,直接抒發了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4)學生默讀課文,認真體會以上對課文的感悟、品味。

  3.教師小結。

  作者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喜愛和讚美之情,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都給人以美的感受。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情致,使作品帶有了一種神韻,一種悠長的味道。

  想一想,為何老舍先生這些文學大師們能描繪出如此精彩的畫面,他的語言能如此優美?我們寫景時要向他學習什麼呢?

  啟示細緻觀察角度多樣情景交融運用修辭手法

  (可重點突出本文表現美的方法:選詞講究;對比烘托;多用修辭方法;有直接抒情、有意境中流露真情,也有虛實結合,聯想抒情。)

  三、拓展延伸

  1.師生相互交流收集到的有關冬天的詩文。

  2.讓學生進行和《春》、《三峽》的比較閱讀。

  提示:可從語言、內容、寫法多角度分析。

  (學生合作分析,教師小結。)

  3.實踐。

  (1)小組展示說說家鄉冬天的特徵。

  (2)借鑑本文的寫法,寫一段文字,注意融情於景。

  四、課後作業

  背誦“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

  板書設計:濟南的冬天

  老舍

  無風聲小山搖籃圖

  溫山雪霽初睛圖

  無重霧溫

  晴水空靈水晶圖綠

  無毒日藍

  惜緣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9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本節課在整體感知、理清文脈的基礎上重點研讀第3語段,鑑賞景物描述方法。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賞了春天那一幅幅動人的春景圖後,今天我們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去領略冬日的景色。(板書文題)說起冬,尤其是北中國的寒冬,腦海中浮現的多是朔風怒號、冰封雪飄、天寒地慄的蕭條畫面。但在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中,不僅感受不到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麼,稱為“寶地”濟南的冬天確如作者詩情畫意的渲染嗎?就讓我們在老舍的引領下一起去觀賞濟南冬天的水墨畫,去體味浸蘊其間的濃郁情致,給出一個評判。

  二、老舍及其創作

  多媒體顯示: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應召回國。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終年67歲。老舍一生著作豐富,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龍鬚溝》《茶館》是其代表作。以描寫城市人民生活著稱,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題

  《濟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的一篇情辭並茂的寫景散文。題目明確交待了描寫的地方和時令。

  關於濟南的山和水:(多媒體課件顯示畫面背景音樂:《高山流水》)解說:

  在濟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歷山,傳說帝舜耕稼於此,又名舜耕山。隋開皇間因岩石鐫佛,遍佈山崖,遂稱千佛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濟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稱,所謂“家家聽泉,戶戶插柳”。大致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趵突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湧出,噴湧如沸,隆冬季節依然水霧繚繞,四周的亭臺樓閣都罩上一層輕紗,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還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劉鳳誥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詠湖名句。

  四、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1.教師範讀。

  2.學生自由朗讀,掌握字詞。

  投影:

  (1)注音:

  濟南(jǐ)倫敦(dūn)鑲(xiāng)水藻(zǎo)貯蓄(zhù)

  髮髻(jì)澄清(chéng)著落(zhuó)看護(kān)

  (2)釋義:

  響晴:(天空)晴朗無雲。

  設若:假若。

  貯蓄:存放、儲藏。

  空靈:靈活而不可捉摸。

  3.聽朗讀錄音,體味流暢朗讀中的語氣、語調傳達出的文章內容與風采。依閱讀提示,思考:

  (1)濟南冬天的獨具一格的風貌是什麼?

  (2)課文是從什麼角度,用什麼手法來表現這一特點的?

  (3)文中老舍先生採用中國山水畫“以大觀小”的構圖取景方法,請分析作者順著主線抓住哪些富有特徵的景物來展示濟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圖定格,仿照《春》中畫圖的形式進行概括。

  組織小組討論。教師點撥、明確:

  (1)濟南冬天的“溫晴”。

  (2)寫“溫晴”是從自身感受的角度來寫的,採用“曲折行文”的對比方式。北平、倫敦、濟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個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擁有評判對比的資格。透過和北平冬天多風、倫敦多霧、熱帶日光的毒和響亮(根據語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蹟”“怪事”,突出它獨有的“溫晴”美景,讚賞它是個“寶地”。畫面中“寒”與“暖”、“暗”與“明”、“熱”與“溫”的色調烘托出濟南冬令陽光和煦、天朗地秀的總體形象。在結構上是全文的總起,為下文具體描述作鋪墊。

  (3)順著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這一主線,作者具體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用擬人化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給人以濟南冬天的總體感覺,然後分寫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和城外遠山。第5段文字寫冬天的水色,先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充滿讚美之情。

  緊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鋪展出三幅畫面:小山搖籃圖、雪霽初晴圖和空靈水晶圖。

  文章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

  4.表情朗讀,品味濟南暖冬慈善若孃親,可愛似少女,清亮賽水晶的藝術形象。

  五、精彩語段研習,鑑賞景物描述方法

  1.齊聲誦讀第3語段,就如下內容品析研討。請同學們自由選擇進行答題。

  投影: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層次劃分是:

  (3)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透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樣化靜為動的呢?

