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課件> 村居教學課件

村居教學課件

村居教學課件

  《村居》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高鼎寫的,詩句以極簡煉、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春景圖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的七個生字,會寫“忙”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過程方法目標

  1、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能識字的能力。

  2、利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辨別、遊戲中理解詩意,感悟詩境。

  3、透過學生自己動手拼圖創設語言情境,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目標

  1、學習古詩,感受春天的美好,體會富有情趣的村居生活。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 引出課題

  1、小組自由賽詩。

  2、教師參與遊戲,朗誦《村居》,匯入新課。

  二、小組合作 巧認生字

  1、學生自由讀古詩。

  2、小組合作,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

  3、彙報交流所學生字。(教師隨機引導)

  4、書寫生字“忙”(教師巡視指導)

  三、比較辨別 理解詩意

  1、學生再讀古詩。

  2、教師利用課件創設情境(背景圖),讓學生根據詩句補充畫面景物,(透過比較、辨別理解草長、鶯飛、楊柳等詞語)。

  3、配樂朗讀一、二兩句。

  4、小組討論平時怎樣放風箏。

  5、朗讀三、四兩句。

  四、趣味背詩 感悟詩境

  1、小組合作背詩,感受春天的美好。

  2、遊戲背詩,體驗村居生活的情趣。

  五、想象拼圖 口語訓練

  1、學生利用資料,拼出自己心目中的“村居圖”。

  2、口語訓練:說說心中“村居”的美景。

  反思:

  今天教學《村居》這首詩,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高鼎寫的,詩句以極簡煉、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春景圖,詩中的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美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

  我在教學中首先從古詩的題目入手,讓學生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這首詩描寫的是詩人在農村居住時親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那麼詩人看到了什麼呢?透過課件演示一組與詩詞有關的春天的景物動畫,如:小草、黃鶯、楊柳、兒童、紙鳶等畫面,藉助這些畫面來學習詩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描寫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出示古詩,學生邊讀邊體會詩句表達的意思。引導學生從古詩中受到美的薰陶,培養學生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這是古詩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艱鉅的任務。

  在備課的過程中首先是考慮創設情境匯入課題。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專門搜尋了一組表現詩詞內容動畫課件,目的是藉助畫,還有鳥聲、風聲、雨聲的音樂,帶學生入情入境,提高學生對《村居》美景的感受。透過畫面聯想到每一句詩詞,還有助於學生背誦古詩,不需要機械的記憶。要學會怎樣從上一句聯絡到下一句所描寫的意境。

  學生自主探究環節。這一環節主要體現在識字寫字和理解詩意兩個方面。識字寫字是低年級階段學習的重點。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了集中識字和隨文識字兩種方法相結合。但是,在教學的時候,對於集中識字的把握比較的好,但在隨文識字的時候,因為怕教學任務不能完成,教學時,基礎打的不夠紮實,沒有采取多種的形式讓孩子反覆讀,反覆認。

  課後,理解到識字、認字才是低年級的重點,需要透過多種形式讓學生有層次,有梯度地讀生字並在生活中去學習認字、識字,有意的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去發現識字的.樂趣。寫字環節我將教師指導書空、示範放在學生試寫感悟之前,然後讓學生自己組詞,透過詞語鞏固、理解字的意思。最後在本子上書寫課後六個生字。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感知詩詞的內容的環節。這個環節包括:1、學生自由朗讀。2、個別學生朗讀,分行讀,比賽讀,表演讀。3、展示讀,教師點評,並穿插自己的示範讀。4、學生再一次自由朗讀、背誦。在這個過程當中師生間、生生間互評,取長補短,以達到最好的朗讀效果,再透過肢體的配合增強語感並加深對課文的感知。

  遺憾的是學生個別朗讀不夠到位,初次學習朗誦古詩,抑揚頓挫把握不住。背誦有部分學生還不能在課堂完成。詩句的感悟沒有及時讓學生談談想法,從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與感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表現。沒有讓學生從品讀中感受詩歌的美。在今後的古詩教學中還要加強朗誦訓練,讓學生透過朗讀、背誦感悟詩詞的語言、音韻、意境的美。