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有關火燒雲的教學設計

火燒雲的教學設計

有關火燒雲的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日出或日落時;天空經常出現絢爛多彩的雲霞,你們知道那是什麼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我國現代女作家蕭紅筆下的《火燒雲》。(板書課題)

  二、出示自學提綱,交待學習任務

  1.出示自學提綱。

  (l)默讀課文,勾劃字詞,運用、聯絡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認真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火燒雲的?概括每一部分內容的意思。

  2.這節課,我們採用自學的方法,按自學提綱的要求,學習課文。

  三、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聽配樂朗讀錄音,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2.自讀課文,按自學提綱自學課文。

  四、檢查自學情況(反饋)

  1.指讀課文。(正音)

  2.按提綱交流:

  ①什麼是火燒雲?

  ②課文從哪幾方面寫火燒雲的?(板書:霞光、顏色、形狀)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霞光?與火燒雲有什麼關係?

  (“霞光”是火燒雲的一個方面)

  每一部分段意:(l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2-3段)講火燒雲顏色的變化。

  (4-7段)講火燒雲形狀的變化。

  五、小結

  課文具體描繪了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讀了課文,談談你對課文的總體印象。(可隨意談,如條理、寫法等等)

  火燒雲的變化集中表現在哪些方面?下節課接著學習。

  第二課時

  一、談話匯入,交待學習方法任務

  上節課我們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瞭解,這節課我們採用小組討論、全班彙報交流的形式繼續深入理解課文。

  出示自學提綱

  1.課文集中寫了火燒雲變化的哪兩方面?

  2.逐段閱讀,看看作者是怎樣具體寫了霞光、顏色、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的?

  二、指名讀全文,回憶課文內容

  1.指名讀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整體感知)

  2.課文寫了火燒雲哪幾方面的內容?

  (板書:霞光、顏色、形狀)

  三、抓住重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快速默讀全文,思考:課文集中寫了火燒雲變化的哪兩個方面?

  (明確:課文集中寫了火燒雲顏色、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板書:變化多、變化快)

  2.指導閱讀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提問:

  (l)課文寫的是什麼時候的火燒雲?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只回答出“傍晚時的火燒雲”不確切,應根據“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時的火燒雲”。

  (2)課文哪裡寫了火燒雲的變化多、變化快?是怎樣寫的?

  讀出顏色變化多、變化快的詞語,知道是透過傍晚陽光透過雲層照到人或動物身上呈現出色彩來寫的。

  (3)用一個詞語概括火燒雲霞光的`變化多、變化快。

  不強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書:五光十色變化異常

  (4)感情指導朗讀,語氣要輕快活潑。

  3.總結學習方法,指導自學交流第二段課文

  提問:我們是怎樣學習“霞光”一段的?

  先讀文,再勾劃重點詞句,用一個詞概括,最後朗讀,進一步體會。

  運用學習第一段課文的方法,學習寫“顏色變化”部分內容。學習時先分小組討論,然後全班交流,解決重點、難點。

  課文哪些地方寫了火燒雲顏色的變化多、變化快?是怎樣寫的?

  討論後全班彙報交流:

  先講了什麼?(先講火燒雲從西燒到東,“好像是天空著了火。”強調了天空一片紅豔。)

  出示句子、推敲詞語:

  “天上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裡的“燒”可以換成什麼字?比較一下為什麼在這裡用“燒”字?

  可以用“紅”字代替,但用“燒”字更為準確。原因:(l)與文題照應;(2)“燒”字表動態,給人以動感,而“紅”字則不能;(3)如果用“紅”和“紅通通”重複;(4)和後面“著了火”呼應。

  感情朗讀,仔細品味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接著寫了什麼?(再講了顏色的變化多、變化快)

  學生透過對“這地方的火燒雲……一會兒……一會兒……”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對重點表示顏色詞語的推敲,知道準確地寫出了顏色的變化多、變化快。

  最後講了什麼?

  對“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讓學生學習上面帶有比喻性的表顏色的詞語說一說,如“茄子紫”。

  用一個詞語概括(板書:色彩斑斕,變幻莫測)

  感情朗讀,注意語調的輕快流暢。

  4.引導領悟寫“形狀”變化的內容。

  作者是怎樣寫火燒雲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的?

  (作者把火燒雲想像成各種動物,先寫它出現,再寫樣子,最後寫它變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讀:(邊引讀邊投影演示火燒雲形狀的變化)

  師:一會兒,天空出現——

  生:一匹馬。

  師:馬的樣子——一

  生:……

  寫狗和獅子的段也如此引讀,讀中體會火燒雲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

  5.齊讀最後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體會作者逼真地寫出了觀察火燒雲時的真實感受。

  能用一個詞概括嗎?(板書: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感情朗讀,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無比。

  6.總結、擴充套件。

  (1)指讀全文,談學完課文的總體收穫。

  (2)總結。

  ①作者抓住火燒雲這一自然景觀,以豐富的想像力,以優美的語句描繪出夕陽西下時火燒雲的瑰麗多姿,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板書:熱愛大自然)

  ②作者為什麼能把火燒雲這一自然現象寫得那麼生動逼真呢?(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歸納總結:

  ①作者平時注意觀察積累。

  ②描寫中抓住景物特點展開豐富的想像。

  ③用詞準確,表達合理。

  四、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學習作者寫法,寫一種自然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