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範文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範文

  【課文內容說明】

  《安塞腰鼓》是劉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全文以詩一般凝練豐富、激情澎湃的語言,描述了安塞腰鼓人鼓合一的壯闊火烈場面,譜寫了一曲高原生命的熱情頌歌。我認為本文在語文教學中可圈可點的一是語言。大量的比喻句使舞蹈場面形象可感,大量的反覆、排比修辭以及短句連用營造出鏗鏹的節奏,澎湃的氣勢,與安塞腰鼓的演出特徵不謀而合,相得益彰,教學中應予以突出。另外,作為對高原人民頑強生命意識的一曲頌歌,本文的內容又是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載體。

  【教學目標】

  1、感受安塞腰鼓表現出的壯闊、豪放、火烈的情緒,能認識到高原人民豪邁奔放的生命激情裡蘊含著中華民族蓬勃向上的精神。

  2、品味本文排比、反覆修辭手法及運用短句所產生的語言表現力,領會語言的表達方式要適應文章內容和主題的道理。

  【學生特點分析】

  生長在大都市的孩子對黃土高原及腰鼓表演是有一定認知距離的,鑑於此,在預習與匯入中,可適當採用找資料、觀看多媒體影像的方式補充知識,為學生理解內容、品讀語言打下基礎。

  本班的學生較理智,較被動、教學中教師須採取一定方法激發學生參予的意識,尤其是大膽朗讀課文的情緒,一定要調動起來,這幾乎是完成教學的一個關鍵。

  初一的學生比喻的修辭手法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故本課教學中,重點強化排比、反覆、短句。

  【教學過程】

  一、重視課前預習

  計劃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因而要求學生課前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利用網路,瞭解安塞腰鼓的相關知識。

  二、營造氛圍,匯入文字

  1、匯入素材一:

  阿寶《山丹丹花開紅豔豔》。

  阿寶是同學們熟知的陝北民歌手,《山丹丹花開紅豔豔》是文中提及的歌曲,由已知匯入末知,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容易開啟情感溝通的大門。

  2、匯入素材二:

  安塞腰鼓表演場面。

  聲光畫面能使學生形象感受安塞腰鼓的氣勢,為品味語言的教學環節打基礎。

  3、初步感受文字,理清內容:

  在朗讀課文的環節上,採用聽朗讀錄音的形式,既為了營造氛圍,也給同學一定的`朗讀示範。

  為使課堂教學過程緊緊圍繞目標實現而進行,本環節擬將課文內容作明確提示,使學生抓住“好一個安塞腰鼓”一句,迅速整理好描寫內容,這是一種削枝強幹的處理。

  4、深入感受,研讀課文:

  在本環節中主要圍繞2個核心的問題展開:

  ⑴朗讀哪些句子讓你有痛快淋漓、拍手稱快的感受?分析一下為什麼會有這些感受?

  ⑵怎樣朗讀能傳達出這種感受?

  第一個問題擬在完成教學重點──朗讀,並在邊朗讀邊討論的過程中分析出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對錶達安塞腰鼓豪放氣勢的重要作用,以及安塞腰鼓的後生們身上所洋溢的強盛搏擊的生命力量。

  第二個問題試圖在解析文章內容與形式的關係問題上有所突破。

  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基本上就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5、思維拓展:

  本環節的討論旨在將本文的主旨昇華到中華民族精神的層面上,引發學生更深的思索。

  6、作業佈置:

  本班學生兩級分化嚴懲,3個作業有梯度,任選一個來做可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