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複式統計表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複式統計表優秀教學設計

複式統計表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篇一:複式統計表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資料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的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

  2.過程與方法: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資料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資料分析方法的多樣性,培養資料分析觀念。

  3.情感與價值觀: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正確填寫資料,並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

  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資料分析觀念。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表格 標籤

  教學過程

  1.複習引入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健康,每年我們都要進行一次體檢,在體檢中有一項是稱體重,你們還記得嗎?今天,老師帶來了我們班同學的體重統計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出示課件)

  1.1.你能簡單地說一說同學們的體重情況嗎?

  1.2.你怎麼看出來的?(學生說:我是從下面這張統計表中看出來的……)

  【設計意圖】透過邊演示邊說想法,明確一沓就是一個十,幾沓就是幾十,為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2.探究新知

  教學例1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生交流:同學們,課餘時間你有什麼興趣愛好?

  (相機出示情境圖中的六項活動)提出問題:我們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怎樣驗證你的想法?

  學生意見不一,引發用統計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聯絡生活實際,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創設了一個調查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為複式統計表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2.1.複習舊知,鋪墊新知

  (1)收集資料

  統計一下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每人限選一種)。你打算用什麼方式進行調查呢?

  預設1:全班集體舉手表決;

  預設2:男生和女生的特點不一樣,喜歡的活動也有很大差別,應該分開統計。

  集體討論後,用男女生分開統計的方法進行調查統計。

  (2)整理資料

  根據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並填入以下表格。

  問題1:觀察統計表,能驗證你剛才的想法嗎?

  問題2:從統計表中還知道哪些資訊?在使用統計表時有什麼發現?

  (3)分析資料

  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資訊?

  2.2.對比分析,引發衝突。

  (1)觀察討論:這兩張表有什麼共同點?又有什麼不同點?

  (這兩張表統計的專案都是一樣的,但調查的物件不同,每項的資料也不同。)

  (2)提出問題:最喜歡看書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多多少?最喜歡踢球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多多少?……

  (3)引發衝突:兩張表不方便比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項對比更方便?

  2.3.合併表格,揭示課題。

  (1)合併表格,認識“表頭”。

  (2)比較表格:這張統計表與合併前的統計表有什麼不同?

  (3)揭示課題:複式統計表。

  2.4.解讀資訊,體驗優勢。

  這張表包含哪幾項內容?根據上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1)男生最喜歡哪種活動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參加調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對調查的結果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新課教學的主體,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資料分析觀念。從複習二年級上冊學過的單式統計表入手,把握學生知識的起點,透過對比分析,引發學生內在的認知衝突,從而產生合併創造一個更簡潔的表格的慾望,真切地感受到複式統計表的優越性和必要性,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3.課堂練習

  3.1.課件出示教材第37頁“做一做”。

  (1)全班討論,集體收集資料。

  (2)記錄資料,小組討論分析。

  (3)解讀資訊,完成三個問題。

  3.2.課件出示教材第38頁練習八第1題。

  思考:這個表格與例題相比有什麼不同?怎樣閱讀表格?

  引導學生根據表格結構有序地閱讀資訊,在此基礎上完成本題辨析。

  3.3.課件出示教材第39頁練習八第2題。

  要求:先將記錄單中的資料整理在統計表中,再說一說這個班的體育成績。

  3.4.設計活動(課件出示對應內容)。

  4.拓展練習

  【設計意圖】透過分層練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鞏固運用複式統計表,在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5.課堂小結

  (1)回顧課堂,暢談收穫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麼問題?你有什麼收穫?

  (2)新舊對比,積累經驗

  複式統計表和單式統計表相比有什麼不同?它有什麼優勢?

