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7篇)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搭石》是人教課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透過對擺搭石、走搭石等畫面的描寫,表現了鄉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家鄉人、家鄉事的懷念讚美之情。

  本文作者劉章是以詩歌著稱於文壇的,他的詩質樸純真而又簡約大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課文選的是他的一篇散文,具有同他的詩歌相同的特點。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本文描寫了農村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及農村生活中的平凡鏡頭,透過細節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樸素中閃爍著的美好思想。

  本課內容的編者設計精心,文中配有插圖,安排了泡泡語,文後安排了要求認識和要求書寫的漢字及思考練習的四個題目。這些內容,提示了學習的重點、學習的方式,為教師教學進行了有益的提示。

  作為學習該教學內容的四年級學生來講,已經有三年的小學語文學習經歷,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能聯絡上下文對有關詞句談出自己的感受,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本課教學將透過細節描寫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作者所描寫的平凡事物中所蘊含的美,這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既有學習的基礎,也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積極引導,創設學生熟知的情境進行體驗,引導學生對重點詞句反覆品讀,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聯絡上下文理解“風景、協調有序、理所當然”等詞語。

  2.培養學生能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的能力。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學習透過抓重點詞句,聯絡上下文探究體驗方法,體會鄉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德。

  4.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細節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工具書(字典)、文具(鋼筆、鉛筆)、生字本、練習簿等。

  2.教學環境的設計與佈置:常規課堂布置。

  3.教具的設計和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實物投影儀等。

  四、教學時數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匯入新課

  ⒈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⒉生據題質疑。

  【設計意圖:思維從疑問始,讀題質疑,以疑促思。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⒈討論商定自學方法。

  2、學生自學。

  3、全班交流自學情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學,在閱讀實踐中提高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深入區域性,探究體驗

  該環節是本課時的中心環節,教師將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安排教學,有效引導,實現與文字的對話。本環節將採用朗讀、默讀、圈劃、思考、交流、討論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研讀內容預設為以下幾個方面,教學順序將根據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安排。具體教學內容視學情和課堂生成情況靈活處理。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研讀重點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教師指導學生透過朗讀、默讀、交流感受,引導學會抓住“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關聯詞語感悟家鄉老人可親可敬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德。學會朗讀的輕重音變化,讀出感情。

  2.生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細節描寫和用詞的精妙,訓練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

  研讀重點二: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學生朗讀本段,找出最能體現畫面美的詞語。

  2.指導學生髮現“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詞語,引導體會畫面的美。

  3.指導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協調有序”的意思,體會和諧相處,互相照顧的純樸鄉情。

  4.生朗讀體會。

  【設計意圖:透過朗讀、理解詞語等方式引導學生與文字對話,從中發現美,感受美,體驗美。

  研讀重點三: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引導探究,怎樣才能讀好本段?

  2.生透過默讀思考,同伴交流所得,學會抓住“總會、總要”、“理所當然”等詞語想象畫面,體會互相禮讓,敬重老人的傳統美德。

  3.生朗讀體會。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反覆品讀中感受“搭石”,從而走進淳樸的民情,感受美好的民風。

  (四)總結昇華,提高認識

  1.師指導聯絡課題,研讀課文最後一段所表達的情感。提升對“搭石”的更深層次理解。

  2.朗讀昇華。

  【設計意圖:深入體會,昇華情感,感悟普通“搭石”中所蘊含著的崇高的人性美,感悟文字的表達方法。

  (五)佈置作業,練習鞏固

  1.視學生學習情況合理安排課內或課外完成

  2.抄寫生字、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透過恰當的練習,積累語言文字,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第二課時

  (一)匯入

  師生共同回憶第一課時學習內容。

  (二)複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交流抄寫的妙詞佳句。

  【設計意圖:檢查複習,梳理鞏固第一課時的學習內容,實現溫故知新。

  (三)朗讀課文

  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繼續朗讀課文,進一步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

  (四)拓展閱讀

  1.出示作者劉章寫的《寫作<搭石>的前前後後》(文章附後)引導學生自讀,印證自己的感悟理解。

  2.交流讀後感受,引導學生進一步與作者對話。

  【設計意圖:積極利用課外閱讀資源,引導學生與作者、文字進行積極的對話。

  (五)課內小練筆

  根據課後小練筆的要求,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1.生交流所發現的平凡事物中的美。

  2.生審題,讀懂題目要求。

  3.生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嘗試寫作。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練習表達,完成課後小練筆作業。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絡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沒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樂《讓世界充滿愛》、《愛的奉獻》。

  【教學過程】

  一、課前匯入

  出示課件。

  1、師述:

  我的家鄉有一條無名小溪,五六個小村莊分佈在小溪的兩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斷。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進入秋天,天氣變涼,過小溪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於是,有好心的人們就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解決這個過小溪的問題。瞧,這就是搭石。

  2、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

  3、搭石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搭石是普普通通的石塊嗎?作者為什麼要寫它呢?請大家放聲讀課文2~5自然段,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新的發現的。好,放聲讀吧!

  (學生自由地讀書。)

  2、有新的感受嗎?

  3、同學們,難怪作者說搭石,構成了──學生回答(家鄉的一道風景)。

  4、透過讀書,你們覺得這道風景怎樣?板書:美

  5、你們覺得這美用什麼感受到的?

  三、學習課文、彙報學習情況

  好,我們用心去讀課文,去感受,請拿起筆再默讀課文2~4自然段,在美的地方,感動你的地方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寫上你的感受。好,開始吧!

  1、學習第二段:

  ⑴你從什麼地方感受美?感受什麼美?

  學生回答時說話完整:我從第二段這個地方感受美、讀出句子來、再談體會:從這裡我感受到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

  ⑵出示句子: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打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⑶請同學們讀讀這句子,想象一下:

  ①老人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裡會怎樣想,表情、動作又會怎樣?

  ②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心裡會怎樣想怎樣做?

  ③滿意離去時,心裡會怎樣想,表情、動作又會怎樣?

  想好了,兩人小組進行討論也可以表演。

  ⑷彙報想象的情景,指導朗讀:

  出示課件: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打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師小結:同學們想象得很豐富,是呀,老人多麼為他人著想啊!請看無論怎樣只要一定他上幾個來回知道滿意才肯離去這些詞寫得很生動,讓我們感受到為別人著想急的美,所以把這些詞讀得更美。誰來讀?請大家聽後評議。

  ⑸如果你發現這搭石不平穩,你會怎麼做?你不怕耽誤了時間嗎?我們再來讀讀這種美吧!想讀得站起來讀吧!

  2、學習第三段:

  ⑴還有什麼地方讓你感受美?感受什麼美?

  出示句子:

  每當上工、下工,以航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它他的聲音,向輕快的音樂;輕薄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⑵師配樂範讀《讓世界充滿愛》,請大家邊聽邊感受畫面的美,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⑶這畫面美嗎?誰來說說這是怎樣的畫面?

  ⑷對,這畫面美就美在人們走在搭石上動作協調有序,美在像輕快的音樂,美在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美在構成家鄉一道風景。這麼美的畫面,大家動情地美美地讀讀吧!

  (配樂齊讀。)

  3、學習第四段:

  ⑴還有什麼地方讓你感受到美?

  出示句子: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同學們,這段話雖然文字樸實,但是簡單的事情閃爍著美好的思想,散發著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裡的純樸的人們,互相謙讓,互敬互助,尊老愛老,而且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⑵理所當然的事什麼意思?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理所當然的事?

  ⑶文中理所當然的事指哪些?你從這兩件事例中感受到什麼?

  ⑷指導讀:

  同學們,理所當然這種美的確讓人感動,你能讀得讓人感動嗎?指名讀,讀後評議。

  師小結:我也聽出來了,這是一種讓人感動的美。

  4、學習第五段:

  ⑴出示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以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⑵同學們,讀到這裡,你覺得搭石還是普普通通的石塊嗎?

  ⑶請齊讀最後一段,讀後談談你對這段的理解。

  四、總結全文

  1、師總結:

  (配樂):一塊塊、一排排大事,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2、請同學們再一次一起帶著美好的心靈讀這一段話吧!

  五、交流會以及小練筆

  1、作者真實一個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人,他把平平常常的一件擺搭石的事介紹得具體,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真情。同學們,在生活中有像搭石的普普通通的事的嗎?讓你感受到美嗎?

  先四人小組中說一說。

  出示課件:交流會尋找生活中的美。

  2、師小結:

  同學們都有著一顆美好的心靈,真讓人感動,這麼多的事,我們從中選擇一件寫來吧!爭取能透過你的文字打動大家,好些吧!配樂,出示課件:小練筆。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體會動作,感受蘊含在搭石上的美。

  3.學習作者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感知美,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透過體會動作,感受蘊含在搭石上的美。

  教學課時:共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搭石只是普通的、毫不起眼的石頭,可在作者的眼裡,卻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齊讀這句。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由搭石構成的風景,體會這風景中所蘊含著的美吧!

  二、精讀課文:

  1.請大家自由地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用“~~”劃出你認為美的“風景”,圈出你讀來最有感覺的動詞,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美。

  (生默讀時,師板書: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讀一讀,想一想,劃一劃,就是很好的讀書方法,以後在閱讀中要多運用。】

  2.生默讀第2自然段後反饋:

  先讀一讀你劃的內容,再說說你圈出的動詞,說說為什麼圈這個動詞,最後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美。

  (1)預設第2句:秋涼以後,人們早早地將搭石擺放好。如果別處都有搭石,唯獨這一處沒有,人們會譴責這裡的人懶惰。

  ①生反饋。說出“譴責”。

  “譴責”是什麼意思?嚴正申斥、嚴厲斥責。

  ②鄉親們為什麼會去嚴厲地斥責那些沒擺搭石的人?

