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角的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角的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角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正確找出(指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透過讓學生使用工具和材料來製作一個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3、在合作中培養協作精神,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

  難點:體驗理解角的大小與兩條邊*開的程度有關,探索比較角的大小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一些實物或圖形,課件。

  學具:活動角的模型,小木棒,硬紙條,圖釘。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

  1、出示三角尺,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出示三角板)

  師:你知道,三角板為什麼叫做三角板嗎?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認

  識角。(預設:因為它有三個角。那你知道什麼叫做角嗎?)

  (板題:認識角)讓學生試著畫一個角

  二、探究新知

  1、認識角

  (1)(課件演示:出示剪刀、三角尺、鬧鐘等物體中的大小不同的角)從生活中的物體表面抽象出角。

  (2)角的組成一個頂點兩條邊

  (3)找出教室裡物體表面的角。

  同桌協作:摸一摸角的頂點與邊,進一步明確角的組成。

  (4)讓學生利用小棒來擺一個角,加深對角的認識。

  A、學生擺角後交流。

  B、教師用兩根小棒擺一個不是角的情況學生判斷,並請學生說出為會麼不是角。

  師總結:看來,要擺出一個角,至少要用2根小棒,我們把他們叫做角的邊,這兩條邊相交的點叫做角的頂點。

  (5)判斷角:正確讓學生標出角的頂點和角的邊,錯誤說明原因。

  (6)介紹角的記法和讀法。

  A、用給角起名字的方法來介紹角的記法和讀法。

  B、學生標出圖形中的角,鞏固學生對角的認識,明確角的記法、讀法。

  2、比較角的大小

  (1)出示三個鐘面,觀察它們的'時針和分針,兩根針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

  同學們,你覺得:哪個角大?為什麼呢?

  (角的兩邊*開得大角就大。)

  課件顯示:把最小角的鐘面變大。你覺得:哪個角大?為什麼呢?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2)大小嘴巴的遊戲,讓學生明白角是有大小的。

  師:下面我們要來動腦筋了。看老師的這個角,你能調整手中的角,使它比這個角大嗎?你能調整手中的角,使它比這個角小嗎?

  想一想:你如何使角變大變小的?

  (把兩條邊向外拉,張口大,角就大:向裡推,張口小,角就小。)

  (3)與老師比賽:

  你能夠製作一個角,比老師這個角大嗎?

  學生做角。

  學生上臺演示:為什麼說你的角比老師的大嗎?小結比較的方法。

  同桌兩人比較角的大小:你是如何判斷的?

  (4)比三角尺上角的大小

  拿出相同的三角板,猜測:哪個角最小?師生合作比較角的大小。

  三、鞏固拓展

  1.第65頁想想做做

  2.拓展一:給你兩張紙頭,最多可以擺成幾個角?三張呢?

  3.拓展二:一張長方形紙頭,有幾個角?如果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呢?

  四、課堂小結

  透過這節課的活動你有什麼收穫?

  師:角的用處很大,角身上的秘密也很大,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仔細觀察,找到更多的角,發現角更多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