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課件>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課件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課件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課件

  本課旨在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課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遺體、輓聯、致敬”等詞語。

  2、學習生字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透過具體事例來悟出魯迅先生的高貴品質,練習給各段加小標題,培養綜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課文之間的聯絡,培養學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朗讀、小組合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教學準備:課前收集關於魯迅先生的資料,知道魯迅先生是一個了不起的偉人。

  教學重難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意思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閏土嗎?說說閏土給你留下的印象。

  閏土這個朋友是誰介紹給我們的?他在介紹閏土時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從作者對魯迅先生的外貌、神態、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書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這節課,我們要完成以下目標。出示小黑板(熟讀課文,採取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新詞,概括各段段意,練習給各段加上小標題,初步理解課語文內容。)(明確目標)

  [評:透過複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巧妙地引入了新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自學課文

  1、自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藉助字典弄清楚。

  (1)讀準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2)分辨字型,練習書寫幾個重難點字:

  “冠”(注意上邊沒有一點)

  “嗽”(中間是“束”,不是“束”,右邊是“欠”不能寫成“攵”)

  2、再瀏覽一遍,說說課文寫了哪幾件事?可分為幾段?你怎麼知道的?

  3、同桌討論。總結歸納段意(第一段講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第二講伯父跟“我”談《水滸傳》啟發教育“我”認真讀書。第三段講魯迅先生在談笑中抨擊舊社會。第四段講魯迅先生熱情救護和幫助黃包車工人。第五段講阿三對魯迅先生的回憶。)

  4、剛才大家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簡潔的語言給每個段加個小標題嗎?教師指導學生加小標題。教師講解擬小標題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段意概括小標題:二是摘出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語句作小標題。

  5、選擇其中一到兩個段落放聲朗讀,要讀準字音,讀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標題。

  6、生分小組討論研究。

  7、教師小結。(板書:談《水滸傳》;談碰壁;救助車伕、女傭回憶)

  [評:通過幾次有目的的讀書,在歸納、概括段意和小標題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再次默讀課文,想想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的確,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評:從總體上入手把握魯迅先生的崇高形象,為後面深入體會找準了一個切入點。]

  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談《水滸傳》 談碰壁 救助車伕 關心女傭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魯迅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出示中心句,齊讀兩遍。

  二、學習二、四、五段(重點、難點的學習)

  1、從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提出自學要求:找到相關的句子勾出來,自由讀,結合自己課外收集的相關資料想想理由,並在旁邊用鉛筆批註出來。

  2、小組交流。

  預設:

  (一)談《水滸傳》部分(學生勾到了這段相關的句子,如:伯父摸著鬍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 那天臨走,伯父送我兩本書……)

  師: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板書:關心子女。)指名讀有關語句。

  重點理解“囫圇吞棗”“張冠李戴”。

  師:我之所以會“張冠李戴”,將一個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個人身上,是因為我────生:“囫圇吞棗”。如果是其他的長輩見“我”這樣讀書會怎樣說?而伯父卻────生:摸著鬍子……(帶著感情讀)

  師:你能聽懂伯父的話嗎?從中可以感受到什麼?(實際上是在幽默而婉轉的批評“我”讀書太馬虎)因此,聽了這句話,“我”比捱打捱罵還難受。指名再讀這件事,仔細體會魯迅先生關心子女,善於啟發教育孩子,連批評孩子時都替孩子想得多。

  師:伯父不僅僅是宛轉地批評了我,而且還送給了我兩本書──《表》和《小約翰》,伯父這麼一個大文學家,居然還仍抽出時間翻譯兒童讀物給孩子們看,這不也表明他為孩子們想得多嗎?

  (二)學習“救助車伕”這件事。

  (出示投影片)(指名讀“爸爸跑到伯父家裡……剩下的藥和繃帶也給了他”)

  師:請大家看看圖,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圖上的內容。

  師:誰能說說你課外收集到的關於魯迅先生的資料。魯迅先生是什麼身份?想想資料上的內容,再看看圖中的魯迅先生,你有什麼感受?

  師:是啊,魯迅先生就是這樣為別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護資助車伕以後並沒有輕鬆,反而變得那麼嚴肅,他在想些什麼呢?(魯迅可能想到千千萬萬受苦受難旳勞動人民,救助一個車伕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推翻舊社會才能解救勞動人民)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魯迅對勞動人民旳深厚感情。

  (三)學習“關心女傭”這件事。

  師: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板書:關心窮苦人)女傭阿三的話講了哪兩方面的意思?(一是魯迅病的厲害還三更半夜的寫文章。他對自己的病一點也不在乎;二是關心女傭阿三勸阿三多休息。)從阿三的話中我們分明觸控到了先生那顆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

  [評:這三個段的教學緊緊圍繞著中心句展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聯絡上下文,聯絡課外收集的資料,自讀自悟,感受到了先生崇高的精神。]

  三、學了這三個故事,魯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紮根在了你的心裡。讓我們再品味這句話──他為自己……(學生帶著自己更深的感受讀。)

  第三課時

  一、激情引入

  從前面的學習中,我們深深感受到魯迅先生一心為別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還有個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與中心的關係,但只要我們細細品味,我們定然會有所收穫。

  二、學習“談碰壁”這個故事。

  1、自己讀這一段課文,看看有沒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嗎?