  (7)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8)你在對全段的朗讀要求上有什麼體會?

  明確:

  (1)最妙是下點小雪呀。

  (2)全段分為三層: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矮松山尖草色陽光

  (4)樹尖用“頂”,山尖用“鑲”,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幾個字各得其所。

  (5)青黑,白,藍,銀,暗黃,微黃,粉色。

  (6)化靜為動的主要技巧是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

  (7)主要是擬人,文中的三個“好像”,並不都表示比喻。

  (8)朗讀中不僅要讀好文中的描寫部分,而且要讀好首尾兩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2.濟南的雪一點也沒抹殺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溫晴”越發顯露了出來,請學生歸結本段的寫景特色。

  歸納:作者從色彩和變化兩個角度描寫了山上的矮松、黃草和薄雪等景色。“看護婦”是對雪後矮松秀美形態的比喻,借矮松寫出雪的形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用擬人描繪了雪色嬌美的情態。寫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間順序,有層次地把各個細部雪的光、色、態展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韻。畫面色彩的鮮明悅目來自映襯的妙筆:矮松的青黑映襯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兒白,映襯一道兒暗黃;以微黃的斜陽,映襯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吟詠體味第3語段。

  六、課堂練習

  閱讀課文第4、5語段,完成下列題目。

  投影:

  1.第4段作者三筆兩筆就勾畫出一幅水墨畫,它的特點是()

  A.朦朧B.淡雅C.古樸D.靈秀

  2.濟南冬天水的特徵是(多項選擇)()

  A.暖B.綠C.清D.亮

  3.這兩段文字表現了濟南的冬天()

  A.充滿了綠意的特點B.舒適、清亮、迷人、美麗的特點

  C.溫晴的氣候特點D.景色優美,是少有的冬季遊覽勝地

  4.①“這是張小水墨畫”

  ②“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③“這塊水晶裡,包著紅屋頂黃草山”

  ④“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A.①暗喻②暗喻③明喻④明喻

  B.①明喻②明喻③暗喻④明喻

  C.①暗喻②暗喻③暗喻④明喻

  D.①暗喻②暗喻③借喻④明喻

  5.“就憑這些綠的精神”中的“綠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20個字)

  參考答案:

  1.B 2.ABCD 3.C 4.D

  5.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的奉獻精神

  七、佈置作業

  1.摘抄文中的精彩語句,積累語言材料。

  2.文章本是有情物,濟南“慈善”的冬天讓人備感親切,得益於先生樸實親切的文風,猶如與讀者促膝談心一般。找出文中能體現作者對濟南冬天情真意摯的語句,如:“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既寫出個人的獨特感受,又顯得語意懇切,為全文“一錘定音”。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體會文中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對突出事物形神特點的作用,如揣摩喻體選用的精妙。與《春》在寫法上的對比閱讀。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

  體現老舍親切文筆的語句舉要:

  1.“請閉上眼睛想……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循循善誘,一點沒有強加於人的語勢。

  2.“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這是流露真情,惟恐讀者不信的口氣。

  3.“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以情動人,令人如同身臨其境。

  4.“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由於對濟南,對嬌媚得似乎弱不勝衣的小山充滿著熱愛,這裡簡直是用一種祈求的口吻了。

  5.“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又是思索,又是猜測,又是同讀者的商討。

  6.“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後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也沒有忘記忠實的讀者。

  二、揣摩優美語句,品析寫景藝術,領悟思想感情

  1.默讀全文,畫出文中貼切且給人以美感的比喻、擬人句,並小組討論、分析是如何寫意情狀、傳達情韻的。

  在小組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聯想,體味情景交融的詩意境界。對於修辭手法的辨析,採用“替換法”即透過與改為一般表述的比較,看錶達效果的不同。

  (投影顯示)如:

  (1)組:甲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乙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2)組:甲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乙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3)組:甲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乙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教師點撥、明確:

  (1)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搖籃”,寫出山景的小巧秀麗,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晴。躺在搖籃裡承受母親體貼入微的撫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著搖籃曲,秀美的睡態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溫暖、舒適的特點。而乙句的直白敘述則傳達不出寄寓的讚美深情。

  (2)組甲句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情態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黃斜陽相映襯,色彩鮮豔悅目。比擬把本來沒有生命的、靜止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而乙句則少了那份美感。

  (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一副和善心腸,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滿著春意。雖沒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溫暖,傳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2.訓練聯想能力,練習使用比喻、擬人句寫形神。

  提示:文學需要聯想,聯想對於散文尤為重要,本文不僅聯想豐富,而且貴在自然、取譬精當。給學生設定熟悉的情境,如落日、鄉野清晨、海濱夏夜等,讓學生抓住情境特徵,展開豐富的聯想,以優美傳神的手法狀景達意。

  3.本文語言樸實清新,娓娓道來,情懇辭切,除體現在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同時在遣詞造句上還非常講究,值得仔細玩味。

  思考:(1)“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去掉“聲”字可以嗎?為什麼?

