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逆向求和》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逆向求和》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逆向求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具體的情境認識逆向求和的問題,並能運用整體部分的數量關係解決這類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思考問題的模型。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讀題、畫圖的方式理解題目的含義;在學生交流互動過程中,掌握解決逆向求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透過回顧與反思,梳理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學習經驗,體會學習中的樂趣。

  二、目標分析

  本課教學目標是學生在掌握加法意義的基礎上,能透過逆思考來解決問題,同時體會到,當問題不好理解時,可以採用畫圖表示資訊的方法來幫助理解,從而找出資訊與問題之間的關係,使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數學問題的理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解決逆向求和問題的模型。

  教學難點:採用畫圖的策略分析逆向求和的問題,用整體與部分的數量關係進行解答。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遊戲引入,啟用經驗

  1.課件出示遊戲規則

  老師這裡有一個漂亮的魔法盒,裡面裝著很多的`小球,請一個同學從盒子裡拿出幾個小球,另一個同學再數一數盒子裡還剩下幾個小球,最後請同學們猜一猜,原來盒子裡一共有幾個小球?

  2.玩一玩

  教師演示遊戲方法,與學生一共可以玩三次。之後進行全班學生進行遊戲。

  3.回顧與反思

  每一次求原來盒子裡一共有幾個小球,都用共同的方法:拿走球的個數加上剩下球的個數,等於盒子裡原來有多少個小球。

  4.揭示課題。

  這類現象在生活中常見,今天繼續來學習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在遊戲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初步對逆思考解決的問題有所感悟與理解。

  (二)情境展開,構建方法

  1.引導觀察,提取資訊。

  (1)課件出示p98例6

  (2)學生觀察,交流資訊。

  ①出示情境圖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不出現。

  老師去商店買口哨,已經領走了7個。(板書:領走7個)。

  ②猜一猜,原來有多少個口哨?你是怎麼想的呢?

  預設1:如果商店的口哨領完了,那麼原來是7個;

  預設2:如果商店還有剩餘的,那麼原來的可能是8、9個。

  (總之,不少於7個)

  ③出示剩下一部分情境圖。

  商店還剩下5個,(板書:剩下5個)。

  ④根據資訊,提出問題。

  原來一共有多少個口哨?(板書)

  ⑤由同學完整地敘述題意。(可以邊指圖邊說)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圖,讓學生經歷從情境中發現資訊、提出問題的過程。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新知的構建搭建了橋樑。

  2.畫圖理解,自主探究

  (1)用畫圖方式表達你對題目的理解。

  (2)獨立思考後獨立畫圖,組內交流

  (3)展示學生作品,分享解讀。

  預設可能出現的作品:

  (4)尋找不同作品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小結:大家畫的圖雖然不一樣,但是都畫出了拿走的口哨個數與剩下的口哨個數。

  3.列式解答,構建方法

  (1)怎樣求原來一共有多少個口哨呢?

  列式是:7+5=12(個)

  (2)明明是拿走了其中的7個口哨,為什麼要用加法來解決呢?

  求原來一共有多少個口哨是整體,拿走的口哨是其中的部分,剩下的口哨是另一部分,把它們合併起來,就可以求出原來一共有多少個口哨,所以要用加法計算。

  4.回顧反思,提升方法

  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誰能說說在做題的過程中,我們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回顧:讀題(從圖中獲取數學資訊)、畫圖(把數學資訊轉化成好理解的直觀圖)、分享交流大家畫圖的作品(在分享中建立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模式),列式解答(用數學符號表達自己的思考)、找到用加法的道理(用數量關係說明這樣解決問題的道理)。

  總結:求原來一共的個數,就把拿走的個數與剩下的個數合併起來。用到數量關係是整體=部分+部分。

  【設計意圖】注重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達對數學問題的理解,自己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不斷解析交流不同學生作品的過程中,深入理解題意,掌握解答方法。注重解題後的回顧與反思,促進學生經驗內化,逐步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實踐應用,內化提升

  1.對比練習

  解答下面各題。

  建議:讀題後,先畫一畫示意圖,再解答。解答後,全班交流。

  (1)

  由學生介紹思考過程並出處算式。

  (2)

  師:題目中都有吃了8個雞蛋這條資訊,為什麼兩個題目用到的解答方法卻不一樣呢?

  小結:第1題是已知原有雞蛋的個數這個整體,因此要從整體中減去吃了的這一部分,就得到剩下的部分。而第二小題求原來一共有多少個,就要將吃去的一部分與剩下的一部分,合併起來。兩個題目雖然都涉及部分與整體的關係,但是第一題求部分就要用減法,而第二題求整體就要用加法。因此在練習中,我們要特別注意,不能看到吃掉或去掉就用減法來解答,而是要根據題目的意思進行分析。

  2.基礎應用

  (1)完成教材第100頁第6題。

  ①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同樣多的呢?

  ②根據題意畫出示意圖。

  ③列式解答,並說一說這樣做的理由?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並說說你這樣解答的理由。

  (2)遊戲提升。

  ①拿出上課伊始遊戲中的魔法盒子,盒子中放了一些彩色的小球,兩人一組,一邊玩摸球遊戲,一邊解答下面問題。

  ②從盒子裡拿出( )個小球,還剩下( )個小球,盒子原來一共有幾個小球?

  ③從盒子裡拿出( )個小球,又拿出( )個小球,還剩下( )個小球,盒子原來一共有幾個小球?

  【設計意圖】練習分了兩個層次,旨在讓學生在活動中應用,在遊戲中理解。感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逐步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穫

  師:我們明明從盒子裡往外拿球,為什麼用加法計算?

  師:在解決這樣問題中還有什麼困難?遇到困難大家有好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