  2、你聽說過或遇到過鼻子被牆壁碰扁的事情嗎?

  3、誰收集到了關於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資料,給大家交流交流。(如果學生沒收集到教師就做介紹)

  4、師:那麼,伯父說的“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究竟含著什麼意思呢?我們來看螢幕上魯迅先生的一段話──—

  中國各處是壁,然而無形,像“鬼打牆”一般,使你隨時能“碰”。

  5、聯絡魯迅那個時代的情況,讀讀這段話,想一想、議—議:“四周圍黑洞洞的”指什麼?“碰壁”又指什麼?(生思考、討論)

  6、師:同學們想一想,談“碰壁”與表現伯父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也有聯絡嗎?

  7、師:生活在舊中國最黑暗時代的魯迅先生正因為為勞苦大眾想得多,所以他才會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橫眉冷對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爭,讓我們一道來背一背(手指螢幕)今天學到的這兩句詩── (師生齊背)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評:伯父關於鼻子扁平的話含義深刻,不易理解。當時社會背景的介紹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魯迅先生的話,更能讓學生體會到當時社會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三、學習第一段

  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們的愛戴,(板書:愛戴)在先生去世以後,才會有那麼多人來弔唁他。直到今天,魯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也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裡。

  1.自讀閱讀連結部分。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樂齊聲朗誦。

  [評:最後讀閱讀連結,昇華情感,在配樂朗誦詩歌中,盡情抒發對先生的愛戴之情。]

  板書設計

  18、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為別人想的多

  愛戴

  為自己想的少

  [評與思:本課旳教學設計沒有完全按照傳統旳教學程式,由課文開頭向末尾講,而是打破文章旳結構,首先從整體入手,緊緊圍繞文章旳中心句展開學習。教師直撲末段中心句,再學習二、四、五段,接著再由易到難,學習難點段落三段,這樣用一箇中心句將部分和整體有機地銜接起來,整個教學過程重點突出,難點也得到了突破。在教學設計中,學生對文字旳學習不是孤立旳,這一篇教學設計將單元知識進行了整合,將現代詩《有旳人》納入了本次學習,另外,課內外知識旳結合也體現得非常好,課外資料旳應用恰到好處。建議在進行本次教學之前,一定要讓學生充分收集整理相關資料。]

  《一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輕視、徒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

  2、進一步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

  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查詢有關作者阿累,《毀滅》《鐵流》及魯迅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瞭解一個人可以直接接觸他觀察他,但對於像魯迅這樣已經逝去的偉人我們從何瞭解呢?對!透過他的朋友、親人、同事對他的評價中去了解。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我們學習和平時閱讀的文章中,在魯迅先生侄女周曄眼中魯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在著名作家蕭紅眼中是怎樣一個人?在偉大的劇作家巴金眼中魯迅又是怎樣一個人?

  這些都是熟悉瞭解魯迅先生的人對他的看法和評價,那對於一個和魯迅僅有一面之緣的公交車售票員阿累眼中,魯迅先生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阿累眼中的魯迅。

  二、自讀自悟

  1、學生自由默讀思考:討論本文主要講了什麼?勾畫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或句子。按時間順序複述課文內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師生交流《一面》所處的時代背景。

  【評:在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脈絡之後,交流寫作背景,對學生理解課文能夠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更好地體會魯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當時情況下的特殊行為。】

  3、在售票員阿累眼中,與魯迅的一面之交,給魯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呢?(瘦)

  4、勾畫出描寫魯迅瘦的句子,寫下你的感受。

  5、仔細品讀寫魯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魯迅的“瘦”:“面孔黃裡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臉──瘦!”、“他的手多瘦啊!”

  為什麼他如此的面黃肌瘦?

  魯迅的“精神抖擻”:“頭髮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鬍鬚像濃墨寫的隸體一”

  6、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你從作者刻意的“瘦”描寫中體會到魯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既是外貌特徵,又是魯迅剛毅堅強的性格的體現)

  6、是怎樣一個人?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學生反饋交流

  7、同桌互讀描寫外貌的句子。

  三、仔細品讀魯迅對青年的關懷

  1、透過作者旳文字,在這短短旳一面中,魯迅先生給予作者怎樣旳關懷呢?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2、這一面對“我”產生了怎樣旳影響呢?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自己旳感受。

  “一面”給人旳印象是深刻旳: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動人民旳深切關懷;誠懇推薦別人旳書,多麼地謙遜;那“微笑、點頭”蘊含了先生對青年一代旳信賴和希望……

  這一面給人旳力量是無窮旳: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旳”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和勞苦大眾永遠在一起旳!

  師: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旳印象,產生了深刻旳影響,所以,作者牢牢地記住了這難忘旳“一面”。

  四、拓展寫作

  抓住特徵描寫外貌,並透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旳思想性格。

  全文旳最大成功之處,是透過贈書過程中對魯迅旳肖像、語言和行動等方面旳描寫,刻畫了魯迅先生旳崇高形象,表現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旳精神。請同學們仿照本文旳寫法,為本班同學或老師畫像。

  五、課後作業

  蒐集魯迅關心青年成長的故事。

  【評:作者以讀帶寫,讀寫結合,透過讀課文了解了魯迅的精神品質,體悟了作者的寫作方法,並將其運用到實際訓練之中,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