  因為他們怕別人踩涼水。

  ③他們這樣的行為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他們有愛心、關心別人、無私、助人為樂、有正義感、為他人著想?? ④這裡我們是用什麼方法來理解這句的?我們來歸納一下方法。

  劃“風景”、圈動詞、體會美

  (2)預設第3句: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①生反饋。說出“趕路”。

  ②“趕路”意思很簡單,我們不用解釋。上了點年歲的人,明明還在急著趕路,可他卻放下手中的搭石,為什麼?(因為他們發現搭石不平穩,要擺搭石。)

  ③我們想象一下他們可能是在什麼情況下急著趕路?可能是因為~~可能是因為~~也可能是因為~~(家中誰得了重病、結婚、出車禍??)

  ④說明了什麼?也就是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美?(為他人著想、助人為樂、

  勤勞??)

  ⑤除了“趕路”之外,這句話裡還有哪些動詞,我們全都圈出來。

  齊讀動詞:趕路→發現→放下→找來→搭上→踏上→離去

  ⑥文中用了哪些詞來修飾這些次,用“△”標出來。(急著、只要、一定、直到滿意了才肯)

  ⑦這些詞有什麼作用?(更能體現鄉親們為他人著想、助人為樂的美德。) ⑧這些詞應該怎麼讀?(讀的時候要突出這幾個詞。)

  指名讀。點評。自由讀。齊讀。

  (3)小結:搭石,連同那蘊含在搭石上的為他人著想、助人為樂的美,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一起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4)再次總結學法。

  4.我們用剛剛學到的方法來自學3、4自然段,看誰能活學活用,用得最快。

  (1)預設第三自然段: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①生反饋。說出“緊跟”。

  ②“緊跟”是什麼意思?緊緊地跟上。

  一個一個人跟得很緊,說明他們走得很有~~秩序,很有~~~規律。文中哪個詞告訴我們?(協調有序)

  ③朗讀指導:體會“協調有序”:

  現在我們也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來場接力讀,老師讀前面的,你們馬上接上後面。老師讀得快,你們也快;老師讀得慢,你們也慢。

  開小火車讀:前面的——後面的——前面的——後面的——

  師生配合讀:(節奏有快有慢)

  小結:有人擁擠嗎?(沒有)有人掉進水裡嗎?(沒有)有人指揮嗎?(沒有)這樣的動作就叫——協調有序。

  ④這樣的動作讓你體味到了什麼美?動作美、音樂美、協調美、和諧美?? ⑤搭石,構成了家長的一道風景。在這段裡,你能找到描寫家鄉自然風景的詞語嗎?(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⑥看著這兩個詞,你彷彿想到了什麼?

  (水波盪漾,人走在搭石上,影子倒映在水裡。)

  ⑦現在,我們起立,閉上眼睛,張開雙臂,想象自己正行走在這一排排的搭石上

  ⑧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小結:這樣的畫面美嗎?我們想不想也來讀讀。

  (2)朗讀指導:

  老師把它變成了一首清麗的小詩,來自己自由地讀讀看。指名讀。生點評。

  師引讀:

  ①劉章爺爺在這裡工作了13年,一年365天,他有200多行走在搭石上,每天,他都會看見這樣的風景,讀~~(指名讀)

  ②劉章每天都要走過62道搭石,走過166400多塊石頭,他一道一道地走、一遍一遍地數,他對故鄉的情感早已融入到這搭石之中,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

  景,讀~(指名讀)

  ③這麼美的畫面、這樣美的風景,我們也一起來讀讀~~(齊讀)

  (3)小結:

  搭石,連同那蘊含在搭石上的音樂美、畫面美,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我們一起來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5.預設第4自然段:

  (1)預設第4自然段第1句: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①生反饋,說出“讓”。 讓:謙讓。為什麼讓?謙讓老人。生做“讓”的動作。體會到了謙讓美。

  ②誰能聯絡實際說說哪些地方要“讓”?(開車讓道、讓座、孔融讓梨??)

  ③小結: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也要像劉章也要村子裡的鄉親們一樣學會~~謙讓。

  (2)預設第4自然段第2句: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①生反饋:伏

  伏:彎。生做“伏”的動作,師糾正要彎得低一點,這樣老人家才好爬到你的背上去。

  ②請一生做老人,一生做年輕人,表演“伏”和“背”的動作。

  採訪老人:這位年輕人把你背到了對岸,你沒跟他說道謝,你覺得他會生氣嗎?(不會)

  ③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一定也曾經——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因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年輕人——伏下身子揹他。因為——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你們在搭石邊看到白髮蒼蒼的、年邁的老人,你們也會——伏下身子揹他,因為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④透過這個“伏”字,透過“理所當然”,你看出了鄉親們怎樣的優秀品質?(尊老、敬老)

  ⑤搭石,連同那蘊含在搭石上的謙讓美、尊老美,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我們一起來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小結:

  ①現在我們再回過頭看看文章的第一句。

  出示課文第一句:我的家鄉有一條無名小溪,五六個村莊分別分佈在小溪的兩岸。

  ②連這條小溪都沒有名字了,那躺在溪水中的搭石更沒有名了,那你能給這些搭石取些名字嗎?(為人著想石、助人為樂石、無私石、關心石、愛心石、音樂石、和諧石、謙讓石、尊老石??)把“石”字展開,如:變成助人為樂美

  同學們給這些不知名的石頭取了名字之後,他們彷彿變得更加沉甸甸了。

  四、總結全文:

  1.搭石,僅僅是一塊石頭而已嗎?不是。因為,讀~~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搭石,連同蘊含在搭石上的為人著想美、謙讓美、尊老美等等構成了家長的一道風景,這僅僅是自然風景嗎?不是。這樣的美看得見嗎?看不見。我們一起讀~~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也許有一天,這裡會架上橋、通上路,但不變的是淳樸的鄉風、濃厚的鄉情;也許有一天,搭石會在家鄉消失掉,但家鄉人們走搭石的美,會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頭。

  板書設計:

  搭石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

  ~~~~~~~~~

  尊老石

  ~~~~~~~~~~~~~~

  ~~~~~~~~~

  ~~~~~~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反覆讀課文,引導孩子從讀中感悟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人性美。

  2、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親愛的孩子們,有一位農民詩人,他叫劉章,雖然他離開農村幾十年了,但他依舊懷念鄉村,懷念鄉村搭石那一幕幕情景。今天,就讓我們和劉章爺爺一起去感受搭石帶給我們的溫暖吧!

  二、解讀課題

  自由朗讀課文,理解什麼是搭石?

  “搭石”是作者劉章的家鄉河北興隆縣的地方方言,“搭”本義支,有架設義。此外,還有抬和交接,配合的意思。方言物件一般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與當地的壞境緊密的聯絡。

  三、走進文字,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結合文章分段,並說明理由。

  a、找同學根據朗讀分段,並說明理由。

  b、師小結:本文結構為三個語義段,首自然段成一段,是介紹搭石的背景和功能。2——4自然段是介紹當地的搭石文化。末段是主題昇華段,將主題明確表達出來。

  2、朗讀第一部分,想一想家鄉人擺搭石的原因和季節。

  a、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圈化出來。

  b、從文中找出家鄉人擺搭石的原因(多個村莊分佈在小溪旁,搭石是為人服務的)

  c、劃出描寫搭石季節的句子(進入秋天,天氣變涼)

  d、讀句子“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放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著過去,這就是搭石”理解搭石搭建方法和作用。

  3、學習第二部分

  a、讀準字音,理解“譴責、協調”等詞語的意思。

  b、讀句子“秋涼以後,人們早早地將搭石擺放好。”和“如果別處都有搭石,唯獨這一處沒有,人們會譴責這裡的人懶惰”分析這兩個句子間的聯絡。(“早早地”疊詞強調,表現了當地人的勤勞。“勤勞”和“懶惰”進行對照,不至於突兀,包含了家鄉人責無旁貸的強烈責任感。)

  c、第二部分描寫人們行走在搭石上的畫面,俗語“緊走搭石慢過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分小組合作探討,並選代表總結髮言。(承接上段末老人搭石不平穩,講述搭石過橋的技巧。由於當地人都熟諳搭石過河之道。)

  4、學習第三段

  a、齊讀,感悟這段話的人情美。

  b、用“聯結著……也聯結著……”說一句話,並把它寫下來。

  c、小結(以兩則具體情景來呈現當地人淳樸的人際關係,借用經常到山裡的外人的視覺。用533言起,充滿韻律感,在強化句式中昇華主題。)

  三、佈置作業

  家鄉的搭石真的是一副美麗的風景畫,一起畫一畫吧!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會認譴、惰、俗等七個字,會寫洪、暴、猛等11個字。

  2、積累文中喜歡的句子。

  3、感情朗讀課文,感受文中體現出的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學習重難點】

  體會鄉親們的美好心靈。

  【教學準備】

  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

  21、搭石,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題,你有什麼問題嗎?(學生可能會提什麼是搭石?搭石有什麼用?在什麼地方搭石頭?為什麼要搭石頭等相關問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出幾個主要問題。

  二、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並且在自己讀明白的地方或者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1、指名讀課文,相機出示譴責、俗語、協調有序、人影綽約等詞,指導讀準字音。

  2、誰來讀一讀你已經讀懂的句子或者自然段?如果學生讀到一自然段,相機指導學生勾畫並讀一讀寫搭石的句子。

  三、出示掛圖

  看,這就是人們過小溪時踩踏的搭石。就是這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卻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看看哪些詞語或者句子能讓你體會到鄉親們的美好情感,把他們劃出來。

  小黑板相機出示幾個重點句。上了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上了年歲的人為什麼會這麼做呢?有什麼感受?(指名說感受 抓住重點詞語無論 只要 一定 踏幾個來回 直到)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透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讀出自己的'體會來。)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什麼是理所當然的事?舉幾個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說一說。師歸納:對,像同學們剛才所說的都是理所當然的事,都是我們每個人不講任何條件都應該做的事,是做了以後不求回報的事。那麼課文中指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說說你的感受,再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和小組同學演一演。

  四、鄉親們有什麼樣的美好情感呢?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2—5自然段,理解“理所當然”、“協調有序”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重點段。

  3、感受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薰陶。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教學過程:

  一、文字匯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麼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精讀課文,感悟“美”。

  出示自讀提示:讀2—4自然段,用“——”劃出描寫家鄉風景美的句子,用“﹏﹏”劃出描寫家鄉人心靈美的句子,並寫寫感受。

  (一)體會風景美的句子(走搭石一段)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你從哪些詞體會到這畫面的美?

