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蠟燭會熄滅嗎》的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蠟燭會熄滅嗎》的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蠟燭會熄滅嗎》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並設計簡單的控制變數的探究性實驗,學會記錄。

  2、利用控制變數的實驗設計,認識空氣的氣體形態及成分,瞭解人類對空氣性質的利用。

  3、培養學生耐心、細緻、尊重證據,善於反思的科學態度。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引入話題

  師:今天這節課,老師先來給大家變個戲法,想請兩個小助手來幫忙,誰願意?(邀請兩位同學與老師配合)

  師:大家看,這是兩支高低一樣的.蠟燭,請他們倆同時點燃。兩個大小一樣的杯子,假如我用杯子把它蓋住,大家猜結果會怎樣?

  生:蠟燭肯定會熄滅。

  師:噢,怎麼回事?(蠟燭一支沒滅)其實這不是戲法,老師剛才做的是一個對比實驗。請這位小助手告訴你秘密吧。

  生:看,這個杯子沒底兒。

  師:為什麼杯子沒底,蠟燭就不會滅呢?

  生:我想,杯子沒有底,空氣就會進去。

  師:可見,蠟燭燃燒可能和什麼有關?

  生:空氣。

  師:同學們來對比一下剛才實驗中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1 :蠟燭的高低、粗細、火焰大小一樣。

  生2 :杯子的高低、粗細、大小也一樣。

  生3 :老師是同時把杯子蓋在蠟燭上。

  ……

  師:有什麼不同點呢?

  生:一個杯子有底兒,一個杯子沒底兒。

  師:看來,有許多個相同點,只有一個不同條件,這就是對比實驗的要求。

  (設計意圖: 教師以變戲法的形式開頭,引發學生的興趣。透過有沒有底兒的對比實驗,使學生直觀地感知了燃燒與空氣可能有關,順利引入了新課。)

  二、猜想——實驗,探究新知

  (一)判斷蠟燭燃燒與墊棋子有什麼關係

  師:同學們看,如果現在在這個杯子(上組實驗中有底的玻璃杯)下面再墊一枚棋子,你猜結果會怎樣?

  生1 :過一會兒就滅了。

  生2 :蠟燭不會熄滅,一直到蠟燭燃盡了。

  師:蠟燭會不會熄滅,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與杯口下面墊得棋子的多少到底有什麼關係,同學們想不想用實驗來證明嗎?

  師:好,趕快小組討論一下怎麼做。

  師:哪一組願意彙報一下你們的想法?

  生1 :我們組想用三個杯子,下面分別墊一枚、二枚、三枚棋子,比一比哪支蠟燭先滅。

  師:對蠟燭有什麼要求嗎?

  生1 :蠟燭要一樣高,一樣粗細。

  生2 :我補充,蠟眼兒也要調整成一樣大。

  師:對杯子有什麼要求嗎?

  生3 :杯子的大小、高低、粗細都要一模一樣。

  生4 :還要記住杯子都要有底兒。

  師:其他的組還有什麼辦法?

  生5 :我們組設計用三個杯子,一個不墊棋子,一個墊一枚,一個墊兩枚,看哪支蠟燭先滅。

  師:杯子、蠟燭還有其他條件是不是都要一模一樣?

  生5:是。

  師:下面就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實驗,注意小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實驗結果填寫在實驗記錄表上,還要注意杯子輕拿輕放,注意安全,小心燙傷。(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參與其中,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教師注意:①實驗過程中蠟燭點燃幾次後,要用剪刀把蠟眼剪得一樣大。②蠟燭要始終保持一樣高,需用尺子不時量一量。③每次實驗後提醒學生將杯口提起晃動,放出杯口的二氧化碳,以免影響實驗效果。)

  師:看到大家在實驗中認真鑽研的勁頭,老師覺得你們就是未來的科學家。好,現在大家來彙報一下你們的發現吧。

  生1 :我們組實驗的結果是,墊一枚棋子蠟燭燃燒3.96秒,墊二枚棋子蠟燭燃燒5.79秒,墊三枚燃燒6.18秒。我們發現杯子下面棋子墊得越多,蠟燭燃燒時間越長。

  生2:我們測得的結果是,不墊棋子蠟燭燃燒了1.71秒,墊一枚棋子蠟燭燃燒了2.16秒,墊二枚棋子燃燒了2.83秒。我們想,杯子下面棋子墊得越多,縫隙就越大,蠟燭燃燒時間就長。

  生3 :我覺得杯子下面棋子墊得越多,縫隙就大,流入的空氣就多,蠟燭燃燒時間就長。

  師:同學們不僅有了發現,還說明了原因,真棒。那麼,從剛才大家的實驗結果來看,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與空氣有關嗎?

  生:與空氣的確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