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蠟燭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詞語,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在具體的故事情節中才具有豐富而恰當的含義,才折射出人物內在的品質和精神。詞語,只有迴歸文字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積極和充滿生活氣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語文教學必須引領學生在課文描述的情節和細節中,關注那些“含義豐富、含情脈脈”的詞句,使他們既獲得對文字的深入理解,又獲得對語言的準確感受。如此,學生的語文學習才具有語文的“滋味”。
【教學目標】
1、透過朗讀課文的訓練,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周旋時表現出的沉著、鎮定,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
2、透過朗讀,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的沉著、鎮定,抓住文中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等細節,並指導用課本劇形式表演出來。
【教學重難點】
透過對課文的有感情朗讀,關注細節描寫,感悟伯諾德夫人一家的鎮定、沉著。
【教學準備】
課件(課文重點段落、重點詞句)。
【教學過程】
一、抓字詞,感知大意
師:老師要檢查一下你們預習得怎樣?出示一組詞指名讀。
1、伯諾德夫人、傑克、傑奎琳:
回憶課文說一說這三個人物的關係,他們是幹什麼的?
(外國人的名字很難念,用誰能把它讀對,讀好聽來檢查對課文的部分生字學習情況,以及對課文的預習情況。)
讀得不錯,再來考考你們。
2、絕密、絕妙、危機、厄運:
這些詞意你懂嗎?看來似乎很簡單,但是真正弄懂詞語意思就應把它放入課文中,詞語只有迴歸課文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有生活氣息。
⑴ 絕密:
絕:最,極。極端的機密,不能洩露一點。
課文中講的是絕密的什麼?為什麼是絕密的呢?
(師生補充介紹:野心勃勃的法西斯德國,在佔領波蘭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法國成了德國擴張勢力的第二個目標,殘暴的德軍對法國人民肆意進行侵略、屠殺,頑強的法國人民奮起抵抗,戰爭中,一切情報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情報關係到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安危!婦女兒童是該受保護的,但他們也不得不奮起反抗,參加革命工作。)
⑵ 絕妙:
極巧妙,令人意想不到。
課文中講的是絕妙的什麼?絕密的情報是用絕妙的.主意來收藏的,伯諾德夫人想到的絕妙主意是什麼呢?為什麼不藏在整段蠟燭中,而是半截蠟燭呢?
(伯諾德夫人真是一位出色的情報員,這個絕妙的主意凝聚了她所有的智慧。)
⑶ 危機、厄運:
文中危機指什麼?會引起什麼後果?
(對於伯諾德夫人一家,對於情報站來說,對於整個法國人民來說,都會帶來一場不堪設想的厄運。)
這個環節旨在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從詞語入手,使其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在具體的故事情節中具有豐富而恰當的含義,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為下文的精讀做了必要的鋪墊。
小結過渡:傳遞情報的工作是極其危險的,伯諾德夫人收藏絕密情報的主意再絕妙,危機也不可避免。文中出現了幾次危機?
二、品細節,讀中悟情
1、面對危機,伯諾德夫人是這樣做的。
出示句子:
她看著兩個臉色發白的孩子,急忙從廚房取出一盞油燈……
自由讀,說說你的感受,關注了哪些詞,從中讀懂什麼?
學生交流:“輕輕”“ 急忙 ”“看著這兩個臉色蒼白……”心裡想些什麼?萬一……萬一……(引讀)
師: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可是伯諾德夫人輕鬆的心情沒有持續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著青煙的燭芯重新點燃,預示著危機再次出現了。
同學們,如果我們要真正走進這一場沒有銷煙卻又驚心動魄的鬥爭中,真正感受人物,必須抓住細節,這些細節就藏在課文中,藏在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中,這些細節也許只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剛才我們就從“輕輕”這個細小隨意的動作感受到伯諾德夫人的從容、鎮靜,面對危機,兒子傑克和女兒傑奎琳又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呢?請同學們用心地讀讀5、6自然段,細心地品味,可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歸納學習方法,讓學生也來關注字詞句等細節,從中折射出人物內在的品質和精神。讓學生體會詞語,只有迴歸文字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積極和充滿生活氣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引領學生自己在課文描述的情節和細節中,關注那些“含義豐富、含情脈脈”的詞句,使他們既獲得對文字的深入理解,又獲得對語言的準確感受。)
2、學生自學,交流:
交流:傑克語言(找藉口)點出語言→機智。
師述:蠟燭在一寸寸燃燒,厄運在一步步逼近,每個滴答聲都彷彿是一記重錘敲在一家人的心上,此時的傑克還能找出藉口,可見他是多麼鎮定、機智啊。
⑴ “慢慢地……”
⑵ “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
⑶ “從容地”“默默地坐等著”,他在等什麼呢?用“要是……”說說他當時心裡想的話,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
⑷ 出示“燭焰搖曳,發出微弱的光……”指名讀。
在“可怕的東西”處停頓,為什麼是可怕的?
(回覆到前文的萬一……感受情報的重要。)
再讀,點出“似乎”,她為什麼那麼敏感?
此情此景,你能用幾個詞來表達當時危急的狀況嗎?
空氣在此時似乎凝固了,屋子裡靜得出奇,我似乎能聽到他們的心跳聲,突然,小女兒傑奎琳打破了寧靜,她說了什麼?誰來讀一讀?注意到她是怎麼說的嗎?嬌聲說話,你會對誰嬌聲說話?
(指名讀一讀。)
同學們都笑了,是在這輕鬆的課堂上,但傑奎琳是在怎樣的處境下嬌聲說話的呢?現在她面對的誰?你能從中感受到什麼?
(智慧,沉著,鎮定……)
你還關注到了哪個詞?在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這樣一個小女孩……
三、演人物,深化認識
師述:正當她踏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危機過去了,但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文中鮮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們腦海裡。如果我們將課文編成課本劇,表演出來一定很精彩,因為我們在座的都是天才般的演員,你最想用心扮演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
(表演課本劇之前,先讓學生來說一說怎麼演,這個指導細節旨在深化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識,對伯諾德夫人家中的每個人都有更深刻的印象,用鬼子的兇惡狡猾反襯母子三人的鎮定、勇敢、機智、從容的寫作方法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