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第1課時》的教學設計

《第1課時》的教學設計

《第1課時》的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

  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重點的不同。激勵學生樹立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等可貴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事例的作用及強調的重點;會當眾演講。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7

  學會合作

  2.齊讀課題後,提問:你們都想知道什麼?

  3.課文中的“合作”指的是什麼?

  4.人們為什麼必須相互合作?

  5.怎樣才能與人搞好合作?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8個生字。

  (3)並聯繫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孤立

  典範

  悠揚

  傾瀉

  和諧

  協作

  顧名思義

  卓有成效

  情不自禁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鑰匙

  嘴唇

  傾瀉

  協作

  顧名思義

  瓶子

  犧牲

  一幢

  情不自禁

  (2)指名讀,注意讀準帶點的字。

  (3)瞭解詞語掌握情況。

  顧名思義:看到名稱而想到它的'含義。

  傾瀉:課文指美妙的樂曲好似從樂師的嘴唇邊、指縫裡飛揚出來。

  典範: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和諧:配合得適當、勻稱。

  交響樂團:大型的管絃樂演奏的團體。由絃樂器、木管樂器、

  銅管樂器、打擊樂器等組成,參加者能達上百人。

  (4)齊讀生字詞。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4.檢查自讀情況,分自然段讀課文。

  5.默讀課文後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說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透過具體事例,說明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文後練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