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重點:

  感受外祖母慈愛的形象。

  難點:

  感受濃濃親情。

  教學方法:

  探究、 質疑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前準備:

  查閱資料,瞭解高爾基的創作生平。

  透過查工具書,讀準生字詞,理解詞義。

  一、匯入課文:

  播放歌曲《朋友》匯入。朋友人人有,在你快樂的時候和你分享快樂,在你悲傷時和你分擔悲傷,在你遇到困難時和你一起克服困難……

  (指名讓學生談談自己有哪些朋友。)

  那麼,高爾基童年的朋友是誰呢?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給加點字注音(指名上黑板注音)。

  詛咒   噗噗  發綹 鬃 咕噥

  懲罰 嗅 胸脯 果脯

  2.簡介作者及背景。

  高爾基:蘇聯無產階級作家,出生於一個木匠家庭,幼年喪父,童年是在外祖母家度過的。11歲就結束了童年生活,到“人間”獨立謀生,後透過自學成為作家。列寧稱他為“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他的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劇本《小市民》。

  三、整體感知:

  1.明確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6):寫外祖母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

  (1)著重描寫了外祖母的長髮,揭示了外祖母慈祥、可愛的性格特徵。

  (2-5)外祖母的語言,突出了外祖母對“我”的疼愛和關心。

  (6)寫外祖母的外貌和動作,表現了她年輕、仁慈、善良和可愛。

  第二部分(7)點題,外祖母成為“我”“終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瞭解、最珍貴的人”。

  2.思考:

  (1)我為什麼把外祖母稱為“童年的朋友”?她給我的影響有哪些方面?

  (2)作者是透過哪些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的?

  (3)說說你對文中外祖母的印象,請你為“外祖母”畫一幅肖像。

  (透過解決三個問題來整體感知課文,結合學生所畫的肖像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

  四、研讀課文:

  1.讀過課文,我們感覺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寫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朗讀你認為描寫得最精彩的部分,並選擇一兩句並批註。

  ①小組合作學習交流 選出精彩的批註,其它小組作評價。

  ②教師總結,重點強調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側面烘托在文章中的運用。

  2.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外祖母的形象,給作者哪些深遠的影響。

  (透過外祖母的語言、外貌描寫來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寫了外祖母的眼神,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板書:充滿愛心,慈愛和藹,瞭解孩子尊重孩子,堅強、樂觀。)

  五、拓展延伸:

  1.學習了本文,我們掌握了人物描寫的手法,尤其是透過描寫眼睛來表現人物性格,請你們學習這樣的寫法為你的同桌描繪出他的形象,表現他的性格。

  2.學過本文後,你有哪些收穫?

  (從人物描寫手法,側面烘托,語音、修辭等方面談談)

  六、佈置作業:

  有感情朗讀課文,整理字詞。

  板書設計:

  童年的朋友

  高爾基

  第一部分(1-6):寫外祖母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

  (1):描寫了外祖母的長髮

  (2-5):外祖母的語言

  (6):寫外祖母的外貌和動作

  第二部分(7):點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生動傳神的人物描寫,品味優美的語言。

  2.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對高爾基的深遠影響。

  3.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品讀對外祖母的精彩描寫。

  難點: 人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檢查複習。

  聽寫本課重點詞語。

  二、學生精讀課文,品讀對外祖母的精彩描寫。

  找出對外祖母外貌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的句子。

  學生自讀自己所欣賞的語句。

  學生交流自己所欣賞的語句,並簡述理由。

  4.教師點評:

  著重從以下兩方面點評:

  一點是寫人物時細緻傳神的詞語運用,如文中三次寫了外祖母的眼神。

  另一點是新鮮奇妙的比喻運用。

  “外祖母說話好似用心唱歌……打進我的心裡。”

  語音 鮮花:比喻新鮮奇妙,富有美感(外祖母形象美好)

  5.這些精彩的描寫對刻畫外祖母的形象有什麼作用?

