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第十冊《古詩三首》 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第十冊《古詩》 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第十冊《古詩三首》 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瞭解古詩所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手段

  利用電腦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匯入 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以前讀過春天的古詩嗎?今天我們學習的這三首古詩不僅描寫了春天的景物,還表達了詩人美好的感情。

  指導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解題。

  透過預習,誰知道題目是什麼意思?

  介紹作者。

  誰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板書:杜甫。

  初讀,大體瞭解內容。

  自由讀,讀準字音。生字和不熟的字多讀幾遍。

  指名朗讀,其他同學想每句的意思,畫出不動的詞語。

  再讀,逐句理解。

  同桌讀一句,講一句。

  指名逐句講解,師生訂正、補充。抓住以下重點詞語。

  江畔:江邊。

  蹊:小路。

  花滿蹊:繁花盛開,把小路都遮住了。

  流連:捨不得離開。

  時時:不停地。

  自在:自由自在。

  恰恰:黃鶯地叫聲。

  指名連起來說說詩的意思

  思考:《江畔獨步尋花》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構成怎樣的畫面?

  有感情地讀,讀出詩的情趣。

  教師範讀,指導節奏與重音。

  指導讀出春天景色的美和詩中蘊含的情趣。

  學生自由讀。

  練習背誦

  學習生字。

  自由練讀《遊園不值》、《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業 。

  1、背誦《江畔獨步尋花》,複習字詞。

  預習後兩首詩。

  第二課時

  檢查複習。

  1、聽寫詞語。

  2、指名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指導學習《遊園不值》。

  1、解題。

  誰知道題目是什麼意思?詩中的園,是我們常說的公園嗎?

  2、介紹作者。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3。初讀,大體瞭解內容。

  自由讀,讀準字音。

  指名讀,其他同學想句子的'意思,畫出不動的詞語。

  再讀,逐句理解。

  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共同討論學習。重點抓以下字詞。

  應:原意應該,這裡當大概可能講。

  憐:愛惜。

  小扣:輕輕地敲。

  柴扉:柴門。

  久:很長時間。

  指名逐句理解。

  朗讀訓練。

  思考:《遊園不值》地作者未能進園賞花,但他並不掃興,你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自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重點抓以下詞句。

  故人、西辭、煙花、下、孤帆、盡、唯、天際

  2、指名說每句詩的意思,其他同學訂正、補充。

  3、感情朗讀。

  4、思考:想象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展現的畫面,體會詩人當時的思想感情。

  齊背《遊園不值》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業 。

  1、背誦兩首詩,複習字詞。

  2、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第三課時

  檢查複習。

  1、指名背誦本課的三首古詩。

  2、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進行練筆。

  1、明確要求:寫家鄉的景物棗自然風光、名勝古蹟等:表達出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寫成片段。

  2、選擇內容:啟發學生圍繞愛家鄉、贊家鄉這個中心,拓展思路,選擇要寫的內容。小組內同學之間交流。

  3、練寫片段,相機指導: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寫,表達出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4、當堂完成練筆,寫完以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