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盤古開天劈地優秀教學設計

盤古開天劈地優秀教學設計

盤古開天劈地優秀教學設計

  篇一:盤古開天劈地優秀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依據古代神話故事改寫的。宇宙是怎樣起源的?天地是怎樣形成的?大自然的一切是從哪裡來的?古人思考著這些問題,他們用豐富的想象,創造了巨人盤古這個英雄形象。作者將古代有關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資料蒐集起來,加以綜合整理,寫成了這篇通俗易懂的神話故事。學習這篇課文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學會十個生字,理解“混沌、孕育、筋脈、甘霖”等詞語。

  2、 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大膽想像,在討論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培養學生的 理解、想像、思維、表達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為主線,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魅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盤古與自然作鬥爭的獻身精神,激發學生對閱讀古代神話故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教學難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大膽想像,在討論中發表自己的看法。

  【課前準備】請學生蒐集、閱讀自己喜歡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PPT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生字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知道課文是從盤古開天闢地、頂天立地、身化萬物三個方面描寫盤古開天闢地的經過,瞭解盤古開天闢地的情景。)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顧:

  1、 談話匯入:

  當我們仰望藍天,俯看大地的時候,就會請不自禁地想起這個人——盤古(出示課件)。因為是他——開天闢地,創造了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

  2、 複習匯入:

  (1)(課件出示:混沌可惱冉冉上升濁)

  指名朗讀;齊讀。

  (2)根據這些詞語說說盤古開天闢地的情景。

  指名說。

  過渡:混沌一團的天地在盤古的“一斧、一揮、一劈”下分開了,聽到這裡,有什麼感受? 預設:太神奇了;

  盤古力大無窮;

  盤古本領真大。

  神話想象奇特,神話中的人物更是神奇。同學們,盤古還有更多的神奇之處,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後面的內容,繼續感受神話奇特的想象,進一步感受盤古的神奇。

  二、品讀課文第6——9自然段:

  1、 學生默讀6——9自然段,邊讀邊把你覺得能體現盤古神奇之處或想象奇特的地方做上

  記號,並寫寫自己的感受。

  2、 學生交流。

  預設:

  (1)“天和地分開以後······變化。”

  (2)“天每天升高一丈······極長了。”

  (3)“盤古的身子究竟······的機會。”

  3、引導學生品讀、體會:

  (課件出示:這巍峨的巨人······機會。)

  (1)先試著讀讀,邊讀邊想,哪些詞觸動了你的心絃?

  生自由讀。

  用你的朗讀告訴大家。

  指名讀。

  (2)引導學生抓住“直挺挺”、“撐”來感受。

  “直挺挺地撐”是怎樣的一種姿勢呢?

  (3)他在用力,他在使勁,他一直保持著一種姿勢,那就是——

  (課件出示:天和地分開以後······而變化。)

  這是怎樣地“頂”,又是怎樣地“踏”?

  讓學生演示這一動作,親身體驗。

  說說你現在的感受。

  即使如此,他仍不敢有絲毫的放鬆,因為他心中暗下決心,那就是——

  生齊讀“這巍峨的巨人······機會。”

  (4)我們再來體會一下這“撐”中還包含什麼?

  (課件出示:他孤獨地站在那裡······多少年代。)

  生讀,談體會。(摳住“孤獨”、“堅持”)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你從“撐”字中讀出了一個怎樣的盤古?

  生交流。

  你想對盤古說些什麼?

  三、品讀第10自然段,體會奇特而神奇的想像:

  (出示課件:他口裡撥出的氣變成風和雲)

  師生配合讀。

  這些都是作者的想像,這些想像給你怎樣的感覺呢?

  預設:很合理,很奇特,很豐富

  請你們也展開奇特而合理的想像,想想盤古的鼻子、耳朵、眉毛、手指頭、腳趾頭······會變成什麼?

  [課件出示:他的(),變成( )。]

  仿照課文中的句式,把他補充完整。

  男女生配合讀。

  我們這個豐富而美麗的世界是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換來的,讓我們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真切地看看這些神奇的畫面吧。

  (出示課件)

  圖片1 望著那藍天上的朵朵白雲,我彷彿感受到盤古撥出的氣息。

  圖片2 望著那奔騰不息的江河,我彷彿觸控到盤古的( )。

  看著( ),我彷彿( )盤古的( )。

  拿起筆,仿照上面的兩段話的句式寫。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讓我們齊聲讚美我們的老祖宗——生齊讀“人類的老祖宗盤古”

  四、總結:

  今天我們感受了盤古的神奇與偉大。其實盤古這個人是不存在的,美麗的世界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在科學不發達的遠古時代,有些自然現象無法解釋,人民就創造了很多神話故事,這些神話故事充滿著豐富奇特而又合理的想像。因為是想像,所以就會有不同的版本。你們想創作出自己版本的神話故事嗎?課外可以讀一讀其它的神話故事,試一試,改寫成自己的版本。

  板書設計:

  10、盤 古 開 天 闢 地

  開 天 闢 地

  頂天立地

  身 化 萬 物

  篇二:盤古開天劈地優秀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閱讀教學要著力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文字的語言特色,在語言實踐中再現文字的語言特色,並潛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薰陶。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本課新字詞,熟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邊讀邊想象,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神話故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盤古的奉獻精神,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

  2、體會神話故事豐富想象力,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

  四、課前準備

  1、用多媒體播放動畫片《盤古開天地》。

  2、製作生字詞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教學活動一

  1、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⑴什麼是神話故事?介紹中國的神話故事。

  ⑵老師講一個神話故事。

  ⑶板書課題《盤古開天地》

  ⑷《盤古開天地》也是神話故事,同學們想聽嗎?

  ⑸用多媒體播放動畫片《盤古開天地》。

  (二)教學活動二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⑴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⑵識記生字詞。

  ⑶教師範讀課文。

  ⑷學生通讀課文,回答問題。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三)教學活動三

  3、研讀課文

  ⑴學生自讀課文,並結合樹上的彩圖,談一談對人類老祖宗盤古的印象,並說一說為什麼會使我們留下這樣的印象。

  ⑵重點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讀一讀,想一想這句話,你有什麼新發現?

  ① 找出一組反義詞和一組近義詞。

  ② 說說這些詞語的運用有什麼好處?

  ⑶重點研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①第四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②盤古的身體變成了什麼?

  ③學習排比的修辭手法,體會排比的修辭手法運用在這裡有什麼作用?

  (四)教學活動四

  1、給課文分段,寫出段意。

  2、總結全文(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3、佈置作業

  ⑴臨寫生字新詞,練讀課文。

  ⑵把《盤古開天闢地》這個神話故事講給別人聽。

  ⑶朗讀課文蒐集盤古的有關資料。

  六、板書設計

  18 盤古 開天地

  創造 宇宙

  化作:氣息 風雲

  聲音隆隆的雷聲

  四肢四極

  血液江河

  汗水雨露

  肌膚大地

  汗毛樹木

  七、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首先是帶領學生走進文字,走近文中角色,透過語言文字型味盤古開天地的艱難和辛苦;其次透過朗讀感悟盤古倒下後身體發生的巨大變化;最後是在引導下走出文字,將課堂的積累,運用於表達之中,並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話講述盤古開天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