  (2)“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這裡為什麼用“臥”字?和文章什麼地方相呼應?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不可以。“沒有風聲”並不是沒有風,濟南的冬天只是沒有那種令人戰慄的呼嘯的北風而已,如果去掉“聲”就說成了“沒有風”,那是不切合實際情況的。

  (2)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調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相呼應。

  4.誦讀全文。男女同學合讀第1語段,男同學讀繪寫山景的2、3、4語段,女同學讀寫水色的第5語段。

  三、對比閱讀

  思考:《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麼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說出理由。

  提示:兩篇散文都通過幾幅具體生動的畫面來表現特徵。《春》一文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等五幅畫面,體現了春的“新、美、力”的特點。而《濟南的冬天》同樣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描繪了陽光下的濟南全景、雪後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畫圖,表現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四、課堂練習(分發列印好的講義資料)

  閱讀《清泉贊》,完成下列題目。

  你大概不止一次地看見過從地下冒出的清泉,或者在如茵的綠草旁邊淌著的流水吧?你有沒有注意到,當它還是涓涓細流的時候,就表現了倔()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人們為了攔一窪泉水,曾特意挖了一個小潭,潭口圍著石塊,潭邊長上青草,還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野花。對於剛剛冒出地面的泉水來說,這未嘗不是一個熟悉的、安逸的小天地。它蠻可以在這裡留連()徉,直到春花凋謝、秋草枯黃,讓這些東西沉落潭底,變成()滓,連同。但是,不,涓滴之水,志在海洋。小水潭________不了它,小石塊________不住它,小花草________了它。打了一個轉身,滑下斜坡,它唱著歌,汩汩地向前流去。

  1.在文中括號裡給加“△”的字注音。

  2.請將“吸引”“挽留”“阻攔”三個詞語分別填入文段的空格中。

  3.文段中畫線部分中的“這裡”是指____________;“這些東西”是指__________。

  4.“它唱著歌,汩汩地向前流去”運用了_______________修辭方法,它在表達效果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潭留不住泉水的原因是(用文段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加粗的“冒”和“淌”能不能互換,為什麼?

  7.文段借流向海洋的小水流歌頌了一種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8.這段文字描寫的物件是什麼?讚頌了它怎樣的性格?你從中產生了怎樣的聯想?請簡要回答。

  參考答案:

  1.jiàng cháng zhā hé

  2.挽留阻攔吸引

  3.小潭潭邊的青草、鮮花

  4.擬人生動形象(作用意近即可)

  5.因為泉水具有倔強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

  6.不能。“冒”是由下向上溢位,“淌”是由高向低漫流。(意近即可)

  7.勇往直前志向遠大(意近即可)

  8.泉水;倔強、進取;聯想到那些不甘平庸寂寞、倔強進取的普通人。

  五、課堂小結

  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細味那淡雅的水墨畫浸蘊的“溫晴”,更覺神韻。繪山景、描水色。“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戛然而止,似乎意猶未盡,話猶未了,明敏的讀者是否會饒舌地續寫“我愛濟南的冬天,我愛冬天的濟南”以抒發胸臆呢?我想,是會的。但老舍先生不會,誰讓他是丹青高手呢!

  六、佈置作業

  以“________的冬天”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要求:

  ①填入所在地的地名。

  ②仔細觀察,充分展開聯想與想像,抓住景物特徵,模仿課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1.《濟南的冬天》把濟南比作“山水如畫”“藍水晶”,這些比喻既優美又易於理解。結尾處又把濟南比作“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似乎既不優美又不好理解,能不能換個比喻?換什麼比喻好呢?

  2.參觀山水畫展,聯絡課文描繪的圖景,培養觀察、欣賞能力。也可以自己選定一篇,抓住特點,寓情於景,發揮想像力,寫一片斷。組織學生在班裡交流,搞一次畫作欣賞的主題活動。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一、新課匯入

  上節課我們跟隨老舍先生的腳步,一起欣賞了濟南冬天的幾幅美麗的畫面。冬天的濟南那麼美,當然也離不開老舍先生優美的語言和寫作的技巧。這節課我們就來品味課文的語言美和手法美。

  二、自學指導

  (一)語言品析

  作者常選取很有表現力的詞,經過提煉,很有生氣,掩卷細品那淡雅的水墨畫浸蘊的“溫晴”,更覺其神韻。請仔細品析下列句子的美妙之處。

  1.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

  【交流點撥】

  “小搖籃”運用了比喻和擬人手法,將“一圈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

  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底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交流點撥】

  連續的擬人手法:睡、喚醒,形象地寫出了濟南冬天舒適溫暖的環境。

  3.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兒雪。

  【交流點撥】

  “臥”採用擬人手法,將小村莊人格化,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濟南小村莊的可愛,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4.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交流點撥】

  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突出水的綠的特徵。

  5.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交流點撥】

  用比喻的手法,突出水清亮的特徵。

  6.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

  【交流點撥】

  “有的……有的……”更加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雪的覆蓋不均和小山本色的若隱若現;並且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色彩斑駁的山坡比作“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生動形象地將山坡上斑駁的色彩和風兒吹動下的小山描繪得富有動感和美感,顯得更加秀麗迷人,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

  7.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

  【交流點撥】

  對“微黃”“忽然”“微微”這三個詞的運用,可見作者遣詞造句十分精妙妥帖;並且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雪後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動形象地將山腰的薄雪在夕陽下發生的變化細膩地描寫出來,使小山顯得格外情態可掬,同時也隱含了作者對小山的喜愛之情。

  (二)寫法探究

  1.文章是用怎樣的方式突出濟南“溫晴”的天氣的?

