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五年級數學《能被2、5、3整除的數》教學設計

五年級數學《能被2、5、3整除的數》教學設計

五年級數學《能被2、5、3整除的數》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下列哪些數能被2或5整除?

  34、125、300、41、16

  2、下列哪些數能被3整除?

  34、83、65、120、321

  3、考老師,學生報數,教師判斷能不能被3整除,學生驗證。

  4、匯入新課。

  二、探究規律概括特徵

  師:前面我們發現了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徵,請你猜測一下能被3整除的數會有什麼特徵。(學生猜測,教師舉例學生驗證,引發認知衝突。)感知能否被3整除與數的個位無關。

  那麼,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到底是怎樣的?你想怎樣去探究?(有前一課的基礎,估計大都數會選用百數表)

  (1)學生操作:

  在百數表中圈出能被3整除的數。也可以使用集合圈(如課本)。

  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272829

  30313233343536373839

  40414243444546474849

  5051525354......

  (2)尋找規律:

  師:你有沒有發現能被3整除的數有什麼規律?可以小組討論討論。

  (3)交流總結:

  師:同桌之間或前後組成四人小組,互相把自己發現的規律說一說。並討論一下能被3整除的數到底會有什麼特徵?

  集體交流

  當學生髮現能被3整除的數斜著排成一列,就接著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觀察,發現一列中的每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相同,這個和都能被3整除。

  概括出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板書: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能被3整除的數,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在自主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先發現能被3整除的數的排列模型,再透過深入觀察,並輔以討論、交流,去自主發現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經歷“再創造”數學的過程,體驗發現的樂趣。

  (4)教師講解:

  所以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只要看它的各位上的數的和能不能被3整除。

  (5)練習鞏固:

  ①、閱讀課本。

  ②完成第47頁練一練。學生獨立判斷,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全班口答交流。

  透過閱讀和練習,整理學生的思維,鞏固所學的知識;第二題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做到分層施教。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八5(下面哪些數能被3整除?)

  2、練習八6各有幾種填法?

  3、下面哪些數有約數2,哪些數有約數3?(找出其中6的倍數,看看有什麼發現?)

  26、48、65、267、432、753、2140

  4、你想用今天的知識寫一些數嗎?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探討什麼問題,你有哪些收穫?

  五、課堂作業:

  1、練習八7

  2、藉助百數表自主探究能被4、9、等數整除的數的特徵或排列模型。

  “能被2、5、3整除的數”是第十冊教材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學得如何,直接影響學生的後續學習。而其中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比較隱蔽,原教材中是以驗證性操作為主。為了突破難點,提高教學效率,落實新課程理念,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所以在教學設計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透過創設情境,組織引導,促進學生形成一種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2、注重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的培養。

  3、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探究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模型思想,並以此來強化表象,促進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