  2.理解“協調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麼?

  3.師範讀“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生展開想象,並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一下,彷彿看到什麼?

  4.透過朗讀感受畫面美。

  5.好一幅讓人陶醉的畫,難怪作者會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二)體會人物美的句子(“早早”、“一定會”、“總會”、“總要”、“協調有序”和“理所當然”)(擺搭石兩段)

  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穩,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2)你感受到這些老人有什麼樣的品質?(無私奉獻)

  (3)誰能讀出這種美?指導朗讀。課件劃線

  (4)你們還從哪些詞感受到為他人著想這種美?

  (5)多麼可親可敬的老人,讓我們用深情的朗讀來感謝他們!(站起來齊讀)

  (6)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無私奉獻)的風景。

  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真是一幅溫馨的畫面,能談談你對這幅畫的感受嗎?

  (2)好一個謙讓,請男同學一同來感受這份美。

  (3)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互相謙讓)的風景。

  3.假如遇到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哪些詞特別能打動你,說說你的體會。

  (2)理解“理所當然”、“伏”。

  (3)透過“理所當然”“伏”看出這裡的人(敬老)。

  (4)朗讀感受美。

  4.這一排排搭石,每天該有多少人走啊!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還會有哪些人來走,我們還會看到哪些溫馨的畫面?

  假如(碰上趕集的日子??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學??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

  是啊,正是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畫面,傳遞著鄉民們互相謙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也讓——(齊讀:“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四、總結昇華,讚頌“美”。

  1.這美,撞擊著作者的心靈,併發出由衷的感嘆,讓我們齊讀最後一句。

  2、課件展示文章結尾段:誦讀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透過這一排排搭石,你還感受到了什麼?(反覆的朗讀,提升情感。)

  (預設:一排排搭石,象徵著村民們一顆顆善良的心、是傳遞村民們情感的紐帶、更是家鄉人無私奉獻精神寫照??)

  4、課外拓展,感悟情懷。

  5、作者讚揚搭石什麼樣的精神。(無私奉獻)

  僅僅在讚揚搭石嗎?還讚揚(鄉親們)

  讚揚鄉親們什麼樣的美好情感。

  6.齊讀最後一句,讀出內心的感動。

  五、拓展延伸,發現“美”。

  同學們,搭石的美,我們看在眼裡,搭石人的美,我們記在心裡,其實,這樣的美也在你我身邊,就蘊含在那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中。

  讀讀句子,請大家用這種句式把找到的美說一說。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媽媽千萬次的嘮叨。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校園中伸手撿紙的彎腰。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

  六、佈置作業

  同學們,美是一把雨中的小傘;美是一句風中的問候;美是一個關懷的眼神;美是一片溫暖的陽光??美的事物很多很多,用我們的眼睛、用我們的心靈、用我們的雙手,去尋找美、發現美、欣賞美、感受美、體會美、創造美!回家後把你發現的美寫出來。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7

  【設計理念】

  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緊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導學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透過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指導書寫“暴”。

  2、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引導質疑,培養學生讀中質疑的能力。

  3、指導朗讀感悟課文,體會搭石上的風景美,人情美。

  4、領悟作者留心觀察事物並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朗讀感悟課文,體會搭石上的風景美,人情美。

  2、領悟作者留心觀察事物,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揭示課題

  1、(出示情景圖)同學們看,這個小山村就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裡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當作者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

  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麗的搭石吧。

  2、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交流收穫

  1、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本課字詞。(課前,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相信詞語難不倒大家了)

  第一組:俗語 譴責 懶惰 汛期(平翹舌音讀的很準確)

  第二組:間隔 聯結 一行人

  你發現了什麼?(這組字中都有多音字)

  第三組:山洪暴發 清波漾漾 理所當然

  2、指導“暴”字。(上下結構,下面是個日子,要寫的扁一點,下面有兩部分組成,撇捺要寫的稍微長一點,最下邊是個象水底,水字發生了變形。寫完的同學,自己對照一下課本,看看是否寫正確寫漂亮,寫不規範的同學,課下在練習)

  三、初步感知,尋找美

  1、請同學們翻開書本110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想一想什麼是搭石?(聽明白了嗎?開始讀吧)

  2、同學們讀書都非常認真,知道什麼是搭石了嗎?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你找的非常準確,讀的也很流暢)板書,搭石簡筆畫,邊畫邊一起說說什麼是搭石。

  3、提問: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又是怎麼過小溪呢?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課件出示: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4、“綰”是個生字,什麼意思呢?(明確:捲起)

  那就是說,如果小溪裡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收工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趕集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訪友就必須——脫鞋綰褲,一句話,人們來來去去都必須——脫鞋綰褲。

  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你體會到了什麼?(麻煩)

  5、如果沒有搭石,人們過小溪,就會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依靠搭石過小溪了,瞭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什麼是搭石。(生齊讀:進入秋天……)

  6、你們都有自己的感受,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也寫了搭石很美,找找看。“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是啊,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中不僅僅是過小溪的一種方式,它還構成了家長的一道風景。想不想去欣賞欣賞這道風景呢。那就讓我們跟隨作者,跟隨家鄉的人們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四、圍繞風景,自主尋美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4自然段,一邊讀一邊體會,找找人們走搭石的有關語句?用筆畫下來。

  2、生自由讀。

  五、細讀課文,體會美

  過渡: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已經走進了大家的心裡。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吧!你都找到了哪些語句?

  (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從這句話中你能感受到什麼?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透過這個句子,我們彷彿看見了在瑟瑟的秋風中,一位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平穩,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關聯詞:無論、只要、一定、再、直到、才,正是這些關聯詞,我們更能看出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也正是因為老人的這一善良之舉,才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多麼善良,多麼可親的老人啊!讓我們透過朗讀再來感受一下吧!(生齊讀)

  (二)你還畫出了哪些句子,請你來。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你們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協調有序)

  2、怎樣的動作叫做協調有序呢?

  3、這樣吧,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咱們合作著讀一讀。(現在你們走的是什麼?走不好,就要掉進水裡,有沒有信心?)(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多麼美的句子呀!

  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在指揮吧?(不是)

  其實又沒有人指揮,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原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體會的多好啊!

  4、再來看看這個句子,你們還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畫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綽還是這節課的生字呢,課下你查字典了嗎?查字典是種很好的學習習慣!老師課下也查了查字典,想一想,在這個詞語中,綽是第幾種意思?

  5、“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閉上眼睛,你放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6、聽你們一描述,我感受到了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這畫面是多麼和諧啊!(板書和諧)再來讀讀這兩個詞。

  7、這既像一幅美麗的畫,又像一首清麗的小詩,誰能讀出詩一樣的美,誰來讀?

  多麼美的畫面啊,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8、是啊,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三)“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兩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

  2、從這幅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謙讓)

  3、這份謙讓也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4、那就把這種友好、親切帶進句子裡讀一讀吧。

  (四)“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那麼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2、句子讀一遍是不夠的,你們再讀讀,讀著讀著,有的詞語會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你就抓住它,多讀幾遍。(生自由讀)

  3、讀了句子,那個詞語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伏下,總要,理所當然)

  4、正是這樣,老人才能輕而易舉地趴在年輕人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5、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為什麼?(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為什麼?(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也一定伏下身子背其他老人,因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別的年輕人伏下身子揹他,因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6、透過這個“伏”字,你們感受到了什麼?(敬老)

  7、正是因為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當成理所當人的事,這更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昇華情感,總結美

  1、讀到這裡,你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不是)那它是什麼?

  2、這像同學們說的那樣,走在搭石上一心為他人著想,相互謙讓,尊老敬老的人才是家鄉這道風景最美的風景呀,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慨,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3、像作者這樣,透過描寫身邊的小事,讓我們見證了人間真情,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做以小見大。

  七、作業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拿起筆,寫寫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

  此課被評為校級優質課。

  【教學反思】

  《搭石》一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於默默無聞中凸現。

  1、目標明確,每個環節的教學目的性較強。

  我緊緊圍繞“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話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學生充分感知的情況下,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字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協調有序”“伏下”以及“無論”等關聯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並透過多種方式地讀,讓學生充分接觸文字,與文字對話。

  2、以“美”為切入點,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朗讀,如在學習“協調有序”一詞時,我運用想象,讓學生置身其中的方法領讀課文,開火車讓學生讀“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讓學生充分地感知文字中所描寫的畫面。

  3、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透過查閱工具書,給詞語找同義詞和反義詞、聯絡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式理解詞語,抓住關鍵詞和關聯詞理解體會句子,從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在教學中,儘管我課前精心備課,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課上了下來後,也留下了很多的遺憾,這些都充分說明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技巧、教學機智、把握教材處理教材、組織教學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後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總結與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汛期、清波漾漾”等詞語。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

  3.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學重點:讓學生們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平凡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題。

  談談對搭石的瞭解。透過預習,你對搭石有哪些瞭解?