  學生回答後,明確:突出外祖母的和藹可親、幽默。

  6.外祖母對“我”成長的作用?(聯絡外祖母的家庭環境)

  討論後明確: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羅斯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最光輝、最有人性、最有詩意、最有藝術魅力的形象之一,“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的。”(學會愛;學會如何應付困苦的生活。)

  7.深度思考

  1)、外祖母和“我”的關係已經超越了一般的血緣關係,那麼是什麼關係呢?用文中的話來概括。

  明確:“我”終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瞭解、最珍貴的人。

  2)、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這種“朋友”關係

  她今天樣子很兇,但當我問起好的頭髮為什麼這樣長的時候,她還是用昨天那樣溫暖而柔和的腔調說?

  明確:外祖母愛“我”,她不想使生活的不幸在“我”幼小的心裡烙下印記。

  “你昨天怎麼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點聲說!”?。

  明確:怕我被媽媽責備,包含關懷之意。

  外祖母說話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鮮花那樣溫柔、鮮豔和豐潤,一下子就牢牢地打進我的記憶裡。

  明確:表現外祖母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對我的愛。

  “太陽睡了一夜剛起來……”“不想睡就不睡好了,”

  明確:這些語言能夠表明祖母和我是一種輕鬆的、平等的、和藹的朋友式關係。

  她腰彎得幾乎成為駝背,肥肥胖胖,可是舉動卻像一隻大貓似的輕快而敏捷,並且柔軟得也像這個可愛的動物。

  明確:貓是孩子們

  心目中可愛、溫存的小動物,在這裡把祖母比成貓,自然也就包含著對祖母的一種喜愛之情。

  3)、我們應該從哪幾個角度來理解?“終身的”“最知心”“最瞭解”“最珍貴”?,的含義 。

  明確:(1)因為外祖母不僅像一般的長輩那樣愛自己,而且和“我”之間有著一種特殊的友情。

  (2)外祖母能像朋友一樣尊重自己,平等地對待自己。

  (3)外祖母是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內心的話都能和外祖母交流。

  (4)說外祖母是“終身的.朋友”,是因為外祖母的愛,把“我”的心靈從黑暗中帶到了“光明的地方”,外祖母“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外祖母的樂觀、堅毅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

  教師小結:總之,溫柔慈愛的朋友般的外祖母,她對“我”充滿了愛,對生活充滿了愛,她樂觀的精神和堅毅的性格深深地影響了“我”,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使“我”有了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阿遼沙苦難的童年因為有了外祖母的陪伴,就有了驅散黑暗的陽光,滋潤心田的雨露。

  五、三讀課文、深入探究

  1、 課文三次寫了外祖母的眼神請找出原句,並體會它所體現的內容?

  明確:第一次,“她的嘴唇歪扭著,黑眼珠兒閃耀著氣憤的光芒”?

  體現了外祖母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幸憤憤不平。

  第二次,“那黑得像黑櫻桃的眼珠兒睜得圓圓的,閃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愉快光芒”

  體現出外祖母的寬容和快樂。

  第三次,“從她內心卻射出一種永不熄滅的、快樂的、溫暖的光芒”。

  體現出外祖母的堅強和樂觀。

  三、課堂小結:

  全文以外祖母對“我”的愛為線索。透過對外祖母外貌、語言的描寫,敘述外祖母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表現了外祖母對“我”的關愛和影響,表達了我對外祖母的無限感激之情。

  四、課堂拓展訓練:

  《社戲》一文和本文中的外祖母形象有什麼共同點?描寫方法有什麼不同?(提醒學生從寫作目的方面去比較)

  共同點:慈愛

  不同點:《社戲》中外祖母是略寫人物,主要轉述她的語言;本文中的外祖母是詳寫的人物,主要描寫她的外貌、語言和動作。

  五、質疑探究

  學完本文後,你還有什麼疑問?提出來和同學探討。

  六、作業:

  背誦課文最後一節。

  板書設計:

  童年的朋友

  外貌描寫——長髮——慈祥、可愛

  外祖母對“我”外祖母的頭髮

  無微不至的關愛語言描寫“我”睡覺的事情——對“我”的疼愛、關心?打破牛奶瓶的事

  外貌描寫——笑、動作——仁慈、可敬

  抒情議論——終身的朋友——抒發感激之情,

  點明對“我”的影響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