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假如》語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評析

《假如》語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評析

《假如》語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評析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小樹,太陽,小鳥等圖片。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談個性化感受

  同學們,你們聽過神筆馬良的故事嗎?你知道那枝神筆有什麼特殊的作用麼?

  馬良用這枝神筆為老百姓畫了許多有用的東西,使他們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怎麼樣,你們是不是也想有一枝這樣的筆?有位小朋友和你們的想法一樣,那麼,他要用神筆來幹什麼呢?讓我們一起走進23課《假如》中看一看吧。

  1.請同學們聽配樂朗誦,比比看誰聽得最認真。(師範讀)

  2.聽完朗誦,你有什麼想法?

  3.指名答。

  4.自由讀課文,找一找小作者用神筆畫了些什麼?(自由讀課文)

  5.指名答,師貼出相應的圖畫。

  二、識記生字,談個性化識記方法

  1.你喜歡這篇課文麼,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通順,並畫出生字。

  2.四人小組自學生字

  (1)讀一讀,相互提醒易錯的生字。

  (2)想辦法記住這些字。

  3.彙報交流

  (1)抽讀卡片,檢查自學。

  (2)提出難記生字

  (3)學生針對難記生字,談個性化識記方法。

  (4)在語言環境中鞏固生字

  同學們,如果我把這些生字放在句子中你還能認識麼?(出示句子)

  ①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窗前的小樹

  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②讓小樹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長,

  不會在寒冷的北風裡

  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③鳥媽媽再也不用

  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

  讓小鳥呆在家裡

  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④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

  畫一雙好腿,

  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⑤他再也不會只坐在屋裡

  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而是和我們一起

  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

  (5)指名讀。

  三、細讀課文,感悟內容,練習有感情朗讀

  1.指名讀第一小節,讀完後學生評價。

  2.指導停頓。

  今天咱們學的是一首小詩,和課文不一樣,要能讀出音樂美、節奏感。比如,第一行後雖沒標點,但也要稍稍停頓。

  3.自己練習,體會。

  4.理解內容,指導感情。

  感覺一下小作者畫了一個什麼樣的太陽?為什麼畫這樣一個太陽?

  請大家閉上眼睛聽敘述:冬天到來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颳著,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晃晃,凍得瑟瑟發抖。正在這時,天空出現一輪紅紅的太陽,溫暖的陽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溫暖如春,小樹不冷了,在陽光下快活地成長。

  如果你是這棵小樹,你會對小作者說些什麼?

  你覺得這一小節應該讀出什麼樣的感情?

  5.試著練練。

  6.指名讀。

  7.四人小組自學後兩小結:讀一讀,議一議,弄清作者為什麼畫穀粒和雙腿,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想辦法讀出感情。

  8.指名讀,檢查自學成果。

  9.選出讀得好的小組介紹經驗。

  教師相機總結:讀課文時,可以把重點字詞加重語氣,可以加上動作讀,可以把自己想成小作者進入情境讀,還可以想著詩中描繪的畫面讀。

  10.學生練習。

  11.男女賽讀。

  12.教師引讀。

  四、感知昇華,擴充套件延伸,發展學生語言。

  小作者極其渴望有枝神筆,但卻不是給自己畫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見他是一個多麼善良、多麼有愛心的孩子呀,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會用來幹些什麼?

  小結:前面我們學過這樣一句話:“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讓我們獻出自己的愛心,讓世界變得更溫暖吧!

  【評析】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這一基本理念,我採用整體性閱讀,適當點撥教學法。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後每小節仍從整體入手,透過“讀讀—說說—議議—讀讀”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在學生疑難處適當點撥,從而突破重難點。具體過程操作如下: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談個性化感受。

  詩歌是藝術創作的精華,它融音樂,美術,文學於一體,以精闢的`語言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教學初始我先請學生聽配樂朗誦,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形成感性認識,接著自讀課文後瞭解主要內容,提出問題:①作者用神筆畫了什麼?②為什麼要畫這些東西?以此引導學生概括文意,把握全域性。在學生逐段概括時,我以簡筆畫的形式把大家概括的內容展示於黑板,既使學生對詩歌內容有更直觀的瞭解,又能感受詩中所蘊涵的圖畫美。

  2.識記生字,理解詞語,交流個性化識字方法。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把學生當做知識的容器,任憑教師無休止的“填鴨”,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不利於學生創造潛能的激發。教學中,我努力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性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探究性學習。先四人小組自學生字,相互提醒易錯的生字,再向小組成員講一講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比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把它看成一幅畫,培養個性化識字方法。接著全班彙報交流,先以開火車的形式檢查自學成果,對於易讀錯或記憶有難度的字在全班交流,共同識記。最後組詞,把生字放在句子中認讀,進一步鞏固字的音形義,突破重點。

  3.細讀課文,感悟內容,練習有感情朗讀。

  這首小詩語言淺顯,內容簡單,學生極易理解,因此教學時使學生整體把握小結內容後,我把重點放在感情朗讀上。先以問題激發學生情感:你喜歡這首小詩嗎?為什麼喜歡?怎樣讀出感情。帶著這些問題開展自學,找自己喜歡的小夥伴讀一讀,議一議。一定程度後全班交流,自學小組以齊讀方式展示自學成果,接著相互評議他們讀得好在何處,(請優勝組介紹感情朗讀的經驗,此時教師可做適當點撥與總結),如何帶著表情去讀,可想象著詩中所描繪的畫面讀,可把自己當成小作者讀,還可以加上動作……總之把學生讀得精彩之處加以總結,學生用上這些方法繼續練讀。最後教師引讀,達到背誦,從而解決又一重難點。

  4.昇華感知,擴充套件延伸,發展學生語言。

  在學生充分閱讀,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後,再引導學生回到整體,說說此時的想法與感受,比如你認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從中受到什麼樣的啟發,使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愛心,併產生關愛他人的願望,從而實現本課的情感目標。最後擴充套件延伸,說說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會幹些什麼?讓學生盡情想象,暢所欲言,進一步發展學生語言,培養愛心。

  總之,整個設計我注意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在輕鬆愉悅中掌握知識,發展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