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關於《松鼠》教學設計及反思

《松鼠》教學設計及反思

關於《松鼠》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瞭解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習性,培養對事物特徵的仔細觀察。

  2、理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先......再......然後”說一段話。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

  一、匯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單元的內容,第四單元的主題是什麼?

  1、你喜歡什麼小動物?同學們看(課件出示松鼠影片),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匯入新課,指導寫鼠。

  (反思:看完影片後,我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既讓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又自然而然地匯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

  課前,我們預習了課文,文中的生字詞你都認識了嗎?下面我們先來讀讀課文,看看誰能正確流利地朗讀。

  三、整體感知

  作者從哪幾方面來寫松鼠?師板書:外形生活習性(活動、住、吃)

  (反思:學生第一遍讀時,我提的要求是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是讀完後,我卻讓學生說出作者從哪方面描寫松鼠,問題提的`有點唐突。如果再上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快速瀏覽一遍課文,這樣他們會很容易找到問題答案。)

  四、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品讀外形部分

  1、你覺得松鼠外形有什麼特點?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嗎?

  2、指讀,思考:你從哪幾方面體會出松鼠的美麗?

  3、理解敏捷(誰能把“敏捷”換一個詞語,使句子的意思不變呢?)

  理解嵌(聯絡生活)體會毛的光滑

  4、誰能再來美美地讀一遍?體會修飾詞語。

  5、再讀,體會作者的寫作順序。

  6、這麼美麗的小松鼠,你記住它的樣子了嗎?考考你。

  7、出示課件:(要求學生完成課件中第一段的填空。)

  8、照著圖片背。

  (反思:我覺得教學外形部分是本節課最成功之處,我先讓學生透過朗讀體會松鼠外形的美麗,再讓他們瞭解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松鼠的寫作方法,指導他們按照順序來背誦課文,又讓學生填空,照著圖片背誦等,每讀一遍,對學生提出一個新的要求,遍遍誦讀課文,要求層層遞進,使學生在短時間就能夠順利背誦這一段話。)

  (二)作者還從活動、住、吃幾個方面寫了它的生活習性。你覺得哪一段寫得最有趣?

  1、讀松鼠活動這一段,體會:在寫法上和第一段有哪些相似之處?指導朗讀。

  (反思:這一段在寫法上和第一段有很多相似之處,很適合指導學生利用學到的學習方法自學本段。但是遺憾的是自己在處理本段時,仍像第一段一樣句句指導學生讀,教法上有些重複。)

  2、怎樣搭窩這一段。體會搭窩順序,用先……然後……再……說一句話。

  (反思: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本意是重點理解搭窩順序,但是我提問:“你覺得它搭窩的什麼特點。”由於問題提得不恰當,誤導了學生,教學過程有些拖泥帶水。)

  3、讀寫吃的一段,體會三個“它們”指什麼?

  五、拓展

  閱讀連結另一篇寫松鼠的文章,體會觀察角度不同,表達方法不同,語言也各有特色。鼓勵學生多角度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達。

  (反思:原來設計一節課的目標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瞭解寫作方法,再加上閱讀連結,感覺內容有些多,想刪去最後的拓展閱讀部分,但是覺得這部分內容,既可以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動物,用不同的方法來表達內容,又可以和開頭呼應,想來想去捨不得丟棄,所以一節課下來,內容太多,個別環節處理得過於粗糙。現在想想,不應該讓學生服務教案,而是應該讓教案服務學生.下次再上這節課,我會把閱讀連結部分放在第二課時,第一課時紮紮實實地品讀課文。)

  板書設計:

  松鼠

  外形美麗

  習性活動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