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關於《荷塘月色》優秀教學設計

《荷塘月色》優秀教學設計

關於《荷塘月色》優秀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 能理解a疊字、b博喻、c通感等的含義和作用,並基本會使用這三種方法;

  2、 能理解文章的外圓形結構和內圓形結構;

  3、 能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二、 教學內容

  1、疊字、博喻、通感

  1) 疊字

  定義:相同的詞、詞素或音節重疊使用,又叫疊音。

  格式: ABAB、AABB、ABB、AAB、AA

  作用: 傳神描摹景物特點;增加語言的音樂美:文氣舒展,音節和諧;深入細緻地表達思想感情。

  2) 博喻

  定義:由一個本體,兩個或兩個以上喻體構成的一種特殊的比喻修辭。

  作用:“目的是從不同的角度,在一個特定的焦點上,由所有類似的東西反映出的不同光線中去觀察它。”(韋勒克、沃倫:《文學理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84,第215頁)

  3) 通感

  定義: 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或幾種感覺的心理現象,描寫這種心理現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辭。

  作用:啟迪人們的聯想,達到感同身受的審美效果。

  2、 圓形結構

  1) 圓形外結構:文章敘述的時空順序的圓;

  2) 圓形內結構:表現作者情感變化的圓。

  3、 情景交融

  散文、詩歌當中的“情”、“景”是統一的、不可分的。 “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明範唏文《對床夜語》)。離開主體的“情”,“景”就不能顯現,就成了虛景;離開了客觀的“景”,“情”就不能產生,也就成了虛情。情景相生、情景相融才算有意境,這也是中國古代抒情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 融情於景:寓意,給自然景物賦予情感內涵。王夫之:“煙雲泉石,花鳥臺林,金鋪錦帳,寓意則靈。”

  2) 借景抒情:借具體的景物描寫表現細微幽眇的感受過程,達到情感的表現。

  三、教學材料

  1、疊字、博喻、通感

  1)疊字

  A典型材料:段4“田田”。a用典,古樂府《江南曲》:“蓮葉何田田”;b從“彌望”的詞義(放眼望去,滿眼都是)看,“田田”當為荷葉分佈之廣、之密,但若換成“密密”則顯得擁擠、厚重,而“田田”發an韻,清脆響亮而舒適。

  B強化材料:段4的其他8 處疊詞;有名詞“星星”,形容詞“亭亭的”等,副詞“密密地”。

  C延伸材料: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尋覓”,動作的延續性;“冷清”,尋覓時的環境和心情;“悽慘戚”專言心情之愁。

  2)博喻

  A典型材料:段4的“荷花”分別用“明珠”、“星星”、“美人”3個喻體來比喻。(“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發亮,又因為“零星地點綴著”,與“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佈,寫荷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現,與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裡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態,因荷花是“嫋娜”、“羞澀”且白而亮的,其神態色澤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三者分別從不同角度描寫荷花之美。)

  B強化材料:民歌:“你的眉兒細又長,好象樹梢的彎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波一個樣;你的臉兒紅又圓,好象蘋果到了秋天”。(多本多喻,是連喻)

  3)通感

  A典型材料:段4把“清香”喻為“歌聲”;“清香”為嗅覺,“歌聲”是聽覺感知,用一種感覺去寫另一感覺。

  B強化材料:心理學“聯覺”。

  “香”為“縷縷”“清”香,“歌聲”為“遠處高樓上”“渺茫”之音,似有若無、時斷時續、縹緲不定是其共同點。

  C延伸材料:錢鍾書《圍城》:“方鴻漸看唐小姐不笑的時候,臉上還依戀著笑意,象音樂停止後嫋嫋空中的餘音。許多女人會笑得這樣甜,但他們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軟操。”

  2、圓形結構

  A典型材料:a圓形外結構:文中作者從院中經小徑到荷塘,後又歸來。依時空順序描繪了一幅夜遊圖。

  b圓形內結構:作者情緒:不靜——求靜——得靜——出靜(詳見課文補充材料)

  B延伸材料:“憶江南”刪掉的原因和不刪的理由:

  刪掉的原因①編者思想落後,《採蓮賦》有描寫男女豔情的內容;②從題目看,是寫夜間荷塘,而江南採蓮舊事卻是白天的事;③與外結構有關。從作者的行蹤或純寫景的角度看,作者應該從家裡出來,沿著小徑到了荷塘,再順著小徑回去才是。但回去時作者不但跳過不寫小徑,還突然來了個“憶江南”,似乎該刪。

  不刪的理由①情感上:與“荷塘月色”部分一起把作者的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使作者情感變化更豐富;②結構上:與“荷塘月色”部分彼此呼應,互為雙璧,使文章表現更豐富,行文更有起伏、層次感,使結構避免了平淡和單一,富有形神合一的立體空間感而更臻精妙,從而使文章更能突現意象的豐滿和思想的深度;③更能體現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C強化材料:圓形內結構與情感變化曲線結構不矛盾的原因

  a圓形內結構就作者本不寧靜,後企圖尋求寧靜,但終不能得的心情而言,重在結果;

  b情感變化曲線結構表現情感的不斷努力掙扎,重在過程。好像從地上彈起的皮球,雖經幾次彈跳,但終要落回地面。

  3、情景交融

  A典型材料: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和杜牧的《山行》

  前者景物蕭條冷落,充滿哀愁,因為作者是流落天涯的“斷腸人”;後者竭力讚揚寒山秋景,秋景更勝春光,使秋天充滿了生機,因為作者“愛”這傍晚楓林。

  B強化材料:文章一開頭就點出了作者的心境:“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即而作者企圖透過努力擺脫這種“不寧靜”,進行了三次努力:

  ①“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裡,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於是披衣帶門夜遊荷塘,希望借欣賞美麗清幽、朦朧素淡的荷塘,來撫慰自己的心靈。然而非常遺憾,荷塘月色給作者的僅是片刻的寧靜,那“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樹色、聒噪的蟬鳴蛙叫,使作者猛然驚醒:“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愁緒再上心頭。

  ②現實在無法找回寧靜,遂進入了記憶和聯想,“忽然想起南朝採蓮的事情來了”,在虛幻的聯想中,不寧靜的心靈獲得了暫時的平復。但馬上被現實拉了回來,作者面前既沒有“採蓮人”,又“不見些流水的影子”,第二次努力歸於失敗。

  ③於是思緒飛向作者的故鄉——“我到底惦記著江南了”,然而作者卻經歷了一次沒有結果的努力。最後在“什麼聲息都沒有”中回到了家裡。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引入內容1,指向目標1

  從題目匯入 ,直接進入重點段(4段)的講解。

  1) 提問:題目是並列短語還是偏正短語?怎樣理解好?

  *並列;但兩個景物並不孤立:荷塘為月下荷塘,月色為荷塘上之月色。

  2)請同學找出重寫荷塘月色的部分。

  *4、5、6段。

  2、1)分析內容1a,基本實現目標1a。

  重點分析第4段,學生分析5、6段。

  ①揭示內容1a,接近目標1a

  提問:修飾荷葉為什麼要用“田田”一詞?

  ②強化內容1a,逼近目標1a

  提問:本段還有幾處疊字,各是什麼詞性?

  ③延伸內容1a,逼近目標1a

  分析《聲聲慢》中的疊字。

  2)分析內容1b,基本實現目標1b。

  ①揭示內容1b,接近目標1b

  A提問:描寫荷花用了一個比喻,這個比喻有什麼特殊處?

  *一本多喻。

  B點出“博喻”(或“復喻”)的概念,分析喻體有幾個才算博喻。(博喻特點)

  *博者,多也;二夕(月)為多;喻體有兩個就行;

  復,二次為復(復); 喻體有兩個就行。

  ②強化內容1b,逼近目標1b

  A提問: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的一句歌詞是不是博喻?

  *不是;這叫“連喻”,是多本多喻。

  B為什麼描寫荷花要用3個喻體?(博喻作用)

  3)分析內容1c,基本實現目標1c

  ①揭示內容1c,接近目標1c

  A提問:描寫荷香的“比喻”修辭有什麼特殊處?(通感特點)

  B口述“通感”定義

  ②強化內容1c,逼近目標1c

  引入心理學概念“移覺”,透過分析描寫“清香”的通感句分析通感的心裡基礎——聯想和感覺移借。(通感作用)

  ③延伸內容1c,拓展目標1c

  分析《圍城》中通感句

  4)迴歸內容1,檢測目標1達成度

  讓學生仿照段4的板書分析,板書段5、段6的內容和所使用的方法。

  第二課時

  1、引入內容2,指向目標2

  簡單分析7、8段內容,請同學思考該部分為何在舊教材中被刪掉了?

  2、揭示內容2,接近目標2

  分析文章圓形外結構,指出“憶江南”與該結構的矛盾。

  3、強化內容2,逼近目標2

  提問:現在教材中為什麼還原了作品原貌?

  *可以刪是從單純的空間或純寫景的角度來分析的,而從情感表達的角度來說,不該刪。

  1)引入內容3,指向目標3

  指出本文非單純寫景散文,而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2)揭示內容3,接近目標3

  ①多媒體展示情景交融的分析內容;

  ②從兩幅“秋日夕照圖”的對比分析,解釋情景交融的內涵。

  3)強化內容3,逼近目標3

  分析文章的情感變化,畫出情感變化曲線圖,強化情景的交融。

  4、延伸內容2、3,拓展目標2、3

  1)從情感變化曲線圖分析指出,“憶江南”不該刪的理由;

  2)從結構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兩個方面分析“憶江南”不該刪的理由。

  5、迴歸內容2,檢測目標2達成度

  1)請同學閱讀課文補充材料關於圓形結構的分析(首段),思考:教材中的圓形內結構與前面分析得出的情感變化曲線圖結構是否矛盾,該怎麼理解?

  2)試用圓形結構或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寫一次自己熟悉的留下過深刻記憶的遊記。

  五、板書設計

  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一.解題——並列

  二.重點段分析

  月光 正寫 樹色 面

  清霧 楊柳 點

  葉子、花 遠山 遠景

  樹影 路燈 近景

  蟬鳴蛙叫

  三.圓形結構與情感分析

  (序曲……第一樂章……………………第二樂章…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