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如今家鄉山連山》音樂教學設計及反思

《如今家鄉山連山》音樂教學設計及反思

《如今家鄉山連山》音樂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如今家鄉山連山》,表達孩子們天真純樸、活潑的性格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正確運用連音和斷音的唱法唱好歌曲,能認識和運用歌曲中的力度記號-mf、mp;

  3.練習二聲部合唱,能做到和諧整齊。

  教學重點:用甜美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如今家鄉山連山》。

  教學難點:用和諧、輕巧的聲音唱好歌曲的二聲部。

  教學方法、用具:講授法、情境法、討論法、練習法、欣賞法;電子琴、教學光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一)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1.《如今家鄉山連山》教案

  注意:聲音要圓潤、連貫

  2.二聲部發聲練習:現在讓我們來笑一笑

  《如今家鄉山連山》教案

  注意:先唱低聲部從D調到G調,再唱高聲部,再分組合唱;唱出斷音的感覺

  二、新課教學

  (一)談話匯入:

  1.老師最近看到我們班的同學寫的作文《二十年後回家鄉》,發現同學們二十年後的家鄉非常的美,有的更是山青水秀、風景宜人。但老師對你們現在的家鄉很好奇,想請同學們給老師介紹大概一下你們的家鄉?

  2.師生討論

  3.師總結,

  4.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感受一下作曲家心目中的家鄉到底是怎樣的?

  (二)歌曲學習

  1.聆聽歌曲範唱[播放歌曲《如今家鄉山連山》]

  討論:家鄉怎樣?

  山指什麼—谷垛

  說明了什麼?

  2.樂句學唱

  a.請唱唱家鄉的“山”:

  b.媽媽聽了我的話後,她怎樣了?

  [學唱媽媽笑的部分]

  c.笑的時候聲音是怎樣的,斷的還是連的,請同學們自己感受一下

  [再唱,感受頓音記號]

  d.媽媽笑的同時又有一種聲音響起了---[師唱低聲部的“哈”],你們猜,那是誰在笑呢?

  [學唱低聲部]

  e.感受了笑之後,請同學們想想“▼”表示什麼什麼意思?

  斷音唱——師總結:這是頓音記號

  f.請兩個聲部一起笑一笑

  [分組合作演唱二聲部合唱]

  3.歌曲完整學習

  a.學唱最後的擴充樂句,唱出連貫的感覺;

  最後的“喲喂”用稍微弱(mp)的聲音演唱,表達媽媽親“我”後,“我”高興的心情。

  b.學唱歌曲的`第一、第二樂句

  c.完整演唱歌曲(兩遍)

  d.歌曲情緒處理:你們覺得這首歌曲應該用哪種語氣去唱?

  e.有感情演唱全曲

  三、拓展、表演

  1.表演歌曲

  分小組表演唱:每一組請兩位同學分別扮演“媽媽”和“我”進行表演並默唱,其餘同學分聲部演唱歌曲。

  2.知識拓展練習:

  a.請同學們談談會不會唱自己家鄉的民歌、童謠等並表演。

  b.請同學們課後回家問一問父母親戚或上網查詢、收集資料,寫一段自己家鄉的音樂文化名人事蹟、民歌、童謠、藝術等短文,下一節課討論。

  四、組織下課

  課後反思:

  在歌曲教學中,有好多知識點適合學生進行發散性的創編,如果教師不能做個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學生就會喪失一次創新的實踐。在課堂實踐中,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誘導學生去創新。在教學《如今家鄉山連山》這一歌曲時,在學生初步會唱這首歌曲時,為了把歌曲唱得生動入情,我抓住歌曲中的三個休止符,讓學生討論這三個休止符分別有什麼作用,除了停頓是否還能形象地描繪人物的神態,可以加上怎樣的動作表情。學生經過激烈的商討後,認為:“媽媽告訴我家鄉沒有山”中的四分休止符表示我奇怪,可以加上“咦”這個語氣助詞,而“我呀搖搖頭拉著媽媽看|”中的四分休止符表示“看”的神情,最後結尾樂句中的“親我小臉蛋呦喂|”。八分休止符是媽媽親了我一口。透過這樣的誘導,歌曲的難點不知不覺中被攻破了,學生不僅能生動形象地唱好這首歌,而且也能自主性地學會了表演。看來抓住教學中的點滴,給學生營造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