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的教學設計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的教學設計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18-19,練一練和練習五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和發現圓柱、圓錐特徵,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係,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徵

  【教學難點】知道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認識立體圖

  【教學準備】

  1、圓柱和圓錐形的實物、模型(學生、老師)

  2、一根繩子一個小球,長方形、直角三角形的.小旗各一面。

  【教學過程】

  一、想象匯入。

  1.師:將一根繩子看作一條線段,一個小球看作一個點,觀察,你發現了什麼現象?如果將一個長方形繞其中的一條邊,形成了什麼物體。

  2.找一找螢幕上哪些是圓柱體。

  3.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圓柱形的?

  二、認識圓柱。

  1.拿一個圓柱仔細觀察,邊觀察邊思考,然後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①圓柱一共有幾個面?

  ②上、下兩個面什麼形狀?大小相等嗎?用什麼方法可以驗證?

  ③用手摸一摸圓柱周圍的面,它叫什麼面?這個面有什麼特點?

  ④圓柱上下一樣粗嗎?

  (1)請同學們在自己的圓柱物體上互相指著說一說它的底面、側面。

  (2)小組合作,動手動腦:

  ①圓柱兩底面的大小怎樣?你有什麼辦法證明?

  ②用直尺量一量罐頭盒的高,有多少種不同的量法?你發現什麼?

  學生動手操作,集體交流。

  生1:量一量兩個圓的直徑,直徑相同,說明圓的大小相等。

  生2:用繩子量兩個圓的周長,周長相等,說明大小相等。

  生3:可以採用滾動的方法,證明周長相等。

  生4:剪下兩個面,直接比一比大小。

  2.出示三個不同的高不一樣的圓柱

  思考:①你想說什麼?(高不相同)

  ②什麼是圓柱體的高?

  ③怎麼測量圓柱體的高?

  小結:圓柱體有無數條高,所有的高都相等。

  引申:圓柱的高在生活總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如:硬幣的厚,鋼材的長度,井的深度。

  三、認識圓錐。

  1.一個長方形上面的一邊縮短後,繞長旋轉一週,形成了什麼圖形?如果繼續縮短變成一個點,是一個直角三角形,沿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旋轉一週,是什麼圖形?(圓錐)

  2. 找一找螢幕上哪些又是圓錐體。

  3.學法提示。

  (1)你想研究圓錐的什麼?

  (2)你想用什麼方法研究?

  (3)你發現了什麼?

  請同學利用學具試著研究圓錐的特徵。(也可以看書自學)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思考:怎樣測量圓錐體的高?

  讓學生小組合作用教師提供的學具測量圓錐的高,介紹測量的方法,然後讓學生操作,再集體交流。

  思考:為什麼圓錐的高在裡面,可以從外面測量?

  4.對比小結:圓柱和圓錐各有什麼特徵,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圓柱體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方體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鞏固練習

  1.教學練一練

  觀察練一練中的圖,你能很快找出圓柱和圓錐嗎?在圓柱旁邊打上“√”,在圓錐旁邊打上“δ”。

  2.練習五第2題

  有句古詩說:“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學們一定很熟悉吧?那麼,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圓柱和圓錐,是否也會看到不同的圖形呢?請分別從正面、上面和側面進行觀察,再到書上練習五第2題去連一連。

  3.拓展練習:

  在學習有關圖形的知識時,練就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和一個善於想象的大腦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遊戲。請看螢幕。

  在下圖中,以直線為軸旋轉,可以得出圓柱體的是( )。

  五、小結、佈置課後作業:

  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有什麼疑惑?接下來,我們還會研究圓柱圓錐的哪些知識?

  但我們對圓柱和圓錐的研究還遠遠不夠。課後,請同學們完成一個小製作,具體的要求看練習五的第4題。聰明的同學還可以猜一猜,下一節課我們將研究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