  【交流點撥】

  透過三組對比:北平的寒與濟南的暖對比;倫敦的暗與濟南的明對比;熱帶的熱與濟南的溫對比,突出濟南“溫晴”的特點。

  2.作者描寫濟南的山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

  【交流點撥】

  按照由裡到外、從上到下的順序描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處的山。

  3.縱觀全文,本文在寫景上主要採用了哪些手法?

  【交流點撥】

  (1)以動寫靜:“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寫出雪動人的形態。

  (2)想象:比喻與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

  (三)比較閱讀

  《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交流點撥】

  相同點:

  ①都是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

  ②脈絡清晰,層次井然。

  ③抓住特徵寫景,情景交融。

  ④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語言樸實、清新。

  ⑤細緻觀察、具體描寫。

  不同點:

  ①《春》描繪了五幅“春景圖”,《濟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畫”。

  ②《春》側重於近處的細緻觀察,《濟南的冬天》側重於遠景的觀察,且從不同角度觀察景物,特點有所變化。如本文第二段,是從景物的上方俯視下來,描繪出陽光朗照下的濟南像被圍在小搖籃裡,突出溫暖如春的特點。

  三、板書設計

  北平的寒濟南的暖

  倫敦的暗濟南的明溫晴

  熱帶的熱濟南的溫

  陽光朗照下的山裡、上

  薄雪覆蓋下的山寫景順序

  城外遠處的山外、下

  四、拓展延伸

  請你描繪一下你家鄉的冬景。(200字以內)

  【交流】

  生甲:這是一個雪後的早晨,村子的屋頂上,稻草垛和籬笆上,拖拉機站的木棚上,都披著白雪;山上的松樹林和竹林,都披著白雪;那高高的楓樹和野柿樹的樹幹、樹枝上,都披著白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帶絨毛的種子一般的雪,在風中飛舞。小溪中的石頭上都覆蓋著白雪: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飲水;好像有兩隻白色的幼獅在雪地裡沉睡;好像有幾隻白色的熊,正準備從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生乙:冬天到了,北方的冷空氣南下,西北風怒吼著,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下了一整夜。早上,我開門一看:房頂白了,草地也白了,樹上掛滿了雪白雪白的冰凌,我們的世界變成了一片銀白。冬天真美啊!

  生丙:我的家鄉是湖北的一個山區,這裡一年四季分明。時值初冬,北風利颼了,滿山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闊葉樹的葉子基本落光了,那些堅強的針葉樹綠中帶褐。河水還在不停地奔襲,只是水變淺了,變得更冷了,水草枯萎,那嬉戲的魚兒早已不知去向。慘白的太陽有氣無力地露露臉後,馬上躲進灰濛濛的雲裡去了。看到這樣的景象,我的感覺只是陰冷。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現在天氣是越來越冷了,穿梭在城市的濃霧冷風中,每天都能感受到冬天那強有力的擁抱,心裡最渴望的就是溫暖了。今天就讓我們透過老舍先生的文章去領略一個不同的冬天,那就是濟南的冬天。

  二、教師範讀,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聽讀要求:

  1、注意辨析字音,尤其是生僻字和易讀錯的字。

  2、思考:濟南的冬天有什麼獨特之處?

  3、文中寫到了冬天的濟南的那些景物,注意用筆在文中勾劃出來。

  範讀後落實字音。

  三、整體感知

  1、濟南的冬天有什麼獨特之處?用文中的一個詞概括。(特徵)

  (天氣)溫晴

  2、作者是怎麼把握到這個特徵的?

  透過對比:和北京比,“無風”;和倫敦比,“響晴”;和熱帶比,“日光不毒”。

  3、作者對於冬天的濟南懷著怎樣的情感呢?第一段中哪個詞語最能體現這種感情?

  喜歡珍愛“寶地”

  北京和倫敦都是古都名城,而且北京還是老舍先生的故鄉,可先生卻把這個詞給了濟南,喜愛之情由此可見。

  四、研讀欣賞

  1、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些美麗的景物?讀出相關的句子。

  山:山上的雪青松山草遠山的村莊

  水:綠萍水藻垂柳

  2、這些景物是如何體現“溫晴”這一特點的?

  (學生小組討論後,全班交流。)

  溫暖:山形環繞小雪山坡有的草色還露著斜陽下粉色的雪水不結冰冒著熱氣

  響晴:老城曬著日光雪後的陽光空靈清亮的水和天

  3、作者為什麼把山水作為描寫重點?

