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美術第5冊教學設計範文

小學美術第5冊教學設計

小學美術第5冊教學設計範文

  第1課 我駕神舟遊太空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飛行器、宇航服等有關太空的知識。

  2.培養同學的想象力和設計創作能力。

  3.讓同學在設計創作飛行器漫遊太空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太空、嚮往未來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繪畫或製作出一幅太空漫遊圖。

  難點:有創意地進行飛行器的設計。

  優秀教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準備蠟筆水彩畫的工具,分創作組(4人一組),收集太空的有關圖片資料

  (教師)課件、範作、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準備太空飛行器的模型等

  教學過程

  1.提問匯入。

  (1)世界上除了鳥兒會飛外,還有什麼東西會飛?

  (2)根據同學回答,教師小結。

  2.瞭解太空。

  (1)同學分組交流自身事先收集的有關太空的圖片資料。

  (2)教師補充小結並板書:宇宙飛船、宇航服、太空、星球。

  3. 欣賞圖片。

  (1)提問:說說宇宙飛船的組成區域性並簡述其設計的注意點。

  (2)教師小結,板書欣賞要點:①形狀;②色彩;③結構;④其他因素。

  4.同學創作。

  (1)主題:我駕神舟遊太空。

  (2)提問:在太空漫遊時你希望駕怎樣的飛行器?穿怎樣的宇航服?最想到哪個星球上去探險?根據同學回答,教師小結。

  (3)同學創作作品,教師指導。

  (4)啟發:①構思:與眾不同,富有創意;②構圖:重點突出,主次分明;③創作:掌握技法,熟練表達。

  5.作業講評。

  (1)同學展示自身的作品,同學互評。

  (2)有時間的同學進一步修改作品。

  6.課外作業。

  (1)收集有關太空的圖片資料。

  (2)準備小組創作競賽。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 創作小組內商討創作方案

  (教師) 有關繪畫和手工的資料工具

  教學過程

  1.強調要點。

  (1)事先商量好分工情況。

  (2)各小組在30分鐘內創作一幅作品。

  (3)把大家對漫遊太空的感受在創作中具體地表示出來。

  2.同學製作。

  (1)主題:體驗太空。

  (2)準備:交流2分鐘,佈置好分工。

  (3)建議:①注意平安;②要有創新;③結合未來發展方向;④最好體現出科學性和藝術性。

  3.教師指導。

  教師在構思、構圖、技法和同學的合作方面作指導。

  4.展示作品。

  讓各組代表上臺發言,並互相評價作品。

  5.課外拓展。

  (1)要求各班進行作品展評。

  (2)舉辦有關太空知識的講座。

  (3)鼓勵對太空有興趣的同學繼續深入探究太空的奧妙。

  教後小記:

  第2課 我們愛勞動

  教學目標:

  1.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同學感受人物在勞動中的動態美,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2.瞭解勞動時的動態規律,初步學習畫人物動態的方法。

  3.在創作中進一步提高同學的觀察、表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人物動態的畫法。

  難點:勞動場景的美感表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的圖片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揭題。

  教師引導同學欣賞書中作品《夯歌》、《拾穗》,

  設問:欣賞了這兩張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

  出示課題《我們愛勞動》。

  2.討論研究。

  (1)欣賞書中第5頁的4幅示範圖,小組內討論:畫中的勞動者是怎樣的動態?

  (2)交流討論意見,教師小結:人體運動時肩胛線和骨盆線傾斜呈相反狀。

  (3)同學模擬某一勞動動作,其餘同學觀察人體各部位的變化,教師適當示範動態線。

  3.作業要求。

  嘗試描繪自身從事過的勞動。(本課時完成人物的描繪)

  4.交流評價。

  同學介紹自身的創作意圖,同學互相評價並提出建議。

  5.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的圖片資料等

  教學過程

  1.褒揚提示。

  教師褒揚上節課人物動態表示好的同學創作作品。

  2.欣賞啟發。

  (1)欣賞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間的關係。

  (2)教師小結:選擇勞動中最典型的動作和周圍的環境可以使畫面達到傳神的效果。

  (3)小組活動:欣賞分析同學作品,討論作品是抓住勞動中哪些最典型的動作和環境來表示主題的?作品採用了什麼表示方法?你認為這些同學作品哪些地方處置得特別好?

