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學會看病小學生教學設計

學會看病小學生教學設計

學會看病小學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聯絡上下文或理解打蔫兒、殘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圖索驥、艱澀、忐忑不安等詞語。

  2、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重、難點】

  理解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感受母親濃濃的愛子深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我們最近學過的幾篇課文裡所包含著的濃濃的父母之愛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我想用一首小詩來表達內心的感受,會背的同學可以輕輕跟老師一起背:《媽媽的愛》。

  (背完後)是啊,媽媽的愛是無私的,是無微不至的。可是有這樣一位母親,當兒子生病發燒的時候,做過多年醫生的媽媽不但不在家裡給兒子找藥治病,反而逼兒子獨自去醫院看病。這位母親到底是怎麼想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會看病》這篇文章。

  板書:

  學會看病

  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準,讀通。

  2、勾畫詞語:

  查閱工具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生詞。交流對詞語的理解,師重點指導理解以下詞語:

  喋喋不休:說話沒完沒了。

  按圖索驥:照圖上畫的樣子去尋找好馬。本文是說照樣子去做。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3、默讀課文,說說撾鬧饕?吹氖鞘裁礎?br>

  4、理解內容,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同桌合作讀課文,並勾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母親情感的變化。

  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師點撥,並指導朗讀。

  ⑴ 既然我是母親,就應該及早教會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變了主意、立刻心軟了、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這些語言和心理的描寫,反映出母親內心的矛盾;愛和真情包含其間。兒子到醫院後母親很擔心,後悔與自責。

  ⑵ 從他出門的那一分鐘起,我就後悔,我想、時間是艱澀的流動,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縮成一團

  體會母親看似冷漠的言行,是為了盡到做母親的`責任,對孩子的未來負責,透過讓兒子學習找醫生看病,鍛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三、說一說

  文中的母親棉隊生病的孩子並沒有及時給孩子看病或送進醫院,此時你對這位母親一定有看法,請你說說吧。

  (全班交流。)

  四、寫一寫

  請把文中的母親與自己的父母比較一下,在自己生病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話想對你的父母說呢?請寫下來吧,回家拿給父母看看,看後請父母也寫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