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有關《捐書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

《捐書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

有關《捐書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會計算三位數的進位加法。能根據法則準確進行計算

  2. 能力目標:

  在嘗試解決讀書問題的活動中,經歷自主嘗試,並與他人交流三位數進位加法計算的過程。

  3. 情感目標:

  在自主嘗試計算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解決“哪一位滿幾十向前一位進幾”的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估算

  (1)82 + 46 ≈

  (2)18 + 23 ≈

  (3)75+ 11 ≈

  2.用豎式計算

  36 + 47

  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做的。

  做筆算加法時,先從個位加起,個位6加7等於13,在個位寫3,向十位進1;十位3加4等於7,7再加進上來的1等於8,十位寫8;最後結果是83。

  一起回憶兩位數加法的筆演算法則:

  1. 相同數位對齊;

  2. 從個位加起;

  3. 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書嗎?書是我們的好朋友,是不是?可是有一些地區的小朋友卻買不起書,所以我們學校的同學們進行了捐書活動,他們都積極地獻出自己的愛心,這邊有這次捐書情況的統計,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出示課件,學生自主觀察、討論,啟發學生根據圖表中提供的資訊提出問題。)

  師:透過上表你發現了什麼數學資訊?(生答)

  師:你能根據上面資訊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到減法問題,教師要給予肯定,由於不是本課所講內容不必板書。當提到加法問題時教師要立刻板書出來:

  讓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教師引導說出: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三.解決問題

  提問:小朋友們,這個問題你們會解決嗎?如果會,那應該怎麼列算式呢?

  預設:118+104+95=(板書)

  提問:現在我們來仔細觀察一下這個算式,它和以前學的一樣嗎?不一樣在哪呢? 老師總結學生說出的不同之處,並揭示板書課題(三位數的連加)

  提問:我們先不要計算,先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本呢?

  學生估計。

  提問: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預設:

  120+100+100=320

  118+104+95

  100+100+100=300

  提問:估計好了,現在來算算,到底有多少本?好,請大家在草稿本上動手算一算。 師巡視,讓學生把不同方法投影,仔細看一看,規範學生的寫法,老師讓學生解釋自己的方法。

  預設:

  118+104+95 118 222

  = 222+95 +104 + 95

  = 317(本) ——— ———

  222 317

  118 118

  104 + 104

  + 95 ———

  ——— 222

  317 + 95

  ———

  317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哪種方法?這些方法都是正確的,平時計算中只要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就行,但是三位數的連加這種方法是我們這節課的新內容,你能掌握嗎?下面跟著老師再一起來扮演一次,提醒學生注意應用題要寫單位和答,並且注意書寫格式。

  師:我們今天所學的三位數進位加法與兩位數有什麼聯絡和不同?

  生答:大致看法是前兩條一樣,不同點三位數的計算多了一位——十位滿十向百位進一。 師:第三條我們可以怎樣簡練的說?(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它前一位進一)教師追問:滿二十多怎麼辦?一定有同學會說:向前面進2。

  引導孩子說出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幾時就要向它的前一位進幾。

  生總結三位數進位加法法則: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四、鞏固提高

  提問:小朋友們都很棒,剛剛有說到四年級同學也進行了捐書活動,這是他們的捐書情況,(出示四年級小學的捐書表格),四年級一共捐了多少本書呢?

  讓學生正確列出算式,估算出結果,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然後,在班上進行交流。

  然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哪個年級捐書多?

  五.課堂小結

  透過這節課,你們都學了什麼呢?學了新知識,我們要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這樣新知識才不會遺忘。

  六.板書設計

  捐書活動---三位數連加

  118+104+95=317(本)

  118 118

  104 + 104

  + 95 ———

  ——— 222

  317 + 95

  ———

  317

  答:三年級一共捐書317本。

  七.教學反思

  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中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相對其他學習內容來說稍顯枯燥。這節課,學生在各方面的精彩表現著實讓我感到欣喜,這主要得益於以下幾點:

  1、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切實體會到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

  數學源於生活,它是從現實世界裡抽象出來的,因此,我根據教材創設了“捐書活動”這一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走進情境之中,去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進而解決數學問題。

  2、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三位數連加的計算方法,從而體現出演算法多樣化,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與他人交流,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這節課,我感到不足的地方是:

  1、對於整節課的時間把握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在處理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時明顯節奏有點慢,從而耽誤了點時間,以致後面的解決問題沒有時間處理完;

  2、對於估算的處理不是很到位,以後要加強學生對於估算方法的選擇,以及合適與否的判斷,逐漸像學生滲透估算的意識。

  3.從舊知過渡到新知的過程中處理得不是很恰當,還有規範學生的解題格式,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方面要多培養。

  在以後教學中還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尤其是教學能力和課堂管理能力方面,培養自己的反思意識,做一個有自己思想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