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珍珠鳥的優秀教學設計

珍珠鳥的優秀教學設計

珍珠鳥的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瞭解馮驥才及其創作

  2. 能力目標:

  A、培養學生以朗讀方式品味文章的語言,揣摩文章細膩的描寫風格,從而提高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B、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3. 德育目標:

  引發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激發他們關愛動物、珍視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以朗讀方式品味文章語言,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感悟、鑑賞能力,真正地激起學生心中“愛”的情感。

  教學難點

  領會“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內涵。

  教學方法

  1、朗讀型美讀鑑賞法

  2、討論法、解疑法

  一. 說學生

  (1) 從德育角度講,現代學生並不缺少“被人愛”,相反地,恰恰是因為擁有太多的“被人愛”,反而使他們缺少了一種“愛別人”的胸懷,根據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最美好的教育應該是把孩子們對善的嚮往提升起來,把人的良知煥發出來,使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建立起獨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格,懂得愛和自由,樂於創造,熱愛自然,學會生活和懷有理解人生的渴望。因此,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是責無旁貸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2) 從語文角度講,初中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往往還只停留在以情節判斷作品好壞這一淺層面上。因此,幫助學生品味文學語言,提高文學鑑賞能力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長期任務。

  二. 說教法

  4. 朗讀型美讀鑑賞法:(此法由葉聖陶先生提出)。

  設定原因:A、〈珍珠鳥〉描寫的人鳥相親的感人畫面,語言優美精緻,有著濃郁的詩意,適合朗讀。

  B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對於寫在紙上的死的語言,可以從聲音裡得其意味,變成活的語氣。”教師表情化的朗讀可以把作者感情的流程直接訴諸於學生的聽覺,加之伴隨著語意的理解,學生的心靈和情感逐漸被打動,從而使他們逐漸展開全面的鑑賞活動。這樣以讀導講,以講導讀,更能使學生明晰而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意蘊。

  5. 討論法、解疑法

  設定原因:整個課堂上師生的互動也更容易營造一種濃濃的欣賞氛圍,讓學生得到各種程度上的美的享受

  三. 說學法

  (1) 朗讀鑑賞法

  設定原因:A、初中學生由於閱歷淺,生活積累少,以及思維能力的限制,他們不可能如高中生一樣,對作品進行理性的分析。而只能透過對語言的感受體味來切入文字,對作品獲得感性的認識。

  B、學生的朗讀可以讓學生調集各種審美心理因素,去親歷再造作者言語表達生動性的過程,在情感上與產作者產生共鳴,從而獲得再創造的興趣和喜悅。

  (2) 小組合作學習

  設定原因:A、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探討,可以開闊他們的'眼界,培養他們合作的精神。

  四. 說教具

  多媒體課件,包括相應的動物圖片、以自然音樂為主的背景音樂。

  設定原因: 以此為學生營造一個親切自然的欣賞氛圍,啟用他們的思維,便於他們展開聯想和想象。

  五. 說教學過程

  (一) 課前預習

  (1) 查詢資料,瞭解馮驥才,

  設定原因:馮驥才是我國現當代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其作品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緻深入的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蘊,咀嚼人生的況味。《珍珠鳥》一文也屬此文風。學生先行查詢資料,既可以培養其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又能幫助其更好地理解課文,以完成本課的知識教學目標 。

  (2) 閱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後大聲朗讀課文

  設定原因:根據錢夢龍老師的教學理論,任何時候的語文教學都不能忽略文字教學。語言是情感的載體,而文字則是語言的表現,只有先掃清文字障礙,才能談得上對作品的欣賞。而這一學習環節,學生應該也完全可以獨立完成。——完成能力目標B

  (二)匯入 新課

  (1) 課件展示:大象與螞蟻的圖片,並配詩

  設定原因:大象與螞蟻在體積上有強烈的對比效果,圖片的展示,是為了給學生直觀感受,而詩中卻強調了生命的平等。

  (2) 提問:從這個畫面與這首小詩,你想到了什麼?(一句話)

  設定原因:A、訓練學生的感悟能力、概括能力

  B、由此引出“生命是平等”的這一話題,從而匯入 本單元中最能體現生命平等意識的課文《珍珠鳥》。

  (三)課文研討(完成能力目標、德育目標以及重點的落實、難點的突破)

  1. 概括本文內容(語言簡潔)

  設定原因:整體把握文字

  2. 本文給你最大的感受?

  設定原因:A、此為開放性題目,綜合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B、此題的目的在於將學生的目光集中引導至本文的學習重點和難點,從而讓學生啟動對課文的鑑賞。

  (3)學生分組研讀

  以課件展示分組研讀要求

  A、 組員每人朗讀一小段——有聲、有心

  注意以下字的讀音:垂蔓 蔥蘢 畫框 眼瞼 眸子 呷

  B、 大家交流意見:讀到什麼地方最順口最動情?為什麼?

  設定原因:葉聖陶先生言,“教是為了不教”,先給學生時間自主朗讀,目的在於給予學生充分的獨立的體會時間,讓他們自己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質疑,而後在與其他同學的合作中探究問題,最後師生共同討論、答疑。這就避免了用老師的事先範讀來束縛學生的思維,從而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對文章的語言品味當中去,真正地感受到文章的妙處——好的語言,美的情感需要學生自己去品味,而不是教師自己陶醉,將學生作為旁觀者。

  (3) 交流:

  A、由學生自薦或小組推薦同學朗讀,學生評議。

  B、教師引導(穿插於A中):

  a. 對學生的評價要以肯定為主。

  b. 引導學生注意領悟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在與鳥的接觸中人的善意的、主動的行為是建立人與鳥親密關係的前提條件。注意品味文章中對鳥的活動、神態、形狀等描寫的語句(此引導結合課件展示),順勢匯入 對本課難點“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討論,突破。

  c. 邊評議邊揣摩語言,引導學生著重從情感體悟入手,去品味語言——語言是情感的載體,離開情感體悟談語言,勢必會形成學生在認知上的“空中樓閣”

  (4) 總結:

  A、 學生小結透過本課的學習後獲得的體會。

  B、 教師小結:朗讀,是一種藝術性極強的創造性活動,它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言手段來完美地表達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朗讀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增強藝術鑑賞,還可以陶冶性情,開闊胸懷,文明言行,增進理解,可以有效地培養對語言詞彙細緻入微的體味能力。好文章是百讀不厭的,好文章總是耐人尋味的,朗讀的過程也就是我們仔細尋味的過程。我相信,透過今天這一課,我們可以更深地體會到朗讀對於鑑賞文學作品的重要作用。

  C、 教師配樂範讀,並展示課件——圖片由課文內容逐漸延伸到人與自然,人與人,國家與國家。

  (3) 佈置作業 :

  1. 以朗讀的方法解讀《斑羚飛渡》,體會文章的情感,

  2. 摘抄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和雛鳥憨態可愛的神態描寫的句子。

  3. 推薦閱讀:屠格涅夫《獵人筆記》、老舍《小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