  這是濟南的代表性景物,是濟南的魅力所在。

  濟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譽。著名的趵突泉是72泉之首,位於舊城北部的大明湖湖面佔全城的三分之一。人稱城中“家家聽泉,戶戶插柳”。

  在濟南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濟南的天然屏障。

  清人劉鳳誥,有詠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課件圖片)

  總結:作者是借典型景物來體現典型特徵。

  五、修辭手法

  1、濟南的山水是美麗的,可作者筆下的濟南似乎比現實中更加可愛動人。這得益於文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擬人和比喻)

  我們以2、3段為例來看,首先找出擬人句。

  環抱老城的小山慈善的母親保護

  薄雪覆蓋的山坡婀娜的美人穿著花衣

  斜陽下山上的薄雪害羞的少女粉色

  同是寫山,卻是姿態各異。分析事物和被比的事物間是如何形成比擬關係的。

  兩者之間有共同的性狀。

  2、擴充套件

  積累擬人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六、作業

  讀完了《濟南的冬天》你是否也愛上了冬季呢?你生活的城市在冬日裡是什麼樣子呢?是否也有令你難以忘懷的記憶呢?

  請以“石家莊的冬天”為題,寫一小段文字200字左右。注意運用講到的寫景方法。

  七、板書

  無風山雪村莊

  響晴對比溫晴

  無毒日水綠萍垂柳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12

  【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特徵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設計思路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學習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寫法,體會作者借景抒發的讚美之情。而若要達此目的,就必須透過多種方式反覆誦讀,使學生深入文字,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為此,本設計圍繞“讀”字做文章,抓住“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讀中悟,悟後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學習過程】

  一、情境匯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們不說溫暖明媚的春天、喧囂熱烈的夏天、金色輝煌的秋天,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氣息。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自己經歷感受過的冬天的特點。提示:如朔風怒號、冰雪覆蓋、寒冷、蕭殺……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用幾個詞語概括老舍筆下“濟南冬天”的特點。讀課文後,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之後再請學生向全班展示。提示:如溫晴、秀美、暖和、多情……

  3、學生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一方面引導學生明確濟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這一點學生在文中可直接找出;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全文所寫濟南實際並非完全如此,這裡面加入了作者的聯想和想象,融進了作者特殊的感情。也就是說濟南給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溫情。於是,全文處處圍繞體現著“溫晴”,也體現著“溫情”。

  三、以溫晴識溫情——“溫情”在我身邊

  1、學生朗讀第一段,標劃體現濟南體現溫晴特點的語句。

  2、小組交流,然後指名學生回答。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從風和陽光的角度,寫出北平、倫敦、熱帶地區的特點,從而突出濟南的風不冷、不酷,不硬、不厲;突出濟南的日光不暗、不晦,不刺、不毒。它們帶給濟南,帶給人們的是溫暖、溫柔、溫情,是安適、安詳、安逸。因此,作者說濟南是個“寶地”。

  四、以溫晴看溫情——“溫情”在我眼前

  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著溫情和希望。教師引導學生跳讀課文,把平面的語言變成立體的畫面,學會用自己的話語進行概括描繪。

  1、搖籃安睡圖“搖籃”給人的感覺就是暖和、溫馨、舒適。睡在搖籃裡的濟南和濟南的人們是幸福的、愜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親細心的照料,親切的問候。這是別處冬天難得的情致。

  2、雪後小山圖小山秀氣,承受不了大雪。陽光下,山色斑駁,秀美動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暉暖人心,溫暖柔和。真是“妙”極。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態!

  3、山村臥雪圖小村在“臥”,小雪也在“臥”。它們“臥”的舒暢,“臥”的安詳,給人感覺這是陽光下爽心的“臥”,多少還帶有一些暖酥酥、懶洋洋的“臥”。這淡墨高雅的畫面,確實帶有十足的情味。

  4、玲瓏水晶圖晶瑩絢麗,玲瓏剔透。雖說藍是冷色,但它卻是瑰寶,內裡包含著色彩繽紛的事物;它又與海洋一色,湧動著生命的內蘊和氣息。同時,它又包含著別緻的情韻。

  五、以溫晴賞溫情“溫情”在我心中啟發學生進入對溫情的賞讀。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特點。但是在作者筆下,濟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帶有種種表象的山水,換句話說,是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裡的山水情意濃濃。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想、想象,以溫情的形象來比擬溫情的上水,用包含溫情的語言來描繪溫情的山水。

  (一)走近溫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當“人”來寫。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韻,有了內在美。

  讀課文,找出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段,體會溫晴的特點,品味其中包含的溫情,然後學生小組交流,最後師生共同明確。

  1、守護搖籃的母親母親的形象是溫暖的,守在搖籃旁,唱著搖籃曲的母親更是溫暖的,而且還有那撫慰人心的話語。如此善良溫存體貼的母親給人歡喜,給人幸福。這樣,睡在小搖籃裡的濟南就感到舒適溫馨,母親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間大愛。

