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花鐘》課堂教學設計

《花鐘》課堂教學設計

《花鐘》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怒、暮、燥等8個生字。會寫鬥、豔、內等14個字。能正確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等19個詞語。

  2.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結合語境掌握詞語,並用欣賞的心情朗讀和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用不同的說法表現鮮花開放的特點。

  教學重點:

  在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懂得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教學媒體:

  1.生字詞卡片。

  2.教師蒐集各種鮮花開放的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

  3.學生整理自己知道的花草名稱,觀察自己所喜愛的植物開花的'時間。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語言引述:鮮花是我們都喜愛的。它裝扮著我們的世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交流一下你知道哪些花,喜歡什麼花,為什麼,好嗎?

  2.直觀感受:老師蒐集了一些有關花兒的資料,想欣賞一下嗎?(展示多媒體課件)

  3.讀題引疑:這些花兒不僅美麗,而且在它們身上還蘊藏著許多奧秘呢,(出示課題,讀題讀後有什麼疑問嗎?

  二、逐段朗讀,探究發現

  1.朗讀、理解第一自然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讀準字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新詞,讀通句子。

  (2)朗讀展示。營造樂讀的氛圍,激勵學生用欣賞性的語氣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可欣賞性地聽,聽後可仿讀,可評點。(多人次多形式地讀)

  (3)引導發現。朗讀了這麼多遍,同學們對這些花兒一定有許多新的發現,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嗎?(交流要點:一是花兒開放的樣子不一樣,二是開放的時間不一樣。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引導。若學生髮言先說花兒開放的樣子不一樣,可順勢讓學生接著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句,然後說說這方面的感情發現並結合指導有感情朗讀。若學生先說到花兒開放的時間不一樣,也可讓學生先找出各種花的不同開放時間。)

  (4)感情朗讀。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驚喜、詫異、喜愛等)再入情地朗讀全段課文。

  (5)再引生疑。讀了這段課文,同學們又會自然地生髮出哪些問題呢?(主要是為什麼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會不同)

  2.順勢深入,探究解惑。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交流並朗讀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有著密切的關係和還有的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等句子。

  (3)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和牽牛花的開花時間和溫度、溼度、光照等有什麼關係。

  三、據理推測,合理想象

  1.在四人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熟悉的花什麼時候開放,推測一下這是什麼原因。

  2.全班交流。

  四、當堂作業

  1.學習生字,交流學法。

  (1)出示生字卡片,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2)書寫生字。

  2.填寫句子,體會表達。

  填寫課文中用不同說法來表達鮮花開放的句子,並自己仿一句。

  五、課後延伸

  1.學生自由結合,繼續蒐集各種花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看誰蒐集的資料翔實,豐富,為下節課的拓展活動作準備。

  2.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新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鞏固反饋

  1.學生聽寫詞語。

  2.同桌互改。

  二、複習上節課學習內容

  1.出示花開放的時間表,讓學生根據提示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句的說法。

  3.交流蒐集的各種花兒開放的時間。

  三、學習最後一段

  1.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說說這位植物學家的做法妙在何處。

  2.引發興趣:我們也蒐集了各種花兒在二十四小時內的不同開花時間,如果讓你把這些資料展示給他人看,你想採用怎樣的方式?是設計一個花鐘呢,還是做一張各種花兒不同時間開花的資料卡?

  3.學生自由組合,動手設計創作。

  四、展示作品

  1.由創作者介紹自己的作品。

  2.同學欣賞、評點。

  五、交流體會

  回顧學習過程,說說自己產生了哪些新的經驗或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