  二、學習字詞,走進課文

  1、抽讀生子

  2、讀“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盪漾理所當然聯結”、

  三、小組合作分段學習討論

  (一)學習

  自讀本段,你明白了什麼?人們是怎樣挑選、擺放搭石的?找出文中的詞語理解體會。

  “平整方正”是為了讓人們??按照“兩尺左右”的間隔均勻擺放是為了??從中感受鄉親們的善良、質樸。

  (二)、學習2——4自然段。

  在這美麗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睜大眼睛發現美、一起來欣賞美。

  1、指名分段讀二三四自然段,邊聽邊想象,說說你都見到了哪些美麗的畫面。

  2、生談自己發現的美

  (1)老人及時調整搭石。

  (2)一行人協調有序地過搭石。

  (3)兩人相遇,招手禮讓;遇見老人,揹負過溪。

  3、欣賞第一幅:讀段落想象,老人踩到不穩的搭石會怎樣想,表情、動作會怎樣?挑選合適的石頭時,會怎樣想怎樣做?滿意離去時,會是怎樣的心理、表情、動作?

  討論後表演有感情地朗讀。

  4、欣賞第二幅:聽讀,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理解“緊走搭石慢過橋”,進一步感受鄉親們相親相愛,生活默契,所以動作協調。配樂感情朗讀,讀中體會美好情感。

  5、欣賞第三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拿起筆發現美、尋找美。然後各抒己見。重點體會“理所當然”感悟每一位鄉親都是這麼做的,都具有無私奉獻精神。

  四、用朗讀和討論來理解最後的情感昇華。

  在反覆的朗讀中,悟出無私的搭石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9

  教材分析:

  《搭石》一課是本第六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散文,是作者劉章以家鄉小溪中普普通通的搭石為素材,運用質樸的語言為讀者展現出家鄉人擺搭石、走搭石的優美畫面,向人們傳遞著家鄉人淳樸的民風和為他人無私奉獻、敬重老人的美好情感。學習本課不但要使學生透過一幅幅美的畫面,體會其中蘊含的人性美,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表現美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家鄉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場景中,感受“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體會作者是怎麼樣透過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的。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脈絡。 3.創設情境理解“什麼是搭石,搭石對家鄉的人們有什麼作用?”。

  教學準備:

  師生查閱的本文的寫作背景資料及作者劉章的資料。 2.為本課製作的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匯入:

  1、這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裡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可是作者每每回憶起自己的家鄉風景,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最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平凡而美的搭石。(結合PPT配樂引入情境,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檢查預習,介紹作者劉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讓學生思考:我們這篇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內容?

  (第一段講)什麼是搭石;(第二段述) X擺搭石;(第

  三、四段寫) X走搭石;(最後一段議)以石喻人。透過學生的回答來幫助學生了解大意,整體把握。

  (二)學習生字詞,多音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多媒體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找學生讀,並在課文中標出“山洪暴發、溪水猛漲、挽褲、間隔”邊讀邊學習生字詞;

  3、出示第二自然段學習“譴責、懶惰、平穩”;

  4、出示第三自然段學習“俗語、平衡、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結合實際理解“俗語”就是(緊走搭石慢過橋)

  5、出示第四自然段學習“伏下、聯結、理所當然”;

  6、學習多音字“漲(zhǎngzhàng)行(xíngháng)間(jiànjiān)調(tiáodiào)”

  (二)再讀感知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什麼是搭石?如果沒有搭石會怎麼樣呢?”(訓練學生默讀,要求略讀)用“ ”在課文中畫出相關句子。(學生回答)師:搭石就是用石頭搭成的橋。如果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脫鞋挽褲)收工就必須(脫鞋挽褲)、趕集就必須(脫鞋挽褲)、訪友就必須(脫鞋挽褲)總之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脫鞋挽褲)。師:一次又一次的脫鞋挽褲你體會到了什麼?生:(搭石對家鄉的人們很重要)

  師:進入秋天,天氣變涼,人們過河就必須使用搭石,再讀一讀什麼是搭石。說說搭石又給你留下了怎麼樣的印象?

  生:(很方便、很美)

  師:同學們體會到了搭石給家鄉的人們帶來了方便,讓家鄉很美。家鄉的人們怎麼走搭石?這又是一幅怎麼樣的風景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運用抓住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畫面、創設情境理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展現的情景,體會搭石中蘊含的美好情感。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寫作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上節課同學們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和體會,你們的感受和作家劉章爺爺的心靈是相通的。

  二、學習課文第2—4自然段

  1、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也有一句話寫了搭石很美,同學們找找看,找到本文的中心句。

  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註重點。)師:在作者的眼裡普普通通的搭石不僅僅是過小溪的一種方式,還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為什麼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讓我們跟著劉章爺爺跟著家鄉的人們一起走走搭石吧。

  2、品讀課文第2自然段:思考:“家鄉人是如何擺搭石的?想想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當時可能會怎麼想?”(從老人擺搭石過程體會老人的品質及家鄉人們的品質)。

  生:(搭石跟家鄉的人們有著密切的關係)

  3、學習

  3、4自然段,要求:“請邊讀邊從文找一找人們走搭石的語句,用“~~~”畫下來。(邊讀邊標註,勾畫、圈點訓練學生不動筆黑不讀書的習慣。)

  4、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從哪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找學生讀一讀)

  師:體會一行人走“搭石”的“協調有序”的動作,聯絡課文理解。

  引讀:讓我們一起加入走搭石和行列合作讀一讀,體會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師生合作多讀幾次)。那聲音,像(輕快的音樂)

  師總結:沒有人指揮,卻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並對重點句用多媒體出示並多訓練。)

  5、還有哪些句子可以體會到畫面的美?

  品讀“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綽”是生字,有三種意思,出示:a、寬,不狹窄;b、寬裕,富裕;c、形容姿態柔美。理解綽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

  加深理解:“人影綽綽”和“綽綽有餘”的“綽”又是什麼意思。

  6、指導多朗讀幾遍,體會“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在確是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

  7、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又是怎麼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學生朗讀談談對這幅畫面的感受。

  8、“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麼樣的情景呢?課件出示: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抓住重點詞“理所當然”會出一種村風、民風、道德風尚)。

  9、運用創設情境,聯絡上下文、想象畫面指導朗讀,體會畫面的美。

  10、訓練想象表達。“假如走過來的是抱著孩子的婦女、假如走過來的是一位盲人”試著用“假如??,總要??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11、你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出示最後一段,學生讀。)思考:透過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麼?(生:感受到一顆顆善良的心,是傳遞情感的紐帶,是無私奉獻精神。)

  總結全文:在作者的筆下這搭石這麼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其實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課後老師留一個小練筆

  (課件出示)妙筆生花:作者從不起眼的事中發現了美,對我很有啟發。我也想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板書:

  21、搭石擺

  家鄉的一道風景走景美人更美

  贊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認識“譴、惰、俗”等7個生字。會寫“洪、暴、猛、漲”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山洪暴發、猛漲、褲子、平穩、平衡、聯結、清波盪漾、理所當然、有序、伏下”等1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學會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教學重、難點:

  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

  課前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有關橋樑的圖片和課文插圖,鄉親們協調有序走過搭石的圖片。(有條件的可製成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質疑定標

  (一)激趣匯入

  (出示幾幅有關橋的圖片,或課件展示橋的圖景。)

  同學們,你們見過哪些橋?你們知道橋的作用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搭石》,作者沒去讚美雄偉壯麗的大橋,沒去描繪古老的橋樑,而想念起家鄉小河裡那些不起眼的石頭,(出示課文插圖),這些石頭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呢?你們想了解嗎?

  (二)質疑定標

  “搭石”這個詞對絕大多數同學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問題,你有什麼疑問?

  教師適時引導,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如:

  1.什麼是“搭石”?

  2.搭石是怎樣鋪成的?

  3.人們是怎樣過搭石的?

  4.為什麼搭石留給作者這麼深的印象?

  ……

  二、個性自讀,自主感知

  1.第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2.第二遍:試著從課文中尋找同學們提出問題的答案,並提出自己透過努力但沒能解決的問題。

  3.第三遍,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段並寫上旁註,說明為什麼喜歡。

  三、合作交流,釋疑解難

  1.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欣賞、評價。

  2.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問題,組內相互幫助解決。

  3.全班交流,反饋。

  解決幾個問題,初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1.什麼是“搭石”?

  2.作者圍繞著搭石描繪了哪幾個生活場景?

  3.作者為什麼要寫家鄉的搭石?

  四、練習

  1.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特別注意俗(su)、綽(chuo)、序(xu)的讀音。

  (2)交流識記方法,寫字經驗。(“漲、衡”左中右結構的佈局;“惰”右上角是“左”;“序”裡面勿寫成“矛”。)

  (3)練習書寫生字。

  2.抄寫本課的詞語,給生字表中的生字並擴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反饋,複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部分詞語。

  二、尋美悟情,晶讀薰陶

  1.尋美,知情。

  課文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把你認為美的句段讀給你的同桌同學聽,並向他(她)談談你的體會。

  2.賞美,悟情。

  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受,賞美悟情。)

  例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從中體會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看圖,品讀這段話,想象那優美動人的畫面,說說你眼前浮現出什麼情景。

  2.請幾個同學上臺表演,體會動作的協調有序。

  3.朗讀,讀出疊詞給人的韻律感。

  例三:“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1)“風景”是什麼意思?

  (2)作者用文字向我們描繪由搭石引發的一道道風景,如果你是畫家或攝影師,你會畫下或拍下哪幾道風景呢?你能給你的畫或照片取個題目嗎?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3)各小組推舉代表彙報。

  (如:背老人過搭石;相讓;流動的畫;緊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

  (1)你是怎樣理解最後一段話的意思?

