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習作2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習作2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習作2教學設計

  《我的自畫像》習作要求:

  (1)幫助學生了解外貌描寫的意義。

  (2)指導學生寫人物的外貌時,要有順序,抓住重點來寫,練習由表及裡地觀察人和由表及裡地描寫人。

  (3)培養寫作的興趣和自信,讓孩子願意寫作、熱愛寫作。學生寫作能力較低,大都是語言、思維方面的問題,一般表現在語感不強,語病較多,思路落人俗套,思維陷於混亂。因此,本次習作以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重點。

  教學想法:

  (1)讓學生懂得行動。《我的自畫像》是三年級的第二次作文,我覺得指導時重在激發學生產生心動不如行動習作激情。課程標準強調要在實踐中進行習作。我想這次習作訓練可以充分體現其中。

  (2)讓學生明白文章中還有圖。在指導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畫畫自己,讓圖走進習作,這是非常有意思的。這也是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在這次作文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明白,作文可以有圖的加入,使得自己的作文更生動。

  (3)重視交流與合作。寫作的興趣和自信,作為一種內驅力,還來源於在寫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產生的成就感。努力創設一種氛圍,使學生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並重視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

  (4)這也是一次幽默習作訓練。讓幽默走進教材,讓幽默走進習作。在指導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寫得風趣些。學生自己寫自己,是很好玩的,把自己寫的讀給同學聽,課堂內會笑聲不斷。

  透過這次習作。希望學生能在輕鬆中獲得成功感覺到習作不累,習作很好玩,習作很簡單。

  教學設計:

  一、想像練習,引入習作內容放一段音樂,讓學生說說聽的時候自己想到了什麼。

  聽校長說,一個星期之後,有外面的老師來我們學校參觀,為了迎接他們,學校要求各班佈置教室。/article/咱們班要辦一次牆報,牆報的主題是溫暖的家,班級是我們的家,怎樣向外校的老師介紹我們班的每一位同學,讓人一看就能認識,大家給老師出出主意?

  二、指導觀察,畫畫習作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外貌。

  大家說的辦法很好,老師同意這位同學的意見,每一位同學都動手畫一幅自畫像,這可以讓參觀的老師很快就認識每一個人。怎樣才能畫得像自己呢?

  學生討論後,總結觀察法法:一個人物的外貌,可以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頭髮臉眼睛鼻子上身下身腳,可以從整體到區域性,也可以從區域性到整體,這樣,人物外貌就清晰、有序。

  2.學生口述,說說你觀察到的外貌特徵是什麼。學生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然後說一說自己的外貌。

  3.引導學生學會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徵,有重點地觀察,有重點地描寫。

  4. 教師指導:

  同學們把自己的眼睛、鼻子、嘴都說了出來,可老師覺得大家好像都差不多,人總有自己的特徵,不可能長相都一樣,不一樣了就有區別了。怎樣找到自己的特徵呢?就是要抓住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soft/,與眾不同就是你的'特徵。這樣,大家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哪兒跟別人不同?)

  5.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身高及喜好。

  有的同學說,老師,我畫畫水平不高,畫的不像怎麼辦?沒關係,可以在畫的旁邊寫一段話,介紹一下自己,讓人讀了如見其人。除了可以描寫自己的五官之外,你覺得還可以寫什麼,讓人一看就瞭解你:原來是這個孩子呀!

  6.學生寫《我的自畫像》。你覺得寫哪些內容,能讓別人記住你,最能反映出自己的與眾不同,你喜歡寫哪些內容,就可以寫下來。

  7.同桌兩人交流,修改習作。

  同桌兩人互相讀一讀寫的《我的自畫像》,要求:

  (1)找出自己寫的最成功的地方,讀給同桌聽,讓他聽聽這些語句是不是寫出了自己的特點,並認真聽取同桌的意見。

  (2)你覺得哪些句子寫得不夠合適,讀給同桌聽,兩人共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