  2、細緻周到的護士大家熟知這一形象,耐心細緻的她帶給濟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夢境,是溫柔的關照。

  3、健美優雅的女郎陽光下,山坡上,斑駁的色彩成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秀氣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這件花衣,悠閒安適地站在微風之中。調皮的風兒不時掀動一下她的衣角,閃現出健美的肌膚。如此,給人以明亮、燦爛、喜悅、希望之感。

  4、嬌美害羞的少女夕陽斜照,光輝映雪。白白的薄雪調和著陽光成為粉紅色,這就是少女害羞的顏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是什麼使她害羞?是它本身純青、溫情,是她一下子想起了心中溫情的事兒。

  5、俏美柔情的女子女子愛俏,女子愛美。面對鏡子整妝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長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鏡子。面對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來,它不僅不願結冰,破壞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獻給誰呢?是倩女,也是冬天的濟南。

  教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為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溫情的女性。這一個個形象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們眼前一樣。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老舍先生為什麼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主要讓學生明白:這些形象能體現溫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溫晴特點相吻合。

  (二)感受冬天溫情的春意

  作者寫濟南的冬天,但處處洋溢著春意。此皆因作者心中有“春天”,故能用春天般的感受寫冬天。如此,這種冬天也就有了靈性,有了生機。英國詩人雪萊的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正是本文最好的註腳。

  1、學生從文中找出富有春意,流露著春天氣息的句子並以喜悅的感情朗讀。如: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裡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2、思考討論:為什麼這樣來寫?明確:一是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二是表達作者對冬天濟南的愛憐之情;三是表現對自然、對生命的深刻感悟,表達一種樂觀進取的精神。

  (三)品味溫情的語言

  本文語言自然、質樸,親切、柔和,充滿著溫情、畫意。像美麗的女子情態可掬,又像慈愛的母親娓娓敘談。

  1、標劃富有靈性、含有意蘊的動詞。

  學生先跳讀課文,標劃出動詞,然後加以體會,進行展示。如: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白邊。(有意為之,是為了給冬天增加美感)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形象傳神,寫出了舒適安然的睡姿和靈性)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寫出了水藻和水的慷慨多情,表現了濟南冬

  日的春意和生機)

  2、體會口語化、情感化的詞語。

  (1)教師示範

  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面上是含笑的。

  標劃的詞語自然、柔和、親切、溫馨。如一位慈祥者忍不住向你訴說,如一位自豪者在你耳邊低語。“真的”含有驚喜,“是”“的”舒緩語氣,如此不能不使你相信。

  2)學生找出類似語句,標劃出關鍵詞,小組交流。如: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裡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

  4、就是下點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六、我筆下的“溫晴”和“溫情”

  1、教師總結:

  老舍先生寫北方中國的冬天不著眼於“寒”,而著眼於“暖”,不著眼於“壯”,而著眼於“秀”,集中突出了冬天裡“溫晴”的特點。為了展現這一特點,作者抓住了“暖、秀、綠”著墨,寫出了春意,寫出了生機。之所以如此,皆在於作者內心蘊含著的“溫情”,是作者溫情的體驗有了這種種溫情的意象,是作者溫情的感受有了這美妙的表達。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2、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運用“溫晴”和“溫情”兩個詞語,寫幾句話。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2、理解透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3、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2、理解透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教學平臺。

  課前預習:

  1、背誦課文1-3段。

  2、查字典解決生字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請一同學描述本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國的冬天,由於學生沒去過,可造成疑問,激發學習慾望。

  二、作者簡介

  三、檢查預習:

  1、學生背書片斷

  2、學生上黑板默寫生字詞,師生共同評價。

  四、解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提示的地點和季節。

  五、分段朗讀課文,師生混讀,隨機停頓,請其他學生接力。這樣可保證學生注意力集中,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

  六、理清文章脈絡:

  1.問題設計:本文從哪幾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的?

  2.教師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評價訂正歸納小結。

  參考:天氣 山景 水色

  七、分析第一部分:

  1、問題設計:

  (1)濟南的冬天有什麼特點?

  (2)用了什麼寫法?

  教學過程

  2、學生思考(方法同上)。

  3、抽籤提問

  4、學生補充後教師評價歸納小結。

  參考:溫晴:

  對比:北平(大風) 濟南(無風聲)

  倫敦(無日)濟南(響晴)

  熱帶(日毒)濟南(溫晴)

  八、堂上練習:

  九、小結課文,提示學生熱愛祖國的河山。

  十、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後半部分:

  2、鞏固生字生詞。

  3、完成課後練習二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生能正確讀寫濟南、鑲上、寬敞、澄清等詞語,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品讀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濟南的熱愛和讚美之情,激發自身對祖國自然景色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教學難點:品讀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激發自身對祖國自然景色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活動教學法、媒體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導語:老舍在《濟南的秋天》裡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了西湖,秋和冬全給了濟南。”尤其是北中國的寒冬,腦海中浮現的多是朔風怒號、冰封雪飄、天寒地凍的畫面。(多媒體出示畫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濟南的冬天》,看大自然賜給了濟南什麼樣絕美的景緻,竟那樣令作者心醉神迷,寫出這樣的評價。

  課件展示圖片和板書標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教師播放背景音樂讀書,並設計相關問題:

  1.師生同讀: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多音字、形似字。

  教師出示整理好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

  2.生生自讀討論:作者如何概括讚譽濟南的,濟南冬天的總特徵是什麼?