  (2)讚頌了搭石什麼精神?聯結著鄉親們什麼美好的情感?

  (3)文章的結尾表面是讚美搭石的,如果改為以讚美“家鄉人”作結的,你準備怎樣寫?請試寫幾句。

  三、誦美,傳情。

  1.讀一讀,把你認為“美”的語段,高聲誦讀,把你體會到的情感表達出來。

  2.評一評:指名朗讀,讓學生在評議中增強語感。

  四、創美,抒情。

  1.有個作家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其實,你我的生活也處處有美的存在,你發現了嗎?

  2.學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五、課後延伸,拓展

  六、板書設計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複習生字;理解詞語“協調有序”;理解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連線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一心為他人著想、熱情謙讓、尊老愛老的品質,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體會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的習慣與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對課文的閱讀中發現美、感受美,領悟作者透過平凡事物反映美的表達方法,並試著練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師:(出示情境圖)同學們看——(潺潺流水聲)這個小山村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輕音樂起)那裡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師:看老師板課題。(生看師板課題)

  師:齊讀課題 。生齊讀:搭石

  2、展示上節內容:上節課,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了《搭石》第一課時——初讀了課文,認識了生字,抄寫了生詞,初步瞭解了課文大意,學習了第一自然段。誰來說說什麼是搭石?

  3、(生答什麼搭石)教師板書畫簡筆畫搭石。

  二、精讀課文,感悟品“美”

  過渡:有人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的確是啊!老師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發現了許多美的地方,並且被深深感動了。我相信我們班的每一位同學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你覺得哪些地方表現出美,比如行為美、心靈美……“不動筆墨不讀書”,同樣應該勾一勾,畫一畫。開始吧!

  (學生自讀, 3分鐘左右。教師巡視。)

  讀後交流。學生說到哪段就先講哪段。

  (一)透過“搭石”,感受協調美、心靈美

  生:協調有序:輕快的音樂、美好的圖畫

  師:咱們繼續交流。誰從第三自然段中發現了美?

  出示句子(2)——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師:請你輕聲讀讀這兩句話。第一,體會什麼叫“協調有序”。第二,你腦子裡聯想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學生讀。)

  讀後交流——

  (1)理解“協調有序”。

  師:在這段話中,哪些語句在解釋“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剛抬起腳來,後面的就緊跟上去,誰也不搶路,誰也不突然止步,這叫——協調有序。

  在我們的課文裡,有的詞語意思,上下文就已經告訴我們了。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明白了嗎?

  (2)腦子裡浮現出畫面。(一副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有節奏的“踏踏聲”,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好一幅美麗的的圖畫。)

  師:這兒描寫的是鄉親們透過搭石的情景。你能透過你的朗讀把這和諧美好的畫面再次呈現在我們眼前嗎?

  (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老師請同學代表自己與其他同學競賽讀、評——師範讀——齊讀)

  (二)擺放“搭石”,感悟行為美

  出示句子(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師:這兒講誰擺放搭石?(理解“上了點年歲的人”)

  師:請你輕聲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為方便鄉親擺放搭石非常細心、一絲不苟。)

  你是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能具體談談嗎?

  (引導學生從“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詞語中體會)

  師:同學們,“上了點年歲的人”這樣做,他當時會怎麼想?

  生:不把石頭搭好,別人經過時摔下去,那多危險啊!

  師:孩子,請你想想,“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兒的“踏”,是怎樣地“踏”?

  生:是小心翼翼地“踏”。(師點評:孩子,從你發言時的眼神,我體會到了小心翼翼。)

  生:是專心致志地“踏”。(師點評:從你發言時的神態,我感受到了專心致志。)

  生:是全神貫注地“踏”。(師點評:從你發言的語氣,我感受到了全神貫注。)

  生:是試了又試,踩了又踩地“踏”。(師點評:好一個“試了又試,踩了又踩。”)

  生:是一心想著別人安全地“踏”。

  師:講得真好!你覺得這小心翼翼地“踏”、專心致志地“踏”、全神貫注地“踏”、試了又試,踩了又踩地“踏”、一心想著別人安全地“踏” 美在哪裡?

  生:美在行為,美在心靈。師:很好。我們體會句子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一定要抓住重點詞語,把心放進去,才能與作者心心相印。明白了嗎?

  把你的感動用朗讀表達出來吧!(讓學生互相提醒怎樣讀好——學生練習讀——指名讀——齊讀)

  (三)走過搭石,體會謙讓尊老美

  出示句子(3)——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自由讀第一句話,想象當時的情景,倆人碰面會說些什麼呢?同桌之間表演一下。

  師:誰願意和老師來演一演?(上臺表演)同學們,家鄉的鄉親們就是這樣以禮相待,熱情謙讓,行為和心靈真美啊!

  師:什麼叫“理所當然”?(本來就應當這樣。)

  師:這裡是說家鄉的人們把什麼看作理所當然的事?(自覺幫助老人。)

  師:“人們”指一個、兩個人嗎?(所有人,每一個人)

  師:現在,你從“理所當然”一詞裡讀懂了什麼?(每一個人都把尊老愛老當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你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式——“如果……鄉親們就……”或者“假如……鄉親們就……”,寫一句話?(學生寫話)

  展示交流。

  師: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讀這句話吧。多麼善良、多麼樸實的父老鄉親啊!上了年歲的人為了方便過路的人,精心擺放搭石,年輕人也把扶老攜幼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他們美好的行為,美好的心靈,讓我們深受感動。

  (四)“搭石”,美的象徵

  師:同學們,學到這,你還覺得作者僅僅在寫搭石嗎?

  出示句子(4)——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接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師:從這句話你能體會出什麼?齊讀——為什麼說搭石“聯結著故鄉的小路”?(小溪兩岸的路靠搭石聯結。)

  又為什麼說搭石“聯接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鄉親們互相謙讓,互相關心,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濃濃情感。)

  學生聯絡前文理解,彙報。(教師板書: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他人著想、友好互助)

  (五)讀中學寫,佈置作業

  師:走搭石,這是鄉親們每天生活中極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筆下,平凡之中卻顯現出不平凡的美。作者為什麼能發現美?(留心觀察,用心體會)是的,美從細心觀察中來,美從用心體會中來。

  同學們,只要你也用心去觀察身邊的事物,你一定會發現,原來我們生活中,美無處不在。

  出示練習我見到的美

  美,就在我們身邊。同學之間、鄰居之間、人與人之間,有多少互相關心的事啊!這些小事,並不起眼,但讓人感動。你能選一件說一說,寫一寫嗎?

  (如有時間,可採用讓學生說的方式,抽幾名學生在全班交流。)

  師:老師希望能從同學們今天的的家庭作業中,看到你們寫下的令人感動的、各種各樣的美,好嗎?

  板書設計: (圖粘不上來)

  課後反思:透過說課、兩次試講到最後的賽講,我對《搭石》一課已爛熟於心。雖然第一次面對新同事及那麼多的家長,但我沒感到一絲緊張,因為我心裡只有學生,看到一雙雙小手使勁向上舉著,真想給每個孩子發言的機會,可一節課的時間太有限了。

  由此我想到了,教師對教材鑽研的深,教學環節設計得好,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又怎麼會走神呢?40分鐘的課堂教學才具有實效性。

  雖然本次教學基本是成功的,但我覺得,教學評價是體現教師文化底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而我在評價學生時受知識的侷限,評價語不夠豐富;在教學環節設計時,應該再有所創新。

  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後我將多讀書,豐富各方面的知識;還應該多關注教育書籍,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儘快得到提高,更好得服務於學生。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學重點:

  感受文章的語言美,自然美和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引出搭石。

  1、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學習了《搭石》這篇課文,知道了作家劉爺爺的家鄉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你瞧,這就是那個美麗的地方,你能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那裡的風景嗎?(那裡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最讓劉章爺爺難忘的還是那平凡而又普通的搭石。)

  2、今天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個美麗的地方,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把課文翻到103頁,請你快速地讀讀課文,從文找一找:

  什麼叫搭石?再想一想,這些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印象?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交流:什麼叫搭石?

  (出示: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4、那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是怎樣過小溪的呢?生:脫鞋綰褲

  什麼叫脫鞋綰褲?“山洪”你是怎麼理解的?為什麼山洪過後,人們就要脫鞋綰褲了呢?

  5、山洪過後,小溪的水漲高了,人們出工必須——,收工必須——,趕集必須——,訪友也必須——。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你覺得怎麼樣?(麻煩、辛苦、不方便)所以過小溪必須得依靠這些搭石了。瞭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一讀什麼是搭石。(齊讀)

  6 那了讀了課文,這些搭石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呢?

  板書:家鄉的一道風景

  三、圍繞風景,自主尋美。

  1、想不想一起去欣賞這道美麗的風景呀?那我們就跟著家鄉的人們一起去走走搭石吧。我們有一句話叫“不動筆墨不讀書”,默讀課文2—4自然段,劃一劃課文中寫家鄉人們怎樣走搭石的句子,再想想那是怎樣的一個畫面。

  2、自劃句子,默讀思考。

  3、交流。

  第一句:“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讀一讀。

  2、老人在幹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當時可能想到了些什麼呢?

  3、這是一位什麼樣的老人呀?

  第二句:“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一行人”變紅)“行”是個多音字,在這裡讀“xing”,它還有一種讀音念“hang”,句子中的一行人指的是在搭石上行走的一個接著一個的行人。

  齊讀兩遍。

  2)你從哪個詞中看出這些在搭石上行走的人動作很有節奏?

  板書:協調有序

  什麼叫“協調有棄”?怎樣的動作才算協調有棄呢?(用書上的句子說說)

  3)老師也想和你們來合作一下,看看我們的行動是不是也能做到協調有序?