  (3)師生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把兩張單式統計表,合併成一張複式統計表

  【設計意圖】透過回顧總結、暢談收穫讓學生重溫回顧本課內容的同時,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複式統計表的優越性,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深化統計思想,享受數學的簡潔美。

  板書

  複式統計表

  篇二:複式統計表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新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36、37頁及做一做第1題。

  【教材分析】

  《複式統計表》是新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初步體驗了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習了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初步認識了單式統計表,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同時認識複式統計表。教材中的例題設計了分男女調查學生喜歡的活動的情境,要求把兩張單式統計表合成一張統計表,使學生認識單式統計表和複式統計表的.關係,瞭解複式統計表的結構,並在填表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統計表進行分析。複式統計表包括了幾個單式統計表的全部內容,更加便於分析和比較各個資料,找出資料之間的關係,所以複式統計表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為後面複式統計圖的教學墊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初步認識了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已經對統計表的結構填寫方法、對錶內資料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礎。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引導學生對多張單式統計表進行合併,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學會填寫複式統計表,並能對統計表作簡單分析。

  【教學目標】

  1、透過對資料的整理和對比活動,引導學生經歷複式統計表的產生過程,並認識簡單的複式統計表,會填寫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經歷複式統計表的產生過程,並認識簡單的複式統計表,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理解複式統計表,知道使用複式統計表的意義,會對複式統計表進行分析。

  【教學準備】ppt課件、小組合作表格。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及活動

  1、咱們今天先算幾道特殊的加法算式。

  最後一條:

  師:等於什麼呢?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了,真不錯,帶著我們的猜想,一起進入今天的課堂吧!

  孩子們可以上課了嗎?(上課)

  課件出示7項學生常參與的課外活動情境圖,讓學生猜想男女同學喜歡的活動一樣嗎?(學生回答)

  二、創設情境、瞭解新知

  (一)出示資料,直入新課

  1、師:孩子們,宋老師請了我班的兩個小助手,他們幫我做了我們班上的以上活動最喜歡的情況調查統計,並且分別製成了兩張“單式統計表”

  師:請看[邊說邊按課件]讓我們靜靜思考、靜靜讀懂它。 [課件出示單式統計表]

  三(2)班男生喜愛的活動統計表 靜待5秒

  [課件出示單式統計表]

  三(2)班女生喜歡的活動統計表 靜待5秒

  2、回答問題,激發矛盾

  師:孩子們,哪個活動是男女生都喜歡的啊? 預設生[猜測]:玩電腦??或其他??

  師:咦,怎麼會有不同的答案呢?(原來剛才男生表還沒看清楚啊!) 師:那你希望老師把這兩張表格怎麼放就能一眼看出來呢?

  3、逐步合併

  (1)左右放置

  (2)上下放置

  (3)調整活動專案順序放置

  (4)去掉第二張表格的活動及專案名稱推上去。

  三(2)班學生喜愛的活動統計表

  師:為什麼可以這樣並?(因為兩張表的活動專案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去掉一張表裡的活動專案,直接推上去)

  (5)交流討論

  師:[手指活動及人數一列]那麼這些是不是都很合理了呢? 師追問:你覺得這裡不合理,你想怎樣改呢?

  學習小組各有一張表格,咱們把它給填完整,把不合理的地方變得更加合理,比比看哪組做得又快又美觀。

  (二)設計複式統計表

  師:孩子們,來,宋老師已經收到了很多作品,咱們一起來點評一下:

  (1)預設:老師,可以把上面的那個格子分成兩部分,用斜線劃開。 師:哦,你想說的,是不是這位同學所表達的意思啊?

  師:來,隆重請出這位同學也來說說自己的意思。

  (2)預設: [課件出示]師:孩子們,我這兒還有1張很特殊的表格,這孩子把這格變成了這樣,我好想聽聽他們組的想法。

  請學生介紹想法。師在表格中畫箭頭。

  師:[用紅筆圈]這個同學真了不起,把複式統計表的表頭做得如此科學明瞭。

  (3)師:咦,我還驚訝地發現你們怎麼把標題都給改了啊?這是為什麼呢? 預設:現在指的是全班生喜歡的活動。 標題改為:三(2)班全班學生喜歡的活動統計表

  (三)課件演示覆式統計表合併、及進一步瞭解複式統計表

  1、[課件演示]

  師:孩子們,帶著剛才的經驗,我們進一步將這張表補完整吧。

  2、師揭題:孩子們,像這樣的統計表我們就叫它複式統計表。師將板書:單式統計表+單式統計表=複式統計表補充完整。

  師:咱們最大的創新在哪裡?(在第一個格子)[課件演示圈出]師:這個格子啊!咱們叫它表頭。

  師:來,誰願意介紹一下,咱們的表頭是怎麼創新的呢?

