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課堂《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

小學課堂《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

小學課堂《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表示親屬的詞語中的生字,瞭解家人中的一些稱呼。(重點)

  2.初步掌握形聲字的特點。(重、難點)

  3.正確書寫“了、才、長、山、兒、四、我、心”這八個字,掌握生字書寫的筆順規則,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難點)

  4.理解並積累八字成語,激發學習成語的興趣。

  5.在師生共讀中,豐富語言,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課件;猴子頭飾等。(教師)

  2.蒐集八字成語。(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導語: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接到孫悟空寄來的請柬,邀請小朋友們到他的花果山一遊。你們高興嗎?西天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魔,可謂是困難重重。今天我們的“花果山之旅”,可愛的美猴王也設定了重重障礙,需要連闖“三關”才能到達,你們有信心嗎?

  2.課件出示闖關圖。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教師便用充滿誘惑力的語言,針對小學生具有強烈好奇心的特點,用“孫悟空的請柬”激勵他們積極參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個個都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到學習情境中。

  二、分層闖關,巧學夯知

  1.識字加油站。

  (1)過渡:勇敢機智的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來到第一關。

  (誰能介紹一下自己的家人?課件出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爸爸媽媽伯伯叔叔爺爺奶奶)

  (2)嘗試認讀。

  ①個人認讀,同桌互拼訂正。

  ②彙報:指名學生讀詞語。

  ③分組開火車認讀。

  (3)教師強調這些詞語中的第二個字讀輕聲。

  (4)誦讀積累。

  ①男女生賽讀。

  ②齊讀。

  (5)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幹!我們順利闖過第一關。

  2.我的發現。

  (1)過渡:小朋友們,別高興得太早喲!瞧!第二關是什麼呢?

  (2)揭示第二關內容。(課件出示“我的發現”的內容。孫悟空挑釁地說:“你們知道這兩組生字有什麼特點嗎?”)

  ①小組內討論。

  ②學生試著說一說。

  ③教師小結:第一組“明、晚、昨、時”這些字都是日字旁,都和太陽有關。第二組“媽、奶、姐、妹”這些字都是女字旁,都和女性有關。它們大都是形聲字,左邊表義右邊表聲。

  3.字詞句運用。

  A.比一比,寫一寫。

  (1)激趣促寫:孫悟空的'本領特別大,唯獨書寫規則是他的弱項。他把這個難題拋給你們了,你們有信心攻克這一關嗎?

  (2)火眼金睛:課件出示“書寫提示”。

  ①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②彙報交流。(“長”字注意書寫的筆順,“四”字第四筆是豎彎,“心”字三點要寫得均勻。)

  ③嘗試書寫。

  ④展評反饋。

  B.看圖寫詞語,再說一兩句話。

  (1)過渡:小朋友們,你們這麼聰明可愛,書寫得這樣認真,孫悟空想給大家增加點難度,大家有信心完成嗎?

  (2)課件出示書中的圖畫。

  ①學生小組內討論。

  ②同桌互相說一說。

  ③彙報交流。

  ④課件出示:

  牛羊牛羊在山坡上吃草。

  同學我和小明是同學。

  大山遠處有一座大山。

  4.日積月累。

  (1)過渡:小朋友們,你們輕鬆地闖過了三關,孫悟空可高興了!他想送給你們幾條成語。只有會讀會背的同學才能擁有它們!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2)出示成語。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

  (3)指名朗讀。

  (4)教師講解成語的意思。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收什麼。後比喻做了什麼事,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比喻前人為後人造福。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的。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意指學問、成績等達到很高程度後繼續努力,爭取更大進步。

  (5)小組賽讀。男女生對讀。

  (6)帶著理解齊讀成語,背誦成語。

  (7)談談對這些成語的理解。

  (8)交流蒐集的八字成語。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學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創設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闖關遊戲”符合兒童的心理水平,特別是接受神通廣大的“美猴王”的挑戰這一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學習的慾望和興趣,調動了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學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學生的情緒不斷高漲,學習效率高,學得輕鬆。

  三、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小朋友們,你們用紮實的基礎知識和聰明才智勇闖三關,真了不起!回家千萬記住要把你今天的收穫和你喜歡的人分享!

  瞧!孫悟空也為你們歡呼鼓掌呢!孫悟空會在花果山帶給我們什麼驚喜呢?下節課讓我們一起踏上“花果山之旅”!

  設計意圖:讓孩子把自己的收穫和喜歡的人分享,既鞏固了知識,又讓孩子懂得了分享。“孫悟空會在花果山帶給我們什麼驚喜呢?”激發孩子探究的慾望,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複習名言

  1.過渡: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連闖三關,你們高興嗎?把你們的收穫和你們最喜歡的人分享了嗎?

  2.指幾名學生背誦成語,全班齊背。

  3.小結:小朋友們背誦得可真好!這節課,讓我們和孫悟空一起踏上花果山之旅吧!

  設計意圖:學習應“溫故而知新”。將學過的知識經常復現會鞏固學生的瞬時記憶,使其最終成為永久記憶。

  二、初讀故事,整體感知

  1.過渡:瞧!孫悟空在津津有味地講故事呢!我們也去聽聽吧!(課件播放朗讀動漫。)

  2.學生藉助拼音嘗試自己讀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做上標記。

  3.同桌一起讀故事,注意讀音。

  4.教師指導細讀。

  (1)第1自然段。

  ①請學生讀第1自然段。

  ②圈畫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讀給大家聽,說說為什麼喜歡。

  ③男女生賽讀。

  ④交流猴子為什麼要撈月亮。

  (2)第2自然段。

  ①喜歡這個自然段的學生一起讀。

  ②指導感情朗讀。

  (3)第3、4自然段。

  ①指生讀第3自然段。

  ②齊讀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

  ①自己讀,猴子們是怎樣撈月亮的?邊讀邊畫出。

  ②小組討論。

  ③用自己的話說說猴子們撈月亮的過程。

  (5)第6、7自然段。

  結果怎麼樣呢?齊讀後兩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對於這樣一篇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教師更要指導學生細讀品味,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

  三、觀看動畫,試著表演

  1.播放動畫片。

  2.熟讀課文,小組內嘗試表演。

  設計意圖:“表演”是一種內化感知的過程,同樣也是激發學生閱讀的過程。教師要給予學生信心與鼓勵,讓他們敢於表演、樂於表演,這樣才能將讀書落到實處。

  四、說話訓練,拓展思維

  1.交流:猴子們撈到月亮了嗎?為什麼沒撈到月亮。

  2.思考: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應該怎麼辦?

  3.討論:小朋友們,猴子們從樹上跳下來,坐在地上累得氣喘吁吁,他們會說些什麼呢?發揮想象力猜一猜。

  4.彙報:續說故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說話訓練中明晰道理,在續編故事中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五、佈置作業,分享收穫

  小朋友們,相信這次“花果山之旅”你一定收穫多多吧!回家把這個故事讀給你最喜歡的人聽吧!

  設計意圖:孩子都喜歡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與別人分享,知識也不例外。孩子會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發興趣。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覺得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教學設計符合兒童的心理水平,所創設的“闖關活動”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以學生喜歡的“孫悟空”入手,以“花果山之旅”貫穿全課,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不斷高漲,學習效率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