  (師生配合讀一讀這一段話。)

  4)沒有人踩腳,沒有人摔跤,更沒有人落入水中,是不是有人在指揮他們呀?(沒有)也沒有人在指揮,但他們卻配合得那第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協調有序。

  5)你還從哪些詞中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綽綽”變紅)你覺得這兩個詞描繪的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誰來讀讀最後一句話。

  6)呀,真美,這既是一幅優美的畫,也是一首優美的詩,我們請全體女孩子來讀讀這段話。你們的朗讀清新、甜美,把我們帶進了如詩如畫的境界,讓我們真的體會到了這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

  第三句:“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如果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景呢?

  (2)齊讀這一句,同桌商量,練習表演。

  (3)請兩個上臺表演,品議。

  (4)家鄉的人們每天都生活在大山裡,每天要過小溪,走搭石,從兩人面對面地走搭石這幅畫面中,我們看到了家鄉人們的謙讓,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我們請男孩子把這幅謙讓,友好的畫面帶給我們。(男孩子讀一讀)

  第四句: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後事。

  1)那如果是老人來走搭石,又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呢?(出示句子,“伏下身子”變紅)齊讀兩遍。你們能做做這個動作?(請學生在座位上做動作)

  2)原來是這樣,老人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趴在你背上,輕輕鬆鬆地過小溪了。那麼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為什麼?

  板書:理所當然

  3)聽了你們的回答,老師在想:這位老人年輕時,也一定伏下身子背過老人過河,因為他把這當作是————,而當這位年輕人老了以後,才會有另外的年輕人伏下身子揹他過河,因為人們都把這看成是——-(指著板書說:理所當然)

  4)從伏下身子、理所當然這些詞語的描寫中,我們看到了家鄉人們身上尊老愛老的美德,確實,這些老實是很值得我去去尊敬的。(讀第一句話)

  是呀,搭石是平凡而又普通的,但是我們從家鄉人們走搭石的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中,看到了家鄉人的善良、淳樸,看到了家鄉人們的友好,謙讓,看到了家鄉人們的尊老,愛老,這是留給我們最美的風景。所以說,搭石,構成了——————。

  5)配樂朗讀課文第2——4自然段。

  四、激發想象,練習說話。

  1、小小的搭石,給作者留下了那麼多的回憶,一行人走搭石的協調有序,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的友好謙讓,年輕人背老人過搭石的理所當然,都是一個個美麗的小故事。搭石上發生的故事是不是隻有這些,還會有誰從搭石上走過,還會有怎樣的故事給我們留下美好的畫面呢?

  2、發揮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寫一寫。

  3、 小練筆:假如

  4、交流。

  五、總結本課,佈置任務。

  1、也許有一天,這條小溪上會架起橋,修起路,也許有一天,家鄉小溪上的搭石會永遠地消失了,但人們走搭石時留下的一幅幅優美的畫面,卻深深地留在了每一個人的心裡,因為

  出示最後一段(齊讀)

  2、佈置作業:美,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這篇課文的作者劉章爺爺從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中發現了美,我們也來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細心觀察一下週圍的人和事,看看誰也能從平凡的小事中發現美。

  六、課堂延伸,深化提高

  最後,伴著“愛的奉獻”的樂曲,師生共同走搭石離開課堂,更給人以“曲已盡,意未終”的感覺。課堂教學在學生踏著搭石離去中結束,體現了三維目標的和諧統一。

  板書設計:

  21 搭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擺 讓 背整 走

  協調有序

  默默無聞 無私奉獻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提出問題

  ㈠匯入

  1、文字匯入:出示情景圖及潺潺流水聲,師聲情報並茂介紹畫面就是作者的家鄉。

  2、揭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師板書:21搭石 生齊讀

  ㈡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請同學們翻開書103頁,認真閱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讀課文。

  3、檢查字詞:

  ⑴檢查生字:

  ①自己讀一讀,讀不準的問問學習夥伴。

  ②指生讀字,組詞。

  ③關於字音字形,你有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地方嗎?

  ④請同學們把難寫的字在本上寫一遍,注意寫字姿勢。

  ⑵檢查新詞:開火車、齊讀。

  ㈢再讀課文、理清條理、知道主要內容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作者圍繞搭石寫了哪些內容?想好後與同桌交流。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同桌交流。

  3、全班彙報:

  ⑴學生彙報一段時說“什麼是搭石”,師引導:也可以說是鄉親們擺搭石。板書:擺。

  ⑵學生彙報二段時,師板書:調。

  ⑶學生彙報“一行人走搭石。”師板書:走。

  ⑷學生彙報“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讓對方先走。”師板書:讓。

  ⑸學生彙報“年輕人背老人過搭石。”師板書:背……過。

  4、誰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預設)

  ⑴生:課文主要講了鄉親們怎樣擺搭石和走搭石。

  ⑵師:還可以怎樣概括?

  ⑶生:課文主要寫了什麼是搭石和鄉親們怎樣擺搭石。

  ⑷師:還有其他說法嗎?

  ⑸生:課文主要寫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5、小結:(指板書)象這樣寫事物的文章,我們既可以用把相同段落的意思合併起來的方法來概括主要內容,也可以根據文中重點句子來概括主要內容。

  ㈣深入讀文,提出問題

  1、過渡: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我們都知道“風景”是指很美的景色,課文中的好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了這道風景的美。

  2、提出問題:(大屏出示)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

  ⑴圍繞搭石,從文中哪些具體描寫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這道風景的美?

  ⑵畫出有關詞句,認真品讀,體會其中含義,批註你的感受。

  ⑶有不懂的問題,標記下來,小組內交流,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

  3、學生自主讀書,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4、小組合作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同時解決組員提出來的問題,提出小組不懂的問題。

  二、整合問題

  1、過渡:老師發現,同學們能按老師的提示邊讀課文,邊圈畫重點詞句,而且還能簡單批註自己的感受,這是很好的讀書方法。我們來交流讀書收穫。

  2、我們先看同學們在讀文過程中遇到了哪些不懂的問題?哪個小組先來彙報?

  3、學生彙報:(預設)

  ⑴為什麼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⑵“緊走搭石慢過橋”是什麼意思?

  ⑶人們為什麼說是“理所當然”的事?

  ⑷文章中的美是怎樣體現的?

  ⑸為什麼說搭石不但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4、透過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看出同學們讀書很認真。(指大螢幕:圍繞搭石,從文中哪些具體描寫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這道風景的美?)圍繞這個問題,我們來深入學習課文,同時也來解決我們不懂的問題。

  三、品讀課文,解決問題

  一自然段:

  1、生讀一自然段第5句話,從“平整方正的石頭”“、二尺左右的間隔”感受到家鄉人很細心,為他人著想。

  2、師點撥:作者觀察很細,語言表達也很準確。

  3、生補充說:搭石給家鄉人帶來了方便,對家鄉人很重要。

  4、師追問:你明白什麼是搭石了嗎?讀讀文中寫搭石的句子。

  5、自由讀,齊讀。

  二自然段:

  1、過渡: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你還從文中哪些具體描寫中感受到這道風景的美呢?接著彙報。

  2、生讀“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說感受。

  師點:文章二、三、四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其他同學用波浪線把這句話畫上,再讀讀,齊讀。繼續彙報。

  3、生讀二自然段的②③兩句話,從“早早地”、“譴責”這兩個詞感受到家鄉人勤勞,也善良。

  師點:家鄉人具有公德意識,這真是一種美德!你能抓住文中重點詞說感受,值得學習。

  追問:你能在文中找到“勤勞”的反義詞嗎?(懶惰)全班齊讀這對反義詞。

  4、生讀“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從“無論”“只要”感受到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

  生補充:從“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感受到老人很細心。

  師追問:老人可能急著去做什麼?生想象說話。

  師:無論多急,也要放下自己的事把搭石擺放平衡,從中你又體會到了什麼?生:無私奉獻。

  師:多好的老人,望著老人滿意離去的背影,你最想說什麼?生說自己的感受。

  師:帶著自己的感受齊讀這句話。

  師:多無私的老人,作者抓住了老人的動作特點進行了行動細緻的刻畫,既讓我們看到了老人的行為美好,又讓我們感受到老人——(生齊說)心靈美好。

  5、老人走搭石就是——(生齊說):家鄉的一道風景。師板書“。”)

  三自然段:

  1、生讀“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說自己的感受。

  2、這句話所描寫的畫面的確很美。我們先來看這段開頭的一句話,誰能讀一讀?(生讀“緊走撘石慢過橋”)

  3、誰能說說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生說自己的理解)。文中是怎麼說的?(生讀課文的②、③、④句話)

  4、你覺得撘石好不好走?(生答)可一行人卻走得那麼美,哪個詞可以看出一行人走撘石的美呢?(生答:協調有序)

  5、你知道“協調有序”的意思嗎?

  生1:“協調有序”就是很有順序,很有規律。

  師:你能從字面理解詞義,這可需要讀書積累。

  生2:“協調有序”就是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省上去,不能搶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師:你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這是好方法,值得其他同學學習。

  6、讓我們也加入到走撘石的隊伍中。師生合作讀這句話體會“協調有序”的意思。

  7、你還從哪個詞感受到這幅畫面的美呢?(生答:清波盪漾、人影綽綽)。

  8、出示“綽”的三種解釋,理解“人影綽綽”的意思。

  9、那麼“清波盪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呢?