  (4)彙報交流,教師小結:除畫出自身勞動時最典型的動態外,還要畫出當時使用的工具以和周圍的環境等。色彩的使用也應突出主題。

  3.作業要求。

  將上節課的作品繼續新增勞動的工具和周圍的環境。

  4.同學創作。

  教師提示同學注意色彩的運用也應突出主題。

  5.交流評價。

  展示同學作品,同學互評。

  6.教師小結。

  建議同學課後多參與一些力所能和的勞動。

  教後小記:

  第3課 綠化家園

  教學目標:

  1.瞭解植樹綠化的作用,學會用綠色裝扮家園、社群。

  2.學習用折剪紙的方法,表示各種樹的外形,感受不同樹的造型美感。

  3.讓同學在製作過程中,體驗剪紙造型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透過欣賞和學習折剪紙材樹,培養同學有愛綠護綠的興趣和建設美好家鄉的情感。

  難點:掌握折剪樹的各種具體制作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收集山林綠化、綠色家園的攝影圖片,剪刀、彩紙、彩色水筆、膠水

  (教師)收集有關綠化家園的圖片、海報,製作成課件,剪刀、彩紙、彩色水筆、膠水等

  教學過程

  1.談話揭題。

  (1)看圖談感受,激發興趣。

  課件展示與同學課前收集的綠色家園攝影圖片欣賞相結合,直觀感受綠色的美。請同學講講人類和大自然的關係,瞭解植樹綠化的價值,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

  (2)說說植樹節的由來和時間。 提問:3月12日是什麼節日?知道植樹節的由來嗎?

  (3)揭示課題《綠化家園》。

  2.探究新知,學習對稱剪方法。

  (1)教師出示一張綠色的紙,提出問題:一張彩紙怎樣才幹變成一棵樹,用什麼方法?

  (2)同學得出結論:以彩紙做資料,用折、剪等方法,可以剪出各種形狀的樹。

  (3)教師示範用對摺法剪“樹”。

  強調先沿對稱軸畫半棵樹,再剪。

  (4)同學試著剪紙。

  (5)認識不同樹的外形特徵。

  看課件《各種各樣的樹》,說說你能識別哪些樹木,說出他們的外形特徵。

  (6)分組討論:剪紙的樹形可以有哪些變化?

  (7)小結。

  3.學習用四連折法剪樹。

  4.創設情境,激發同學創作,集體創作紙貼畫《美麗的大森林》。

  (1)創設情境:欣賞美麗的大自然圖片。

  (2)同學分組,集體創作用折剪方法剪樹,然後貼上在黑板上或長卷紙上,組合成美麗的大森林。教師巡迴輔導。

  5.作業展示,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紙盒、彩紙、彩泥、剪刀、膠水、彩筆

  (教師)紙盒、彩紙、剪刀、膠水、彩筆

  教學過程

  1.啟發談話。

  提問:用折剪紙的方法表示各種樹的外形特徵是個好方法。想一想,還能用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2.分組討論並創作:用不同的資料表示各種外形的樹。

  3.彙報展示,相互交流。

  4.小結:用折、剪、捏、拼等方法,可以將卡紙、彩泥等資料,塑造成各種各樣的樹。

  5.討論家園建築的表示方法。

  6.同學創作: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紙盒、卡紙的'交叉組合,設計製作“小小家園”、“小小社群”,並用各種資料的“樹”進行綠化。

  7.展示評價。

  展示同學作品,師生一起評價。

  教後小記:

  第4課 立體造型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初步瞭解立體造型的基本要素,感受立體構成的美感。

  2.在學習中知道平面的紙材可以透過折卷、貼上等方法構成立體形狀,進行紙立體構成練習。

  3.進一步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對立體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紙的立體造型方法。

  難點:使紙立體造型的創作具有一定的特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各種色卡紙、掛曆紙、瓦楞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師)課件、示範用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學過程

  1.匯入激趣。

  (1)教師用課件展示各種形式的(包括寫實的和籠統的)城市雕塑。

  (2)同學交流欣賞體會,獲得對雕塑的感性認識。

  (3)教師小結:雕塑是一種立體造型,與周圍環境的關係很大,好的雕塑可以讓城市增輝。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立體造型》。(板書課題)

  2.瞭解感知。

  (1) 教師課件展示籠統雕塑作品。

  (2) 同學欣賞討論:作品表示了什麼主題?用了什麼資料?運用了哪些技法?

  (3)教師小結:籠統雕塑運用了線、板、管等資料透過卷折、組合、貼上技法進行表示。這種將形態要素依照一定的法則發明出實際佔據三維空間的立體形態的造物活動我們叫做立體造型。立體造型有線、面、塊等多種形式。

  3.欣賞研究。

  (1)小組內欣賞交流:教材中的立體造型作品是如何構成的?

  (2)討論: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平面的紙材構成立體形狀?

  (3)教師適當示範紙圈、紙管和紙塊面的製作。

  4.嘗試練習。

  請同學試著將平面的紙材變成立體形狀,比一比誰變出的形體多。

  5.交流評價。

  褒揚紙立體形狀做得又多又好的同學;集體討論,解決製作中碰到的具體問題。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各種色卡紙、掛曆紙、瓦楞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師)課件、示範用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學過程

  1.欣賞感受。

  教師出示各種紙立體造型作品,同學欣賞感受其魅力。

  2.自主探究。

  教師將紙立體造型作品發放到各小組,請同學分解並再重新組合,理解構成的形式和規律。

  3.提示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