  ①第一行是我們統計表中的活動,豎下來第一列是性別,中間這兩行是人數,我們在最頭這格應該分幾小格寫上這三個內容呢?(分三格)

  (第一格就寫了“活動”,第二格寫人數,第三格寫性別,邊說邊用手勢比劃,邊板書:表頭)

  這一空格也就是這個統計表的表頭,這樣設計能很清楚地反映出這張統計表的內容。

  (四)比較新舊、感受新表優勢

  1、師:來比比看,複式統計表與原來的單式統計表相比有什麼不一樣呢?(學生說不同)師:孩子們,現在你能很快找出哪個活動是男女學生最喜歡的嗎?

  2、概括優點

  師:孩子們,現在你來說說看,咱們的複式統計表有什麼優點啊?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便於比較、簡潔。

  (五)解讀統計表並思想教育

  師:這樣棒的複式統計表,讓我們仔細看看它吧,你還發現哪些重要的資訊呢?

  師:咦,這裡面有兩個3,它們所代表的意思一樣嗎?[課件演示:圈出3]

  師:你有什麼話想跟這這些同學說?

  (六)瞭解生活中的複式統計表

  師:複式統計表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得無處不在,你見過嗎?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課件出示:生活中的複式統計表]

  三、生活應用、鞏固新知

  [課件出示]金牌統計表

  師:孩子們,這是中美俄三屆奧運會金牌統計表,這張複式統計表完。

  篇三:複式統計表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105-107頁例1、練一練、練習二十第1、2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資料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製作複式統計表的全過程,體驗收集資訊、整理、分析的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透過學習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會填寫複式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進行分析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計算器。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我們學校開設了好幾個興趣小組(書法小組、繪畫小組、手工製作小組),我們班有很多同學都參加了自己喜歡的興趣小組,使自己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觀一下青雲小學,看看青雲小學五年級同學參加興趣小組的情況,好不好?

  提問:這是青雲小學五年級四個興趣小組的活動情況,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資訊?(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麼興趣小組,各有幾名男生,幾名女生。)

  教師提出要求:你能把四個興趣小組的人數填在統計表裡嗎?出示4張統計表。學生在教科書上各自填寫,提醒學生注意核對資料。

  請同學們比一比:這四張表格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相同點:結構中都有性別和人數兩欄;

  不同點:每張統計表都只反映了某一個興趣小組的男女人數情況。

  從這4張表上,我們知道了那麼多的資訊,現在老師有幾個問題你能回答嗎?

  提問:4個興趣小組一共有( )人,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組的男生最多,( )組的女生最少。

  學生回答後,師:可是剛才這位同學在回答中,有關五年級興趣小組活動人數情況,要看幾張表?方便嗎?

  師指出:這裡的每張統計表都只是反應一個興趣小組的男女生人數,如果要對不同小組的男女生人數進行比較,就顯得不太方便。

  問:那誰能出個好主意,讓我們比較起來方便些?如果把這4張統計表合併在一起觀察,分析、解決問題也就容易多了。

  二、認識複式統計表

  1.在合併過程中初步感受。

  師:那怎麼合併呢?(學生可能回答,把四張表豎著接在一起,教師出示表,課件演示,四張單式統計表豎著接拼在一起)

  組織學生討論:對合並後的統計表你有什麼修改建議?(把性別、合計一欄重複的部分刪去)

  提問:你覺得這張統計表明確嗎?哪裡不明確?

  學生可能會指出各個興趣小組的名稱不明確,教師組織學生將表格中的第一列分別註明:航模小組;民樂小組;書法小組;美術小組。

  那麼性別這欄該怎麼填寫?(製作表頭)

  提問:同學們怎樣從表中反映出四個興趣小組一共多少人,其中男生一共有多少人,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師:再添總計一欄,添在最下面。

  師強調:為了醒目給人一眼看出合計數和總計數,一般總計這一欄放在最上方。

  2.講述“表頭”的含義。

  教師指著第一行第一列這一格講述:這是統計表的表頭。

  提問:表頭被分成幾個部分?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表頭中的三部分分別與統計表中的哪部分有關係呢?(“性別”表示橫欄內容,“組別”表示縱欄內容,“人數”表示表中的資料)

  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演示統計表中相應的區域覆蓋顏色。

  3.學生填寫統計表

  提出要求:現在請同學們把剛才幾張單式統計表中資料填寫在這張統計表中,會不會?試試看。

  彙報交流:填寫統計表時,你先填寫了哪些資料?哪幾格的資料時透過計算後填寫的?