  生1:我好像看見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蕩起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極了。(師點評:你是在用想象理解詞語,值得大家學習。)

  生2:我彷彿看見清澈的溪水蕩起粼粼的波紋,姿態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畫一樣。

  師導語:水波在輕輕盪漾,人影隨著波紋在悄悄移動,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兩個詞。誰想讀?(指生讀)其他生閉眼睛想象畫面內容。

  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有如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課件出示這段文字詩的樣式,配樂)。

  師動情講述:劉章爺爺在大山裡工作了13年,每年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指生讀)

  師: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遍地走,一道道地數,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過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課件變回原文形式,齊讀)。

  10、師小結: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真是————(生齊說“家鄉的一道風景啊!師板書“!”)。

  四自然段:

  1、過渡:我們已經置身於這首風景中了,快看看,在這道風景中還有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美?

  2、生讀:“如果兩個人……才相背而行。”從這句話中感受到兩個人很謙讓。

  3、齊讀這句話。

  4、生讀“假如遇上老人……理所當然的事。”從“伏”字看出年輕人尊敬老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5、(點選課出示這段話)追問:“這”是的是什麼?(生答:年輕人背老人過小溪。)

  再追問:僅僅是“背”老人過小溪這件事嗎?文中還有哪些?(生答①擺搭石②調搭石③以及一行人走搭石④兩個人面對面讓搭石都是理所當然的事。)

  6、好一個“理所當然”!理所當然什麼意思?(生答:應該做,必須做)

  7、是啊!這一個又一個的“理所當然已經積澱成山村一種淳樸的鄉風、民風。景美、人更美。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怎能不是——(生齊說:家鄉的一道風景呢?師板書“?”)

  8、想象一下,在搭石上還會發生哪些理所當然的事呢?

  9、假如……誰會怎麼做……,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大屏出示:假如——,——總要——,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發揮你的想象,說一說你心中的假如。

  10、生彙報:(預設)

  ①假如遇上膽小的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會用強有力的大手抱起孩子過搭石,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這的確是一道難忘的風景)

  ②假如遇到扛著行李的外鄉人走搭石,年輕人總會接過他們行李,扛在自己的肩上,還會提醒外鄉人“緊走搭石,慢過橋”。(這真是一道感人的風景)

  ③假如有殘疾人來走搭石,家鄉人總會脫鞋綰褲,不顧水涼,小心翼翼地扶他過搭石,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1、這一樁樁,一件件,事兒雖小,情卻濃。搭石聯著小路,鄉音系著鄉情,水繞山環,一路歡歌,一路情。

  12、我們齊讀課文最後自然段。

  13、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生說自己的理解。

  14、師小結:不錯,這段是全文的點睛之筆,不但讓我們知道了作者是借搭石讚美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家鄉人們,而且也使一股暖流悄悄地流入我們的心裡。

  四、歸納概括

  1、請同學們捧起書,再讀讀課文,想想:

  ⑴《搭石》這課讓你感悟到有什麼?

  ⑵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想好後與小組同學交流交流。

  2、學生自讀歸納。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彙報:

  ⑴讀了《搭石》這課,你感悟到了什麼?生自由答。

  ⑵這篇文章讓同學們有這麼多的感悟,那麼作者是怎樣表達這些情感的呢?

  ⑶生彙報:

  生1:作者之所以寫得這樣感人,是因為劉章爺爺在大山裡工作了十三年,用心觀察生活,抓住了家鄉人擺搭石、走搭石的動作來描寫。

  師點:作者發現平凡的搭石上所蘊含的美,透過家鄉人走搭石的動作細節刻畫,表現了美。(板書:平凡、細節)

  生2、作者借搭石,讚美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家鄉人。

  生3、作者對家鄉人有深厚的感情,才把他們寫得那麼好。

  師點:正如作者所說“半生體驗,一日寫成,是生活的賜予。”這篇文章飽含了作者對鄉親們濃濃的情。

  5、小結:看來,好的文章,不僅靠華麗的語言,更能打動人的往往是真情流露,用心抒寫。

  五、拓展應用

  1、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在讀書筆記本上。

  2、誰來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六、生成創新

  1、過渡:聽著,讀著這樸實無華的語言,感受著家鄉人的一份真情,我們心中也泛起層層漣漪。

  2、同學們,學習了《搭石》這課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嗎?

  3、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要我們心中有他人,只要我們用心觀察,你就會驚奇地發現美,其實就藏在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中,每一處動人的細節裡,只要你抓住這平凡事物中的一個個細節,你的筆下也會寫出感人的故事。

  4、請同學們課後留心觀察自己的生活及周圍的人、事、景、物,把你發現的美,及時記錄下來,在口語交際課上進行交流,完成課後小練筆。

  七、全課總結

  1、請同學們放下書,看黑板。課文字裡行間無處不流淌著的這些美,其實就是什麼?(生答:愛。師板書)

  2、是呀!愛,就是為類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課件播《愛的奉獻》樂曲)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溫暖。同學們,只要我們將美撒播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這個世界就會因我們的愛而充滿溫暖。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4

  一、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充分想象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檢查預習

  同學們搭石對我們城裡的孩子可能是陌生的。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搭石這篇文章的作者卻與搭石整整相伴了十多年,著篇文章就是他對家鄉這種獨特生活方式的懷念。

  昨天同學們預習了這篇文章,現在老師來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問:你們知道什麼是搭石?請找出文中的句子來告訴大家。

  媒體出示句子: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1、齊讀這句話。師評:你們大家預習得很好。

  2、檢查詞語:

  出示: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師:這三個都是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描寫一行人走搭石的詞語,誰試著讀好它們。個別讀.齊讀。

  再出示:招手示意 相背而行 理所當然

  這三個詞是文中第四自然段描寫鄉親們讓走搭石的詞語,你也一定能讀好它們。個別讀。齊讀。

  出示:緊走搭石慢過橋

  問:誰能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生答) 師解釋什麼師俗語:俗語師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有時也簡潔、形象,用在文中使文章更美了。

  齊讀。

  最後出示: 構成一道風景線, 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3、請你選擇上面這些詞用這個句式來說說課文的大概內容。

  (二)、感受課文精彩之處

  過渡:在這美麗的小山村,搭石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給人畫一般的美感。在搭石前你看到了幾幅感人的畫面?讓我們再仔細地去讀讀課文品味這感人的場景。讀了以後再請你把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隨機板書:擺搭石 走搭石 讓搭石

  師:從這一幅幅的畫面我們能體會到什麼情感,找到剛才劃的描寫擺搭石的句子來讀一讀。

  1、擺搭石: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剛才老師發現:無論 只要 幾個詞讀得比較好,像這樣的詞還有,你找到了嗎?

  (2)讓我們自己去讀讀,你從這句話、這些詞中體會到了什麼?

  隨機板書:為人著想

  學生說了感受後,教師:誰願意帶著這樣的感受來讀讀這句話。個別讀。齊讀。

  過渡: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幅擺搭石的感人場景,那走搭石又是怎樣的呢,把你劃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出示句子: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自己讀讀,從這段話中你又感受到了什麼?(節奏的美,音樂的美。那裡的人們熱愛生活,與環境的和諧的美。集體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團結。)

  隨機板書:協調有序

  師:請你帶著這樣的感受讀給大家聽。

  請女生讀,男生讀。請小組讀。合作讀,第一句師讀,分號前女生讀,分號後男生讀。

  出示一幅畫面。

  現在讓我們感受著這幅畫面的意境,配著音樂再一起讀好這段話。(配樂)

  師:1、讓我們像輕快的音樂一般來讀。

  2、 讓我們像走搭石一樣讀出節奏的美。

  3、讓我們把畫一般的美感展示給大家聽。(三遍齊讀。)

  過渡:那是多麼感人的畫面啊!讓我們再去看看讓搭石的場景。直接出示句子。

  師: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你覺得這兩個人會是怎樣的兩個人?又會怎樣招手示意讓誰先走呢?

  讓我們來看看這幅圖上站在兩岸的是誰?你們想會讓誰先走。

  師:讓我們再來想象一下,河兩岸還可能會是怎樣的兩個人,會讓誰先走。請你們想象一下其中的一幕場景。(一老一少、孕婦與婦女、帶著東西與空手、領著孩子與空手。一男一女,女的在溪的對面,男的肯定會讓女的先過去。一老一少,老年人會讓少先隊員先過去,上學別遲到了,少先隊員會讓老年人先過。一個肩上挑著柴,一個空手。一個說:你挑著重擔,你先過吧。不同身份,不同學歷,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都能互相謙讓。這裡的鄉親非常明白輕重緩重急。)隨機板書:謙讓

  引出“理所當然”,理所應該的事。年輕人把背老年人過搭石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也就是把什麼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板書:(尊老)

  4、三段內容連起來讀。(教師過渡語連線)師述:看這一幅幅畫面,村裡的人能為他人著想“上了點年歲的人————一行人走搭石又是多麼協調有序。每當上工、下工————

  經常到山裡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

  再讀:正是這一排排搭石——一(生)任人走,任人踏,他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師述: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他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因為——(生讀),因為——(生讀),又因為——(生讀)。

  (三)拓展延升:

  出示:

  一排排搭石,

  任人走,

  任人踏,

  他們聯結著 。

  也聯結著 。

  構成了家鄉一道 的風景。

  讓我們來寫寫這首小詩。等會請你把整首小詩讀給大家聽。

  板書:搭石

  擺搭石 為人著想

  走搭石 協調有序

  讓搭石 謙讓尊老

  教學反思:

  我在預設這堂課的時候緊緊圍繞一條主線:透過擺搭石、走搭石、讓搭石的場景讓學生感受山村裡的人們那種為人著想、無私奉獻、互相謙讓的情感。因此,我針對中高年級的特點,讓學生課前進行預習。在課堂上直接檢查學生的預習入手,把詞語有規律地歸類出示、朗讀。然後讓學生運用句式說課文的大概內容。既是對詞語的重組記憶又是對文字的感知,為學生下文的學習作鋪墊。然後,讓學生圍繞這個主要問題尋找幾個語言文字的訓練點展開。擺搭石這塊內容,我主要抓住“無論、只要”等一些連線詞讓學生體會,在體會中讀好這段內容。走搭石這塊內容很美,主要是指導學生朗讀,透過各種形式的讀,各種層次的讀,讓學生體會蘊涵的情景。讓搭石這塊內容,主要讓學生抓住文字的空白點進性想象。“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過搭石——”,問:你覺得這兩個人會是怎樣的兩個人讓學生想象其中的一幕場景。使人物形象顯得更豐滿,學生對情感的體會也就更深刻。接著是對文字的整體提升,透過朗讀達到高潮,最後把課文最後一節進行改變,以小詩的形式出現,進行拓展與延伸。整個課堂老師滿懷激情的語言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起來,把學生朗讀的情感激發起來了,感受著一種課堂的融洽與和諧。

  同時也使我認識到,課的預設只是教師課前的設想,真正在上的過程中還是會有許多需要老師在課堂上進行適時的指導、點撥、深入思考,使課堂教學更深入更有效,是引起我不斷反思的東西。我將不斷努力與探究,爭取更大的進步。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5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製作課件(鄉村搭石照片,課文簡報)

  2、學生準備:預習本課生字詞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匯入:

  師:(課件播放鄉間搭石圖片若干)在我國北方農村,進入秋天,天氣變涼,人們常會看到這樣的風景:無名的小溪從鄉間流過,過往的村民根據水的深淺,從岸邊、找來一些平整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就踩著這些石頭過河。這些石頭有意一個詩意的名字,叫————搭石。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你明白什麼是搭石了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搭石》著篇課文,這是一篇優秀的散文。作者劉章,被譽為農民詩人,寫過許多詩歌和散文。

  2、 初讀:自由讀課文。看看透過這些樸素的農村生活的畫面,你感受到什麼?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懂的詞語。

  3、 交流初讀感受。

  設計意圖:在匯入環節,播放鄉村搭石照片配以教師的深情描述,一則可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美的意境之中,二則巧妙地解釋了課題,由課題引入新課的學習,自然而富有美感。初讀課文後談談感受,意在瞭解學生初讀之後獲取了多少資訊,產生了哪些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二、 識字學詞,掃清障礙:

  1、出示:譴責 懶惰 (帶點字為生字)

  指名讀,讀準字音。

  出示句子:如果別處都有搭石,唯有這一處沒有,人們會譴責這裡的人懶惰。

  指名讀句子。

  譴和惰哪些地方容易寫錯?你有哪些書寫建議?

  2、俗語:

  課文中說家鄉有一句俗語,是哪一句?

  出示:“緊走搭石慢過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師:俗語就是俗話,是廣為流傳的語句,往往簡練而形象。大多俗語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經驗和願望。

  你還知道哪些俗語?說說看。

  3、協調有序 人影綽綽 清波漾漾

  查字典“綽”是什麼意思?

  師: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序,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真是充滿了詩情畫意,誰來讀一讀這詩一樣的語言?

  指名讀,出示下文: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4、伏下身子 理所當然 聯結

  說說“理所當然”的意思。

  課文中人們把什麼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讀一讀,相關語段,出示“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5、汛期 褲 間隔 溪水猛漲

  褲:就是把褲子挽起來的意思

  間:在這裡讀四聲,是多音字。漲:也是多音字在課文裡讀三聲。

  設計意圖:在識字教學中。以培養主動識字能力為主,設計了查閱工具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教學方法,在學習詞語的同時,讓學生回到課文中讀好相關的語句,在語境中進一步理解詞語的意思,還特意設計了指導學生寫字的環節,“譴”是生字,“惰”是要寫的字,這兩個字筆畫複雜,很容易寫錯,在認讀的同時引導學生自己找出易錯的部位,有助於學生記憶。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2 、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 、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 、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匯入。

  陳老師的家鄉在農村,那裡有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田。每到秋天,那無邊無際的稻田就成了金色的海洋。微風吹來,一浪接一浪,此起彼伏,美極了!一行行出工、收工的人們走在縱橫交錯的田埂上,精神抖擻的、快活的唱著歌,有的拿著鐮刀,有的拿著籮筐。原來他們在互相幫助,一起收割稻穀。收割完這一家的,又去收割另一家的。這樣一家一戶的互相收割,多麼和諧、多麼互助呀!鄉親們的這一幕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今天,陳老師帶大家一起去劉章的家鄉,去看看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書課題。

  二、質疑,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讀一讀課題,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生紛紛提問。

  2、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開啟書103頁,自由的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不懂的地方做上?。生開始自由讀課文

  3、生讀完後,自由彙報。

  (1)當學生說什麼是搭石時,老師相機鼓勵:你能一邊讀書一邊思考,學習習慣真好,希望大家都向你學習。學生一起齊讀什麼是搭石。誰能用簡筆畫把搭石畫出來?學生上臺畫搭石。

  (2)當學生說不理解的詞語時,老師相機引導並鼓勵學生用查字典、聯絡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說到詞語,老師正好這兒有些詞語,我們一起去打打招呼吧。

  4、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平衡 間隔 聯結 譴責 俗語 懶惰 理所當然 人影綽綽 清波漾漾 協調有序 山洪暴發 伏下

  三、精讀課文,自主感悟。

  在這個美麗的山村,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睜大眼睛去發現美,一起欣賞美。

  1、請三名同學分段讀2、3、4自然段。大家邊聽邊想象,你見到了哪些美麗的畫面,用筆劃下來。

  2、家鄉美,家鄉的人們美,你們讀得也很美。來,幾個學習小夥伴一起來說說發現的美吧。

  3、美麗的事物讓大家一起來分享,誰來踴躍的告訴大家你發現的美?

  (1)當生讀無論怎樣……才肯離去時,問:從這你體會到什麼美?學生答:老人認真細緻的動作,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精神真的很美,這是一種心靈美。

  老人的這份美德,老師也想和大家一起讀一讀。老師引讀這一段。

  (課件出示)想象:老人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裡會怎樣想,表情、動作又會怎樣?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會怎樣想、怎樣做?滿意離去時,會是怎樣的心理、動作、表情呢?

  老人的心靈的美你們也看見了,真的不簡單,我們再來讀讀吧。

  (2)當學生讀到具體的美每當……美感時,我們分男女生讀讀這美麗的畫面。

  誰來演一演走搭石的情景?讓五個同學走搭石。

  現場採第一位、二位同學:你為什麼走得這麼快?生答:我不走快,後面的人無處落腳,就會掉進水裡。老師評價:你真是為他人著想的好村民。怪不得有句俗語叫緊走搭石慢過橋。你注意到了水裡的景象嗎?生自由回答

  問同學:他們走得怎樣?

  指導朗讀,讓我們輕盈的、有節奏的讀一讀這部分。

  (3)你們還發現了什麼美?

  什麼是理所當然的事?那麼課文中指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說說你的感受。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互相禮讓、尊老愛老

  4、作者看到人們走搭石的情景,看到人們的心靈這樣美,發出這樣的感嘆,齊讀5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美無處不在,用心尋找,你就會發現身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大家仔細找找。

  老師總結:我們不但要用心發現,我們更加要創造美,這樣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五、佈置作業。

  妙筆生花:只要有心,能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我們要來寫一寫。

  語文《搭石》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7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間隔 聯結 相背而行 譴責 懶惰 俗語 平衡 山洪暴發 脫鞋綰褲 理所當然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解決搭石是什麼,怎樣搭石和為什麼搭石几個問題。

  三、教學難點:

  透過朗讀,從平凡的事物中感受美。

  四、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課題:

  談話引出課題。

  據題質疑。

  ( 1 )搭石是什麼

  (2)怎樣搭石

  (3)為什麼要搭石

  (4)誰在什麼地方搭石

  同學們,就讓我們帶著這幾個問題走進課堂,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二),研讀課文

  1、認讀詞語。

  2、分四人小組朗讀,感知全文。

  (三),整體感知,疏通全文。

  板塊一:

  大家都讀過課文了,課文有沒有給我們解釋什麼是搭石呢

  1、透過感知全文,找出相關段落地句子,解決"什麼是搭石 "

  2、體會句子中詞語的準確運用,解決"怎樣搭石 "

  3、出示圖片幫助理解

  4、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解決"為什麼要搭石 ""誰在什麼地方搭石 "

  板塊二:

  請同學們找一找,哪個自然段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副很美的圖畫,並且還伴有音樂

  出示句子。

  (1)"協調有序"什麼意思 在這段話中,哪個語句在解釋"協調有序"

  (2)讓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讀這幾句話,想象彷彿聽到了什麼 看到了什麼

  (3)引導總結。

  板塊三:

  課文中還有許多看不見的,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的美,一起學習2,4自然段。

  1、出示句子。

  (1)引導學生想象:

  一位老人走過小溪時,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裡會怎麼想 怎樣做

  從"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詞語 體會老人心中有他人的心靈美。

  (2)感情朗讀這個句子。

  2、課文還列舉了什麼事例體現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1)生找出相關的語句。

  (2)體會他們互相謙讓,尊敬老人的品質。

  (3)總結引出: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四)、感情朗讀,理解昇華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搭石還僅僅是普通的石頭嗎

  五、齊讀第五自然段。

  引導理解鄉親們如同搭石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走搭石,這是鄉親們每天生活中極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筆下,平凡之中卻顯現出不平凡的美。由此可見,作者是一個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人。

  有一句話說:"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發現美的眼睛!",那,在我們的身邊那些平凡的事物是美的呢 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出課堂,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美。

  六,佈置小練筆:《美就在我身邊》

  板書設計:

  景美

  搭石 一道風景

  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