  3.分組討論:圍繞著總特點是如何安排文章結構的?

  教師引導學生:說清楚文章結構脈絡。

  讚譽了“濟南真得算個寶地”;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是“溫晴”。

  第一部分(1段)總寫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

  第二部分(2~6段)具體描繪濟南冬天的美景。

  (三)深入研讀

  1.第一環節 小組合作探究方式進行,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小組內、班級內討論。

  (1)文章開頭,作者採用什麼方法來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2)感知作者的情感,互相交流預習中查詢到的資料。

  (3)第二部分具體抓住了濟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來描寫,各突出了什麼特點。

  師生共同總結如下:

  (1)把濟南和北平、倫敦、熱帶地方進行了對比的方法:北平的寒,濟南的暖;倫敦的暗,濟南的明;熱帶的熱,濟南的溫;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2)教師點撥: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譽為人民藝術家。著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茶館》等,其中話劇《茶館》被西方人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蹟”。作者之所以用北平、倫敦、熱帶地方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有密切關係。老舍25歲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國,生活了6年,回國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在濟南溫晴宜人的冬季裡,老舍感到驚異陶醉,不僅發自肺腑的抒情道:“濟南真得算個寶地。”從中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3)全文抓住了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從自己感受的角度總寫“響晴”特點,然後具體描繪了濟南暖冬的幾個畫面: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濟南冬天的水。

  2.第二環節 語言品讀

  語言是情感思想的載體。細細地品味語言,才能更好領會文章的內容。要善於抓住關鍵句子,再細細體會句中詞語的意味。

  (1)文中描繪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畫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2)我認為 是最精彩傳神的詞語或句子,它妙在 。

  教師在全班討論的基礎上總結。

  (1)語言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生動貼切。

  舉例: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這個句子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濟南四面環山的地形特點,同時,將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可愛、慈善,生動而巧妙地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重點分析:被風兒吹動;害了羞。

  (四)拓展延伸

  教師佈置圍繞下列問題展開活動。(根據課堂實際選擇合適的活動)

  1.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仿照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進行仿寫。

  2.說說自己家鄉冬天的特徵,恰當地運用各種修辭方法。

  3.《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麼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說出理由。

  (五)小結作業

  1.摘錄比喻、擬人句,體會表達效果。

  2.小寫作《校園的冬天》,400字左右,恰當地使用修辭方法

  《濟南的冬天》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15

  一、文字分析

  1、本文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閱讀第二課。

  2、本文的內容:作者在文中將濟南的冬天與北平的冬天、倫敦的冬天以及熱帶的冬天作比較,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並透過對濟南這座老城的山、水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

  3、本文的特點:

  (1)語言生動活潑,方言和普通話結合運用。

  (2)細節描寫細膩,描寫有層次。

  (3)修辭運用豐富。

  (4)感情樸實真摯。

  二、學生分析

  1、學生需要學到的是:運用一種或多種修辭手法,描寫具體事物,以表達思想感情。

  2、學生已經具備了相應的基礎:

  (1)在認知上,學生已學習了一些賞析散文語言的技巧。

  (2)在情感上,學生能試著感受字裡行間所蘊含的思想情感。

  3、學生需要用到的學習方法:朗讀法、體驗法、討論法等。

  三、目標闡述

  (一)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能說出濟南冬天的特點。

  (2)能分析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2、過程與方法:

  (1)能在賞析文字詞句的過程中運用討論法。

  (2)能在體會作者情感的過程中運用朗讀法和體驗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的讚美之情,喜愛之情。

  (2)能體會作者對濟南這座老城的特殊情感。

  (二)教學重點

  1、能說出濟南冬天的特點。

  2、能分析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三)教學難點

  1、能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的讚美之情、喜愛之情,能體會作者對濟南的特殊情感。

  (四)教學方法

  朗讀法、講授法、討論法、任務驅動法等。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過程設計

  (一)匯入:

  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濟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大家能不能告訴我,濟南是中國哪個省份的城市?山東省。山東省屬於南方還是北方呢?北方。在你的印象中,北方的冬天是怎樣的?……然而,地處北方的濟南,它的冬天卻別有一番滋味。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入老舍筆下冬天的濟南,感受別樣的冬日北國世界。

  (二)初讀文字,感受濟南之冬

  首先,請大家有感情地齊讀第一自然段,在讀的過程中請大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除濟南以外,第一自然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地方?北平、倫敦、熱帶

  2、這些地方的特點是什麼?大風、不見日光(濃霧)、響亮的(毒日)