  4.講述統計表“合計數”與“總計數”的區別

  你是怎麼填寫總計這一欄的?(兩種方法,培養學生驗算的習慣。)

  提問:合計與總計有什麼不同?(合計是指各個興趣小組男女生人數之和,而總計是指所有興趣小組人數之和以及男女生人數之和)

  5、製作標題和日期。

  這張統計表完成了嗎?還缺少什麼?(標題和日期)根據實際情況,我們在製作表格時,有時還需要加上填表人,這裡我們就不寫了。

  6.分析表格

  (1)啟發:從現在的這張統計表中,你又能方便地知道什麼? 教師再次提出課始的問題:四個興趣小組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個組的男生最多?哪個組的女生最少?學生觀察後口答。

  如果下個學期青雲小學只開設兩個興趣小組,你覺得會開設哪兩個興趣小組嗎?說說你的理由(航模、美術比較受喜歡)。

  (2)比較:你覺得這張統計表與剛才的四張統計表比較,有哪些特點?對我們分析資料有哪些幫助?同桌討論。

  結合學生髮言指出:剛才的每張統計表都只反映了一個興趣小組的男女生人數,不便於比較,這張統計表能反映出各小組的男女生人數,便於我們總體分析。

  教師隨機揭示:之前我們填寫的四張統計表叫單式統計表,那麼今天我們製作的這張統計表叫什麼呢?像這樣的統計表叫複式統計表。板書課題:複式統計表。

  追問:複式統計表一共有哪幾個大部分組成?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標題\日期\表格(表頭、橫欄、縱欄、資料)

  三、鞏固應用

  1.完成“練一練”

  師:20xxx年的北京奧運會,它令世界矚目。作為一個體育愛好者和一個有心人,小明收集了幾屆奧運會獎牌的數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的表現吧。

  學生在書上填寫資料後,交流核對,提醒學生題中資料是“橫著”告訴我們每一屆的獎牌數,而統計表中要“豎著”填寫每一屆的獎牌數,填寫資料要注意“對號入座”,最後別忘了填寫日期。及時反饋填寫正確率。

  提問:你是如何計算金、銀、銅牌合計數的?又是怎樣計算每一屆的獎牌總計數的?226枚是怎樣算的?(兩種方法)

  談話:從這張統計表中你瞭解了什麼?同桌說說,指名交流(這4屆共獲得226枚獎牌;這4屆金牌數最多,銅牌數最少;第26屆獲得的獎牌總數最少,第28屆獎牌總數最多;等等)

  師:同學們,有誰知道在我們中國北京舉行的第29屆奧運會獎牌總數是多少?( 獎牌總數:83枚,其中金牌46枚,銀牌15枚,銅牌22枚)

  你想對奧運健兒說些什麼?你不想對自己提點希望嗎?讓我們一起為奧運健兒加油喝彩,讓我們也積極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動中去。

  2.完成練習二十第2題。

  在奧運會期間,很多人都非常關注出行問題。現在你們就一起隨老師去參觀一下我國幾個民用機場的情況吧。

  先讓學生說說題中你知道了哪些資訊?

  學生在書上填表後(提醒學生可用計算器計算),集體交流核對。提醒學生別忘了填寫日期,及時反饋正確率。

  提問:為什麼表中沒有“合計”、“總計”?

  師指出:統計表需不需要“合計”或“總計”,這要根據實際情況,它是有變化性的。(長、寬與面積無法合計,總計不同機場的長、寬、面積也沒有意義。)

  四、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具體的收穫呢?(先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再指名回答)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其實今天我們學的只是最為簡單的複式統計表,在生活中,人們要作出分析、比較的時候,總會用上各種複式統計表。如學校各年級男女人數統計表、奧運會各國獎牌統計表、天氣情況統計表、校運會各班分數表等等。

  五、作業

  隨著科技的發達,通訊工具已進入尋常百姓的家中,她讓距離不再遙遠,她讓我們的心貼得更近。

  完成練習二十第1題。

  揭示“固定電話”、“行動電話”詞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