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人教版《爬天都峰》教學設計

《爬天都峰》教學設計

人教版《爬天都峰》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承前啟後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裡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學生讀書圈劃。

  b.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著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悅。

  d.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悅,指導朗讀6、7兩段。

  三、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峰頂的

  1.老爺爺為什麼也能爬上峰頂呢?帶著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峰頂的。指導朗讀。

  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板書:

  3、爬天都峰

  又高又陡

  奮力向上互相鼓勵戰勝困難

  相互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