  3、濟南冬天的特點又是什麼?溫晴(響晴)

  4、這裡運用的藝術手法是什麼?好處是?對比,突出強調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讓學生對文字有一個初步的感知,首先能抓住第一自然段的關鍵點,其次再對本段的內容加以分析和欣賞。)

  在這裡,作者的寫法比較含蓄,他不直接說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溫晴的,而是透過三組對比,寫北平的冬天是大風的,倫敦的冬天是不見日光的,熱帶的冬天是響晴的,然後反襯和突出濟南的冬天不颳大風;看得見日光;而且日光是十分溫和的。另外,老舍寫北平和倫敦時,不直接說“北平幾乎天天颳大風”,“倫敦的冬天總是陰沉沉的”,而是以自己獨特的感受說“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奇蹟”和“怪事”使得語言有一種風趣幽默的色彩。正因為濟南冬天的“溫晴”,所以老舍稱讚它“真得算個寶地”。而“溫晴”也是貫穿全文的一條主線。

  (三)精讀語句,品味寫景之妙

  然而,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濟南這座老城的出奇之處,還在於它的山,它的水。那麼濟南的山是怎樣的呢?我們再有感情地齊讀第三自然段。

  1、山的形狀是怎樣的?圍了個圈兒、北邊有個缺口

  2、老舍用哪個詞形容冬天的小山?他是怎麼說的?

  可愛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比喻、擬人)把山比作搖籃,把濟南比作熟睡的嬰兒。讓人覺得十分溫馨。正因為這樣的地形,所以濟南的冬天一點也不寒冷,而是非常溫暖的。

  3、為什麼要寫“人們的臉上是含笑的”?因為“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冬天濟南的山給人一種安全感,讓人感受到希望。這種希望來自溫暖的天氣,讓人彷彿下一秒就能置身於春天的懷抱。看似不著調的一筆其實是緊緊圍繞濟南冬天的“溫晴”來寫的。

  (設計意圖:透過三個問題幫助學生了解本段內容,並引導學生對本段的寫作藝術進行欣賞和分析。第三個問題的提出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在此花費筆墨的用意,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傾向。)

  雖然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但偶爾也會下點兒小雪吖。再讓我我為大家朗讀第四自然段,大家來感受一下雪中的山又是怎樣的。(教師朗讀,學生想象)

  1、最妙的就是下點兒小雪呀。“妙”在哪裡?

  山上: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護士)圖片欣賞

  (比喻:把樹比作看護婦,把雪比作髮髻)

  山尖: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想象

  山坡: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比喻,擬人)

  山腰: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擬人,粉色和害羞,粉色可能是晚霞)可愛

  小結:寫作時比較有層次感,從整體到區域性,自上而下。語言雖樸實簡單,卻容易讓讀者想象,似乎如同身臨其境般。將濟南冬天的雪山清晰真實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2、“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這句話體現作者的情感是怎樣的?讚揚還是批判?以欲揚先抑的口吻去讚揚濟南冬日小山的秀美。

  再一起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可愛、俏皮、美麗的感覺,以及作者溢於言表的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該部分注重朗讀和想象,在朗讀和想象中使學生欣賞內容和文字。幫助學生學習修辭手法,以及體會作者的情感。)

  如果這是一幅畫卷,作者說這一定是唐代名手畫的水墨畫。我們看見了溫柔的小山,雪白靜美的小山,山上臥著小村莊,那水呢?水墨畫少不了靈動的水。我們從文章最後一段中找答案,看看老舍是怎樣描繪濟南的水的。請同學們有感情地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1、水有什麼特點?不結冰、冒熱氣、澄清、清亮、藍汪汪、空靈

  2、還寫了哪些東西?怎麼寫的?水藻(綠、擬人)、垂柳(擬人,側面寫出水的澄清)

  3、最能感染你的是哪一句?藍水晶,這塊水晶裡,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攤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想象一番)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內容,激發學生的想象,鼓勵學生自主對文字進行欣賞。)

  小結:這就是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心中理想的境界。所以他會發出感慨:“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這古老的城市,是濟南,也是詩。”大家感受到濟南冬日之美了嗎?

  (四)再讀全篇,理解作者之情

  請大家帶著欣賞的眼光,再次自由朗讀全文。想一想你從這些文字、這些描寫中讀出老舍對濟南的什麼情感。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板書。(喜愛、珍惜、讚美……)

  補充背景:老舍1924年赴英國交流學習,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省城,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濟南也因此被他稱為自己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創作的文章,一經發表即引起強烈轟動。文章中處處流露著老舍先生對濟南的無限熱愛與讚美,成為先生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

  (設計意圖:適當進行課外拓展,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情感,反之更能投入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欣賞。)

  (五)作業佈置

  借鑑文章的某些寫法,就你家鄉冬天的風景寫一個片段。注意抓住特點來寫,200字以上。

  (設計意圖:修辭手法是本篇課文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教師要鼓勵學生學以致用,模仿文字的寫作方式進行自我創造,這也是學習成果的一種檢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